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7月18日舉行視頻會議,承諾繼續採取一切可用的政策工具,支持全球經濟復甦。與會官員同意考慮延長12月到期的最貧困國家債務暫緩償付期,並將根據新冠疫情發展等情況於今年下半年作出決定。
截至18日,全球已有42個最貧困國家要求暫緩償還債務支付至今年年底,延期支付的債務總額約為53億美元。
聯合國秘書長呼籲通過「新社會契約」「全球新政」消除不平等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7月18日發表演講,呼籲通過「新社會契約」和「全球新政」消除不平等。古特雷斯當天在「納爾遜·曼德拉國際日」年度演講中說,新冠大流行是一場人類危機,但也為建立一個更加平等和可持續的世界提供了機遇。
為表彰南非前總統對和平文化與自由的貢獻,聯合國宣布7月18日為「納爾遜·曼德拉國際日」, 以紀念他為人類服務和促進社會公正的奉獻。
厄瓜多國民代表大會17日選舉海關署長瑪麗亞·亞歷杭德拉·穆尼奧斯為副總統,接替本月7日辭去副總統職務的奧託·松嫩霍爾茨納。松嫩霍爾茨納7日辭職時說,厄瓜多需要新的人選解決新冠疫情帶來的難題。
日本動畫製作公司京都動畫縱火殺人案80多位遇難者家屬和京都動畫相關人士,18日在位於京都市伏見區的第一工作室舊址舉行追悼儀式,悼念遇難者。
當地時間7月18日早晨,法國南特大教堂發生火災,現場有濃煙冒出,目前消防人員已在現場展開滅火工作。火災現場附近已被當地警方封鎖。目前火災起因暫未得知。南特大教堂始建於15世紀,1862年被列為歷史建築。
美國民權運動領導人、民主黨國會眾議員約翰·劉易斯7月17日深夜病逝,終年80歲。美國朝野紛紛悼念,總統川普18日下令降半旗誌哀。
聯合國兩家機構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到今年年底,全球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數可能從疫情來襲前的1.49億增加至2.7億,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
南非約翰尼斯堡奧·坦博國際機場18日發生持槍搶劫案,事件共造成2人死亡。搶劫案發生在機場貨運區,當時發生了激烈的槍戰。受傷的7人均為犯罪嫌疑人。該機場是非洲大陸最繁忙的國際機場。
羅馬尼亞西部蒂米什縣(相當於中國的省)衛生局18日通報,該縣境內一肉類加工廠自本月12日有員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以來,目前確診人數已上升至93人,均為無症狀感染者。
肉類加工廠不是第一次發生群體性感染了,風險有點高啊。
蒙古國國立烏蘭巴託大學宣布,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終於在蒙古國中部地區被找到。在現場,專家們發現了寫有漢字「天子單于」「與天無極,千(秋)萬歲」的巨型瓦當,其中「天子單于」瓦當在蒙古國境內屬於首次發現。考古研究小組負責人、烏蘭巴託大學考古學系副教授伊德爾杭蓋博士說:「這足以證明我們找到的遺址就是『龍城』遺址。」
匈奴的歷史遺蹟,要靠漢文明的瓦當來證明,足以說明兩個民族之間歷史上密切的聯繫。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天團」迎新了!
7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司長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向中外記者介紹了她的新搭檔——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副司長汪文斌。汪文斌由此成為外交部第32任發言人。
汪文斌從事外交工作已經27年,曾在外交部新聞司、西歐司、政策司、辦公廳,以及中國駐塞內加爾、喀麥隆和模里西斯使領館工作。他於2017年至2020年期間任中國駐突尼西亞大使。
汪文斌履新後,網上一度有傳言稱他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系,還有人據此分析,認為這將給傳統外語和外交學歷出身的新聞發言人帶來新風。實際上,此傳言系烏龍,新任新聞發言人汪文斌為外交學院法語專業出身。北京大學經濟系畢業的汪文斌另有其人,目前擔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視聽新媒體中心主任。
外交部於1983年正式建立發言人制度,該機制37年來一直延續到今天從未中斷。外交部是目前中國唯一每個工作日都舉行例行記者會的政府部門。
• 1983年發言人制度建立之初,發言人每周主持1次記者招待會,只發布消息,不回答現場提問。
• 1983年9月起,每月的第1次記者會進行現場答問。
• 1988年起,記者會改為每次都回答提問。
• 1995年以來,記者會增加為每周兩次,每周二、四下午各一次,翻譯也由交互傳譯改為更省時的同聲傳譯。
• 2011年9月起,例行記者會從每周2次增至5次。信息發布主動性、時效性再次提升。
從1983年至今,外交部共產生了32位發言人,他們是:
錢其琛、齊懷遠、俞志忠、王振宇、馬毓真、李肇星、金桂華、李金華、吳建民、段津、範慧娟、李建英、沈國放、陳健、崔天凱、唐國強、朱邦造、孫玉璽、章啟月、孔泉、劉建超、秦剛、姜瑜、馬朝旭、洪磊、劉為民、華春瑩、陸慷、耿爽、趙立堅和汪文斌。
目前在任的3位發言人則是:華春瑩、汪文斌、趙立堅。
有媒體統計發現,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大多有兩種去向,一是升任外交部等部門高級官員,例如錢其琛曾任外交部部長,後任國務院副總理;李肇星曾任外交部長;齊懷遠、陳建、沈國放、崔天凱和孔泉曾任外交部副部長或部長助理。
還有一些發言人則前往駐外使領館擔任重要職務。如吳建民卸任後成為中國駐荷蘭大使、孫玉璽成為中國駐阿富汗大使、章啟月成為中國駐比利時大使、劉建超成為中國駐菲律賓大使。
據悉,2000年以來至今的歷屆新聞發言人,多數在卸任後被外派,再赴外交一線擔任要職。
如洪磊曾於2010年到2016年任外交部新聞發言人,2016年,他赴美任中國駐芝加哥總領事,2018年9月洪磊回到外交部任職,任禮賓司副司長。
洪磊的下一任新聞發言人劉為民,則在卸任新聞發言人後升任中國駐美國使館公使銜參贊,現任應急管理部國際合作和救援司司長。
發言人到底需要哪些素質,現在並沒有一個統一標準。
前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說,做好發言人應該在政治上思想成熟、立場正確、敢於負責;知識上內知國情、外知世界;表達上邏輯通順、有理有節;要善待記者。
「外交部發言人,既是人,也不是『人』。」李肇星曾這樣說。這是因為發言人代表一種機制。發言人就是一個代言人,他是對外發布消息、表明政府立場、解答政策疑問的一個渠道。他所說的話不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政府。從這個意義上說,發言人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
中國前駐法大使吳建民曾說過,做一個發言人,要做一個聰明的發言人,做一個有魅力的發言人。政府給我們的政策界限,大體上是清楚的。發言人完全可以在這個範圍裡充分發揮他的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