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辭: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爻辭:
初六: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
六二: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於其王母。
六三:眾允,悔亡。
九四:晉如鼫鼠,貞厲。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
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
今天要講的是晉卦——火地晉卦。由於我們道系的解說,有別於一般性的講解,也有別於儒家的講解,我們特別關注實修實證。周文王是那個時代的一個大聖人,他是在性命雙修的境界裡寫作的,所以要探究他靈魂深處最深的那個道,就需要我們每次聽的時候保持身心的放鬆、安泰,需要保持站樁、打坐,或者正坐(即端坐在一個凳子上),或者睡神仙,或者行走,幾種姿勢都可以,保持腰挺直。在這個狀態裡面,我們要進入一種境界,這種境界最好是既來之則安之,好像自己到了一個渺無人煙的山洞,周圍都是仙氣繚繞,像是置身於一個洞天福地,自己則在裡面站樁、打坐,頂天立地,放鬆全身,深深地呼吸。這個時候我們再來聽《道說六十四卦》,就會得到裡面更深的一些奧妙,更深的一些感悟,而且我們的能量也會不斷上升,精、氣、神都會突飛猛進地長進。姿勢調整之後,我們先來看它的原文。這個原文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一切的講解都是建立在對原文的深刻把握之上的。火地晉,離上坤下。先來看它的總綱,就是卦辭,因為我們把它每一個卦的卦辭看成總的綱領,然後每一個爻當成一個房間或者一層樓,六個爻就是六個房間或六層樓。每一個爻的爻辭就是描述那一個房間或者那一層樓到底有什麼東西。下面我們就要開始慢慢地解析這個晉卦。因為時代久遠,我們要理解它可不容易,所以我們要不慌不忙,慢慢地解析,看看這一卦到底是什麼意思,它要告訴我們什麼問題。在修煉上,要把握什麼,這樣我們才能勇往直前,不斷進步。六十四卦是八卦重疊起來的,六十四卦實際是每一個卦由兩個卦組成。晉卦是離上坤下,上面是火,下面是地。我們閉上眼睛來觀想一下:一片大地,也可以理解為一大片森林,上面熊熊烈火在燃燒,或者也可以說星星之火在燎原。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它,就是大地之上有火在燃燒。從這個象來看,它是一種能量,因為在古代,對火是非常非常看重的。我們人類的進化、進步,首先是因為發現了火,然後就開始和動物區別開來了。在最遠古的時代,大家還不知道有火的時候,人類和動物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有了火,我們就利用火的能量來為我所用,所以火在歷史的進程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那麼在我們修煉之中,火代表什麼呢?代表了能量。在《西遊記》裡面,孫悟空很少吃大虧,但是他遇到了一個小孩子,小妖怪,叫做紅孩兒。這個紅孩兒差點兒讓孫悟空吃了大虧、受了大傷。而這個紅孩兒用的是什麼?就是火,三昧真火!三昧真火就代表我們身體裡邊修煉出來的這種精、氣、神,反覆修煉,把它凝聚,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稱它三昧,它就叫做真火。我們在外面看到的火叫凡火,凡間的火。真火和凡火是不一樣的,我們修煉的是真火。這個卦象就給我們以提示,就是我們修煉的話,要把能量給修煉出來。這個能量——這個火在中醫裡面叫做陽氣,中醫裡講只要提升了陽氣,往往身體就容易健康,所以中醫是道家的一個小的分支。道家是探求整個宇宙三千大千世界的奧妙,如何來返回先天,探究道、源頭、本源。