超越《黑暗騎士》的現象級爆款?《小丑》深度解析來了

2021-01-08 騰訊網

丟開DC現有的那些故事,丟開小丑和蝙蝠俠的恩怨糾葛,電影得以從頭開始審視人物本身。這次的小丑,不是惡人,是病人。

好了,去大街上攔一個影迷,問TA從四月開始最期待的電影是啥,十有八九是《小丑》

秉承著DC不管成片怎麼樣預告一定超好看的預告騙傳統,今年四月,《小丑》首支預告釋出後,就收穫了大批臥槽好評。

都說了,預告騙傳統。

所以,一直到前段時間《小丑》成首部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主競賽的漫改電影的消息之後,依然有人對《小丑》持懷疑態度,畢竟,誰也不能保證它不會是下一部《自殺小隊》……

誰讓導演是《宿醉》導演託德·菲利普斯呢,就算主演是華金·菲尼克斯又怎樣,就算羅伯特·德尼羅做配又怎樣,就算製片人是馬丁·斯科塞斯又怎樣?

DC漫改片溜粉前科太多,不怪大家心有戚戚。

上周末,《小丑》威尼斯電影節全球首映

這屆威尼斯對各家口碑卡得很死,《小丑》按規定必須在9月1日凌晨1點(北京時間)才能解禁。但各媒體看完顯然都瘋了,社交網絡上字裡行間瘋狂暗示影片超絕好看「希斯·萊傑後再無小丑」這句話是時候收回了

口碑正式解禁後,條姐盯著9.9IMDb評分目瞪狗呆,老頭地鐵看手機.jpg。

豆瓣更可怕,大批粉絲湧入電影條目雲看過,活活讓一部才剛剛舉辦全球首映場的新片開出9.7分。

緊接著又來了一批看不順眼的人,「神煩你們這些無腦五星」,反手就是一個一星。

噓,別問,問就是真愛。

《小丑》值不值得吹?條姐覺得,

但吹,也得搞清楚吹的理由啊,是不。

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在兩版預告和威尼斯前方各種劇透和評論中徜徉了180遍後,條姐覺得,是時候聊聊,這一版《小丑》它為什麼這麼值。聽我給你吹

放心,不劇透

演技近妖華金·菲尼克斯

太多人演過小丑了。

希斯·萊傑封了神,萊託註定被遺忘,華金呢?

要說華金·菲尼克斯,就忍不住讓人想說他那傳奇老哥瑞凡·菲尼克斯,可真是一顆好萊塢巨型遺珠

華金·菲尼克斯主演《她》劇照

當紅演員裡,找一個故事比他還離奇悲慘的演員,只怕是沒有。

父母曾是奇怪教派的狂熱信徒,天才演員哥哥瑞凡16歲開始養家,卻在奧斯卡金像提名、威尼斯封帝之後,23歲萬聖節,在弟弟華金、基努·裡維斯、小李子等人的目睹下,猝死在約翰尼·德普的酒吧。

瑞凡·菲尼克斯

作為演員的華金,不同於哥哥的貌美,出生就伴有兔唇。少年時作為演員便一直活在哥哥的陰影之下,現在被提起也難免被和哥哥比較。

但現在的他,已經趟出了完全屬於自己的道路,早已不必,也不該是任何人的替身或陰影。

坎城封帝之作《你從未在此》劇照

如果非要計較,前年的坎城影帝獎盃,也已經證明了他的實力。

吹氣球敬業演員的文章裡為什麼沒人吹華金·菲尼克斯,一直是個未解之謎。

華金這次為了演小丑,在很短的時間內減重52磅(47斤)。病態畸形的後背,仿佛要破體而出的肋骨,單形體,就暗示了小丑的病態和癲狂。

兩支預告片,華金的表演幾乎每一幀可以截出來吹爆。

表情,肢體,極其準確而怪異,充滿強烈的戲劇張力。

從亞瑟到小丑的轉變,既是天翻地覆,也是微妙鏡像。

前方說「希斯·萊傑後再無小丑」這句話可以收回,條姐是信的。

別忘了,這一次,小丑不是配角,不是為映襯蝙蝠俠而生的英雄黑暗面。

在《小丑》最後,甚至很難說,小丑是不是成為了某種維度的「英雄」。

還沒看的請戳:

