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5歲,生命高危期,為了健康,堅持一勤、二達標,牢記四字訣

2021-01-20 騰訊網

人的一生,

1歲-35歲,健康期;

36歲-45歲,疾病形成期;

46歲-55歲,疾病爆發、生命高危期;

56歲-65歲,安全過渡期,人生相對安全期。

45歲後,將步入「生命高危期」。

此時,也是人生旅途中的「沼澤地」,疾病易爆發。

很多人,沒有順利度過此時期,早早退出了人生的舞臺。

因此,在45歲後,一定要格外注意養護身體健康,給長壽打下基礎。

46-55歲,生命高危期,為了健康,堅持一勤、二達標,牢記四字訣

一勤:

即:勤飲茶

人到中年,養成飲茶的習慣,可延年益壽。

研究表明,與不喝茶的人群相比,愛喝茶的人,死亡風險降低24%。

因此,養成喝茶習慣,每天泡上一杯,不同的茶水,有不同的養生之效。

吸菸的人,用曲麥菜茶,泡水代茶飲,祛痰利咽,對抗煙毒,保護肺部健康。

曲麥菜,是一種野菜,也是一種草藥植物,味苦,性涼,有效物質能直接對抗吸入體內香菸有害物質的作用,有效地減少菸草中有害物質,對菸民和被動吸菸者的危害。

曲麥菜是殺菌、抗煙毒的「高手」,經常吸菸的人,可以用其泡水代茶飲,清毒素,提升免疫力,改善咽喉不適,都十分有益。

常喝酒的人,用蒲谷丁根茶,泡水代茶飲,排肝毒,減少肝損傷。

蒲谷丁,俗稱婆婆丁,隨處可見,擅長排肝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

蒲谷丁的有效成分,還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損傷,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增強肝臟的再生能力,促進肝臟自我修復。

經常泡上一杯,排肝毒,防肝損,保護肝臟健康,十分有益。

46-55歲,為了健康,堅持二達標

1:果蔬種類達標

民以食為天,飲食,對健康,有著巨大的影響。

45歲後,飲食上不要貪吃肉類,要注意蔬果的攝入。

新鮮的蔬果,富含多種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對人體健康有益。

攝取蔬果要達標,每天吃夠5種以上的蔬果,可強健血管,對健康有益。

新鮮的蔬菜中,含有機體不能合成的維生素C、花青素、膳食纖維等。

不同顏色的蔬菜,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且含量不同,攝入蔬菜的種類越多,吸收的營養越全面,對於健康也就越有利,所以,一定要保證蔬果的攝入。

2:運動量達標

45歲後,人到中年,工作、家庭壓力巨大。

此時,很多人每天都很忙很忙,很少有時間運動。

然而,缺乏運動,也是導致多種慢性疾病高發的因素。

45歲後,運動量要達標,再忙也要堅持適當的運動,提高機能免疫力。

45歲後,既要運動,更要合理、健康的運動。

首先,運動不能過量,要有計劃,量力而行。

其次,運動還要堅持,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再次,運動前,要做好熱身運動,使得身體逐漸適應。

最後,想要停止運動,要注意做一些柔軟伸展動作,對身體會非常有益。

46-55歲,為了健康,牢記「四個字」

第一字:慢

——晨起「慢」養生

1、慢起床

清晨,起床時,要注意「慢一點」,切莫起床「過猛」。

一旦起床過猛過快,血液易升高,容易誘發血管疾病,危害健康。

起床時,先活動一下胳膊、雙腳,然後,慢慢坐起來,再將雙腳移至床沿,靜坐1分鐘,再起身穿衣洗漱等。

2、慢排便

晨起排便,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不過,要注意,排便時,便意越緊迫,越要沉得住氣。

