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偶像產業,請慢一點

2021-01-09 音樂先聲

作者 | 二三三 編輯 | 範志輝

7月22日,「卜凡成立個人工作室」和「坤音娛樂聲明」的新聞相繼出現在各大媒體引爆。一方堅稱經紀約已無效,另一方則希望能積極溝通解決。而幾個月前,坤音娛樂被音悅臺拖欠1000萬的事件還沒有得到解決,如今又有藝人出走,坤音娛樂可謂是命運多舛。

7月25日,「嶽嶽談卜凡退隊」秦周姨101」「卜凡回應爭議」等三個話題再次登上微博熱搜,當事人卜凡表示「走到這一步,是積累了很多矛盾沒化解」,ONER隊長嶽嶽則表示曾「試圖很多次去挽回這個事情」,粉絲則根據惡意爆料玩起了諧音梗。

不過,看似一場羅生門的背後,其實也是在風口中快速催熟的偶像產業各方累計已久的矛盾集中大爆發。

01.命運多舛的坤音娛樂

2019年之前,坤音娛樂的發展可謂是順風順水。

坤音娛樂成立於2016年9月,公司的啟動資金由秦周懿個人承擔,隨後又有了另一位合伙人倪麗詩的加入,以及峰瑞資本的數百萬天使輪融資。

兩年後,愛奇藝以選秀綜藝《偶像練習生》掀起了國內偶像產業的浪潮,而坤音娛樂則是主要受益者之一。公司旗下嶽嶽、卜凡、靈超、木子洋等四名練習生因在日常視頻素材中「住最土的樓,吃最便宜的煎餅果子」,「坤音四子」也被網友成為「貧民窟男團」。

雖然最終「坤音四子」沒有人能獲得出道機會,但前期的鏡頭、話題熱度足以讓他們賺夠一波人氣,匯聚了大批量的粉絲。但好在「節目上劇本拿的好,鏡頭多,貧民窟男團的話題也有記憶度」,在節目結束前,名不見經傳的坤音娛樂迅速獲得了大批關注,多家公司希望能投資對外宣稱估值3億的坤音娛樂。

最終,2018年4月,在《偶像練習生》節目結束後不久,坤音娛樂接受了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真格基金跟投的數千萬投資。與此同時,廣告、影視、時尚資源接踵而來,坤音娛樂也宣布「坤音四子」以ONER組合的身份出道。2018年8月,坤音娛樂的兩位創始人秦周懿和倪麗詩雙雙入選了「福布斯中國30 Under 30」娛樂類榜單。

不過隨著綜藝節目的結束,公司和男團的關注度都有所下降。直到2019年5月,坤音娛樂一紙聲明發出,將音悅臺欠款1000萬的事情揭露開來,公眾的目光再次回到了這家曾經「低位逆襲」的偶像公司,只不過這次多少帶著點負面的意味。

短短兩個月後,也就是ONER演唱會結束後的第10天,「卜凡成立個人工作室」的消息在微博上傳播開來,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當天中午,坤音娛樂發布了微博回應稱「毫不知情」、「深感震驚」,顯然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隨後,卜凡媽媽通過媒體回應稱「已經跟原公司溝通了幾個月。」當天下午六點之前,坤音娛樂發布正式聲明,稱「坤音與卜凡的合約仍合法有效」。在微博話題和粉絲加入的一番狂轟濫炸後,卜凡要與原公司解約看似是一場羅生門,但通過不同立場的粉絲的爭辯中也能得知一二。

目前,粉絲大體分為三派。一邊是卜凡的「唯粉」,列舉了坤音的「七宗罪」,與曾經的各種偶像解約事件一樣,粉絲列舉了公司工作中的種種「失誤」和對藝人的打壓,希望自家愛豆能自立門戶;另一邊,則是團粉和隊友粉抱怨卜凡敷衍工作、沒有藝德,毫無感恩之心。

同時,部分團粉客觀地表示:「坤音娛樂的資源比其他公司好很多,央視小春晚、五四晚會等,ONER的專輯質量也屬上乘。」但對於路人來說,剛被騙1000萬還能給他們開演唱會,著實已經很不容易了。

坤音娛樂此時的境況,不由得讓人想起之前投資人陳悅天在接受採訪時曾的一番話:「坤音明顯被高估,公司價值到不了3億」。事實上,在風口之下,被高估的又豈止坤音一家?