而中醫,只是其中一個小的分支,來探究治療疾病、調理身體等等,但是它們有很大的相關性。那麼晉卦講的是什麼呢?晉卦是講晉升的道理,晉升、晉級。比如一個人在學校讀書讀得很好,他可以升級,可以從小學晉級到中學,中學晉級到大學,大學晉級到研究生、博士等等;在單位上,從一個普通的員工,晉級做了公司的領導,然後繼續晉級,最後掌管了一個很大的公司。「晉」代表了一種前進,一種升級,它代表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在這裡邊知道了,晉是讓我們在修煉之中層層遞進,層層提高,不斷地向上,最後從後天返回先天這麼一個過程。但是這個過程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所以火地晉卦通過卦辭、爻辭告訴我們怎樣才能走得更好,怎樣才能修得更好,我們的人生怎樣才能不荒廢,怎樣才能積累能量,積累功德。這就是這一卦要告訴我們的,要解決的,也是周文王要告訴他的子孫後代的。我們來看一下卦辭:「康侯」,在古代,侯是指一個社會地位很高的一個人,也可以把他理解為一個將領,或者理解為一個高層的領導,他在做什麼呢?「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這是有很多車馬。古代君王要賞賜給部下的話,往往就是用這些馬匹、車輛或者其他的一些好的東西作為一種獎勵。一天之內他就有三次被國王接見,這是一個很大的榮耀,所以說它代表著晉升。就是一個人已經到了很高的一個位置,然後他上面的天子,一天之內接見三次,而且賞賜好多好多的車馬給他。那麼在修煉裡面代表什麼呢?代表一個人修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在他的那個境界裡面已經超越了肉體,進入了靈魂。在靈魂那個境界裡面,他突然發現自己升到了天界,有可能一天之內有三次得到了天尊的賞賜,天尊賞賜他很多的(東西),有法寶啊,有丹藥啊,甚至我們在《西遊記》裡看到有蟠桃啊等等,人間從來沒有看到的仙草、仙花都給予賞賜,在靈魂裡面受用。「三」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數字,我們去看《道德經》就知道三生萬物。整個宇宙包羅萬象,整個三千大千世界,都和這個「三」有關,所以稱為三千大千世界。不管你有多大的世界,裡邊有「三」。因為從道生出一,一生出二,二生出三。這個「一」就是我們的靈魂,元神狀態,它是從道生出來的;「二」就分出陰陽,所以說陰陽也是非常重要的,陰和陽組成了太極圖,然後太極圖的運轉會化為「三」,「三」就是已經從太極圖裡面繼續地衍生出來的一種能量,在我們人體就是「精氣神」,有了「精氣神」這個「三」,人就擁有了生命力,我們就可以修煉、生活、工作,就給了我們生命。所以說這個「三」很重要。三生萬物,人類同樣通過我們的智慧、頭腦和我們的手創造很多過去看不到的東西,包括現在很多發明、創造……這是總綱,但是一個人修煉到了這個境界,得到了更高的天子的恩賜之後,能否一直處於這種有利的位置呢?接下來有6個爻,6個房間,6個綱領對我們而言就是一個考驗。我們一下子從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修煉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的時候,會欣喜若狂,就相當於孫悟空拜了須菩提老祖,學會了七十二般變化、筋鬥雲、金丹大道很多仙道,他就非常非常地欣喜若狂。接下來呢?是不是一帆風順?孫悟空,他代表了我們每一個修煉者,這就告訴我們,不是那麼一帆風順的,他後來遇到了很大的事情。這個晉卦就在提醒我們,初六:晉如摧如。晉升了,修煉到了一個高的位置,本來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但是卻感覺到好像被摧殘。就像一朵鮮花含苞待放,慢慢地開放,本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賞心悅目,但是一陣狂風,或者是說一會兒就下了冰雹,把它摧殘,花也被打掉,這就是晉如摧如。