不是漫改的漫改

《小丑》口碑大爆,但大家對它最後的票房表現,依然不具備完全的信心。

其中最大的隱憂來自於,作為一部DC漫改電影,《小丑》實際上沒有參照任何漫畫原著。這一點被指出可能引起漫畫粉絲的不滿。

而在條姐看來,不參考原著正是這版《小丑》的迷人之處。

丟開DC現有的那些故事,丟開小丑和蝙蝠俠的恩怨糾葛,電影得以從頭開始審視人物本身。

這次的小丑,不是惡人,是病人

它說,一個生理心理都有病,備受欺凌的底層螻蟻,成為一個煽動暴力狂歡的惡徒首領,「只需糟糕的一天」

只需糟糕的一天?當然不是。

這種轉變能夠成立,需要的其實是,一整個病態的社會。

——或者說,只需一個貧富分化極其嚴重的哥譚市

預告中,託馬斯·韋恩(蝙蝠俠他爸)給亞瑟(小丑)的這一拳,暗示著這樣一種可能性:

也許,《小丑》顛覆了傳統正反派的角度,身價百億卻放任哥譚貧者欺貧、弱者凌弱的巨富韋恩家族,才是這座罪惡之城真正的惡人

而既然官宣說了《小丑》不由任何漫畫原著改編,就不由得條姐對小丑的新造型多產生一些想法了。

發現沒,小丑造型的顏色,一直是間色。

間色,也就是綠色,紫色,橙色,著名的好萊塢反派專用色。

大家隨意聯想,基本都能對上。

而這一次,小丑的外套,竟然是正紅色

藍、紅、黃(金)三原色,一般是英雄制服專用色

兇徒變成弱者,反派穿上了英雄的顏色,《小丑》,在暗示什麼?

不覺得,社會影射空前強烈嗎?

嚴肅很好,非漫改很好。

為什麼好?

有個熱評,總結得很妙。

「30年前,製造小丑需要把他推進化學池;

30年後,製造小丑只需要推進社會。」

大家都看新聞,條姐不必多說。

今時不同往日,灑滿娛樂糖霜的虛構作品(如上一個垮掉的小丑)帶來的消遣,甚至比不上隔靴搔癢。

人們更希望,看到現實問題的具體答案。

走出電影院,互相無法理解的人群,巨富和赤貧間的溝壑,都在無形中為《小丑》故事的力量推波助瀾。

拋開DC漫改的身份,說它是屬於這個時代的社會公路電影,是一種讚揚

最後不得不提的,致敬元素

預告片裡,一手抓住觀眾耳朵一手抓住觀眾心臟的,就是這首老歌——

Smile,tho' your heart is aching

微笑,但是你的心在痛

smile,even tho' it's breaking

微笑,即使它正在破碎

和亞瑟的身世心境,令人心碎地貼合。

這首歌是著名喜劇演員卓別林的代表作《摩登時代》的主題曲。

而使亞瑟變成小丑的推手之一,那名在電視上嘲諷亞瑟的脫口秀演員扮演者,則是羅伯特·德尼羅

顯然是在致敬本片製片人馬丁·斯科塞斯的導演作品《喜劇之王》(羅伯特·德尼羅主演)。

雖然預告片滿滿都是對70、80年代犯罪片的致敬,但依然有一個鏡頭,讓人回想起這是一部DC漫改電影——

小丑面具的集會。

奉上《V字仇殺隊》劇照,多的不必說了。

PS:

如果你想對《小丑》有更多了解,對於一部不根據任何漫畫原著改編的漫改電影,不妨收下這份不走尋常路的補片片單:

觀摩主演華金·菲尼克斯的怪咖演技,指路

《大師》《她》《你從未在此》

本片致敬之作,指路

《摩登時代》《喜劇之王》《窮街陋巷》《計程車司機》

(後三部也是製片人馬丁·斯科塞斯和配角羅伯特·德尼羅的傳奇合作)

