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裡的影像詩臺北‧全國最愛聊天的書店‧水準書局

2021-02-14 1200bookshop

系列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由臺灣導演侯季然製作,用詩意的畫面,訴說40個「敢於不一樣地活著」的獨立小書店背後人的故事。今日推送第一集:《臺北‧全國最愛聊天的書店‧水準書局》

「這本五折半,超級好看,三年內你沒去京都我送你來回機票一張,」曾大福指著一本書對顧客介紹,買書的姑娘不好意思地推辭「不要不要」。大福是臺灣水準書局的老闆,這一集紀錄片的名字叫做《最愛聊天的書店》。

「我是很喜歡跟客人互動的人,有一種互相取暖、成長的感覺。全世界有一種花朵不會凋謝,就是知識的花朵智慧的花朵。」曾大福面對鏡頭侃侃而談。旁邊的牆上,寫著「增添一家書店,少蓋一座監獄」。

這家坐落在臺灣師範大學附近的書店早已享有盛名。每賣出一本書,曾大福都會在書的最後一頁蓋上印章,上書「全臺灣最便宜的書店」。

「最便宜的書店」何以得來,短短三分鐘的紀錄片無法有詳細的呈現,但曾大福這個「最愛聊天的書店老闆」的形象倒是活靈活現。有大陸讀者親切地把曾大福稱為「性感的小老頭」。這位讀者曾去水準書局買書,看到「小老頭」呼喚他命名為「馬英九」的小狗吃飯,於是附和著批評了馬英九,小老頭投去讚許的目光,結果那本書打了五折,而「三年前我曾在這個書店買書,接了一個電話,語言習慣暴露了我大陸人的身份,這哥們沒給我打折」。

這樣的故事沒有被納入紀錄片中。鏡頭對準遍布臺灣大街小巷的40家書店,記錄它們的氣息和生存,將開書店的人稱為「勇敢的時代釘子」,是面對網絡大潮衝擊的倔強行為。
(目前只能找到某盤的資源,請大家見諒)

