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方「兩岸商匯 」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
讓你能第一時間瀏覽到更多兩岸之間的好文章!
臺灣原住民的生活
臺灣原住民部落知多少
說到臺灣原住民,大家第一聯想到的就是近期在選秀節目中深得觀眾喜愛而爆 紅的A-Lin 黃麗玲。臺灣的原住民可為演藝圈貢獻不少人才:
張雨生、張惠妹、徐若瑄、張震嶽、動力火車、蕭敬騰、羅志祥、範逸臣、温嵐、紀曉君等。原住民五官輪廓深邃,帥哥美女輩出,而且直爽開朗的性格更是深受大家喜愛,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原住民的部落生活。
臺灣原住民的歌聲,唱哭了全場所有人
臺灣的少數民族分為兩部分,生活在高山地區的以往稱為「高山族」,生活在平原地區的稱為「平埔族」,現在則把少數民族統稱為「原住民」。
截至2003年3月,在臺灣地區的2242萬總人口中,少數民族42.3萬人,佔總數的1.9%,其中平地少數民族19.8萬人,山地少數民族22.5萬人。主要居住在花蓮縣(20.2%)、臺東縣(18.3%)、屏東縣(12.4%),其餘分散各地。
臺灣原住民的成人禮
人口約14萬人,居住在花蓮北部的奇萊平原至臺東、屏東恆春半島等狹長海岸平原及丘陵地區。流行男子穿裙子,入贅女方和為女方家庭幹活。
阿美族能歌善舞,臺灣較受歡迎的職棒、籃球明星有許多是阿美人,比如張震嶽、黃麗玲(A-Lin)、徐若瑄、周瑜民等。
人口約9萬人。居住在南投縣埔裡至花蓮連線以北地區。埔裡是臺灣全島地理位置中心,以盛產蝴蝶聞名於世。
泰雅文化,成為少數民族文化中保存較好、且有一定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知名藝人有張雨生、温嵐、羅美玲等。
人口約6萬多人。居住在屏東縣的8個山地鄉與臺東縣大武太麻裡鄉。排灣族是個熱愛藝術的民族,尤其是服飾是臺灣地區少數民族中最為華麗典雅的,以刺繡宗教信仰神靈為主。知名藝人有施孝榮、尤秋興、戴愛玲等。
人口約4萬多人。居住在中央山脈兩旁、海拔1000至2000米的花蓮、高雄至臺東的山區,是典型的高山族。布農人相信,歌聲越和諧、優美,天神越高興,今年的小米就會豐收。宗教信仰是天神,手工藝品是藤編。知名藝人有王宏恩、高勝美等。
人口約1萬多人。居住在臺東平原的卑南鄉一帶,清朝康熙年間曾被冊封為"卑南大王",之所以有如此實力,是因為這一民族保持男子訓練制度。
民族內部設立祭師和頭目,信仰傳統宗教和天主教。手工藝品是藤編籃子。知名藝人有張惠妹、張惠春、林美清等。
人口約1萬多人。居住在臺東縣卑南鄉、屏東縣霧谷鄉、高雄縣茂林鄉等地。魯凱族是個內部制度嚴謹的部落社會,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世襲等級,
等級可以隨著婚姻而改變,社會內部重男輕女。知名藝人有梁文音、賴聖恩等。
人口約7000多人。居住在嘉義縣阿里山鄉和南投縣信義鄉,稱為北鄒;南鄒則居住在高雄縣三民鄉和桃源鄉。
歷史上鄒族曾經盛行男子集會所,少年必須進入夜宿會所,接受歷史、文化、傳統技藝和狩獵的訓練。以狩獵為生的鄒族人,皮衣和皮帽是族人節日時的主要打扮。
人口約有7000人,在新竹和苗慄縣交界的山區。。族內盛行以動物、植物和自然現象定為姓氏。他們在建築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竹製品,形成了鮮明的竹文化。
人口約4000人左右。居住在距離臺東外海49海哩的蘭嶼島。雅美族是歷史唯一沒有「獵頭」習慣的高山族,由於居住海外,捕魚業較為發達,全年的歲時祭儀也是由捕魚活動為主。在少數民族中,雅美族是唯一具有冶金工業的民族。
人口約283人。居住在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和水裡鄉頂村的大平林。邵族的生活方式是漁獵、農耕和山林採集為生,農業作物主要是板粟、蕃薯和花生為主。杵音之舞是邵族豐年祭中重要組成部分,
「湖上杵聲」成為日月潭八景之一。族內流行的手工藝品為自己揉制的皮革和自己紡織的麻布。
臺灣原住民歌手每一個歌功一流,像紀曉君(卑南族),也有一定的影響力。紀曉君原先只是在臺北一個民歌餐廳的服務生。偶爾為駐唱歌手墊唱原住民的古調,後來被挖掘得到發行唱片的機會。