就像我們在前進的路上,哪怕是到了一個高位,也未必一帆風順,這是周文王在提醒我們任何時候都不可大意。這就是我說的為什麼在性命雙修之中,有一定的危險性。這就是第一個危險性,當我們向前走,到了一個靈魂的境界裡面之後,會遇到很多冤親債主來幹擾我們;當我們的境界不斷地提升,冤親債主反噬的力量也會不斷地提升。所以說,有的人一開始修得很好、很舒服,修到了一定的程度,突然出現很大的阻力,過去都沒有遇到過的新的阻力也出來了,他就會覺得很奇怪。這個卦象就告訴我們,前進的力量越大,他遇到的冤親債主的力量也會相應地變大。但是沒有關係,「貞吉」,堅持下去,堅持就是勝利,堅持下去突然發現又柳暗花明,新的境界又出現了。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把更大的冤親債主給超度了,要生出更大的慈悲之心。因為沒有慈悲之心的話,可能就會在這個過程之中,退下去了,所以說這個時候要忘我,要從小我進入大我。我們主張修大乘,必須修大乘,從一滴水進入海水之中,融入整個眾生之中。「罔孚」就是要建立一種堅定的信念,一種誠心,一種慈悲,一種仁愛。這個時候我們的這種能量叫做富裕,富裕是顯化出來的,比如我們身體的精氣神顯化出來的容光煥發,物質世界顯化出來的財富,都顯化出來了。這是修練的一個成果,前提是我們要去克服那些障礙,那些冤親債主,我們要發慈悲心把他們超度走。接著到了第二個房間,晉如、愁如。一樣的道理,繼續前進,繼續上升,突然又開始發愁。我們好多同學修到一定的時候,有的跟著師父己經修了一年多,他也發現這個過程。他就是向上,向上,向上,走到一定的時候,突然就發現,發愁。為什麼發愁?因為修煉,感覺停滯了,停在那個地方了,工作事業停在那裡,好像動不了,好像向上再走就不行了,走不動了。「愁如」,在那裡發愁,不知道怎麼解決了,感覺智慧不夠了,感覺能量不夠了,感覺福報不夠了。怎麼辦?兩個字,堅持。堅持下去。為什麼要堅持?堅持繼續積累福報,繼續做我們的太乙義工,積累功德,繼續做專項超度,把這些冤親債主持續地超度掉,然後採集日精月華,突然間又到了新的境界,超越了,這就又是一個貞吉,「貞吉」就是入了一個正道,一個康莊大道,又到了更好的一個境界裡面去。這是一步一步從人間返回天界、返回仙界的必然之路。「受茲介福,於其王母」,這份福報哪裡來呢?第一靠我們自己修,第二靠師父。王母是什麼?在天界就是王母娘娘,是大天尊,她的法力無邊,擁有蟠桃果園,在《西遊記》裡面有很好的描述,會給予我們福報。廣義來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更加地尊敬我們的長輩、我們的父母、母親、祖母,前面的祖宗、祖先,這種福報就會源源不斷而來,永遠沒有枯竭的那一天。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中國人的傳統,叫做敬天孝祖,對我們祖宗是非常地尊敬。它連接著這種能量和福報,這個在道家叫做承負。因果承負,因果是我們自身靈魂裡面的東西,承負是祖宗給我們留下這種的陰德。然後到了第三個房間,「眾允、悔亡」,四個字,卻道出大乘的法門,「眾」是什麼?是眾生、眾人、大家,和大家在一起,和眾生在一起,和眾人在一起,前提是大家都是有緣人,大家都是志同道合之人,組成一個集體。這個集體是在修大乘,那1+1就大於2,100+100就大於200,甚至大於1000,靠眾人的力量來推動,這就是大乘之法,眾人的力量那是非常厲害的。「悔亡」,前面遇到的困難呢,突然發現沒有了,自動消失了,所以說我們一定要修大乘法,不要修小乘,不要像有的人老是想著要逃避這個世界,到山裡去,或者想到師父這裡來修練。師父以後也會希望有時間多的、年齡比較輕的義工,可以到師父身邊來專業地修行,專業地做法布施,這樣的話可能前進的力量更大,但前提是真的生起了慈悲之心,真的對人間的這些名利、欲望看淡,而進入大我之中,在這個大我之中實現人生的價值,這就是一個升華。下面到九四的時候,第四個房間,我們的聖人提醒我們,四個字「晉如鼫鼠」,就是說我們繼續前進,突然發現自己到了一個能量很充沛的位置,或者是說在人間擁有了一個很高的地位。