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奇才華格納和閱兵神曲《女武神的騎行》

2021-02-19 講武談兵

德國音樂奇才華格納(1813~1883)是音樂史上除了貝多芬以外最繞不過去的一個人物,他開啟後浪漫主義歌劇作曲潮流

《魔戒》作者託爾金以這部歌劇中的黃金指環為靈感來源。《冰與火之歌》作者馬丁則在小說中借鑑這部歌劇中的冰島女王和巨龍形象,甚至關於瘋王的靈感也來自這部歌劇的贊助人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尼伯龍根的指環》由四部歌劇組成,分別是《萊茵河的黃金》、《女武神》、《齊格弗裡德》和《眾神的黃昏》。

華格納創作這部四聯歌劇用了長達二十多年時間,這是一部描繪德國史詩和神話的巨著,作品與1876年上演。《女武神的騎行》是歌劇《女武神》第三幕的幕間音樂,也是最精彩的唱段之一。女武神是武神的女兒,戴著牛角頭盔,身披鎧甲。在短短五分鐘內,小號、長號、大號和圓號作為主角,共同吹響戰鬥的號角,提琴和黑管則負責渲染緊張氣氛,塑造出女武神在空中飛行時的壯麗恢弘的氣勢和廣闊的宇宙空間感。

倘若評選最有氣勢的古典音樂榜單,這首沾有神性光輝的《女武神的騎行》毫無疑問將佔有一席之地。《女武神的騎行》在很多影視作品當中用到,尤其是一些涉及戰爭題材以及軍隊閱兵時使用。人們聽完後會有一種大軍壓境的感覺。但華格納的超級粉絲希特勒讓其藝術蒙受不白之冤。希特勒非常喜歡華格納的音樂。據希特勒自己說,光華格納的《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就聽過34遍,而且每聽一遍都有新的感受。他甚至能把《紐倫堡的名歌手》的第二幕的歌詞背出來、唱出來。希特勒在1942年1月曾說過,華格納的每一部作品都給他帶來莫大的愉悅!當他成為大獨裁者之後,一直竭盡全力推崇華格納音樂。

他甚至要求每次閱兵時,樂隊一定要演奏華格納的音樂,因為他認為華格納的音樂代表大德意志精神。所謂大德意志精神,其實就是一種英雄主義精神,人定勝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華格納的音樂基本就是德意志英雄主義的化身,他寫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大部頭歌劇,而且他喜歡用那些歌頌神話中英雄人物的故事,來做歌劇的故事題材。事實上,華格納之所以能創作出這樣的閱兵神曲,和他經受的戰爭磨鍊有關。1848年,德國資產階級革命形勢十分高漲,華格納以極大的熱情投入這場革命。他在《人民報》上發表題為《革命》的文章,把革命描寫為偉大的女神:「她乘潘風嫩的翅膀奔馳著,高高地昂著那被光照著的頭,右手持劍,左手持火炬,目光陰黯、冷淡而帶怒氣,但是對於那些敢於正視這黯淡的目光的人,它卻發射出最純潔的愛的光芒。」華格納不但慷慨陳詞,以筆墨投入革命,而且投身到戰鬥第一線。他還親自參加1849年5月發生在德勒斯登的一場街巷防禦戰。當時,炮火連天,形勢十分危急。華格納不顧生命安危,和戰士們一起反擊政府的軍隊。

戰鬥期間,華格納還冒著槍林彈雨在牆上和籬笆上張貼革命傳單,並且還在克雷斯託夫塔上堅守兩晝夜。結果,革命遭到鎮壓,華格納也遭到追捕。德勒斯登的街巷上到處可以看到逮捕華格納的通緝令:「本地皇家司樂官理察·華格納,因參加本地發生的暴動,應受法律審判,但至今尚未得獲。特提請一切警察機關注意上述情節並請如在貴區所轄的地區找到華格納本人,立即予以逮捕並通知我處。」就這樣,華格納不得不逃離德勒斯登,最終逃往瑞士蘇黎世。後來得到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全力支持和贊助。總之,華格納的音樂如同具有撒旦的魔力,令人無法抵擋;又如同具有上帝的光輝,令人不敢逼視。他用音樂和我們交流,遠勝於一切的語言和文字。

