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女人,看完《生的金智英》我感到很沉重,我不是金智英,但我在金智英中找到了自己的縮影,在金智英中,我看到了大多數女性在生活中所承受的偏見,女性在社會上有太多的「期許」,這種期望往往是由偏見產生的。
當一個女人為事業奮鬥時,你希望她結婚生子;當一個女人結婚生子時,你希望她放棄事業,回到家庭;當她回到家庭,進入瑣碎的生活,你會抱怨為什麼她能力有限,承受不了家庭開支的壓力。
事實上這是一個死循環,在影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理解社會對女性的偏見,我們可以看到社會對婦女的要求,在現實生活中,女性會為家庭犧牲多少?看完一部電影,我希望社會能對女性更加寬容和關愛。
作為家庭的受害者,卻「毫無價值」
事實上金智英的母親是這個家庭的受害者,在小時候,為了讓哥哥和弟弟更好地完成學業,金智英的母親只能放棄學業,外出打工,這一次,放棄不僅是放棄了學習的機會,更是放棄了心中的夢想。
金智英母親仍然選擇犧牲自己,當她做女工時,不小心被縫紉機弄傷了,手上留下了一個又大又醜的傷疤,但家人和社會都不記得他們的付出。
在傳統的社會價值觀中,女人管著家裡的瑣事,女人是為了繼承家庭,女人應該做社會上最累的工作,而讀書、賺錢、享受這些都是男孩的力量,在社會看來,女性的犧牲,女性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當人們談論金智英叔叔的成就時,他們從不提及家庭中女孩的奉獻精神,這對女性是不公平的。當然,不公正不僅是對婦女權利的侵犯,也是生活中以及工作中的各種事情。
作為職場上的成功人士,卻有著不同的面貌
有許多婦女在結婚生子後對自己的事業感到困惑,社會給予女性的機會相對較少,結婚生子的過程意味著你需要暫時放棄事業,你錯過的不僅是積累經驗的機會,還有晉升的可能,甚至因為暫時的停滯而落後。
金恩施的組長是職場女強人,她朝氣蓬勃,力量強大,經驗豐富,專業能力強,她可以說是職場上一個備受推崇的角色,不過,在研討會上,金恩施卻因為女性身份而遭到同事的質疑。
當金恩施說自己的孩子被奶奶帶走時,同事們的聲音真的很奇怪,他說奶奶和媽媽不一樣,這孩子應該和他母親呆在一起,即使他的事業成功了,他的孩子也毀了,一切都會過去的。
這句話聽起來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卻無意中把陪伴孩子的任務放在了母親身上,我們知道這句話是無害的,但我們也必須承認,現在的社會忽視了父親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父親對家庭的貢獻是加班熬夜,而母親對家庭的不負責任是加班熬夜,為什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愛會缺席?陪伴孩子不僅是母親一個人的事,也是夫妻倆的事。
正是因為社會上的偏見,所以男人有進取心是好事,而女人有進取心,就變成了「壞事」,這對在社會上中掙扎的女性是極不公平的,對追求自我的女性也是不公平的。
在社會的要求下,很多女性選擇放棄事業,最終回歸家庭,他們需要回歸家庭的,不僅是面對家庭的瑣碎,不僅是生活的壓力,更是要承受無收入帶來的壓力和不同的憧憬。
後記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全職妻子不是光榮職業,而是懶惰的藉口。只有真正的母親才能感受到像母親一樣努力工作,面對生活的無奈。
在西裝革履的男人眼裡,家務一點也不值得一提,女性對家庭的付出幾乎可以等於零,是因為女人不完美還是社會對女人要求太嚴?
我相信看這部電影的女孩們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縮影,你在生活、婚姻和事業上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