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巨頭都在做的月餅,已經成為了一門怎樣的生意?

2020-12-22 砍柴網

昨日,筆者在網上偶然看到了小米董事長雷軍為網友演繹小米音樂月餅盒的操作視頻,不禁感嘆,可以邊吃邊聽的小米月餅果真是科技感十足,進一步了解之後,發現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都推出了自己的專屬月餅盒,頓時,只能感嘆自己的後知後覺。

過完今天,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就到了,而"中秋未到,月餅先行"的說法也已經霸屏。事實上,嗅到月餅商機的一眾玩家早已打響了月餅大戰。各種各樣新奇口味的月餅也層出不窮,多樣化的銷售方式更是讓人眼花繚亂,承載著傳統佳節特殊意義的食品正在被打上大大的"營銷化"標籤。

那麼,一些新奇的月餅為什麼能夠火出圈?傳統品牌是否在因此變得焦慮?未來,這一類節日裡的傳統美食會被徹底"營銷化"麼?

火爆的月餅江湖

今年的月餅市場異常火爆,除了傳統品牌的一眾玩家,網際網路科技巨頭、餐飲巨頭、各種商販式月餅層出不窮,再次刷新了筆者對整個月餅界的認知。

· 網際網路科技企業: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小米、美團、字節跳動、網易遊戲、嗶哩嗶哩、快手等一眾在網際網路企業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專屬月餅禮盒;

· 另一類跨界玩家:良品鋪子在去年敦煌IP系列中秋禮盒的基礎上也玩出了一些新花樣,為中秋味道注入了鮮活力量;咖啡界的星巴克基於咖啡情結推出了海鹽意式月餅;奶茶界的喜茶、奈雪的茶分別通過以查入餅的獨創、具有新鮮感的口味成功圈走了一批粉;肯德基與故宮博物院聯合打造了中秋聯名款限量月餅禮盒"繁花簇月"系列,也備受好評;海底撈、哈根達斯於本行業的基礎上推出了新奇月餅;

· 各式各樣的新奇口味月餅:比如香菜月餅、螺螄粉月餅、鮮肉月餅等等網紅口味的月餅紛紛向市場湧來;值得一提的是,筆者身在的長沙也有一網紅月餅巢娭毑月餅,在中秋佳節的氛圍之下也是一如既往的再現火爆排隊場面;

· 杭州的網紅榨菜鮮肉月餅品牌"九月生活",今年和盒馬工坊開展合作,不光藉助盒馬的物流體系熱鏈配送到家,還聯手開發安吉筍乾、紹興梅乾菜等新口味現烤月餅;貴州的"網紅"貴州省醫食堂雲腿月餅,今年也把新零售資格獨家授權給了盒馬;

實際上,一到端午、中秋這種的傳統節日,粽子、月餅等食品的銷售也從未停止過火爆。但不得不說,今年的月餅市場在眾多玩家、眾多口味爭相湧現的前提下,也掀起了新一波高潮。

據蘇寧易購數據,截至9月18日,中秋月餅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21%,尤其節前兩周同比增長了215%。與此同時,截至9月15日,京東平臺整體月餅銷量同比去年上漲超過125%。另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 2020年9月28日,今年以來新註冊的月餅相關企業共計1483 家,同 2019年全年僅相差 102 家。

市場用硬核的數據再一次詮釋了月餅江湖的火爆不假。不過,各種新奇月餅的出現,也著實搶走了不少傳統品牌月餅的市場。那麼,新奇月餅火爆的邏輯是什麼?傳統月餅們又有著怎樣的焦慮?

