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第二機場的消息一度異常火爆。
有多火?
閱讀量超過4.4萬!
其熱度可以想見了。
應該說第二機場的傳言一出來,就在微信群快速流傳、醞釀,消息實錘敲定之後,引發了所有媒體高度關注,熱度居高不下。
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關於第二機場的新動態傳出來。
作為科學城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工程,第二機場不僅具有現實意義,還在某種程度上具有風向標的意義。
畢竟,風在向西邊吹不是一句空話。
12月24日,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網發布了一條公告,公告標題為《重慶高新區重慶機場淨空區超高建(構)築物航行評估結果公告》。
同日,在中國政府採購網上,這條公告也進行了公告。
從公告內容來看,第二機場建設又有了新進展,離開工建設更近一步了。
小編發現機場名稱並非「第二機場」,而是重慶高新區重慶機場。
小編找到了以前的官方招標公告:
以上是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網的公告,公告中的標題仍稱之」重慶第二機場「。
而在12月24日的公告中,機場名稱已然改變:
經常查閱公告文件的小編發現了一個小小的差異:以前某工程未確定名稱時會用括號特別說明一下是「暫定名「,而此次招標公告並沒有特別註明和說明。
難道第二機場名稱就是重慶高新區重慶機場?
那麼,現在的機場建設到哪個階段了呢?
由於通用機場建設涉及到的審批流程特別複雜,要求非常高,因此周期比較長。
通用機場建設審批涉及的法律法規如表所示,其中國家層面的是2009年7月實施的《民用機場管理條例》,從總體上規範民用機場的規劃、建設、使用、管理及相關活動。
民航局層面主要有2005年頒布的《民用機場使用許可規定》,主要規定了民用機場使用許可申請程序與要求。2013年修訂實施的《民用機場建設管理規定》主要規定了運輸機場建設流程與要求。2012年發布實施的《通用機場建設規範》明確了通用機場的定義與分類,對場址、設施設備、服務等進行了規範。
七個民航地區管理局陸續出臺了通用機場建設管理相關辦法,對轄區內通用機場的分類以及各類機場的建設管理、使用許可做出了規定。
軍方主要是空軍司令部頒布《關於新建通用機場場址核准問題》及《臨時起降點設立及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了不同類型的通用機場及臨時起降點的審批流程。
圖:通用機場建設審批總體流程
經過前期的意見徵詢,可以申請政府立項,進行環評、地址勘測等並獲取相應文件,對於一類、二類通用機場還應要求地方政府進行淨空保護。
也就是說,目前已經進行淨空保護這個階段了。
按照流程,同時委託有資質的單位編寫選址報告,選址報告除包括機場的基本信息、參數、建設方案外,按照軍方要求需要包括航行服務信息,即飛行程序設計。
報軍方審核獲得相關復函後,報民航審批。
選址之後是可研與初設,各管理局要求有所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設有通導監視設備的機場,臺址向管理局報批,無線電頻率報總局無線電管理委員會批准。
初設完成後經歷詳細設計進入建設施工,建設完成後一般需要組織試驗試飛,形成試飛報告。竣工驗收後,對於按許可證管理的通用機場需要向民航地區管理局申請機場使用許可。
大家一直都很關注機場的具體地址,從重慶市規劃展覽館掛出的主城都市區最新的綜合交通規劃圖來看,新機場落址於璧山正興鎮、丁家街道範圍。
機場地理位置
新機場距離重慶市中心40公裡,距離江北國際機場約60公裡。正靠近兩條高鐵和城際鐵路,兩條城市快線,將形成集航空、高鐵、軌道於一體的綜合性交通樞紐。
從規劃圖可見,新機場將會成為集航空、高鐵、軌道於一體的綜合性交通樞紐,靠近新機場的不但有兩條高鐵和城際鐵路,而且還有兩條城市快線,一條通向重慶西站,一條向北延伸。
機場及多條高鐵、城際鐵路的建設,將使科學城跟外部緊密連通起來,整個重慶西部將對接全國乃至全球。高度發達的交通網絡體系將實現人才、技術、物流和商貿的大流通,進而實現經濟上的快速發展。
新機場的建設,對區域內的發展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都是強力的支撐,機場名稱的改變也說明助力科學城的意圖非常明顯。
據了解,本次規劃四條跑道(2條3200米,1條3600米,1條3800米),飛行區等級4F級,佔地約30平方公裡,終端設計年旅客量為7000萬人次。
請注意:
1、本規劃僅供參考,仍有變動可能。
2、航站樓僅供位置示意,不代表最終方案。
還有一個值得欣慰的好消息是:機場建設已經納入「十四五」規劃!
以5-6年工期計,最快2027年左右就可建成!2030-2035年,隨著重慶新機場建成投用,重慶主城區都市圈機場體系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1.2億人次,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旅客吞吐量2400萬人次。
顯然,新機場的建成將為科學城的發展插上強有力的翅膀。
【特別啟事】由於後臺經常有網友留言尋找科學城的工作機會,歡迎有人才需求的企業聯繫我們,我們將提供發布人才招聘信息的機會,同時,希望到科學城尋求事業平臺和機會的各類人才提供求職自薦書,我們將進行整理髮布,實現有效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