排尿儘量緩慢,不可用力過快過猛,直立位或蹲起時,要手扶支撐物。

尤其是便秘的人,切莫用力排便,以免血壓升高,誘發中風等,危害健康。

第二字:潤

——下午「潤」養生

1、主動喝水

下午時段,身體需要消耗午飯攝入的大量食物,小腸把食物裡的營養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送到了血液裡。

此時,要注意主動喝水,補充體液,用來稀釋血液,保護血管健康。

溫熱的白開水,35-40℃,是胃腸最舒適的溫度,是最佳選。

2、喝點茶水

下午,喝點茶水,潤腸通便,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於人體排毒,減輕負擔。

除了傳統的紅茶、綠茶等,一些植物茶水,也是不錯的選擇,對於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第三字:暖

——傍晚「暖」養生

1、洗熱水澡

傍晚7點到9點之間,身體逐漸開始倦怠。

此時的養生重點,是讓疲憊的身體逐漸舒展開來。

泡泡熱水澡,是不錯的選擇,37~39℃的溫水,泡20分鐘左右,可讓身心沉靜下來。

2、熱水泡腳

用熱水泡泡腳,也有助於緩解疲勞,促進睡眠。

並且,泡腳,還可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對健康長壽有益。

睡前將雙腳浸泡熱水中,不僅紓解腳的疲累,也讓你全身放鬆,舒服愜意。

泡腳要泡透,泡腳水要沒過腳踝,水溫38~45℃,泡約20分鐘,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第四字:松