這個時候危險就降臨了,什麼是危險呢?「鼫鼠」,這個鼫鼠是什麼呢?就是古代居於山裡,田間地頭,危害田地的一種老鼠,它專門在田間偷吃食物,農民辛辛苦苦種植的一些糧食、豆類等等被它們吃掉,到處為患人間。這是一個比喻,比喻我們不管是修煉也好,還是在人間做工作、做事業,好不容易到了一個很好的境界裡面,有很好的能量,這個時候我們不要忘記我們的初心——我們為眾生而來,為眾生而修,修的是大乘的法門,是為大家,而不是為了自己一個人。不要因為自己一個人的貪心私慾而破壞了整個眾生的利益,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就像曾經看到的一個電視劇,有些人在讀書的時候讀得非常好,工作的時候也非常為大家著想,但是慢慢地升到了一個高位,做了一個大官,可能他就忘了,變成了一個老鼠,很貪的一種老鼠,老是去獲取他一輩子都用不了的東西。就像有的人把很多很多的錢放在牆裡邊,打開全是錢。有一個房子裡面,床裡面全是錢,但他的錢又不敢拿出去用,他其實就變成了一個田間的老鼠。「貞厲」,嚴厲,形勢非常的不好,這就是嚴厲。為什麼?任何人到了這種境界,那就肯定不好,就像一個人老是想在山裡面一個人修行,有的人老是想獲取神通,目的不純。他們真正的目的,來學道也好,學其他門派也好,我們去了解他內心深處的那一個點,那個欲望,他比誰的欲望都大,他的那種私心非常膨脹。這種人一般來說沒什麼好結果,很容易走火入魔,因為走火入魔就在於分毫之間的那個心,一顆善心為大家,他那個能量就散發出去為大家,就不會停滯在他的身體裡面,為冤親債主或為附體所害。有的人,特別東北一帶,經常有很多那種出馬的人,真正去了解他們,很少有真正的慈悲。他們都是站在小我之中獲取一點點小的利益,然後可能就做出了很多不一定好的事情,後來發現自己身體越來越差,或運氣不好,看氣色也不太好,發青發烏的,怎麼辦?返回去回憶自己的初心。初心就應該以眾生為使命,這個使命就是打破這小我,進入大我,打破大我,進入無我,打破無我,然後才是無為而無不為。為什麼一般的人不能無不為?一般的人無不為,那叫做膽大包天,那要亂套的,這個世界就亂了。只有他的道德修養非常高深,從心所欲而不會出乎這個規矩——這個誠信、這個仁義、這個仁愛,那他隨便怎麼亂做,都不會做出出格的事情,這種人他自然無為而無不為,才會真正得道成為聖人。所以說聖人是每個人可以做的,就看怎麼做。六五,第五個房間,「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這個時候修煉又高了一層,好不容易終於突破了自己的那一點習氣。因為這些都是過去世帶來的習氣,就像有的人老是沉迷於發家經商,就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甚至做了奸商。過去帶來的習氣,通過不斷地修煉,把這些習氣慢慢的消融了,這叫「悔亡」,就是悔恨、懺悔,所以說懺悔是一個最重要的法門。當我們突然發現自己哪個地方想的不好,就趕緊懺悔,也可以做專項懺悔的連結,達到把它發散出去,不留在自己靈魂深處的目的。當我們失掉了一些利益,不必去過多的考慮,(因為)這個時候,其實我們已經超越了人間的五行,真正進入了神仙的境界,神仙的境界不在乎人間的得與失。如果我們老是考慮得與失,那最後會進退兩難。所以說繼續前進吧,「往吉」,就是繼續前進,「無不利」,沒有不利的,已經如入無人之境,這叫打破亡空入虛空,就進入了很高的一個仙界了。上九,最後一個房間,第六個房間。「晉其角」,已經到了一個尖端了,就像金字塔的那個頂端。我們去看地球上的金字塔,金字塔的最頂端是很尖銳、很小的一個點,到那個位置叫做高處不勝寒。任何一個人,當你境界越來越高,不管是人間的地位越來越高,還是你的學問越做越高,或者你的修煉越來越高,都要記住高處不勝寒。其實這個最高的位置,也是很危險的位置,這時候我們只有把握陰陽之道,把握平衡中庸之道,做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種謙虛謹慎,隨時反省自身哪個地方需要修正的態度,我們才能夠堅持在正道之中。