02.偶像這碗飯不好吃

時間回到2018年4月,蔡徐坤以4764萬的斷層票數在《偶像練習生》中C位出道。而備受爭議甚至連父輩都在問的楊超越,在《創造101》高位出道後登上了《中國新聞周刊》的封面,成為了「影響中國2018年度人物」。在101中未能出道的王菊,也造就了一場連續幾日不屬於「菊外人」的網絡狂歡,推動節目進一步出圈。

一年後,愛奇藝將《偶像練習生》更名《青春有你》再度出發,騰訊視頻也推出了《創造營》。不過,去年11月,國家廣電總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嚴格控制偶像養成類節目。

雖然並沒有明確提出如何管理,但「偶像」「練習生」等詞彙都已被禁止提及。受此影響,平臺方變得小心翼翼,從節目名稱、規則賽制再到投票方式,都進行了大量的改革,儘可能地規避政策風險。

前一年未趕上偶像風口的優酷也加入混戰,在今年1月17日率先推出了主打團魂的《以團之名》。然而,由於優酷前總裁楊偉東的貪腐問題,該節目從一開始就被一路唱衰,多次被猜測項目會半路腰斬,最後能成功播出已屬不易。不過在節目收官後,最終出道的兩支男團也水花也遠不及去年。

雖然不少專業人士認為,偶像養成類綜藝節目的賽制模式成熟,且有穩定的受眾,製作方手裡握有大量資金又懂得營銷,中國按理來說還有相當大尚未開拓的偶像市場,但是現實的「打臉」來得太快。

有媒體曾探訪專門駐紮在錄影棚門口,黃牛稱「《創造營》決賽門票不好賣啊,兩個月前《青春有你》決賽門票跳水大減價都賣不出去!」而對比去年,《偶練》決賽的門票輕鬆賣到8000元甚至上萬。

而熱度下滑的不僅僅是節目,還有男團背後的經紀公司們。

去年《偶像練習生》節目播出後,坤音娛樂立馬獲得Pre-A輪的融資,而麥銳娛樂也完成了A輪融資,位於行業頭部的樂華娛樂衝擊IPO也獲得巨大關注。然而2019年至今,未有一家偶像經紀公司獲得融資,偶像經紀公司也隨著節目熱度的下滑而遇冷。

偶像經紀公司的運營模式,也遭到了質疑。眾所周知,偶像產業起源於韓國,國內公司的運營模式也基本模仿韓國娛樂公司。從一開始將練習生送往韓國訓練,到如今自己組建團隊,為練習生安排課程培訓,試圖將韓國練習生模式移本土化。

但事實上,由於國內公司對於練習生業務基本都是剛剛起步,培訓質量遠遠低於韓國,練習生的質量也屢遭詬病,「實力不如韓國愛豆」已成飯圈公認事實。

偶像出道後的包裝,也備受爭議。有大量粉絲認為,經紀公司對待自己的偶像如同「殺雞取卵」。在一夜爆紅之後,迅速用商演、代言壓榨藝人的價值,專輯、團綜、巡演質量都無法支撐藝人的後續發展。

雖然坤音娛樂創始人秦周懿曾在採訪中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打造頭部藝人,希望讓他們擁有長久的市場競爭力,所以一定要忍得住,在這個階段不能消耗他們、消耗粉絲。」但粉絲的抱怨依舊沒有減少。

團隊運營不善、資源分配不合理等問題已成為粉絲對公司不滿的主要原因,在項目執行層面,票務、應援等環節,也是粉絲對公司抱怨的主要問題。例如「火箭少女」出現演唱會團票問題,十家粉絲後援會發布聯合聲明指責主辦方;坤音娛樂也因為網站購票系統不完善,導致開票時網站癱瘓,被粉絲指責。