——夜間「松」養生

睡前1小時內少說話,以免說話太多使大腦興奮,思維活躍,從而難以入睡。

並且,睡前梳梳頭、揉揉腳,有助於放鬆,助力身體健康。

1、五指梳頭

梳頭,可疏通頭皮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

晚上用手指梳頭,不少於3分鐘,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

2、按揉湧泉

按揉湧泉,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

兩手相對,搓熱掌心,用右手掌心對準左腳腳心,上下反覆搓熱腳心。

或是用右手拇指,按揉左腳湧泉,以局部酸脹、發熱為度,再交換手腳操作。

每天晚上臨睡之前,按揉湧泉,還可養心安神,讓你一夜無夢,睡個好覺。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男人45-55歲是生命「高危期」,若有這些表現,說明身體還挺健康
    事後,我們都想不明白老馬還正當壯年,才46歲,平時看上去身體也不錯,怎麼好端端的就腦出血了呢? 男人45-55歲是生命「高危期」 其實早在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指出了,從世界各國統計數據上來看,45-55歲的男性會在生理上發生巨大的變化,所以說45歲是青年和壯年的分界點。 從45歲後男性的生理功能就開始從高峰慢慢下滑,到了45至55歲正好經歷生命的高危期。
  • 46-55歲「生命高危期」,做好「四戒」「五防」,越早注意越好
    ,在這個年齡段的人,工作和家庭的負擔都很重,健康常會出現透支狀態。有些人叫這個特殊的階段為「黃金年齡段」,有許多的疾病會在這個時間段爆發,所以這段時間也叫生命「高危期」.。有關專家研究認為,人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0~35歲為人生的最活躍期,身體的組織器官從開始發育至完善,其各方面功能總的趨勢是積極上升的,所以稱健康期。
  • 46-65歲是「養壽黃金期」,堅持做好4件小事,易長壽,少生病
    導語:眾所周知,人生要經歷生,老,病,死這4個過程,而且生命周期都是一樣的。而人在46~55歲之間,疾病特別容易爆發,又成為生命的高危期,所以在此時應該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避免各種疾病的出現。45-65歲是「養壽黃金期」,堅持做好4件小事,易長壽,少生病1、勤喝水眾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所以在平時及時補充水分,對身體的健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 45歲後是「生命高危期」,最該防好這幾種病,很多人就是沒跨過去!
    一般來說,45-55歲是人生中的黃金年齡段,不過這個時期也是生命「高危期」——這個被醫生們稱為「人生的旅途沼澤地」的時期,很多人都沒能熬過!高秀敏:46歲趙本山的「鐵搭檔」、著名笑星高秀敏,於2005年8月18日凌晨突發心臟病去世,享年46歲!
  • 45歲後,步入疾病爆發期,要防好三種病,堅持四勤,助力身體健康
    人的一生,36-45歲,是「疾病形成期」。45歲後,46-55歲,這十年間,將步入「疾病爆發期」。很多疾病在此時,呈現出井噴式爆發,嚴重損害人體生命健康。45歲後,步入疾病爆發期,要防好三種病,堅持四勤,助力身體健康第一種:糖尿病數據顯示:45-55歲糖尿病的發病率是11.5%,為40歲之前發病率的近4倍。
  • 46-55歲,是疾病爆發期,少做三事,護好四處,助力健康度過
    俗話說:40歲以前人找病,40歲以後病找人。 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賺足了錢,卻丟了身體健康。 很多的疾病,都是在46歲-55歲,這十年間「爆發」出來的。
  • 56-65歲,是身體養壽期,堅持三事,做好四相伴,助你迎來長壽
    人的一生,46-55歲,稱為「生命高危期」,此時,身體容易爆發各類疾病,危害健康;而到了56-65歲,這十年間,被稱為「安全過渡期」,此時,也是身體的「養壽期」,若能養護好身體,則有望迎來長壽。安度中年健康低谷,能為長壽打下基礎。55歲後,養成一些良好習慣,有助於「養壽」,成為長壽的基石。所以,不論多難,不論男女,都要改掉不良習慣,堅持一些好習慣。
  • 46~55歲是疾病爆發期,護好這三處,記住四句話,就能平安度過
    人的一生都要經過一些不同的階段,1~35歲屬於人生的健康期,這段時間人們不會有什麼大的疾病,身體各方面也比較健康。但到了36~45歲,人體的各項生理機能就開始有下坡的現象,這段時間又被稱為疾病形成期。而到了46~55歲,這段時間,屬於疾病的爆發期,許多以前隱藏的疾病會在此時顯現出來。只要度過了這個階段,到了56~65歲之間,它就被稱作安全過渡期。
  • 46到55歲,疾病爆發期想更健康,保護好這3個地方,記住這4句話