DC反壓迫聯盟(不是)前作(大霧),指路

《V字仇殺隊》《守望者》

當然了,趁新神還沒正式上位,再刷一遍《蝙蝠俠:黑暗騎士》也是極好的。

希望與你早日相見。

相關焦點

  • 黑暗騎士中的小丑為何如此迷人
    《蝙蝠俠前傳·黑暗騎士》中希斯萊傑所飾演的小丑更是螢屏中的經典角色。冷酷與瘋狂,膽大與機智,希斯萊傑幾乎將小丑演繹的完美至極。本期節目,我們將通過《黑暗騎士》來為大家深度解析小丑這一角色的迷人之處。不得不說,《黑暗騎士》中,開篇搶錢那五分鐘的戲實在安排的精妙。小丑對人性弱點的熟練把握一覽無餘的在這五分鐘裡展現。貪婪的人類,最後必將被貪婪吞噬。小丑達到了目的,除掉了累贅,開啟了故事,瀟灑的離開。
  • 想看透《小丑》,得先深入《黑暗騎士》希斯萊傑版小丑
    相信很多人聽過這句話,但今年傑昆.菲尼克斯版的《小丑》,將會和希斯萊傑版本的小丑載入影史。沒有對比就沒有話語權,為了更好的迎接傑昆菲尼克斯版本的《小丑》,我又重新刷了好幾遍《黑暗騎士》。今天這一篇,我們就來重度解析諾蘭《黑暗騎士》的小丑角色。
  • 豆瓣9.1,年度爆款《小丑》來了,能與《黑暗騎士》媲美的電影
    影迷圈瞬間炸開了鍋,各種求資源、找字幕,為的是一睹年度最大爆款——《小丑》。《小丑》有多「神」,作為一部商業製作、漫畫改編電影,一向「高冷」的歐洲三代電影為它傾倒,威尼斯電影獎授予它金獅獎。上映35天,《小丑》在全球斬獲了將近十一億票房,打破了R級電影票房紀錄,並成為了利潤最高的漫畫改編。
  • 當小丑離開了《黑暗騎士》,他自由了
    人們肯定會拿回《蝙蝠俠:黑暗騎士》來做比較,《自殺小隊》裡的小丑並不差,只是輸在了部分人的主觀印象。有的人就是認定希斯·萊傑無法超越,「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無論你怎麼拍,找再大牌的人來演,都是沒用的。
  • 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不是沒有道理的,深度解讀《黑暗騎士》
    說到底,DC小丑真正被眾人熟悉,還得歸功於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在2005年,諾蘭的蝙蝠俠獨立系列三部曲第一部《蝙蝠俠:俠影之謎》上映,影片備受好評,這一部主要講述了蝙蝠俠的源起故事。也正因為如此,細心的觀眾會注意到,影片的開場,給了布魯斯韋恩。
  • 深度解構《蝙蝠俠:黑暗騎士》
    這部可以被稱作偉大的電影,便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在2008年導演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而諾蘭的這部《蝙蝠俠:黑暗騎士》則可以算得上是對於蝙蝠俠這位漫畫人物最為成功的一次影視化,作為一部商業電影,它擁有著一部商業電影所具備的所有優點,但它又不拘泥於次,本片中所蘊涵的深度,也為所有的商業片都設立了一個高高在上的標杆
  • 影片|深度解構《蝙蝠俠:黑暗騎士》
    這部可以被稱作偉大的電影,便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在2008年導演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而諾蘭的這部《蝙蝠俠:黑暗騎士》則可以算得上是對於蝙蝠俠這位漫畫人物最為成功的一次影視化,作為一部商業電影,它擁有著一部商業電影所具備的所有優點,但它又不拘泥於次,本片中所蘊涵的深度,也為所有的商業片都設立了一個高高在上的標杆
  • 《蝙蝠俠:黑暗騎士》原來真正的黑暗騎士是小丑?
    在蝙蝠俠暗夜騎士這部電影中,如果說只是只是從主幹上來說內容,那麼這句話就是蝙蝠俠又一次拯救了自己所在的城市,他是當之無愧的黑暗騎士,可是如果從其中多個人物的角度去談談,那麼我們也就知道了,這個黑暗騎士指的是什麼了。
  • 諾蘭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經典的小丑,真正的身份原來是他
    一般電影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主創都會為這些人物寫一個故事背景,以此來豐富人物,也能讓演員找到角色的心理定位,但諾蘭為了創造小丑謎一樣的生平歷史,故意不去過多解釋小丑為何變成了影片中的樣子。《馬布斯博士的遺囑》影響深遠,之後被無數導演致敬和「融梗」,該作品也是「犯罪」和「毀滅」的心理精神焦慮黑暗電影典範,是關於心理學和思想控制的類型作品的先河,所以我們也能看到《黑暗騎士》的小丑人設,有幾分相似於馬布斯博士。
  • 蝙蝠俠:黑暗騎士:他演的小丑被公認為巔峰,至今無人可以超越