傳統月餅的焦慮

網際網路科技玩家們推出月餅禮盒更多的是為了迎合時代和客戶的需求,當然也承載了各大玩家的一些營銷內涵,比如小米的音樂盒月餅在可以給用戶帶來新鮮體驗的同時,還可以彰顯小秘密的科技元素。對於他們來講,這一動作,並不是要加碼月餅市場,倒是可以被視作為是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各家之間的創新比拼。

當然,肯德基、奈雪的茶、星巴克、良品鋪子等各個行業的一些龍頭在月餅市場裡的做法卻不能讓傳統品牌們忽視。

就拿肯德基來說,今年首推的中秋月餅禮盒,據悉,在預熱階段就取得了不錯的銷量。雖然是國外的餐飲品牌,但卻一直十分注重本土化市場,其品牌營銷、產品創新等方面都力求迎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在藉助中國傳統節日營銷上,更是不遺餘力,比如端午節的"人間富貴粽",中秋節跨界故宮博物院推出"繁花簇月"國潮月餅禮盒。

一定程度上來講,肯德基入局月餅市場給傳統月餅們帶來的焦慮在於其較強的本土化元素以及受年輕一帶歡迎的品牌影響力,包括像喜茶、星巴克等玩家也是出於同樣的道理。因為這些玩家非常清晰地洞察到"品牌影響力+傳統文化韻味"在市場上的影響力,可以達到1加1大於2的效果。

而上述類型的月餅以及市面上的一些網紅月餅之所以能火,就不得不提到我們常說的Z世代了。據《Z世代消費力白皮書》調查顯示,滿足"社交、人設、悅己"的需求是Z世代青年的消費動機,擴大社交圈、尋找身份認同、及時行樂的滿足感,都是他們願意消費的動機。

他們更願意對一些新奇的東西感興趣,就比如網易雲的社區音樂、B站、陌生人社交備受Z世代歡迎,實際上,這背後存在著一個共同點,這些平臺均具有新奇性,而放在食品行業這個法則同樣適用。

月餅的新奇包裝和口味,Z世代也願意對此做出一些新的嘗試,來滿足自身對產品的好奇心和需求。因為他們最首要的衡量標準並不是質量和價格,而是顏值和體驗,最後考慮的才是品牌。

基於此,傳統品牌月餅們也在迎合這一趨勢。比如稻香村與王者榮耀推出多款聯名IP月餅禮盒;美心與復仇者聯盟等品牌合作;廣州酒家則選擇聯手精靈寶可夢,打入年輕群體;許多老字號通過與電商、頭部主播合作,打出線上線下銷售組合拳,力求將老國貨打造成新國潮。

不能否認,傳統品牌通過這樣的做法確實獲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折射出了他們的焦慮。而在月餅營銷化標籤被放大的背後,不禁讓人反問,這種承載著特殊意義的食品是否會持續淪為"資本工具"?

"營銷化"成月餅們的"歸宿"?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下,各行各樣都充斥著多樣化的營銷手段,被賦予了特殊意義的節日食品也被賦予了更多的營銷寄託。一到端午節、中秋節這種傳統佳節,傳統品牌商、民間手工坊一擁而起,爭相撲入市場展開客戶搶奪的廝殺戰。

不論是粽子、月餅的口味還是線上線下銷售方式的多樣化,均披上了一層營銷外衣,也使得小小的一枚月餅、一個粽子成為了眾多商家的一漲資本底牌。那麼,我們又該如何看待月餅這一類產品的"營銷化"?

事實上,不論是月餅還是粽子,終歸屬於食品行業,本身就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隱患。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通報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其中涉及8批次月餅,半數系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這對於一些沒有食品經驗的新奇月餅玩家而言,意味著需要面臨嚴峻的食品安全關,這並不是通過搞搞營銷、玩玩花樣就能解決的。

此外,除了口味之外,"健康"成為今年"月餅節"的一個重要關鍵詞。有報告指出,今年月餅消費迎來了3.0時代,即健康營養成為新風尚,健康、綠色、低糖月餅銷售火熱。筆者前不久在超市看到,低糖、雜糧月餅被放在了顯眼的位置。