強軍尚武有我有你。

相關焦點

  • 古典音樂 | 華格納《女武神的騎行》
    英語曲名:Ride of the Valkyries中文曲名:女武神的騎行作曲:華格納今天,我們介紹其中一首樂曲——《女武神的騎行》(德語:Walkürenritt,英語:Ride of the Valkyries),《尼伯龍根的指環》第二部《女武神》第三幕開首的歌曲,在華格納的作品中知名度僅次於歌劇《羅恩格林》裡的《婚禮進行曲》。
  • 【古典選播】華格納《女武神的騎行》
    【古典選播】華格納《女武神的騎行》 華格納在他的樂劇中所表現出的對女性的崇拜。多年來,華格納一直認為女性身上有救贖和毀滅兩種特性,這種矛盾性使他創造的女性形象通常都是複雜的、懷著巨大痛苦的英雄女高音。華格納創作了《尼伯龍根的指環》和《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等劃時代的經典樂劇,使浪漫主義歌劇發展到頂峰。華格納的音樂手法與劇場觀念,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的各種藝術。
  • 華格納歌劇《女武神》再造「指環」傳奇
    中青在線北京 10月18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蔣肖斌)時隔12年,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再次唱響北京國際音樂節舞臺 。選自「指環」四聯劇的華格納力作《女武神》,將於10月24日、27日 兩晚在保利劇院上演。指揮大師梵志登將執棒香港管弦樂團,與多位國際頂尖華格納歌唱家聯袂登臺,再造「指環」傳奇。
  • 《現代啟示錄》與華格納 |《女武神》的「拯救」
    同時,它又是三大反越戰片(《野戰排》《全金屬外殼》《現代啟示錄》之一,這三部作品與《獵鹿人》又並稱「越戰四傑」,水平可見一斑。對於影片本身,不僅僅是一視覺盛宴,更重要的也是一聽覺盛宴,在聽覺方面,對於觀眾衝擊力最大的應當是那段華格納《女武神》中的「女武神之行」音樂的應用,即影片37分32秒開始至43分9秒結束,這段不僅帶給觀眾爆炸式的視聽衝擊力,我更認為這段是整部影片的核心意旨所在。
  • 有生之年,要看一場華格納《女武神》!
    九位女武神是沃坦和智慧女神弗裡卡所生,布倫希爾德是女武神之首。沃坦安排女武神們守護神界。沃坦和布倫希爾德之間相知相敬,父女之間濃情蜜意,歡快且愉悅。面對齊格蒙德和齊格琳德兄妹的不倫之戀,沃坦讓女武神去保護齊格蒙德。可是,沃坦的妻子弗裡卡極力主張嚴懲兩兄妹,抓住了沃坦的把柄要挾。沃坦迫於無奈,只得反悔讓女武神不再保護兩兄妹。 齊格蒙德與洪丁決戰。
  • 訪談 | 多明戈談指揮華格納《女武神》
    本周二,他指揮了華格納的歌劇《女武神》,巴伐利亞廣播對音樂家進行了訪談。這是他在2000年拜羅伊特音樂節演唱後首次與音樂節合作。多明戈已經觀看了多部拜羅伊特的演出。「太棒了,克裡斯蒂安·蒂勒曼是一個真正的大師。
  • 無論看沒看過《女武神》,你看電影時一定聽過華格納
    國人對華格納歌劇的了解,普遍少於對普契尼、威爾第那些名劇的了解,然而《女武神》是個特例,因為其中「女武神的騎行」(Ride of the Valkyries)一曲,出現在太多電影中,但凡你是個喜歡看電影的人,就一定聽過它。我們來整體了解下華格納的歌劇音樂在電影裡的妙用。
  • 古典音樂還可以這樣聽丨華格納《女武神》第一幕主導動機一覽
    《女武神》第一幕主導動機一覽《尼伯龍根的指環》之《女武神》為三幕樂劇。布倫希爾德是沃坦的九個女兒之一,作為女武神,她們的人物就是騎著飛馬巡視各個戰場,將受傷的戰士送往瓦爾哈拉城堡。布倫希爾德提醒沃坦,另一場戰爭正等著他——弗麗卡(次女高音)作者牧羊車來了。弗麗卡是婚姻的守護神。她面帶怒色地告訴沃坦,洪丁請求她來懲罰齊格琳德和齊格蒙德。她蔑視他們之間的愛情,沃坦則表示自己不會尊重沒有愛情的婚姻。弗麗卡見沃坦不理睬她,隨即攻擊兄妹倆是亂倫。
  • 【比一比】"閱兵神曲"哪家強,中蘇德朝曲聲揚
    命運女神的神曲在納粹閱兵式中幾乎從不缺位,希特勒對於古典音樂的運用爐火純青,輕響、節奏、曲式的對比、遞進、變化,將納粹崇尚獵豹般的戰術刻畫的鞭辟入裡。而德國人嘆為觀止的音樂素養,讓人瞠目於士兵在變化繁複的交響樂中能仍整齊劃一。仿佛音樂與詩歌都是邪惡的,直至今日,這種錯覺仍令人猝不及防。這並非全部,女武神從天而降,空襲開始。
  • 聽了這版《女武神》,華格納入門就不難了
    這可能是一次最好的機會因為這張唱片太精彩了——4月3號西蒙·拉特(Simon Rattle)指揮的指環第二部《女武神》發行了套裝唱片《女武神》的故事其實是比較簡單而乾澀的哲學和倫理性的層次居多情節則很單薄很多指揮家在音樂會上也只是演繹最熱鬧的第三幕過一下「女武神出騎」的管弦樂癮拉特和巴伐利亞的版本
