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五感」社區生鮮店?
賣菜這兩年變成了一個非常火的生意,實際上賣菜是一個比較辛苦的行業,而且賣菜是一個長期或者需要持續投資的行業,而不是短期能夠獲利或短期能夠看到效果的。
什麼是合格的生鮮賣場?
開一個什麼樣的生鮮店,或者說開生鮮店要做成什麼樣才算合格?有一個標準叫「五感門店」,如果開個生鮮店,把這五點做好,就能變成一個相對合格的店。所謂「五感門店」就是新鮮感、季節感、品質感、整潔感和豐富感。現在每個企業都在想創新,實體店要做線上的拼團,要做直播,各種各樣的營銷。做好一家門店,做好現場是最重要的,做好商品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形式,只有把自己的門店做好,只有把自己的標準做好,只有把自己的商品做好,其他都是附加品,不能什麼都做,到最後什麼都做不好。
第一個講新鮮感。實際上顧客到門店不是買生鮮的商品,他的訴求是買到新鮮。有一個定義叫潮水般湧動的新鮮感,是讓顧客進去以後要感到感動。顧客一進來看到的就是鮮豔的蔬菜,非常香的水果,品質非常好的肉品,讓顧客看到了有產生購買的衝動,購買的欲望。能夠保證從早到晚的新鮮感是做社區店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如何保證從早到晚都新鮮,那就靠一些管理技術,比如說哪些商品要散熱,哪些商品要灑水,哪些商品要降溫,都有非常多的技巧和技術,這要不斷的進行督促和監督。由監控中心不斷的去督促、去檢查門店現場的陳列,現場的保鮮, 現場的運營標準,從早到晚都能保持到一樣的狀態。
第二個是季節感,做生鮮商品一定要掌握季節。做生鮮有幾句話叫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轉。我們在全年52周,每周都會有一個根據時令的變化,我們叫52周MD,這是學習日本的一項技術。日本的一些超市一般都會採取這種52周MD的技術來推動門店的營銷。比如說宣傳石榴季,螃蟹季、蘋果季,每周都會突出一兩個符合這種季節性的活動,通過活動來營造賣場氛圍,讓顧客進到店去以後就能感受到季節的變化。
第三是品質感。第一個就是要求我們的採購到基地去選品,第一先看品質,再談價格,在品質達標的基礎上再談價格,低品低價的商品絕對不準採購。在源頭就要保證商品的品質感。另外一個,品質還是在於門店的管理和打理。任何一個好的商品如果到門店或者在物流端,沒有經過非常好的打理或者保鮮,品質會迅速變差。有一句話叫我們與顧客搶商品,顧客搶好的,我們搶壞的。這句話講得非常實在。 顧客肯定是要最好的,我們要把壞的挑下來。品質感來自於不斷的打理,所以我們講,3分品質7分打理,門店的打理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是整潔感。從第一家店開始,就是要求門店要必須沒有異味,對門店的衛生要求非常的高, 把門店搞乾淨,這件事講起來很容易,實際上做起來也是比較難的。我們培訓店長說:如何是一個叫合格的店長,只要做好三件事,第一個,把商品搞乾淨,第二個把貨架搞乾淨,第三個把自己搞乾淨。把門店搞乾淨是一個店長最基本的要求。我們制定了很多類似的這種小的管理的方法,比如門店的月度清潔計劃書,我們把門店各個區域,都列了非常詳細的清潔計劃。通過這些小的技巧或小的管理方法,讓門店知道我的門店如何搞乾淨,什麼叫乾淨,乾淨的標準是什麼?
第五是豐富感。我們叫豐滿至上的豐富感。在門店的商品一定要保證豐滿,你的陳列必須豐滿。我們做商業都知道叫貨賣堆山,這個堆起來賣才讓別人知道你生意好,如果你只有兩三個三五個,顧客絕對覺得你生意不好,所以貨要堆起來,在豐滿的基礎上,再做好豐富。所謂豐富就是保證品類結構的完整性,提供的商品必須要滿足顧客的基本需求,不管你店多小,顧客的基本需求你要滿足,比如說在門店,我們的生鮮商品,西紅柿大概有五六種,辣椒有頭十款,這種品種的豐富度讓顧客感覺到你的產品非常多,讓顧客能夠有很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