雖然,新奇月餅在月餅節上掀起一波熱潮,但通過實際的銷售數據發現,傳統的月餅口味依然是市場主流。《蘇寧易購2020年中秋國慶節前消費大數據》顯示,節前兩周月餅銷量同比暴增的背景下,蛋黃蓮蓉、奶黃流心和玫瑰細沙等廣式口味最受歡迎;老字號品牌如北京稻香村、上海杏花樓等平均增長達到去年同期的2倍以上。這也側面說明了,新奇月餅再有力的營銷也只能是一個輔助作用。

(數據來源:艾媒數據中心、烘焙公會)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我國月餅市場擁有巨大發展空間的前提下,隨著眾多新品牌、新口味的加入,月餅行業市場的競爭會加劇,行業洗牌也將迎來加速。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月餅銷售達13.8億個,銷售額規模達196.7億元,同比增長7.9%。據艾媒數據中心、烘焙公會的數據顯示,2024年預計整個市場將達294億元,未來5年CAGR為8.4%。

總而言之,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傳統佳節裡承載著特殊意義的食品被"營銷化"會是它們要面對的現實,但說到底,作為食品口感和食品安全才是最支配行業的壓艙石,但這個市場裡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依然會是一個"月餅們"的混戰時代。

本文作者:高卉卉

文章來源:港股研究社,轉載請註明版權。

相關焦點

  • 放貸,網際網路企業的「共同業務」?為何巨頭們都盯上了這門生意?
    但是如果有心挖掘的話,國內知名的網際網路企業,幾乎就沒有不涉及借貸業務的。最為典型當屬360借條,在京東的雷人廣告之前,360借條就已經利用相親、貧富差距等話題投放土味視頻廣告,遭到一片罵聲。除了這些公司之外,在58同城、蘇寧易購、乃至聯通營業廳APP上都存在借貸產品。為何巨頭們都喜歡進行放貸?正所謂無利不起早,網際網路巨頭們在網貸業務上扎堆,自然有著一定的道理,至少在筆者眼裡看來,放貸業務存在三大「優點」。
  • 網際網路巨頭為何非要搶奪地圖生意
    來源:AI財經社原標題:網際網路巨頭為何非要搶奪地圖生意編輯 / 張碩巨頭之間的競賽,成了一些中小公司的「福音」。周非池意識到公司正身處一個「非常好的機遇」下,並且今年以來的感受愈發明顯。幾年前,他就預感到了這一領域會變得「熱鬧非凡」。他當初的判斷依據是,像美團、滴滴之類的公司,都有一些生態需要地圖業務的支撐,加入進來順理成章。在他看來,這些網際網路公司通過各種各樣的併購之後,已經各自形成了合力。「現在像百度、騰訊、阿里,其實他們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生態,誰家沒有做一些能夠有獲取到位置信息能力的業務?
  • 管中窺豹:從社區團購看網際網路巨頭的野蠻之路
    最近社區團購站到了風口浪尖上,由於網際網路巨頭的加持讓這個賽道充滿了燒錢的味道,許久未現江湖的補貼大戰好像又回到了我們的視線當中,由於我們已經歷過數次「先薅平臺羊毛-後被平臺收割」的慘痛輪迴,所以這次巨頭們故伎重施大多數的我們好像並不買帳,從自媒體痛斥巨頭「搶奪菜攤生意」,到官媒現身勸告巨頭們「別老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這讓巨頭和這個賽道陷入了爭議之中
  • 我愛我家入局網際網路家裝業務 這是門賺錢的生意嗎?
    除了我愛我家之外,鏈家、58同城、安居客都在試水裝修服務,房企也有多家早早的進行了家裝業務的延伸。在這個房地產下遊的業務中,各家企業少不了短兵相接,競爭未來或許會更加激烈。我愛我家收購美住網對於中介行業老大鏈家在規模上的一路狂奔,我愛我家正多方布局迎接挑戰,在收購擴張步伐之外,家裝領域的探索成為新的突破口。
  • 2021年,播客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沒有傳播優勢的播客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文|寧缺媒體吹風、平臺搶人、音頻平臺跑馬圈地,播客這陣風來勢洶洶。但是,沒有傳播優勢的播客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播客在國內如何?十五年前,"播客"的概念就已經被提出。在普遍的認知中,播客是將言之有物、自帶風格的討論持續記錄下來,以音頻形式通過網際網路傳播。事實上,播客元年早在2014年左右就出現了。