任何洶湧而來的危險都可以逢兇化吉,永遠是一種美好而沒有災難的(狀態),所以說永遠叫做「無咎」,沒有什麼過錯了。總結一下晉卦,就是講我們人生向前進,向上修煉的過程之中,會遇到一些各種各樣的障礙或者一些各種需要去克服的現象,需要隨時反省。我們只有時時警覺,才有可能從此岸渡過生死大海真正到達彼岸,到達東方長樂世界,永遠不生不滅。講到了晉卦我就想到了歷史上兩個名人,(關於他們的)兩個小故事很有意思。一個故事是講古代的名士王戎,他很小的時候在路邊玩,幾個孩子發現一棵李子樹,其他小孩子都去摘取,只有他不動,坐在那裡。哎,奇怪了,旁邊有人問他,別人都去摘樹上的李子,你為什麼不去呢?他說這個樹長在路邊,樹上又有這麼多好吃的李子,為什麼還有這麼多,說明這個李子是苦的,不好吃的。這些人不相信,摘下來一吃,果然如此,真的是苦的。這個王戎的智商高,但只是一種聰明,還不能說是一種很高的智慧,但他這個聰明,這個見識真的是高於常人,他是晉朝人,後來成了當時的竹林七賢之一。另外有一個人叫做許恆,有一天許恆到一個地方去。是夏天,突然很渴,他們一起去的人一看,路邊有個梨子樹,趕緊去摘那個梨子來吃,只有他坐在樹底下不動,也不去吃。奇怪了,跟剛才那個人一樣。旁邊有人覺得奇怪就去問他,別人都去取梨子來吃,你怎麼回事啊?「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以」,就是說這個不是我的,這樹是別人的,我去取果子來吃,不符合道義,我不取。這兩個人前面那個叫王戎,是擁有一種智商,聰明,他發現那個李子是苦的,所以別人去吃他不去吃;這個許恆呢,他不是聰明,他是道德、道義,他認為那是別人的東西,再怎麼好吃是別人的,我又沒花錢去買它,為什麼要吃呢,這是不行的,所以說他不吃。這兩個人的舉動,果然讓他們後來的一生都和這兩個故事有關聯。王戎後來長大了做了官,做了當時一個很大的官,但是他這一生雖然是很有名的人,但卻成了一個勢利小人,而且非常地吝嗇,當時的名聲非常不好,為什麼?因為他只是聰明,知道怎麼去規避利害,什麼好什麼不好,他會規避,這種人只能做小乘之人。就像有的人自己一個人去修仙,一個人到山裡面去打坐,這叫小乘,他不能利益眾生,只能利益他一個人,他的境界就很低了。這個許恆呢?他認為那是別人的東西,他就不要。後來他長大也是做了很大的官,他是金元時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去世之後,當時的天子還追封他為「文政」,衛國公,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他一生之中精修《易經》,而且教育了很多人,桃李滿天下,大家都受他的影響,遵守儒家的思想。他是以儒家的思想為指導,也有道家的思想,兩派同時學習,教化眾生,不惜餘力。所以他就成了大乘,大乘就是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更多的人,去幫助更多的人。所以說起心動念,結的果實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聰明也只是小乘,而從古至今聰明人往往結果不太好,就是因為只想到他那個小我,而非大乘的大我。大乘,是慈悲、智慧,最後的成果就遠遠高於那個聰明人。聰明人的成果不會太高,但是慈悲智慧的人那成果是不可限量的。接下來我們來講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實際上是一個上古的神仙,地位非常地崇高。在漢代就有記載說一個人修仙、修道,先拜東王公,再拜西王母,然後飛升九天。境界更高的,就會進入三清(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靈寶天尊)境界,修到更高的地方去。這是東王公,他實際上是屬木,所以也稱為木公。木在我們五行學說裡面是生生不息的意思。