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著名詩人,才高八鬥卻食不果腹,為躲債客死他鄉|百家故事

2020-12-23 訪古客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清乾隆年間,江陰的一家客棧中,住著幾位參加童子試的小朋友。考試快要開始了,大家都收拾好東西準備去赴試了,一位9歲的小朋友還裹著被子躺在床上。其他的學生都笑話他,他卻一本正經地說:"我剛才想到'江頭一夜雨,樓上五更寒'一句,想要作出整首詩,你們不要打斷我的思緒。"

這位作詩的孩子名叫黃景仁。現在估計沒幾個人聽說過此人,但說起黃景仁的一句詩,怕是人人都聽說過,那就是"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詩是黃景仁對自己境遇的無奈自嘲。

那一年童子試,黃景仁在三千人中位列榜首,時人稱他為"乾隆六十年第一人",而且他還是"毗陵七子"中的翹楚。但就是這麼一位在詩詞上有很高成就的人,卻在35歲那年,為了躲避債主客死他鄉。

黃景仁,常州人,出生於清貧之家,祖上是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四歲那年,父親離世,年少的黃景仁在苦讀之餘,還要想辦法賺錢貼補家用。

雖然黃景仁在童子試中大放異彩,但之後卻屢試不第,後來客遊四方,在不同的官員府中為客,以詩文娛人,或者是做一些整理文稿之類的雜事,沒少受別人白眼。

乾隆三十七年,黃景仁在清朝著名學者朱筠府上當幕賓。有一天,朱筠在太白樓會客,黃景仁也一同去了。在座之人都是當時的名士,年紀最輕的黃景仁身穿一襲白衫,立於早春三月的日光中,下筆如有神助,洋洋灑灑即成幾百言,即《笥先生偕宴太白樓醉中作歌》。

詩成之後,人人羨嘆。當時有很多讀書人都在當塗準備參加科舉考試,聽說此事後,紛紛趕到太白樓抄寫黃景仁的詩,使得紙張價格暴漲。大學者袁枚讀過此詩後大為讚賞,稱其不同凡響。

乾隆四十一年,二十八歲的黃景仁因應乾隆帝東巡召試,任主簿一職。此處的"召試"不同於咱們熟知的科舉考試,而是皇帝將一些有聲名卻沒有功名的人叫過來面試。雖然有了官職,但黃景仁依然活得很艱難。

三十三歲那年,黃景仁客遊西安,遇到陝西巡撫畢沅,畢沅十分賞識黃景仁,不僅大力舉薦他,還資助他五百金。黃景仁拿到錢之後,打算拿這筆錢去買一個地方實職噹噹,就賣了主簿一職。但世事弄人,錢給了之後,卻始終等不到上任的通知,而他又丟了舊職,日子過得越發窘迫。

不久後,因為黃景仁成為候補丞,所以他回到京師,等待吏部的任職。儘管這只是一個小官職,但黃景仁也沒等到。沒有收入的黃景仁只好舉債度日。35歲那年,為了躲避上門要債的債主,黃景仁只好帶病離開京師,卻在半路一病不起,死於途中。