  • 網際網路巨頭都在搶「菜」,唯獨曾被罵慘的它,專心在做科研
    當人們遇到問題的時候,都習慣性地拿出手機「百度一下」,不知不覺,百度已經成了人們上網的代名詞。最近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都下場和「菜販子」搶生意,幹這些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唯獨曾經被罵慘的百度沒有參與其中,專心在做科研,我們應該為這樣的企業點讚。百度能20年如一日地堅持著自己的科技創新確實不易。為了滿足人們對網際網路的渴望,百度提升搜索質量的同時,又先後推出了百度知道,百度新聞,百度貼吧,百度百科等多款產品。
  • 網際網路公司都在送外賣、做打車、做買菜!看看華為在做什麼?
    話說時間來到了21世紀,網際網路這個行業在全球風行,美國出現了Facebook、亞馬遜以及谷歌等這一類知名公司,而中國也誕生了阿里巴巴、騰訊等這樣網際網路巨頭。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年國內的網際網路公司,大多都在幹些什麼東西?為什麼大部分網友都認為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含量很低呢?
  • 當網際網路巨頭「惦記」你我家門口的菜攤
    對比此前爭奪流量入口的打車大戰、外賣大戰、單車大戰,部分輿論擔心此次網際網路巨頭會故技重施:先採取低價傾銷策略佔領市場,再「挾流量以令市場」擠壓中間商「賣菜者」生存空間,繼而剝奪終端消費者「買菜自由」。  一邊是輿論質疑,一邊是資本青睞,社區團購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它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蛋殼」?網際網路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勢必壟斷的立論是否站得住腳?
  • 不賣菜,網際網路巨頭應該賣什麼?
    觀點幾乎涇渭分明,一派人指責巨頭不講武德,不搞創新卻在搶賣菜小販的生意,另一派則認為,這些巨頭都是網際網路屬性的,最擅長的是「收平臺稅」,不要苛求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去做研發。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都自詡科技公司,但為什麼不僅爭相「放貸」,還都捨不得放棄電商、「賣菜」的蛋糕?
  • 反壟斷:網際網路巨頭的命運轉折
    不斷增長的網民數量就意味著持續擴張的網際網路市場,因此過去30年的網際網路世界,必然是充分競爭、大浪淘沙,每年都有網際網路公司從0做大,也總有原本的巨頭被大浪淘沙。可以想見,在增量不足的網際網路市場,巨頭必將寡頭化,它們完全可以憑藉壟斷地位打壓各中小企業,形成封閉內卷的產業"死水",不可能再有企業能夠繞開它們的"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成長壯大。而它們就可以憑藉既有的陣地,坐地收租,上至實體商品製造商,下至廣大消費者,都成為他們收割的對象。
  • 粉絲經濟,一門經營人心的生意
    當然,用戶數不足以描述網易雲音樂的獨一無二,其獨特之處在於,它並不像很多初創APP,通過燒錢在短時間內獲得龐大用戶量、之後又迅速消失,它從一開始就在不斷提高用戶忠誠度,充分利用了「長尾效應」。網易雲音樂讓長尾用戶感受到他們是受重視的,並充分抓住了這些用戶的需求,從用戶獲取上避開與巨頭的直接競爭。
  • 網際網路巨頭巨頭攻鄭60天,本地玩家業績普降三成,誰最有冠軍相
    對於量子美食、有井有田和多米社區等本地三強為代表的區域社區團購平臺,網際網路巨頭們無異於「門口的野蠻人」,他們讓這門因疫情重獲新生的生意,在經歷了2018年以來的平靜後,又一次陷入了「補貼戰」「地推戰」。巨頭的攻勢可謂凌厲。
  • 俠客島:網際網路巨頭入場「賣菜」 你會買嗎?
