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戲劇節 大師課筆記丨鈴木忠志:病人與治癒

2021-02-18 呂彥妮

別人每次描述我,都寫道:「日本戲劇大師」,我很不喜歡,不要這麼說。

藝術家應該是超越國家和民族,和整個人類對話的。


△鈴木忠志先生的面目雜糅著慈悲與強硬,他1939年6月20日生於日本靜岡,後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哲學系。戲劇代表作包括《特洛伊女人》、《酒神狄奧尼索斯》、《大鼻子情聖》、《李爾王》……他擁有自己的SCOT劇團,「S」是他的姓氏「Suzuki」的首字母。他亦創立了日本第一個國際戲劇節——利賀戲劇節

關於鈴木忠志(Tadashi Suzuki)先生的傳說一直在坊間流傳多年:訓練演員嚴厲之極,甚時會用鞭子打在演員身上;曾有國外的學員在利賀山間接受了一年的「鈴木」表演訓練,堅持不住「跑」了,半年之後又回來,被「暴揍」了一頓才留下來。

在烏鎮的媒體群訪時,有記者向鈴木先生本人證實,他一聽就樂了,說哪有哪有,沒有打人,只是用竹棍在地上敲一敲,稍微用了一點力氣而已。


△接受鈴木忠志表演訓練的學員,歷史圖片

第一次見他,是在去年底北京奧林匹克戲劇節上,他的經典作品《大鼻子情聖》演出結束的演後談,有戲劇專業學生提出尖銳的質疑問題,他不緊不慢,笑眯眯地,講著自己對表演的理解。

『有魅力的演員應該是對自己如何過這一生有一種信念,他/她有東西要表達。成為有魅力的演員,是為了成為有魅力的「人」。好人,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是自己一個人在活,對其他活著的人好奇,不會認為只有自己是正確的。可以不斷把自己「客觀化」,診斷自己,克服自己。』


△《大鼻子情聖》劇照

他當時還這樣描述自己的表演訓練的意味:「月亮只有一個,但是去向月亮的方向和路徑有很多。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去,最後,大家在深夜爬上城牆,仰望同一個月亮。各自沿途忍受的痛苦,那時候再一起忍受。那種感覺,其實就是愛了。並肩而立,一言不發也沒關係。」

一年後,烏鎮戲劇節,再會鈴木忠志。他作為」戲劇小課堂「導師前來。

昭明書院二樓的地板在烏鎮戲劇節第二天的上午梆梆作響,鈴木忠志帶領「戲劇節小課堂」的20餘位同學進行了穩固身體重心的練習。

同學們聽聞他要親自代訓練課,爆發出一陣歡呼,他笑得有點兒不好意思,還在嘴裡念叨著:「我都76歲了,你們忍心這麼折騰我嗎……」但是前往訓練場地的腳步卻異常穩健。

據說,在他位於日本富山市利賀村的SCOT劇團訓訓練基地裡,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戲劇愛好者和從業人員,但是能夠有機會讓他親自帶領的學生,依舊寥寥。

在烏鎮戲劇節,他將自己的哲思慷慨交出,亦在並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出人意料地抬起一條腿,又穩穩踏下去,耐心示範著身體如何保持穩定的方法,帶領同學們一點點感受自己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與失控。

抬起腿,再踏下去,在這個過程裡,重心不能搖擺,必須保持上半身直立穩定。動作的啟動和停止都需要控制,這事關能量的釋放,「衡量一輛汽車的好壞,要看它的剎車系統。」鈴木先生這樣講解道。


「好,我現在拍手,你們從這邊開始,走到那邊,要求很簡單,水平移動,保持勻速前進,勻速。」這是他提出的指示。同學們鬆散站成一排,走了兩步,就被他喊「停」摁住,都不對,你快了,他慢了。

為什麼要保持勻速,水平移動?