黃景仁一生落落寡歡,滿腹才氣卻換不來充腹之炊,不知他在閉上雙眼之前,是否有憤懣與不平。

相關焦點

  • 清朝才子,李白和杜甫的合體,為躲債客死他鄉,留下一千古名句!
    因為這個詩人一點都不出名,他就是清朝才子黃景仁。黃景仁是典型的「歌紅人不紅」,知道「百無一用是書生」的人很多,但知道黃景仁的是寥寥無幾。實際上,黃景仁是清朝著名才子,他號稱是李白和杜甫的合體。他有名的句子還有「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等等。
  • 誇一個人有才華,為什麼說「才高八鬥」,而不是九鬥或十鬥呢
    「才高八鬥」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文才高,知識豐富。但為什麼不能說「才高十鬥」,而一定是「八鬥」呢?原來這和我國南朝大詩人謝靈運有關。「才高八鬥」最早是用來形容建安詩人曹植的,其才華高超,七步成詩。後來人們用「才高八鬥」、「八鬥陳思」、「多才子建」等比喻高才,有才學的人;用「一鬥才」、「才無一鬥」等指才能平庸者。古人誇一個人有學問,常說「學富五車,才高八鬥」,那麼,「才高八鬥」的本義是什麼,是確有所指的知識量嗎?將「八鬥」之類的概括解讀為具體的數量詞。才高八鬥這個詞涉及到中國兩個著名的歷史人物,一個三國時期曹操之子曹植,另一個為南北朝時期著名詩人謝靈運。
  • 《康熙王朝》電視劇中周培公客死他鄉,這是真的嗎?
    《康熙王朝》是一部火爆全國的大型歷史電視連續劇,改編自著名作家二月河的小說《康熙大帝》,拍攝自2001年,全劇共50集,其背景故事以康熙即位至康熙駕崩之間的61年為主要時間線,講述康熙一朝發生的故事。該劇在當時曾創下13%的收視率,可見其受歡迎程度,至今仍被稱為最好看的歷史正劇之一。
  • 陸遊《滿江紅》:繾綣難忘當日語,悽涼又作他鄉客
    在這裡,他認識了韓元吉,兩人惺惺相惜,結為好友,在鎮江遊玩數月,寫下了許多詩詞。1165年,陸遊又被調離鎮江,改任隆興軍通判。陸遊雖有報國之心,堅持抗金,可朝廷卻是主和派佔優,因而陸遊得不到重用,一直沉淪下僚,這一次的任命,他也是感慨萬千,於臨別之際,寫下了一首《滿江紅》。危堞朱欄,登覽處、一江秋色。人正似、徵鴻社燕,幾番輕別。繾綣難忘當日語,悽涼又作他鄉客。問鬢邊、都有幾多絲?
  • 負責搞笑的仙州程參,歷史上卻一生顛沛流離、客死他鄉
    著名的邊塞詩人岑參就是劇中程參的歷史原型,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及第,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後在天寶末年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時,曾任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故世稱「岑嘉州」;大曆五年(770年)卒於成都,享年約五十六歲。文學創作方面,被譽為邊塞派詩人,與高適並稱「高岑」。
  • 典故成語——才高八鬥
    【成語】:才佔八鬥、才高八鬥【拼音】: cái zhān bā dǒu 、cái gāo bā dǒu
  • 「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究竟是什麼概念?現在人能達到嗎?
    意思是說,惠施的學問廣博,他寫的文章夠裝五輛馬車之多。眾所周知,那時候的書是用竹簡製成的,每片上刻字,串起來成書。雖然當時的五車書,與現在的五車書根本無法相比,但是能夠寫出五車子的書來,也算得上是學問淵博的「飽學之士」了。
  • 民間故事:善人安葬客死他鄉之人,危急時刻,鬼來報恩
    大家好,歡迎來聽故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第43期,如果您喜歡看,歡迎關注本帳號!今天給大家講一個聊齋新編故事:善人安葬客死他鄉之人,危急時刻,義鬼來報恩。江浙一帶,有個姓曹的大戶人家,家中非常富裕,這曹老爺雖然有錢,卻是一個寬厚之人,從不仗勢欺人,誰家有了困難,他都會主動伸出援手,因此,村裡人都叫他「曹大善人」。
  • 他是杜甫的粉絲,被朱元璋逼瘋,名字鮮為人知,有首詩人人會背!
    他是杜甫的鐵桿粉絲,被譽明初詩人之冠,卻被朱元璋逼得裝瘋賣傻。皇帝與太子意見不一問計大臣,大臣兩邊討好,仍惹來殺身之禍!有著「單口大王」之稱的著名相聲演員劉寶瑞,有部長篇單口相聲《官場鬥》,其中有個劉羅鍋的管家張成裝瘋「吃翔(糞便)」的情節。
  • #隨筆#尋找他鄉的故事
    今天坐動車從廣州到武漢校招,三個半小時的旅程,又翻出了喜多郎的《尋找他鄉的故事》來聽。當我們為了融入一個城市,努力的去改造自己的口音,適應這個城市,當我們見面,再也不會問對方是哪裡人,當我們節日的時候,只能通過電話向父母問候的時候,故鄉,還存在嗎?     《尋找他鄉的故事》是由香港亞視於香港回歸祖國後斥巨資拍攝製作的人文主義高水準之作,是一部反映當代中國人在世界各地拼搏奮鬥經歷的40集大型紀錄片。