相關焦點

  • 書店裡的影像詩:40個書店,40個故事
    導演侯季然通過這40家書店給我們講了40個故事,比如水平書局老闆曾大福邊按計算器算折扣邊跟客人聊天推銷書;新手書店老闆鄭宇庭只陳列100本書,每周淘汰更換,書目都是他想推薦給新手讀者的作品;臺東晃晃書店的店名來自一隻因失聰而走路搖晃的貓;古今書廊老闆陳麗夙、賴進義的工作現場不只在書店,他們也穿梭於各地回收廠,搶救一箱箱舊書——那些奇妙的書店,奇妙的人,揣著的是我們自己曾經的信仰和夢境。
  • 全世界都不了解我也無所謂,開書店是我的夢想 | 臺北
    水準書局地址/ 臺灣臺北市大安區浦城街
  • 觀察丨書店的另一種可能
    紀錄片中的臺中新手書店。店主每周都替換店裡的書,而總是保持有100本不同的書在店內。用店主自己的話解釋,這些書不是最暢銷的,也不是最難賣的。所以,這些書也正是適合「新手」們來閱讀。附:《書店裡的影像詩》書店名錄:高雄‧與歷史共存的書店‧三餘書店臺北‧戀物癖的書店‧舊香居臺中‧獻給孩子的書店‧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屏東‧森林裡的書店‧蕃藝書屋桃園‧田中央的書店‧晴耕雨讀小書院臺中‧雪中送炭的書店‧魚麗人文主題書店桃園‧市場邊的書店‧荒野夢二
  • 一首來自臺灣40家獨立書店的影像詩
    導演侯季然通過這40家書店給我們講了40個故事,比如水平書局老闆曾大福邊按計算器算折扣邊跟客人聊天推銷書;新手書店老闆鄭宇庭只陳列100本書,每周淘汰更換,書目都是他想推薦給新手讀者的作品;臺東晃晃書店的店名來自一隻因失聰而走路搖晃的貓;古今書廊老闆陳麗夙、賴進義的工作現場不只在書店,他們也穿梭於各地回收廠,搶救一箱箱舊書——那些奇妙的書店,奇妙的人,揣著的是我們自己曾經的信仰和夢境。
  • 40家臺灣獨立書店的故事
    其中有以書換菜換床鋪的,有開書店只是為了保護一棵老樹的,有為了一隻黑貓而開店的,有奔波在大街小巷和廢紙收購站撿書的,還有耄耋之年仍舊收書修書的。感動於老闆們的講述,也感動於一個小島的人文情懷,竟至於如此。所以,迫不及待的想推薦給你們。侯季然說:「拍完才知開書店是辛苦、一點也不浪漫的行業,也慶幸這些書店為連鎖店滿街的臺灣保留了文化多樣性。」
  • 【逛書店】來臺灣的書店一起聊聊天吧!
    讀者在墨香和咖啡中穿行,仿佛置身臺灣小品電影中,消費的早已不僅是書籍,而是感官與精神上的滿足。對於愛書之人,他們絕不會錯過到二手書店搜尋珍寶的旅程,狹窄的空間都變成了廣闊的藏寶之地。書店是臺灣特有的風景。在臺灣的巷弄裡,藏身著一家家不尋常的書店。
  • 臺北書店:漂洋過海來看你
    冬天的臺北籠罩在煙雨空濛中,傳統與現代水乳交融,分外迷人。當然,冬季到臺北不只是來看雨,而是想親近它的靈魂。龍應臺說,溫潤是臺灣最珍貴的品質,去感受她靈魂,莫過於流連在當地的書店。對於外來遊客而言,往往會把誠品書店作為臺北文化的地標。
  • 不止誠品,臺北小眾書店巡禮
    作為16年歷史的書店「誠品」,它已毋庸置疑地成為一處臺北文化地標。如果你初來臺北,一定要去看看敦化南路的誠品總店,24小時不打烊,是每一個讀書人鍾情的理想之谷。如果你不喜歡大眾的書店又想多多感受臺北的書香,下面的這些書店,說不定合你胃口。
  • 《書店裡的影像詩》&《最後的書店》|獨立書店紀錄片觀影會
    否則我們會像其他書店一樣停業摘自《最後的書店》《書店裡的影像詩》這部短小的片子用心記錄了臺灣獨立書店的生命樣貌長120分鐘,每3分鐘表現一家書店,共計40家導演侯季然通過這40家書店給我們講了40個故事水平書局老闆曾大福邊按計算器算折扣邊跟客人聊天推銷書新手書店老闆鄭宇庭只陳列100本書,每周淘汰更換,書目都是他想推薦給新手讀者的作品
  • 水準書局瑣憶
    幾天前,臺北敦南誠品書店正式謝幕。熄燈前的最後一夜,超過5萬名讀者來到現場,追憶逝去時光,在大雨中與它告別。2012年底,我也曾慕名來到這座24小時書店。初衷就是為了滿足自己關於這座書店,作為眾多讀者精神聖地的各種想像。然而,敦南誠品並沒有給我留下多少觸動。可能是書店看起來太好太周全,反而有種大而不當,讓人覺得不夠親切的感覺吧。
  • 他走過臺北的書店,遇見最好的時光
    繼而的主題,由書店到美食,他提及散步溫羅汀的特色小店,以規模不大、富有特色、價格實惠為標準,如數家珍,頗引起聽眾的胃口。耳聽不若眼見,一番介紹後,我們跟隨而行,遍訪眾家,發現著隱匿街巷的別樣天地。如此夜色中,深識溫羅汀,愈發明了生活的匆忙裡,惟閱讀與美食不可辜負,最可依持~#牯嶺路上#出於訪店尋書的興趣,想著去臺北各處的舊書店走走,希望可以有不一樣的收穫。