這樣你才會有效地利用自己身體的能量。他說,一般的演員都要至少經過一年的時間,才能做到他要求的標準。


△鈴木忠志和他「SCOT」劇團的演員在一起


△「SCOT」位於日本富山市利賀村,是一個純粹而絕對的小村莊。劇團1976年建立而成,至今每一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鈴木粉慕名來到這裡,跟隨他學習。最多的時候,他的一部劇裡有講六種不同語言的演員同時在場

孟京輝在課前講解時說,自己20年前第一次接觸到鈴木忠志,即被深深震撼,「鈴木的演員訓練方法是一種世界觀。」

跟訪鈴木忠志多年的《人民日報》記者徐馨說:「戲劇對於鈴木先生來說,不是他的職業、工作,而是他作為一個生命個體,傳達自己生活方式和靈魂的工具。戲劇是他作為生命存在的載體。」



鈴木忠志的話

身體訓練當中最重要的,是對重心和呼吸的控制。呼吸不能亂,讓身體裡的能量更加合理的消耗,最大程度釋放出來,這和對運動員的要求很相似。不要倒下來。

我需要演員擁有像運動員一樣的技術能力和藝術家一般的藝術能力。

不要誤解,我並不是為了培養人的體能才做身體訓練的,早年和上海戲劇學院的師生剛開始合作的時候就有過被誤解,送來的學生都是身體很強壯的,甚至有來自內蒙古練習過摔跤的……我寧願要一些身體不那麼強壯甚至有些弱點的,因為這樣他們才有改變和進步的可能。

激發創造性的前提,是考慮自己要克服什麼困難或者弱點。訓練的時候,我最常告訴學生的是,你的缺點在哪裡,而不是表揚他/她的優點。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問題所在,對於藝術家來講,是一種才能。


△1976年,當時已經在日本名聲大噪的鈴木忠志毅然決定,離開東京,遷往距離城市需要2小時曲折車程的深山——利賀村。

他解釋此意的原因:當時的日本經濟狀況和現在的中國差不多,處於飛速發展的時期。藝術在這樣的環境下會變成生意、市場。但是這樣的階段,很少可以創造出震驚全人類的作品。經濟上的大國並不會帶來藝術上的進步。當時法國、美國都已經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鑑」,我意識到,日本可能也會遭遇相似的情況,在精神上受到人們敬重的人不會在大城市裡出現。人們會往家裡買很多東西,精神上的意見領袖卻越來越少。

我就是想改變這樣的狀況。當時如果我留在東京,會賺到很多錢,住到很大的房子裡,但是去到國際的舞臺上也不會受到人們的尊敬,會變得越來越蠢。

於是我就去了沒有人會去的山裡面。那時候大家都以為我瘋了,要去山裡搞宗教團體或者去搞黑社會的武裝訓練。(笑)但是我不想做政治家,對政治,我沒有興趣。

作為一個人來講,你在富有的時候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要求自己一直是有探險精神的,除了考慮自己的利益,還要考慮周圍人的感受,感受整個人類。


△在利賀,有全日本唯一一個可以放煙花的露天劇場,煙花就綻放在距離觀眾很近的地方,時而表現戰爭,時而像瀑布。演出結束後,鈴木忠志會將酒桶搬上舞臺,砸開,然後請所有的觀眾到舞臺上來一起喝大酒。

「放煙花的時候我的心情沒有什麼特別,但是我看到觀眾在放煙花的時候很高興,他們高興就好。我們做藝術,其實就是服務行業。」


△早前,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他說,「作品必須好,好到超越日本的程度,被國際承認……我並不是為了錢做這件事請,而是要改變日本。我就留在這裡,如果真的想要知道我的戲劇,你就來這裡看我的作品。我雖然是活躍在國際上,但我是想讓世界來到利賀這個地方。」

我初到利賀的時候,當地人都很奇怪,這個人是來幹什麼的?在這裡就應該好好幹農活,拔拔草種種菜啊。事實上這些我也都做了,早上六點鐘起來,上山拔草、地裡種麥子……除此之外,我還去參加村子裡的聚會,參加聚會還要給他們唱歌,很辛苦的。和農村的人相處,也不能聊戲劇,他們平時的生活就是看看電視,不知道娛樂和藝術的區別。他們還提議我們應該請一些流行歌手來……


△利賀是一個純粹的大自然環境,鈴木忠志堅持的原則是,任何天氣變化都不能影響定好的演出計劃,下雨也要演;冬天雪最厚積到三米,也要演。

學習藝術和科學的人一生都在和「偶然性」鬥爭,這是永遠的鬥爭。結了婚和太太一起生活的人肯定能夠理解這是什麼意思。

但是大自然,全部都是「偶然」。這是非常棒的一種體驗。你可以在其中體會到自己非常弱小,所以說大家要互相幫助,一起加油努力。

在利賀,我和自然的關係是,我在和它合作。

下大雨的時候,燈光打在舞臺上,那個場景是很美的。

而且「偶然性」當中,也會有新的發現。

在戲劇《酒神狄俄尼索斯》中,演員要穿尾擺很長的衣服,有一次下了大雨,溼透了,衣服變得非常重,很難拽不動,演員要拽著衣服,還要保持水平勻速移動,非常困難,我那一次就發現,喔,平常的訓練還是不夠,還要加強訓練!


