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著,小林薰主演的《深夜食堂》廣受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2分,可以說是神劇一般的存在。於是被引進國內,有黃小廚之稱的黃磊老師主演《深夜食堂》,豆瓣評分低至3分。
不服輸的中國資本們,又看上了日劇《賣房子女人》,請到編劇界有名的六六出馬,改編成《安家》,並邀請實力派演員孫儷和羅晉出演,仍舊逃不過被嘲的厄運。日劇改編後在國內水土不服?一起跟小撩來聊聊咱是怎麼改編的。
資本運作,集數動輒50集起
國內電視劇市場,目前是以集數為單位,進行售價的。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現在電視劇動輒50集起了。集數不足50集,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大製作。而回頭看看,日劇《賣房子的女人》《深夜食堂》均為10集。
從10集的精華內容,擴展到50集,編劇、導演、剪輯等均不可避免的需要添加一些可有可無的劇情,拓展總時長。比如說男一號必須還得來點感情戲,男二號還必須家庭雞飛狗跳,這些素材隨便抄一抄總有的,至於拼湊進來,是否合適,編劇沒有話語權,導演不在乎。
所以,改編後的故事,不緊湊,副線太多,配角戲太多,無關緊要的雞毛蒜皮事情太多,必然導致觀眾不買帳。
廣告植入無所不在,劇情尷尬
為了節約成本,中國的電視劇導演創新的發現,可以植入廣告。所以,放眼望去,中國的電視劇的廣告無所不在。
幾年前,廣告商和導演,還會考慮是否植入恰當,比如《何以笙簫默》裡面淘點點,還只是擔當外賣的作用;天貓紙箱子,還只是擔當物流箱子的作用;RIO雞尾酒還只是聚餐喝的,這些好歹不影響劇情,也能拉進收入,觀眾也不反感,植入廣告何樂而不為。
而近年來,以製片人為首,廣告植入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至於是否會損害劇情,或者植入是否順暢,大家都無所謂。比如黃磊版本的《深夜食堂》,統一方便麵無所不在,這就有點尷尬了。中國城市的人大半夜的去吃個宵夜,你還直接推銷方便麵,然後不停地給煮個方便麵,還需要吃的人不停地說,這個方便麵果然夠勁道。《深夜食堂》不應以美食為載體,講述食客們的故事嗎?中國的宵夜,小龍蝦、螺螄不好吃?烤串配酒不爽嗎?大晚上麻辣燙不酣暢淋漓嗎?你能美食都沒了,不停的安利方便麵,還需要展示這個方便麵多上檔次,你逗觀眾呢。
《安家》的金主,良品鋪子的植入也是尷尬,客戶看房子,還要來一句,這個零食好,然後順便直接帶走,突出零食多招人喜歡呀。房子什麼價格?零食什麼價格?中介費什麼價格?是個頭腦清醒的人,不是應該和你聊中介費比較靠譜嗎?
導演毫不愛惜自己的羽毛
因為市場原因,導演拍出來的電視劇能賣出好價錢,那就能得資本的寵愛。至於口碑,他們似乎並不在乎。3月份熱播的兩部劇,《安家》和《完美關係》均來自安健導演,一部比一部坑,但是對安健導演的導演生涯有影響嗎?沒有!在這之前,《創業時代》上線,被罵出新高度,有影響安健的職業生涯嗎?還是沒有!
十年前,甚至幾年前,導演對自己的導演作品會像孩子一樣呵護,為劇情抗爭,為場景抗爭,為演員是否合適抗爭,力爭呈現一個自己力所能及的完美作品,而近年來呢?大部分導演並不會考慮劇情是否合理,廣告植入是否太過生硬,劇集太多影響節奏。他們已經不會愛惜自己的羽毛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導演都不愛惜自己的羽毛,這些年正午陽光,也是靠口碑打響自己的品牌。香港導演們以林玉芬為代表,她的《宸汐緣》,雖然題材沿襲《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但是老壺裝新酒,因為深入了解劇情,演員與導演配合度高。所以《宸汐緣》豆瓣評分直接超越第一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6.5,出乎意料的達到8.2。
導演們,不要以為背靠資本,能有大明星出演,劇集能賣出好價格,就無所畏懼。假如再不愛惜自己的羽毛,被拉入民眾心目中的黑名單,遲早也會被資本拋棄。
編劇入門門檻和話語權
與韓國編劇中心制不一樣,中國的編劇門檻較低。大部分的編劇們熟悉TVB的各種橋段,並對韓劇十年前的各種虐人故事瞭然於心,於是中國編劇們各種素材順手拈來。車禍是必備,失憶是添加劑,愛情是永不過時的主題,女二的人設一如既往的必須妖豔賤貨,或者是莫名其妙非要破壞男女主的愛情,男二則必定是千年備胎無怨無悔。《安家》簡單一個賣房子的故事,必須讓男女主發生愛情故事;同事塑造女主人設,女一還必須有一個莫名其妙的家庭為背景,女一的媽媽還必須是重男輕女到讓人神共憤的地步。
女主今年29歲,也就是說,女主大約出生在80末。中國80年代末,農村,雖說還比較窮,但是窮成女主家庭這樣的也算鳳毛麟角了。更為了製造矛盾衝突,編劇還讓女主的媽媽的撕掉女主的重點大學錄取通知書。按照時間段推算,女主18歲考大學,也就是說女主的媽媽在新時代2006年前後,撕掉女主的重點大學錄取通知書,不讓女主上大學!編劇六六,你告訴小撩,女主媽媽是和女主有仇嗎?她就算為了錢也不會這麼幹呀,上了大學的薪水和高中畢業的薪水那不是一個級別的好吧。而且2006年左右,國家對重點大學的貧困補助從學費到生活方方面面,那時候不少鄉下孩子,都是靠自己完成的學業吧?
六六,你可是寫過《蝸居》的大編劇,你就這隨便交出了這份劇本嗎?
後記:中國電視劇市場,已經開始走入一個怪圈。編劇沒有話語權,門檻低;導演們不愛惜羽毛;廣告商們不在意植入是否貼切;資本市場為了賣出更高的價錢,拓展故事時長。而最應該有話語權的觀眾,卻只能選擇看差電視劇,或者更差的電視劇。
文字原創,抄襲必究!―――影圈撩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