    《蝙蝠俠:黑暗騎士》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於2008年全球公映。影片是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前作為2005年上映的《蝙蝠俠:開戰時刻》。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一部被小丑成就的超英電影,至今不可超越
    寫在前面《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萊傑,憑藉此片獲得了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此前他出演了《斷背山》的男主,並獲得第78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希斯萊傑是一個有天賦也很努力的演員,每一個角色他都用心揣摩和詮釋。
  • 最成功的反派 ——《黑暗騎士》小丑
    《復仇者聯盟3》《毒液》等也很棒,但在我心目中,還是十年前這部《黑暗騎士》最經典,不為別的,只因為它擁有超級英雄電影史上最成功最完美的反派——小丑。今天就來研究一下,看看一部電影裡反派角色的功能是什麼,並且解構為什麼小丑是《黑暗騎士》裡最完美的反派。
  • 《黑暗騎士》:希斯·萊傑的小丑誕生記
    這不僅僅是因為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成功將這個類型的影片推上了全新的高度,也是由於它塑造出了一個經典的角色——希斯·萊傑(Heath Ledger)黑暗、恐怖而真實的小丑。在《黑暗騎士》的上映十周年慶典上,我們採訪了著名化妝藝術家小約翰·卡裡奧內(John Caglione Jr.)
  • 潮流 | 新版小丑比《黑暗騎士》更黑暗,首部入圍威尼斯影展英雄片
    DC新版《小丑》電影可以說是聚集了一堆演技派,44歲的美國男演員傑昆·菲尼克斯曾主演了《她》、《大師》和《與歌同行》眾多名片,大熱的美劇《美國恐怖故事》Frances Conroy飾演了小丑媽媽,以及奧斯卡影帝Robert De Niro也有加盟演出。
  • 為什麼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難以被超越?答案應該是這樣
    三部電影《俠影之謎》,《黑暗騎士》,《黑暗騎士崛起》豆瓣評分分別是8.8 9.3 9.0。其中又以第二部為最高峰。雖然漫威也不乏高評分,現象級的作品。但卻無法超越dc,這是為何?首先來看漫威電影,我們不難發現,雖然電影中大多面臨的都是各種強大的宇宙人,但是基調卻不是那麼的沉重。各種搞笑的橋段穿插其中,即使是在決戰時刻,也總能讓你情不自的笑出聲。
  • 如果DCEU以《黑暗騎士三部曲》開始,會超越漫威的MCU嗎?
    西少昨天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有人問,如果DC擴展宇宙,以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開始,那麼現在的DCEU能不能超越MCU?說實話,能不能超越不好說,但絕對比現在要好。我們知道,MCU第一部電影是2008年的《鋼鐵俠》,但票房收入卻只有同期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的一半。
  • 小丑的敵人從來都不是蝙蝠俠,而是正義《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
    今天東籬要為大家講的是一部豆瓣評分9.0的科幻動作電影:《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於2008年全球公映。
  • 《黑暗騎士》「小丑把鉛筆變不見」經典橋段是怎麼拍的?
    🎬人人可以學電影,人人可以拍電影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黑暗騎士》一直以來都被視為影史最棒的超級英雄電影之一
  • 蝙蝠俠聯名牛仔褲來了,N&F推出黑暗騎士和小丑等五款原牛
    目前生產出來有蝙蝠俠和羅賓雙雄組合,有黑暗騎士蝙蝠俠和大反派人物,貝恩,哈莉和犯罪王子小丑五款。每一條牛仔褲的設計外觀細節,顏色搭配都跟這些人物性格高度匹配,非常好看。因為限量版,上市時間也不一樣,今天丹寧說(Denimsay)給大家整理出來了。
  • 影評:《蝙蝠俠·黑暗騎士》看小丑的瘋狂
    上周看完了諾蘭的《信條》後,對諾蘭早前的作品又有了好奇,發現了這部2008年上映的《蝙蝠俠·黑暗騎士》,豆瓣9.2分,作為一部DC漫畫改編的電影,分數高得有點不可思議。帶著好奇,我又上豆瓣搜了下,發現自己2012年就看過後作《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