  • 臺北書遊記(上):溫羅汀書店群,臺北最重要的文化地標
    早在1928年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建校,這片區域逐漸形成了一個文化與學術混合空間,有很多書店、出版社、咖啡館、教堂、藝文表演空間、NGO機構等,2005年,這片區域形成為溫羅汀書店群,成為臺北最重要的文化地標。逛溫羅汀書店前,先給大家介紹幾種書店地圖。
  • 臺灣印象(一)臺北的書店
    三民,金石堂,誠品,聯經,南天,世界,黎明文化,遠東,天下……每一個店名在臺灣都有許多家分店。重慶南路全是書店,墊腳石,柏可,建宏……都不知道有多少家。臺灣的書店真多,有超過服裝店的樣子。最後變成他和客人一起看完某場音樂會,買書多的人甚至可以得到他的音樂入場券。我見到他對一位抱著孩子的父親說:「這本書上可以是育子的啟蒙,看完之後,我讓你與這位作者見面,他可是全臺北第一號兒童專家呀。你不論去菲律賓,還是到日本,都是比不上的。」120多個國家對臺灣免籤,來去方便。這位懷抱孩子的父親果真就買了他的書。他寫了個條子給他,那上面有電話和聯絡方式。
  • 在臺北七天一個景點都沒去,只為選出這11家最有特色的書店
    前段時間去臺北遛了一圈,7天六夜的時間,我們沒有去任何一個「著名景點」,而是深入巷弄,在臺北街頭的每一個細節裡感受這個城市的溫度與深度。其中印象最深也最喜歡的就是尋訪書店的過程。提到臺灣的書店,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誠品。但如果你看過一部叫做《書店裡的影像詩》的紀錄片,就會知道,其實臺灣還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獨立書店。
  • 【一頁臺北】跟著電影遊臺灣:臺北象徵:誠品書店
    》就想來向各位介紹臺灣赫赫有名的誠品書店。在《一頁臺北》當中,男主角小凱到24小時經營的書店,大家可別以為是虛構的,實際上臺灣誠品的敦南分店就是從早到晚都不關門的一間書店。1989年第一間誠品開在臺北市的仁愛路圓環,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經營理念,定位為人文藝術專業書店。1995年,敦南店搬遷到現址,內含10萬種書目、23萬冊書籍,提供愛書人更專業、豐富的閱讀選擇。
  • 漂洋過海來看你——臺北獨立書店之旅
    當然,冬季到臺北不只是來看雨,而是想親近它的靈魂。龍應臺說,溫潤是臺灣最珍貴的品質,去感受她靈魂,莫過於流連在當地的書店。對於外來遊客而言,往往會把誠品書店作為臺北文化的地標。誠品有大陸書店久違的文藝氣息和生活情調,但它已不是純粹的書店,而是集聚書籍、畫廊、展演、文化創意產品、餐飲等人文複合式空間,所謂「閱讀生命之章,感受生活之樂」。
  • 大河書局斬獲「未來書店」「年度社區書店」兩大殊榮
    活動現場公布了2019首屆「未來書店」評選活動獲獎名單。「未來書店」評選活動於2019年10月發布,經過三個多月的申報徵集、初選、網絡投票、專家評審,從全國192家書店中,最終確定10家獲獎書店。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大河書局文化路第一小學校園閱讀中心獲此殊榮。
  • 5萬人告別誠品書店,國內獨立書店真的要落幕了?21年的誠品書局
    5萬人告別誠品書店,國內獨立書店真的要落幕了?21年的誠品書局宣告閉店,這些獨立書店仍在與世界對抗2020年5月31日,一代精神象徵、臺北文化地標——誠品書店敦南店在開業21年後正式閉店,當晚,超過5萬名讀者來到現場,告別這個陪伴了他們21年青春的記憶。
  • 在臺灣逛書店
    妻的旅行計劃,她在《世界最美的書店》裡看到這家。書店在迪化街,打車去的路上司機老先生一直憶當年,說他小時候這裡多繁華多熱鬧。現在其實也還是熱鬧,不過變成了景區。這家書店就開在景區的中央位置,老屈臣氏的大樓。
  • ...好書店」的賽道切換,大隱書局•九棵樹藝術書店刷新上海書店...
    從「最美書店」到「最好書店」的賽道切換,大隱書局•九棵樹藝術書店刷新上海書店業態 2020-12-15 0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