△《酒神狄俄尼索斯》劇照。這部劇,將於2015年10月30日、31日和11月1日,在北京古北水鎮露天劇場上演。這也是鈴木忠志的作品又一次來到中國公演

西方的創作者擅長利用他們的頭腦思考,繼而寫作或者表演;而東方演員,更加懂得利用他們的身體去理解、感受和表達。

西方文化就像是一雙破了底的鞋,鞋面上很亮,但是鞋底已經舊得不成樣子了。我們應該發現並且學習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寶貴的價值。當然,我也不贊同那種關於東方文化好還是西方文化好的討論,我覺得都好,關鍵要為藝術家所用,取其所長。我不比較,因為比較會產生衝突,而衝突就會激發某一方的文化自卑感。

你看看現在全世界的狀況就會知道,很多國家都不存在了,很多難民……我認為像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嚴重,富有的國家和貧窮的國家對比會越來越鮮明。亞洲幾十年以後會發生什麼,我們都無法預知。戰爭再起,或者政權崩潰,國家滅亡……

不要每天只想著戲劇,要考慮全世界和全人類,要和所有的人都這樣去傳遞信息,要為了人類和未來的信念做戲,不然不要做,為了自己的興趣什麼的,我不喜歡這樣的說法。

政治家只考慮自己國家的事情,站在自己國家的立場,但是藝術家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國家,而是要從全世界的視角來考慮。

我是日本人,這是事實,但是我做的不是日本的戲劇,是鈴木的戲劇。別人每次描寫我,都寫道:「日本戲劇大師」,我很不喜歡,不要這麼說。藝術家應該是超越國家和民族,和整個人類對話的。

我對青年藝術家的建議很簡單,首先,你們都是病人。自己覺得自己很健康的人,是不能成為演員的。你要自己認為自己是病人,找到自己哪裡是病的地方,然後治好自己的病。

我確實已經年紀不小了,但是我不考慮自己能活到多少歲這樣的問題,我考慮的是在離世之前應該做些什麼事情。我從小受到很多文化的衝擊,對中國文化也非常感興趣,所以經常來這裡,這大概也是我能夠保持身體一直還算健康的原因吧。你看,剛才我還在和你們一起訓練,是你們給了我源源不竭的能量。



劉嘉玲丨賴聲川丨江一燕丨周迅丨河正宇丨諾瑪阿美丨林青霞丨曹禺丨戰馬丨張愛玲丨諾一丨舒淇丨烈日灼心丨鄧超丨王亞彬丨李米的猜想丨井柏然丨孫冕側臺故事丨螺絲在擰緊丨李媛丨欽差大臣丨腫瘤君丨寧澤濤丨黃渤丨白百何丨馬伊琍丨朱琳丨張震丨陳奕迅丨竇靖童丨十月書單丨林奕華丨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丨李健丨竇唯丨赫伯特·弗裡茨