    這種社區團購的模式,已經形成了幾家頭部創業公司;最近這一現象闖入眼帘、登上報端,是因為僅在2020年,就有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加入這場最新「激戰」。有人說,巨頭入場、高額補貼,搶佔和擠壓了小商小販的生存空間;也有人說,這是新的商業形態,甚至可能改變未來企業競爭版圖。
  • 職場話題/2021年,播客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沒有傳播優勢的播客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媒體吹風、平臺搶人、音頻平臺跑馬圈地,播客這陣風來勢洶洶。就像當初追捧微信公眾號、鼓吹短視頻創業一樣,如今播客也吸引了很多內容生產者入局。但是,沒有傳播優勢的播客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
  • 網際網路巨頭都在搶賣菜大媽飯碗,這就是我們的「高科技」公司?
    其實不光是比亞迪,中國很多網際網路巨頭,一方面還在不斷壟斷國內所有細分市場,另一方面,他們在產品表現力上和國際品牌的差距也越來越大。比如說,很多人都認為賣菜是個很苦B的行當,每天起早貪黑還賺不到什麼錢,但是現在,中國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巨頭都加入了和賣菜大媽搶飯碗的行列。
  • 【客利得】網際網路巨頭都在搶灘社區團購,社區超市如何脫困?
    疫情讓無論是傳統線下的零售門店還是線上的網際網路巨頭,看到了送貨上門的重要性。無論是餐飲、生鮮蔬菜、鮮花蛋糕,還是藥品、日常生活用品,這一切平常看起來毫不起眼,唾手可得的高頻消費品,關乎這一切的生意,可能商業模式得重新定義。而社區團購模式,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的爭奪點。
  • 社區團購:巨頭們都去搶菜市場的生意!個體戶拿什麼活下去?
    小區門口天天打瞌睡的小賣部老闆,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突然有一天也站上了「風口」,成為各大巨頭爭搶的「團長」。如今,網際網路巨頭們一窩蜂進入「社區團購」。他們在以瘋狂的方式,進行價格廝殺,搶佔存量市場,一時間,銷售端、中間商,社區水果店,菜市場,包括街邊擺小攤的阿婆們,都「錢」路渺茫。1.街頭賣菜的阿婆們,沒了生意街頭賣菜的阿婆們,怎麼也不會想到,有一天巨頭看上了她們幾塊錢的小生意。
  • 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大戰「殺」到長春 瘋狂補貼能否「燒」出未來?
    就連《人民日報》都有些看不下去了,此前發布評論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強調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凡事皆有因。其中的背景是,今年以來,社區團購如同一股洪流,以阿里、拼多多、美團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電商紛紛入場社區團購。
  • 中秋節將至 網際網路公司「月餅大戰」 論創意你pick誰?
    【CNMO】「一樽芳酒起覺煙,絕勝紅裙擁後前。山色水光相上下,月華秋氣共清圓。」王之道這首關於中秋節的詩句,向我們描述了他在中秋佳節夜賞月的心情。從古至今,不少閒人墨客會在這一天把酒談歡,作詩賞月。再過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有傳說在這一天吃上一塊月餅,人就會變得幸福。
  • 巨頭扎堆「賣菜」,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真的沒有夢想?
    來源:時代周報隨著國內網際網路紅利的進一步消逝,網際網路巨頭之間的競爭也愈加趨於白熱化。近日,拼多多、滴滴、京東、美團、阿里巴巴、騰訊等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直接或間接入局社區團購,使得這一兩年前便出現的業務模式在2020年煥發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