她在1999年發行第一張專輯:《太陽 風 草原的聲音》,並在2001年獲得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她的歌大部分都是用母語卑南語演唱的,灣哥聽不懂,不過沒關係,反正太陽、風、草原不會說話。
另一方面,現代原住民流行歌手也在華語樂壇引起了人們對原住民音樂的好奇心。
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原住民歌手,如範逸臣、温嵐,梁文音,黃麗玲等人用出色的唱功在主流歌壇獲得了成功。傳統和現代兩股力量和在一起,把臺灣原住民音樂帶到一個新的領域。
◎以莉•高露/推薦歌曲《休息》
傳統的原住民樂器有口簧琴、雙管鼻笛、弓琴 ...現在的原住民歌手在創作中逐漸引入西方樂器元素,以莉•高露(阿美族)的歌曲就是從以人聲為主轉變到以西洋樂器伴奏為主。
再接下來就是投入流行音樂的原住民歌手了。
張惠妹(卑南族),在1996年以《姐妹》出道。歌聲高亢野性,在華語歌壇的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在事業上獲得成功的張惠妹,以自己原住民的身份為傲。在流行歌壇,張惠妹不算原住民歌手中的前輩。早期前輩有千百惠(泰雅族)、高勝美(布依族)、湯蘭花(鄒族)...但直到張惠妹的出現,臺灣原住民歌手才漸漸受到關注。
張惠妹卑南名「阿密特」,她在2009年發行了一張同名專輯。這張專輯和以往不同,她把卑南古調改編成搖滾版本,出乎意料的在流行音樂市場大獲成功。
在《我是歌手》一鳴驚人的黃麗玲(阿美族)也是原住民歌手,封號「天生歌姬」。
還有像王宏恩、蔡依林、徐若瑄,他們從不掩飾自己原住民身份,有時候也會主動用「原住民」為標籤來推廣自己。可能提到「原住民歌手」,讓人不得不想起張惠妹,想起「好唱功」、「爆發力」、「聲音高亮」等好歌手特有的條件。
現代這些「原住民歌手」已經和流行歌手沒有區別了,如果沒有人說,我們就分辨不出來。有人會覺得可惜:哎呀,他們不唱老祖宗傳下來的古調多可惜。
◎林廣財,2011年榮獲最佳原住民歌手獎
而林廣財(排灣族的一名頭目)素人歌手,有很高的音樂天賦。
他從小耳濡目染各種老一輩人的古調,這些過去的歌謠已經很少有人會唱,這些從山裡下來的古老聲音沒有別的方式,只是口口相傳。林廣財就用自己得天獨厚的才能還原了這些原始的聲音,再把它們展示給這個時代。
《來蘇》,林廣財成名曲。也是一首表達思念的歌,歌詞有力、深情。好像大自然的生息都被他融化在吟唱裡。
這首歌被收錄在《百年排灣 風華再現》裡,同它一起的還有《採花生》、《頌讚歌》、《伊呀伊》等古調歌曲。這些古老的曲調應該也有上千的歷史了,最初面貌已不可考。
音樂裡可以看見歷史,你可以從某些曲子的裝飾音中看到日本演歌的影子:就像林廣財的《奈何》。是典型的原住民歌曲風。
◎胡德夫,代表作《匆匆》
胡德夫(卑南族、排灣族血統)臺灣音樂家,代表作《匆匆》,《太平洋的風》。《匆匆》是一張不可多得的好唱片。
這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有孩子樣淘氣的笑容。他很晚才出名,頭髮都白了,才出第一張專輯。他的歌裡有很多對命運的感概。你認真去聽,還會聽見高山,聽見大海。
其實,古調古調,從哪裡開始算作古?唱出來的東西都是給現在人聽,有人聽就有人唱,沒有人聽自然也不會有人唱,那既然沒人聽,就必須保存下來,否則等到消失掉的時候,下一代想追溯,這些傳承作古,誰又去幫你可惜呢?
走進臺灣
想來臺灣打球,親子旅,探尋臺灣!
或你們是協會,商會,團體,公司,
想對臺灣做深度考察之旅,商務對接
辦理自由行籤證,商務籤證,醫美健檢籤證
請按下面二維碼進入臺商總匯平臺,與我們聯繫!
你關注了嗎?
《臺商總匯》是一個大家都信任的平臺.
趕快按上面二維碼去加入我們吧!
因為我們己經等你很久了!
下列有那些需求.就點擊文字進去查看
一個值得你信賴的平臺【臺商總匯】
用最優惠的價格提供給你:
臺灣各式精品。美食
讓你享受不一樣的生活!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臺商總匯商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