  • 科普 你知道「才高八鬥」的來源麼?你知道傳說中的「八鬥鎮」麼?
    不知道 沒關係今天小編給您好好解說下「才高八鬥」的故事,常常丟下公務不管,卻去遊山玩水.後來,他辭官移居會稽,常常與友人酗酒作樂.當地太守派人勸他節制一些,卻被他怒斥了一頓.可是,謝靈運寫的山水詩,卻深受人們的喜愛.他每寫出一首新詩,立刻就會被人爭相抄錄,很快流傳開去.宋文帝接位後,將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詩作和書法贊為「兩寶」.謝靈運更加驕傲了,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
  • 後人說他才高八鬥,但他至死都不想以文人自居
    ——曹植《白馬篇》 這篇著作,被認為是曹植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更是廣為傳唱,至今活躍在各大小說和影視作品中,人們用它來形容精忠報國的嶽飛,滿門忠烈的楊家兄弟,或是不顧生死的江左梅郎。
  • 老梁:才高八鬥的典故是怎麼來的?
    我們都知道有個成語叫才高八鬥,怎麼來的呢?很多朋友知道,說南北朝有個大詩人謝靈運,謝靈運很驕傲,平生只佩服一個人,誰呢?七步成詩的曹子建——曹植,他有句話怎麼說的呢?天下才共一石(dan)【一石等於十鬥】,子建獨佔八鬥【曹子建——曹植一個人就佔了八鬥】,吾得一鬥【意思是他自己得了一鬥才華】,自古及今天下人共分一鬥【剩下你們其他人,芸芸眾生分那一鬥】。才高八鬥這個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 傳奇人物死亡的故事總是耐人尋味,揭秘俄國首富之死|百家故事
    題/傳奇人物死亡的故事總是耐人尋味,揭秘俄國首富之死文/雨笠煙蓑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 崔顥《長幹曲》,萍水相逢儘是他鄉客!卻因鄉音更親切!
    他不象杜牧那樣寫明「娉娉嫋嫋十三餘」,也不象李商隱那樣點出「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他只採用了在男主角並未開口,而這位小姑娘之所以有「或恐是同鄉」的想法,不正是因為聽到了對方帶有鄉音的片言隻語嗎?這裡詩人又省略了「因聞聲而相問」的關節,這是文字之外的描寫,所謂「不寫之寫」。
  • 郭弘霸:恨他就食肉寢皮,討好他便甘願為其嚐糞嘗尿|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前言:本文以勾踐嚐糞作為引子,自然引出對唐朝御史郭弘霸,為加官進爵,溜須拍馬,最終剖腹而死的戲劇性一生,進行細緻深入的敘述議論和精彩點評。文章敘議結合,文筆幽默風趣,內容妙趣橫生,又發人深思。
  • 自古至今,造字從未停止,最著名的為三位皇帝造字|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漢字趣事|自古至今,造字從未停止,最著名的為三位皇帝造字作者:枯木中國文字從倉頡造字至今,一直並未停止,總體數量是越來越多,從歷史資料和現有記錄來看,先秦時期最早的字典《爾雅》收錄了字詞4300多個,到如今2010版《漢語大字典》收錄單字達到60370個,兩千多年來,字庫擴大了14倍之多。
  • 大唐國勢漸走漸衰,詩人命運載浮載沉——讀《長安客》
    即便在詩人與詩歌燦若群星的大唐,詩人的命運也很尷尬,他們總抱著「經世濟民」的熱望,但當政者總把他們當作消遣,這種消遣,還得在權貴們生活愜意的時代,詩人們的生活才能得到一些滋潤。否則,詩人們得不到供養,一樣要為柴米油鹽奔走,肩不能挑的詩人們,遇上亂世,過得也是狼狽不塂。
  • 八百電影最終的歷史結局是什麼,團長被暗殺戰士們被俘後客死他鄉
    八佰電影最終的歷史結局是什麼,團長被暗殺,戰士們被俘後客死他鄉 當月26日深夜,88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急匆匆的回到團部,他的手上拿著88師師長孫元良的一紙手令,上面命令"524團第一營死守上海最後一塊陣地。"這最後一塊陣地,就是四行倉庫。那時的四行倉庫,南面緊挨蘇州河,東面是英國、美國控制的公共租界,西面、北面已經被日本軍隊佔領。這幢鋼筋水泥建築佔地0.3公頃,寬64米,高25米,最初是4家銀行存儲貸物的聯合倉庫,以牆厚樓高、易守難攻著稱。
  • 他是上影演員,首次觸影既與已客死他鄉的殷亭如飾戀人,近照曝光
    說起韋國春,大家可能不是非常熟悉,其實,他出道比較早,1981年時,他就在影片《都市裡的村莊》中飾演了造船廠青年工人杜海的形象,並取得了成功。《都市裡的村莊》幾乎可以算作是韋國春參演的第一部影片,因為在這之前,他只是在1982年上映,於本正執導,吳競、俞平、錢勇夫主演的電影《魂系藍天》中客串過試飛員甲這一小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