文字均為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歡迎轉載,抄襲必究。

轉載聯繫作者或本帳號。

微博:@呂彥妮Lvyanni

工作聯絡:Lvyanni@vip.sina.com


相關焦點

  • 2015烏鎮戲劇節 大師課筆記 鈴木忠志:病人與治癒
    他亦創立了日本第一個國際戲劇節——利賀戲劇節關於鈴木忠志(Tadashi Suzuki)先生的傳說一直在坊間流傳多年:訓練演員嚴厲之極,甚時會用鞭子打在演員身上;曾有國外的學員在利賀山間接受了一年的「鈴木」表演訓練,堅持不住「跑」了,半年之後又回來,被「暴揍」了一頓才留下來。
  • 鈴木忠志 奇怪的人 特別報導
    ▵鈴木忠志在古北水鎮。相比於幾年前,現在的他接受採訪明顯笑更多。還會主動撩起袖子,給人看自己右手臂上的止疼膏藥,那是身體訓練時用竹竿敲打地板多了,受的傷。「哎,以前不用貼這個,現在得用了。」人們介紹他的時候都會說,他是日本「國寶級」的戲劇大師。
  • 鈴木忠志:為了世界觀眾而創作
    2016年9月下旬,日本戲劇界著名導演鈴木忠志(Tadashi Suzuki)偕喜劇《咔哧咔哧山》和悲劇《厄勒克特拉》,二度來到京郊古北水鎮演出——其代表作《酒神狄俄尼索斯》去年秋成為鎮上長城劇場的開幕大戲。面對娛樂記者「什麼樣的人適合做戲劇演員」的提問,這位77歲的老人絲毫不留情面。
  • 長城腳下三度開辦戲劇訓練營 鈴木忠志為青年演員指導
    2018年4月13日訊,由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古北水鎮旅遊有限公司、SCOT聯合主辦的古北水鎮藝術塾——鈴木方法演員訓練營第三期,前天在長城腳下開課。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先生第三次親臨古北水鎮教學,為中國戲劇青年們帶來其獨特的「鈴木方法演員訓練」。
  • 鈴木忠志丨可愛的老頭兒
    2017年6月,鈴木忠志的作品《特洛伊女人》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其作品風格及表現形式完全不同於小友之前接觸過的戲劇作品,演員形體的靈活度及演員對身體的控制令人佩服不已。2018年4月,「鈴木演員訓練法」第三期訓練營在古北水鎮正式開營,小友有幸與鈴木忠志有了近距離的接觸與交談。
  • 今年的烏鎮戲劇節沒什麼好看的!就別跟我搶票了
    2018年烏鎮戲劇節將於10月18日至28日期間在烏鎮開幕。昨天下午,陳向宏、黃磊、賴聲川、孟京輝四位烏鎮戲劇節發起人公布了2018年烏鎮戲劇節全部特邀劇目。本屆戲劇節以「容」為主題,力邀四大歷史悠久、極具美學表現力的頂級歷史名團登陸中國,包括俄羅斯莫斯科藝術劇院、德國塔利亞劇院、日本SCOT劇團、波蘭華沙新劇院等。
  • 烏鎮戲劇節是一所好學校
    又一年的烏鎮戲劇節,在昨天下午的烏鎮宣布了今年的時間表:10月18日至28日。是的,本年度中國最大的戲劇狂歡又要開始了。 所有關注烏鎮戲劇節的媒體也習慣了這個熟悉的節奏:每年7月,我們在烏鎮聽說關於它將發生的一切,關於這一年我們又將在這裡迎來多少部國際國內的大戲。
  • 烏鎮戲劇節,古鎮的另一種形式
    烏鎮西柵景區秀水廊28號,是「似水年華」酒吧的地址。很多文藝中年都會來到這裡打卡,追憶青春,他們都是看著黃磊在這裡拍攝的《追憶似水年華》長大的。拍攝電視劇那年,黃磊結識了烏鎮景區的設計師兼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向宏。當時烏鎮景區剛開放一年,兩人生發了烏鎮戲劇節的最初構想,隨著賴聲川、孟京輝作為創始人加入,戲劇節開始落地。
  • 鈴木忠志的鈴木訓練法核心內容到底是什麼?
    ——孟京輝從2014年起,鈴木忠志先生連續三年帶作品來我國演出,而他獨特的鈴木訓練法也得到越來越多中國演員及觀眾的認可。 看過鈴木忠志戲劇的觀眾是不是也像小編一樣,有一個從不習慣到習慣再到驚嘆,最終被演員身上釋放的能量所震撼的觀劇體驗呢。
  • 在烏鎮戲劇節,遇見另一個自己
    在國家話劇院演完《戀愛的犀牛》的第二年,千裡之外的浙江嘉興,烏鎮掌舵人陳向宏,聯合著名演員黃磊、著名導演賴聲川、孟京輝,一道發起了烏鎮戲劇節。 被《戀愛的犀牛》圈粉的秦瑟,也跟著導演的腳步,從2013年開始,連續不斷來烏鎮看了五年的戲。
  • 鈴木忠志:取乎其上
