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活下去,女孩接受狒狒的心臟移植,她後來活了多久?

2021-01-15 奇點使者

筆者-小文

即使是科技如此發達的現在,人體器官一直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而在器官移植的案例當中,最關鍵的還是要看患者是否會出現排斥反應。

因此,除了人類的器官移植以外,科學家還在致力於用機器來替代器官的移植,就比如說「人造心臟」等等。

人體器官的移植本來就伴隨著巨大的風險了,那麼,用動物的器官來代替人類又會發生什麼事呢?你或許會覺得很荒謬,但在現實世界裡,確實發生過一件人類移植狒狒心臟的案例。

說到最早的用動物拯救瀕死人類的醫學故事,人們都會想到輸血,據醫學史記載,17世紀20年代,英國有一個醫生給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輸羊血,奇蹟般的挽救了該青年的生命。

後來,許多醫生都效仿了輸羊血的方法,卻造成了大量患者的死亡,直到1901年維也納醫生萊因茨坦發現人的血型系統,人們才打開了輸血的大門。

事實證明,人類之間的輸血本來就存在巨大的風險,更何況是將人體的器官替換成動物呢?而在1905年的法國,一名法國大夫將兔子的腎臟移植到某個腎衰竭的孩童體內,這名男童在活了16天之後就因為排斥反應死去了。

不是因為人類不肯接受教訓,而是在不可控因素下,一些人不得不接受了動物器官的移植,而另一場更為著名的狒狒心臟移植手術就是例子。

1984年10月14日,一個名叫史蒂芬妮·菲伊·波克萊的女嬰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出生了,不幸的是,醫生告訴這位嬰兒的母親,由於菲伊的心臟只有一半,她會在一個月內死去。

就在這位母親絕望之時,她接到了來自南加州洛馬林達大學兒童心臟手術中心的電話。

Bailey博士告訴這位女士,可以嘗試移植狒狒的心臟給她的女兒,而在菲伊的母親做好了所有的心理準備之後,手術開始了。

手術之後,菲伊看起來就和普通的嬰兒一樣健康,但遺憾的是,在21天之後,菲伊還是因為排斥反應去世了,有人覺得Bailey博士的做法很不人道,也有人覺得這本來就是沒有辦法的,對此,你又怎麼看待呢?