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整個地球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其他的三大文明沒有了,消失掉了,我們中國從來沒有消失,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在東方,東方屬木,木是生生之氣。就像一個植物,一棵千年大樹,深根在地,它那個根實在是太深了,要想把它摧殘,想要把它徹底地毀掉,可以說是幾乎不可能。因為歷史已經證明,任何一種文化到了我們中原地帶,到了我們中華文明裡面,都會被融化,就像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任何東西丟進去都會熔掉。當年孫悟空被丟在八卦爐裡面,老君並不是真要把他熔掉,而是傳授他火眼金睛,反而把他煉成了金剛不壞之體,不是要把他熔掉。如果真的熔,任何東西都會被熔掉,實際上這是一種更高深的傳授方法。東王公在好多地方都有記載,前段時間有一個電視劇叫做《三生三世》,講的其實就是東華公。他在天帝旁邊坐著,不當官,什麼都不當,因為他把權利位置讓出去了,這是符合道家思想的。道家思想在《道德經》裡面很明確,叫功成身退。就是說你有一個使命,你去完成,完成之後你退下來什麼也不當,這是需要很高的境界。因為往往一般境界沒這麼高的人,他可能就永遠地守著那個權利不想退了,為什麼呢?掌握著權利感覺很舒服,退下去就沒有權利了。東華帝君,他在旁邊坐著,其實就是一種象徵,象徵道家的思想,功成不居。就是這個功勞是我的,但是當真正成功劃句號的時候,我退下去。去看看漢朝的張良,到山裡面隱修辟穀,其實就是修仙去了,最後成仙了道走啦。這是很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學習的。東華公他的壽命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劫了,而且他還有一個寶貝,在《西遊記》裡面有一個點到為止的描述。就是在孫悟空他們過五莊觀的時候(五莊觀是鎮元大仙那裡很大的一個觀,道家的一個洞天福地),由於唐僧不認識人參果,人參果吃了是長生不老的,但是唐僧一看像個小孩,嚇了一跳,當然這也是一種慈悲的體現。但是不管怎麼說,孫悟空一發怒,把那個人參果推倒了。因為孫悟空處於少年時期,就是一個人少年得志了,往往結果不太好,大器晚成的人結果非常好。大器晚成就像姜子牙,很老之後才開始走運,幫助周文王、周武王兩代人,他就非常好,壽命又長;那些大器早成的,有一個甘羅11歲做了宰相,後面就默默無聞,壽命很短。孫悟空屬於少年時代嘛,血氣方剛,本領又大,所以給人參果樹斷了根,這些果子全部消失了。鎮元子,鎮元大仙其實屬於天尊,用他的袖裡乾坤,隨便怎麼跑都沒有用的,他只要招招手,他們師徒四人、白龍馬全部都進入到他的袖子裡。孫悟空的金箍棒在袖子裡打來打去,一點作用都沒有。最後沒辦法只好去醫治人參樹,結果他就跑遍了三山五嶽,最後來到了東華帝君的這個地界,就是東王宮,去討教怎麼才能把這個果樹醫好。東華帝君就跟他說我有九轉太乙還丹,能治世間生靈,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這個九轉太乙還丹,是靈藥啊,吃了之後長生不老,而人間的各種疾病更不在話下。由於我們採取的是口傳心授,所以我們講的每一個故事,或者每一個道理,只要我們保持放鬆,深深地呼吸,全身毛孔打開,再處於一個接收的狀態,那麼我們講的這個九轉太乙還丹,有緣人就可以接到。雖然這個太乙還丹,它本身在東華帝君那裡,但是這個丹苗的仙氣會加持到我們的靈魂之中,有的人敏感,他會感覺到這個丹進入他的身體裡面、靈魂裡面,閃閃發光。一般來說會進到勞宮穴、百會穴、天目穴、泥丸宮、中丹田(檀中)、下丹田、關元、會陰、湧泉。由於每個人的緣分不一樣,或者說身體的敏感度不一樣,靈魂的緣分不一樣,福報不一樣,我剛才說的這些穴位,有可能有特殊的感應,有的會旋轉,有的會金光閃閃,這些都是在接收。如果身體有病,金丹所在,疾病會自動消失掉,所以我們採取的這種口傳心授是幾千年、上萬年道家的一種很巧妙的方法,它不是靠自己一個人在那裡修小乘。修小乘就是一個人在深山老林裡不斷地打坐,非常慢。