    我透過多年近身觀察日本近代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及其領導的SCOT劇團(Suzuki Company of Toga)的作品、工作方式及生活態度,才逐漸明白這個道理。鈴木訓練法:長期訓練後的能量結晶 第一次接觸鈴木忠志的演員訓練法是在1994年的紐約SITI劇團,這個1992年成立、由美國導演安·寶嘉(Anne Bogart)領導、鈴木忠志協助成立的美國劇團,裡面成員八成以上都曾在鈴木忠志劇團待過並長期接受鈴木表演法的訓練。成團後,結合安·寶嘉導演的觀點訓練(View points Training)而風格獨具。
  • 鈴木忠志:努力創造一種永久之花
    鈴木忠志(左)與徐曉鍾(右)圖 | 國家大劇院 鈴木忠志:努力創造一種永久之花
  • ACT十周年 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作品
    ACT十周年盛邀荒誕派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經典之作《等待戈多》;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作品《李爾王》、《禿頭歌女》;挪威劇作家約翰·福瑟經典戲劇《一個夏日》、《秋之夢》等多部優秀作品來滬展演,敬請期待!鈴木忠志根據莎士比亞《李爾王》原著改編鈴木忠志根據莎士比亞原著《李爾王》,刪減並改編成現代戲劇《李爾王》,帶有鮮明的鈴木忠志色彩。故事描述了一位老人在生命彌留之際的情景。
  • 鈴木忠志:為了造就一個好的人
    鈴木忠志日本國寶級戲劇大師,SCOT (利賀鈴木劇團)創辦人和導演,同時創建了自己的「鈴木演員訓練方法」。在劍橋大學出版社的「二十世紀重要導演/戲劇家」系列叢書中,鈴木忠志是與梅耶荷德(Meyerhold)、布萊希特、斯特雷勒、彼得布魯克、羅伯特威爾遜等戲劇家並列的唯一一位亞洲戲劇家。
  • 【觀劇指南】鈴木忠志SCOT劇團三部代表作京滬上演
    早期鈴木忠志導演別役實的荒謬戲劇作品,在日本戲劇界嶄露頭角。1976年,鈴木忠志在日本富山縣利賀村租了一所農民住房,改造成舞臺,稱為「利賀山房」。他從1982年開始每年舉行一屆「利賀戲劇節」。被稱作「鈴木忠志戲劇」的一種獨特戲劇表演方法逐漸引起了世界戲劇界的注意。
  • 科普篇 | 何謂鈴木忠志表演訓練法?
    鈴木忠志,1939年生於日本東京,被視為當代世界最重要的戲劇家之一。1957年考入早稻田大學,1975年創建鈴木利賀劇團。1985年創建日本第一個國際性戲劇節「利賀國際戲劇節」,1994年與中央戲劇學院原院長徐曉鍾等人共同創建中日韓戲劇節,同年,和希臘戲劇家特爾佐布羅斯、美國戲劇家羅布特·威爾遜等人創建戲劇奧林匹克。
  • 《厄勒克特拉》《咔哧咔哧山》:鈴木忠志這兩部戲為什麼必看
    這一時期的鈴木在導演上亦尚未形成明確風格,觀念上則以排演劇作家的成熟劇本作為工作核心,可說是他的早期創作。 ↑  鈴木忠志1966年到1971年的五年成為鈴木的轉型期。1966年,劇團將東京一家咖啡館的二樓改造成為了專屬的排練廳與劇場「早稻田小劇場」,並將劇團改成了同樣的名字。
  • 超現實烏鎮戲劇節
    戲劇節此次呈現了5個系列、24部戲,歸類到「女性系列」的作品有5部。第五屆烏鎮戲劇節開幕式現場田沁鑫覺得愣是因為自己是女性就放一個「女性系列」是不是狹隘了。所以她這天早上匆匆出席的「對話」上就解釋說並非追潮流,而是巧合,因為正好定了主題「明」,「明是日月,而月為陰,靈性、浪漫、神秘」。
  • 《大鼻子情聖》演前導賞:鈴木忠志的風格解析
    鈴木忠志是世界聞名的戲劇大師。從上世紀六十年代直到今天,他的作品、方法與觀念都在持續對世界戲劇形成影響。近60年的創作生涯中,在不同的創作階段他都會為自己的創作風格融入新的內容。這些內容一方面作為不同要素共同保留到今天,形成大師舞臺手法的豐富性;一方面又有著一以貫之的脈絡,構成鈴木忠志導演創作的核心風格。
  • 鈴木忠志的《厄勒克特拉》來了,這也許是你看到它的最後機會!
    因為作品風格過於明顯,鈴木忠志的戲總會在輿論界由作品指向理論。當然,對於「身體性」的研究是鈴木忠志多年的心血,而且到現在研究。在《關於戲劇性》一書中,鈴木忠志就闡述了自己將「身體性」作為核心的創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