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本周看這部電影就行了!你一定會問,為什麼今天不寫《黑衣人:全球追緝》。很明顯那部電影才是熱度更高的啊。是這樣的,《黑衣人:全球追緝》我看了,我覺得很一般,就是那種沒有任何新意的爆米花電影,給人的感覺就真的是阿斯加德人再就業。連人設都沒有怎麼變,但是!這個電影在微博上買了我的推廣,我總不能才收了別人錢晚上就給差評吧。所以,緩緩,隔夜,我們再「穿上褲子不認人」
正好,我們今天就蹭一下NBA總決賽的熱度,來聊本周的另外一部電影。絕殺慕尼黑。本周我看了三部新片《媽閣是座城》《黑衣人:全球追緝》《絕殺慕尼黑》,憑心而論,最好看的就是這部電影。它是一部俄羅斯主旋律電影,改編自1972年的真實事件。在當時美國籃球隊,蟬聯36年奧運冠軍屹立不倒。蘇聯國家隊放出豪言,要戰勝美國隊,同時說出「美國隊早晚有一天會被打敗,我覺得最好是輸給我們。」
結合到當時的歷史事件(慕尼黑交鋒、美蘇冷戰、蘇聯內部民族矛盾等),這部體育電影也就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當然,這部電影之所以好看,並不是因為它的這些政治隱喻。最重要的是,它作為一個體育類型片,是完成得非常成熟的。這部電影片名叫做《絕殺慕尼黑》,把結局直接寫在片名上,頗有一股「結局不重要,重在過程」的體育精神。
而這部電影的拍法,也就是標準的類型電影拍法。電影一開始就提出要戰勝美國隊的終極任務,在過程中一路遇到艱難險阻,卻又被各個擊破,最後成功。雖然看似老套,但是勝在這部電影的節奏把控得不錯,讓你在觀影過程中不至於疲憊。而且在結尾的決賽上,處理得也還不錯。在身體對抗上,你來我往。(你髒我,我髒你)美國黑人籃球運動員說「我是籃球運動員,不是拳擊運動員」,也是非常的有趣。
在有了比較好的套路打底之後,這時候引入情感,就能夠很好地把觀眾引入故事當中,產生共情,為電影增色。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這部電影在這方面做得卻出乎意料的好。它一是沒有過多的喊口號,二是一些比較空的家國大義,也沒有放在這部電影的重點裡面。它更多關注的,每個人的個人情感。
1.教練為國出徵,也是為了能為兒子在國外就醫,爭取機會。面對對手時的堅強,也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家庭的軟肋。
2.準備「逃亡」其他隊伍的隊長,選擇回到蘇聯隊。最主要的是因為他放不下自己的兄弟們,再才是為國爭光。
3.準備放棄生命的心臟病隊員,並不是因為為國家隊贏得了勝利才明白生命的意義。而是在關鍵之時,看見了那個一直選擇把信任傳給他的未婚妻,才明白活著才擁有無限可能。
這樣一來,所謂的戰鬥民族,雖然時時身處戰場。但卻透露出骨子裡的溫柔。英雄感溢屏而出,所謂家國大義,在一場堪比直播的球賽裡體現得淋漓盡致。電影我可以給到7分。首先是這部電影它的完成度很高,作為類型片的可看性很高。二是,用更多的個人真實情感來共同譜寫家國大義,有血有肉。三是,自含隱喻,美國的霸權早就深入人心,這部電影卻沒有一味偏袒,用公平的視角體現出了其想要表達的意識形態的優越性,頗有水平。
這部電影是2017年的老電影,我們現在引進,其原因也自是值得玩味。但不管怎麼樣,這部電影所謂的「高燃」「熱血」都是真實可感的,體育精神,永遠可以讓人熱淚盈眶。美中不足的就是,這部電影的內地版刪減了十幾分鐘,讓一些片段看起來不是那麼的流暢。但對於大體觀感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