相關焦點

  • 她36年前跟狒狒做「心臟移植」手術,引起一時轟動,後來怎麼樣了
    ——秋瑾導語:人類和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我們的器官和動物的器官也不一樣,所以世界上即便有器官移植手術,我們也不可能移植動物的器官來進入人類的體內。並且移植器官手術本身有著很大的風險,世界上有一器官缺陷的人,他們很難再存活下去。今天我們來講這一個女孩子在36年前移植了一個狒狒的心臟,她活了多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1984年,那位移植狒狒心臟的美國女孩,手術成功後活了多久?
    也正正是因為這項技術,讓器官移植手術正式進入人們的視線。無論如何,器官移植的發展仍然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不少的器官移植手術都宣告失敗,讓人們對於器官移植是既排斥又嚮往,縱使不涉及倫理問題,也讓很多人覺得殘忍。美國女嬰移植狒狒心臟雖然很多人都沒法接受器官移植,當時也有不少人為了讓自己的親人成功地活下去,還是決定接受器官移植這一冒險的方案,而特蕾莎就是其中之一。
  • 37年前,醫生將狒狒心臟移植給女嬰,最後她活了多長時間?
    但一生下來,她就有先天性心臟畸形——左心發育不全症候群,在當時,患病的嬰兒只能活幾周的時間,類似的嬰兒心臟移植手術也從未成功。    在Stephanie的母親將女兒帶回家後,她接到一個電話,是洛馬林達大學倫納德·貝利醫生(Dr Leonard L. Bailey)的同事,他告訴這位母親,孩子可能有救,計劃就是:接受小狒狒的心臟移植。
  • 那個為了活命的美國女孩,跟猩猩進行心臟移植手術,結果後來怎樣
    其中有一個最早的關於器官移植的故事,講的是,有一天地府裡的陸判如往常一樣來到了凡間,沒想到卻跟朱爾旦當了好朋友。朱爾旦雖然是個書生,但卻沒什麼讀書的心思,他的目標就是為了當官。地判為了能讓朱爾旦實現自己的夢想,給他重新換了一個讀書人的心臟和身體。朱爾旦也因此順利的中了科舉,當上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官員。其實,當時地判給朱爾旦換心,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器官移植,這樣的想法在古代也只能是個故事。
  • 36年前,美國女嬰第一個移植狒狒心臟,手術成功後過得怎樣?
    看著自己生下的小天使,特蕾莎感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母親,可這個孩子還沒在懷中抱多久,醫生就告訴特蕾莎一個十分不幸的消息——史蒂芬妮·菲伊的左心室發育不全,最多也只能活兩周。 特蕾莎一聽,心中瞬間燃起了希望,剛想答應,卻聽主治醫師說,這個項目是將動物的器官移植到人類的身上。這也就意味著史蒂芬妮·菲伊將要接受一個狒狒是心臟,最關鍵的是,這個手術還處於試驗的階段,失敗的概率極大,他要特蕾莎考慮清楚再做決定。 聽了醫生的話,特蕾莎的確是猶豫了。
  • 36年前,人類首例「動物心臟移植」救活的美國女嬰,後來怎麼樣
    但是在36年前,當時的醫學技術並不發達,得了心臟病的人通常都活不長久,於是只有醫生想要通過心臟移植手術,讓那些人有生存的機會,在36年前,人類首例動物心臟移植手術救活的美國女嬰,後來如何了呢?一、不幸降臨人的軀體最重要的就是大腦和心臟,無論哪一個出現了問題,都有可能面臨死亡的問題,現在心臟搭橋和心臟移植這樣的手術非常的常見,但是要找到合適的心臟卻很難.36年前,就已經出現過心臟移植手術,不過心臟移植的對象是動物,還沒有出現過動物的心臟移植到人體中。
  • 36年前女嬰成功移植「狒狒心臟」,手術無比成功,但結局令人痛心
    在大多人心中,科學的最終目標是了認識並改造世界,但究其根本,卻是為了服務人類。為了方便人類的出行,人們發明製造出了汽車、輪船、飛機等。為提高人們的生產效率,如今機械化生產運行已非常廣泛。而為了人們能更好地活著,與醫療相關的科研試驗也一直在進行。但隨著基因編輯等技術的出現,卻掀起了一場關於倫理道德的爭論。
  • 打破魔咒:心臟移植手術
    1958年初,伯納德回到南非,在開普敦的格魯特-斯庫爾醫院籌建了心臟外科實驗室,在此之後,他又多次出國學習,並專門到維吉尼亞大學學習心臟外科關鍵的抗排異技術,在一切準備好了之後,伯納德首先完成了一例腎移植手術,這次手術非常成功,而且後來這位患者還繼續存活了23年,這次手術的成功,無疑使得伯納德向心臟移植邁進了一大步。
  • 35年前,曾移植黑猩猩心臟的那個小女孩,如今怎麼樣了?
    35年前,曾移植黑猩猩心臟的那個小女孩,如今怎麼樣了?每個人都有死去的一天,有些人是自然死亡,有些人因疾病纏身致死。人到了一定年紀,身體的某項機能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多疾病是無法治癒的,只能用藥物緩解。
  • 代那個去天堂的寶貝好好活下去 華西醫院為1歲八個月患兒移植心臟
    他並不知道在這半個月時間內,無數人為了他的生命而捏了一把汗,幸運的是,一顆健康的心臟植入了他的體內。在未來很長時間裡,明明可以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樣生活。 華西醫院心臟外科安琪團隊,將一顆健康的心臟移植到了明明的體內。手術時間持續了3個多小時便順利完成。這場手術也創下了整個西南地區患者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年齡最小的記錄,這也標誌著心臟移植手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 8歲女孩接受心臟移植:「我長大了想當像楊醫生一樣厲害的心臟科...