在佛教裡面有一句話叫做要達到正等正覺,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就是說要修到那個最高的大徹大悟的境界,自己一個人修的話,小乘要修幾十億年,幾百億年,才有可能修到,多慢啊。而修大乘就不一樣了,大乘因為是內力和外力同時作用,所以說,只要自己有這種緣分,不斷地積累福報,在我們講述的這個過程之中,師父教授的口傳心授的過程中,那個境界有可能是跳躍式地前進。就和我們今天講的晉卦一樣,晉卦就是一個跳躍式地前進,晉升了。剛才講的這個晉升,可以從一個普通人,跳躍上去,成為一個有權有勢的人;從一個普通的修行人,修真者,跳躍上去,成為真人,成為仙人,成為大羅金仙。這些都是有可能的。到底造化怎麼樣?來自於一顆慈悲之心,過去古代講的是以心印心,心心相印,現在心心相印已經演化的狹隘了,成為很狹隘的男女之情了。其實真正原始狀態的以心印心,禪宗裡面也講以心印心,達摩教他徒弟,直接以心印心,也不用說話。我們道家更是如此了,師徒相傳,以心印心。為什麼一定要有傳承,傳承就是得到這一脈的天尊的認可,然後是仙丹的加持。這種丹苗的連結,就可能和億萬年的這些仙界全部連結上了,他就擁有了這種緣分,就註定了會修到正果,時間會大大縮短。所以說我們太乙道系講的是一世成就,不要等下一世,就算是有的人年齡特別大,他自己一個人靠修小乘,根本無法修出內丹的,但是通過我們這種修煉,會驚喜地發現,哪怕他年齡很大,哪怕有的人已經六十歲以上開始修,像當年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六十歲才開始入門呢,最後修成大羅金仙,都是靠師父的這種特殊加持,所以說這是一個很奧妙的過程。一定要把後天的思維去掉、打破,返回先天。先天和後天是有矛盾的,後天就是腦袋裡頻繁的心猿意馬,一會想到這裡,一會想到那裡。先天呢,是定下來的。所以我講的那個定,9個定,層次一層一層上去,一直到第9層,但是又不是強求。我們是靠不斷天天聽經、感悟、站樁,採集能量,然後其它所有時間儘量好好工作、好好法布施。我們主張所有的同學,有時間儘可能來參與,成為我們的義工,參與做法布施。有的人說做義工,做法布施好像有困難,其實一點都不困難。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把所有每天發的課程,全部轉到自己的個人空間。比如每天有8個課程、8個連結,你把這些連結放到自己個人的微信空間、QQ空間、微博空間,自己有的其它空間或者論壇,就放進去,就是在做法布施,這就是修的大乘。未來的這種福報、功德都是不可思議的。千萬不要小看一個小小的點擊的動作,在網際網路時代意義很大。網際網路時代在《道德經》裡早有預言,我們現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是《道德經》講的,小國寡民的初級階段。很多人不懂,因為他沒有實修實證,也沒有傳承,根本不懂什麼是小國寡民。小國寡民是指將來的星際文明。未來會有一百多顆星系連接起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是穿越比時間、光速還要快的一種網絡。所以地球僅僅是一個小國,地球上所有的人只能稱為寡民。小國寡民是這麼回事,並非是指把地球變成分離的一個一個小村莊,而是地球村。地球僅僅是一個村,地球只是一個小國寡民。所以未來的發展方向,修煉一定是通過網絡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網絡世界,因為只有我們這個時代才會有奇蹟發生,將來還會有更大的奇蹟。歡迎大家都來主動參與我們的義工隊,做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大乘法門,把這個慈悲心撒向整個地球村。當我們學會縮短地球和星系連接的時間,可能很快我們會發現地球一點不孤獨。【 點擊文章左下角藍色字閱讀原文, 關注千聊雲師道人直播間, 收聽上百小時修真課程, 大徹大悟,逍遙自在。太乙救苦天尊大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