  • 華格納教我們的電影配樂法
    《現代啟示錄》問世卅年後,「女武神的騎行」的樂音再度出現在大銀幕上, Bryan Singer執導的電影《行動代號:華爾奇麗雅(Valkyrie)》,除了音樂,也滲透進了歷史,讓音樂層次變得更複雜了。「Valkyrie」譯成「華爾奇麗雅」,適不適當?其實見仁見智,真正困難的考驗在於「女武神的騎行」音樂旋律太鮮明,太強悍了,一般電影很難用得上,更別說用得好了。
  • 來自天國的女戰士——《女武神》
  • "卡拉揚版"歌劇《女武神》首演 融入現代舞臺科技
    「華格納歌劇《女武神》啊!」當晚,正是第20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年度歌劇大戲《女武神》的首演。   《女武神》對京城觀眾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在12年前,北京國際音樂節曾上演過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四聯劇,作為其中第二部的《女武神》曾經亮相京城舞臺。
  • 北京國際音樂節 "原版"《女武神》首登亞洲舞臺
    本報訊(實習記者高倩)昨晚11時40分,當忙碌了一天的城市漸漸歸於寧靜時,保利劇院的觀眾席間卻幾近沸騰,於當晚6時30分開演的北京國際音樂節歌劇巨製——華格納《女武神》在舞臺上一片熾熱的烈火中落下了帷幕。
  • 北京國際音樂節推出歌劇《女武神》10月24日上演
    指揮家梵志登(中)  本報訊(記者    倫兵)北京國際音樂節與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自建立合作關係以來,已經將華格納的歌劇《帕西法爾》搬上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舞臺。今年第二十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這一合作將再次開花結果。著名指揮家卡拉揚1967年在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上指揮的華格納歌劇《女武神》,早已給全球的音樂愛好者留下過不可磨滅的印象,而北京國際音樂節今年與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合作的項目就是1967年的版本《女武神》。在北京的演出將由著名指揮家梵志登擔任指揮,維拉·涅米洛娃擔任導演,一眾國際知名的華格納歌手擔任主要角色,香港管弦樂團擔任伴奏。
  • 飛翔的女武神
    歌劇是一門西方舞臺表演藝術,簡單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是唱出來而不是說出來的戲劇)。
  • 尼伯龍根指環-女武神
    ▽ 《尼伯龍根指環》中你最熟悉的旋律就出現在這部「慶典三日劇」第一日的《女武神》第三幕中。《女武神的騎行》被很多影視作品都用做背景音樂:《戰爭之王》(尼古拉斯凱奇的巔峰作品之一)、《寶馬廣告電影:Super Star》(克裡夫·歐文和麥姐演的那部);當然最著名的還是《現代啟示錄》:音樂響起一刻,對應的鏡頭居然是「戰地掃把」——加特林重機槍。
  • 《女武神》令「天交」振奮
    而今年演出《女武神》,算是正式通過「指環」的序幕而進入了「第一日劇」(《女武神》的另一個稱謂)的內容。《女武神》是「指環」中的重中之重,它與「第二日劇」《齊格弗裡德》一樣,都有著豐富多彩的音樂效果,除了深刻的抒情性和強烈的感官刺激外,它還具有一種強大的,扣人心弦的戲劇力量。
  • 我為何迷上華格納的音樂?
    為何華格納要聽現場丨由《女武神騎行》所想到的如果說以前聽華格納音樂是感覺刺激,因為旋律感強而好奇的話而勃拉姆斯的交響樂就感覺不到和貝多芬有多強的繼承關係,反而像是不同的小曲和旋律的串接,或者像一個複雜的室內樂或者協奏曲。——1、古典派的勃拉姆斯與未來派的華格納;2、你更喜歡勃拉姆斯還是華格納呢?
  • 卡拉揚版《女武神》將迎亞洲首演
    卡拉揚版《女武神》將迎亞洲首演 原標題:   本報訊(記者 韓軒)10月24日、27日兩晚,由北京國際音樂節與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聯合製作的華格納歌劇《女武神》將在保利劇院上演。指揮大師梵志登將執棒香港管弦樂團,與多位國際頂尖華格納歌唱家聯袂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