    由此看出,46歲到55歲是最關鍵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健康會受到很大影響,很多疾病會在這個階段爆發出來,若是不加以保養,容易造成身體嚴重受損。46到55歲,疾病爆發期想更健康,保護好這3個地方,記住這4句話保護好這3個地方一、消化系統45歲以後,人體的腸胃功能會降低,保護好消化系統,預防各種腸胃疾病,讓身體吸收更多營養
  • 男人,40歲後,為了健康,忌做一事,養成二習,做好三勤
    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 五八,腎氣衰,發始墮、齒槁。 男性,49歲後,身體開始步入衰老階段。 此時,一定要格外注意養護身體,為健康打基礎。
  • 為了文明健康美好生活 自覺踐行「一戴、二勤、三少」
    鄭州市文明委倡議全體市民為了文明健康美好生活自覺踐行「一戴、二勤、三少」廣大市民朋友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來之不易,當前疫情形勢複雜多變,鞏固防疫成果是我們每個市民的責任,遵守防疫要求就是為防疫作貢獻。
  • 45歲後,步入中年,堅持一慢二懶,做到三勤四不,助力健康
    45歲後,步入中年,個個都是家裡的頂梁柱。此時,承受的壓力比年輕人大,常常會忽視掉自己的健康。然而,一旦沒有了健碩的體魄,那麼,很多人便很難熬過「中年危機」。45歲後,步入中年,想健康、平安、圓滿常在,就得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46歲蔡少芬三胎產子,看起來像奶奶,你還敢生嗎?
    對於一個女人尤其是明星而言,用自己的姣好容顏去換取新的生命的誕生,需要多大的勇氣?聽聞蔡少芬夫妻感情一直很好,蔡少芬每次上節目都會毫無掩飾地誇讚老公,這可能是蔡少芬堅持生三胎的強大後盾吧,也有可能是夫妻兩人都想要一個兒子,最終湊成一個好字吧。但不管出於什麼原因要生三胎,我都是非常佩服蔡少芬的,要知道女人35以上生娃就面臨很多風險,壓力是非常大的。
  • 想要養好腎,謹記:「一勤、二控」,腎或許謝謝你
    男性朋友身上不僅是健康的一種保障,也彰顯個人魅力,而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都容易增加患腎病的風險。腎臟是代謝尿液的重要場所,如果腎臟功能出現障礙,排尿的情況也會受到影響,所以想要了解腎臟健康,可以通過早上起床第1次排尿進行觀察。腎好的男生,晨起「第一次」上廁所,可能有3種表現,你達標嗎?
  • 46歲的吳彥祖倒下了,驚醒了所有人
    人生啊,拼來拼去,其實到最後還是得拼健康。別生病,真的比什麼都重要。 沒有健康打底的人生,到頭來只能是一場空。在病魔面前,我們終究都是弱者。我們能熬得過生活的苦,可是身體卻熬不過病痛的折磨。人民日報曾發表過一篇文章:多少人沒熬過45-55歲這段危險期?文章中寫道:45-55歲應該是人生的黃金年齡段之一,但也是生命的高危期,在這一時期各種疾病極易爆發,很多英年早逝的悲劇都發生在這個年齡段,醫生們稱之為「人生旅途的沼澤地」。
  • 49歲孟非住院,人到中年,務必重視健康狀況
    前幾天,香港導演陳木勝今早不幸因鼻咽癌離世,終年58歲,令人惋惜。他生前曾五次入圍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代表作有《新警察故事》、《寶貝計劃》、《掃毒》、《保持通話》、《雙雄》、《新少林寺》等。人到中年,必須更加注重身體,身體健康勝於一切,當然,支撐身體健康的底氣,還是我們的保障夠不夠!
  • 只為了55塊錢,趙本山徒弟被高速收費杆砸中,46歲命喪黃泉
    46歲這一年。可是張小光為了省55塊錢的高速費,居然抱著僥倖的態度衝過收費杆,沒想到杆子卻意外砸在了他的身上,當場就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得不償失!走過高速的人都知道,高速實行的是「一車一桿制」,一個車過了之後是不可以再過一輛車的,要過去的話必須要收費,這也是為了安全起見,也是對車主的一種公平。不然每個人都想著鑽空子,高速還不亂了套了。
  • 他本是趙本山愛徒,為省55元高速費丟了性命,生命定格在46歲
    其中張小光是趙本山的第10個徒弟,更是麾下的得意弟子,在趙本山的力捧下,頻繁出現在熒幕中,在《馬大帥》中飾演「牛二」被觀眾熟知。原因竟是為了省55元的高速費,聽上去並不會丟了性命,張小光究竟經歷了什麼事情才會導致命喪黃泉?
  • 眼睛幹不得、乏不得、冷不得,冬天護眼,做到一勤二防三避免
    總的來說就是做好一勤二防三避免。一勤、如今戶外的天氣寒冷乾燥,而室內的天氣又高,人們的淚液蒸發往往就比平常多,進而眼睛就會出現乾澀感,而有些中老年人他們本身冬季就很少外出運動,很多時候都待在家裡看電視或者玩手機,而這樣長期用眼過度,也會出現眼睛乾澀、視線模糊等症狀。
  • 趙本山揮金如土,他徒弟卻為了省55塊高速費,46歲命喪黃泉
    歲的時候就命喪黃泉,真的是非常的可惜。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他喜歡騎摩託車,這樣不僅拉風還省油,可是在一次汽車的時候,因為55塊錢高速費出了意外。55塊錢的費用,就像跟著前面的汽車過去,誰知道一個沒注意,被落下來的收費杆砸到,當場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