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買肉時總能聽到牛黃瓜條這個詞,對於很多不太懂的朋友來說,很容易會產生疑問,牛肉跟黃瓜到底是怎麼扯上關係的?為什麼會有這麼奇怪的名字?它到底是牛哪部位的肉?
為了解決大家這部分疑問,今後我會出一個牛部位肉系列的講解,把我們日常中聽到的牛肉部位名稱詳細解讀一番,這樣朋友們以後聽到這些部位肉名稱時,就都可以清楚的知道它在牛的哪個部位,適合做什麼菜等等。
順便說一下,在2008年1月,以皓月分割標準為版本的《鮮、凍分割牛肉》標準和《鮮、凍四分體牛肉》標準被上升為國家標準,實現了「一流企業出標準」的目標,對國內肉牛的分割標準規範、產品質量保證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那麼今天就為大家講解被譽為「黃金肉」的 —— 牛黃瓜條
首先科普一下,為什麼牛黃瓜條被成為「黃金肉」?因為牛黃瓜條的產量少,每頭成年黃牛身上大概可以產3-5公斤左右。
牛黃瓜條肉位於牛的後臀部位,可細分為大黃瓜條肉和小黃瓜條肉,大黃瓜條肉和小黃瓜條肉是緊挨在一起的,是位於牛腿外側的牛肉。這兩種黃瓜條肉的肉質不同,適合的烹製方法也不同。
小黃瓜條肉主要為牛後臀部位的半腱肌,用刀沿著臀股二頭肌的邊緣,分割出的管狀淨肉就是小黃瓜條肉,也叫鯉魚管,北方某些地區稱它為白板。
小黃瓜條肉的特點是肉質均勻且纖細,可以涮火鍋食用,品質比較優良的小黃瓜條肉甚至可以做生拌牛肉食用。
大黃瓜條肉主要由臀骨二頭肌等肌肉組成,它位於牛後臀處,牛後腿股外側。用刀沿著半腱肌的股骨邊緣,從半腱肌上端至髖骨結節處與脊椎平直切斷,這樣分割出的長而寬大的精肉就是大黃瓜條肉,也叫「膾扒」,北方某些地區稱它為底板。
大黃瓜條與小黃瓜條肉質不同,偏粗一些,但肉纖維均勻,口感極佳,滑嫩有嚼勁,又不會黏牙,是做牛排的好選擇。
除了做牛扒外,大黃瓜條同樣適宜炒煸熘、制餡和做牛肉乾等,在修整時,應去除脂肪、肌膜、疏鬆結締組織和肉夾層筋腱,但不得將肉塊分解而去除筋腱,從而保持肉質新鮮和形態完整。需要注意的是,大黃瓜條肉的肉汁並非十分豐富,為了吃起來更為爽口鮮嫩,通常不適合加熱太久。
在明天的推文中,我會告訴大家如何用牛黃瓜條製作精美菜餚,大家敬請期待。
想要購買新鮮黃瓜條肉的朋友,可以到各大商超皓月專櫃購買。
皓月所售黃瓜條肉均來自皓月谷飼黃牛,是皓月集團引進西門塔爾牛、利木贊牛的優良基因研發出的另一種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質牛源。秉承天地滋養之道,在全國建立起十大綠色生態養殖示範基地,精選牛齡不超過24個月、體重達500千克以上的谷飼小公牛,採用幻覺引導、安樂屠宰、高壓衝淋,有效避免了腎上腺素等有害物質和雜質殘留。又在0-4 攝氏度的低溫、溼潤環境下,經歷長達72小時的冷卻排酸過程,牛肉的酸鹼度將從弱鹼性下降為易於人體消化吸收的酸性,逐漸展現其飽滿彈嫩的另一面,也因此更具風味。
買牛肉,認準皓月牛肉,皓月牛肉值得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