    今年8歲的女孩彤彤(化名),因為擴張性心肌病導致的終末期心力衰竭,在一周內經歷了兩次生死搶救。 而在11月11日這天,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的心臟移植專家團隊,通過手術使她重啟了美麗人生。 女孩遭遇不幸:7歲查出擴心病,8歲病情進展到晚期 「有表演天賦,情商高。」
  • 曾經移植黑猩猩心臟的女孩,35年過去了,現在的她怎麼樣了?
    人類為了讓外科手術更加的安全進行,很長時間內都處於試驗階段,比如用兩隻小白鼠進行心臟移植器官移植等,他們認為實驗一旦成功,能讓一些身體不好的人進行器官移植,從而延長壽命。其實早在35年前就有這種想法,人類一直不斷實踐,一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女孩被科學家選中,成為器官移植的主角,而另一個器官的主角,令很多人都大吃一驚,那就是我們在動物園常常看到的黑猩猩,很多人並不看好這次跨物種的移植,因為人類和猩猩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 跨國轉運救治,使用人工心臟9個月後,在日本打工的中國女孩心臟移植...
    一名在日本打工的中國女孩在使用人工心臟295天後,心臟移植成功。這也是全球最長體外雙心室輔助橋接心臟移植手術,患者目前恢復順利。接受移植的中國女孩玲玲來自山東,今年24歲,兩年前以實習生的身份到日本工作。去年5月,她在服用了治療粉刺的藥後,引起嚴重過敏,並引發了腎功能和心肌功能的低下,被確診為「巨細胞性心肌炎」。9月,玲玲體內被安裝上體外人工心臟。
  • 異體移植黑科技,小夥換上「豬眼睛」恢復視力
    作為最經典的人豬合體的豬八戒,能在《西遊記》中活到最後也是有著科學依據的。2016年年初,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宣布,研究人員成功將基因改造的豬心,移植到狒狒體內,使它存活了將近三年。接受豬肝移植的獼猴丨BCC知識同樣在美國,一位帕金森症患者託尼·詹森接受了豬神經細胞移植手術。科學家使用不攜帶任何病毒的豬胚胎,取出少量腦組織,通過手術放到詹森腦中被損害的部位。
  • 11歲四川女孩在武漢協和醫院完成心臟移植
    【來源:長江日報】一顆心臟跨越三地帶來新希望11歲四川女孩在武漢協和醫院完成心臟移植3月19日上午9時20分,疫情期間,武漢協和醫護們排除萬難,為在漢四川11歲女孩送來寶貴的心臟。當晚9時27分,這顆一路狂奔的心臟終於在女孩胸腔內成功跳動。生命垂危,在漢四川女孩急需心臟移植女孩欣欣(化名)是四川樂山縣人,今年11歲。去年9月,她在華西醫院確診為擴張性心肌病後,已出現心衰現象。
  • 人工心臟移植成功 世界首例能「活」5年
    世界首例能「活」5年報導稱,20日,一位75歲的男子在巴黎蓬皮杜歐洲醫院被成功移植入一顆永久性的人工心臟。參與手術的是一個由16名醫護人員組成的團隊。醫療團隊的負責人是卡爾龐捷博士,具體手術則由拉特雷穆伊博士完成。拉特雷穆伊博士在21日稱,患者的身體狀況正在逐漸恢復。
  • 「換心人」於文峰刷新亞洲心臟移植術後存活紀錄
    4月26日,於文峰(右二)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與當年心臟移植的主刀醫生夏求明(右三)交流。  「我有信心再活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超聲科做完心臟彩超檢查,得知各項指標一切正常,換心23年後的於文峰對今後的生活更有信心。今年56歲的於文峰,面色紅潤,說話鏗鏘有力,比一些年輕人看起來更有朝氣,更陽光。於文峰是黑龍江省尚志市一名高中教師。1993年,32歲的他突然暈倒在講臺上,後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只有進行心臟移植才能活下去。1994年2月,於文峰在哈醫大二院進行了心臟移植手術。
  • 心臟的前主人自殺身亡,心臟移植後新主人也自殺?這是被詛咒了?
    美國被詛咒的自殺心臟,移植到另外一人身上竟然還是出現了自殺現象,令人匪夷所思。1995年,美國喬治亞州一名叫桑尼的56歲中老年男子深感不適,到醫院檢查被診斷出患有充血性心臟衰竭病,這令他大感意外,感覺人生失去了方向,已經沒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勇氣。於是回到家後,度日如年,頹廢至極。一天裡,他接到了檢查醫院打來的電話,說是有醫院裡一位死亡病人,家屬願意心臟捐贈,移植給有需要的人。
  • 浙江首位心臟移植患者 健康生存20年·杭州日報
    本報訊(記者 柯靜 通訊員 宋黎勝)日前,58歲的錢長法回到他的新生之地——浙江省人民醫院,這位浙江省首例接受心臟移植患者,術後生存20年,醫患共慶。 1997年6月,家住杭州百丈井社區的錢長法,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奄奄一息,面臨著抉擇:擴張型心肌病已到了終末期,心臟比正常人擴大近3倍。要活下去,惟一的途徑就是換心。
  • 心臟移植患兒出院:「我長大了想當厲害的心臟科醫生!」
    今年8歲的女孩彤彤(化名),因為擴張性心肌病導致的終末期心力衰竭,在一周內經歷了兩次生死搶救。 而在11月11日這天,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的心臟移植專家團隊,通過手術使她重啟了美麗人生。 ●女孩遭遇不幸:7歲查出擴心病,8歲病情進展到晚期 「有表演天賦,情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