在種種表象背後,也有屬於公司工作人員不夠專業所導致的。曾有某一線偶像的合作方工作人員對音樂先聲吐槽,該藝人團隊大量工作人員疑似粉絲出身,與粉絲進行私聯,暴露藝人行程,且在工作環節無法提供有效幫助,「只會在藝人彩排時尖叫」。

偶像行業湧入了大量的粉絲「為愛發電」,卻不得不面臨著專業層面的考驗。以坤音娛樂為例,創始人秦周懿在最初也是一個「追星女孩」,所以熟知飯圈的運營法則。但如何將曾經因為偶像而入行的員工培養成專業的工作人員,是不止坤音娛樂一家要考慮的問題。

雖然秦周懿在採訪時表達了「不能消耗粉絲」的觀點,但是粉絲作為偶像的核心消費群體,一直在被消耗。從集資投票送偶像出道、再到之後的購買代言產品、巡演門票、數字專輯、拼牌演唱會、音樂節和周邊產品,以及各種付費視頻、照片,全都要靠粉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畢竟偶像養成節目會越來越多,但短期內粉絲群體始終都是那些。2018年的100個男孩兒尚未被市場消化,出道組合也還沒有出圈,2019年又有300個男孩兒加入競爭。

粉絲流量狂歡、偶像快速養成、經紀公司加速資本化,一切看起來都很美。但看似完整的遊戲規則下,其實暗藏危機。

03.中國偶像產業,請慢一點

製造一個偶像需要多少錢?根據秦周懿在接受採訪時的描述,坤音娛樂在一年零四個月的時間裡為旗下偶像廠牌BC221投入了將近1000萬,大概有70%都花在了培訓上,另外30%則是在音樂專輯製作和宣傳上。平攤在每個人身上後,一位練習生一年半的費用大概是250萬元。而這還是在他們被稱作「貧民窟男團」的基礎上。

那麼,一個粉絲追一個愛豆能持續多久呢?根據2018年新浪的調查問卷顯示,一年不到就「爬牆」的粉絲佔60%以上。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持續的作品和關注度,粉絲粘性很低。

這也造成了很多偶像的「出道即巔峰」。其實在《中泰證券粉絲經濟產業報告》中就指出,韓國的偶像具有較強的可替代性。經紀公司通過對人員選拔、內容製作、資源分配等,佔有絕對的主導地位,藝人經紀公司能夠通過建造完整的工業化體系以保證其商業模式的延續。正是因為如此,韓國主要龍頭經紀公司均已上市,在資本市場飽受青睞。

「不行就換」在偶像產業發達的韓國已是行業潛規則,而在中國,偶像們面臨的還不僅僅是來自其他愛豆的競爭。在韓國,愛豆和其他藝人的分類明確,然而在中國,演員、歌手、偶像則根本不分家,上述三者被群眾放在同一跑道上比較。

失去光環的偶像們,只能紛紛轉型,要麼去做歌手,要麼轉型到影視行業。歌手和演員的飯就那麼好吃嗎?顯然並不。雖然歌手和演員的生命力似乎更長,但也極大的考驗著從業者的專業水平,有網友評價道「能轉型的藝人已經十分幸運」。例如,近期因為《陳情令》而人氣大漲、同樣是偶像出道的肖戰和王一博,而上一次,還是沉寂多年才翻紅的李易峰。

在粉絲經濟中,「偶像」一詞,更像是速食品的另一種說法。而偶像產業,就如同速食品加工廠。他們按照同一個模子,同一套流程,加工、包裝,再送到粉絲手中。過快的加工過程,讓偶像們丟失了質量、讓節目來不及創新,公司還未培養出人才,而整個追星體系也形成良性循環。

「這個市場太浮躁了。」《青春有你》第一期中,擔任製作人代表的張藝興感嘆道。一味的瘋狂「造星」模式已無法持續,只能說一句:中國偶像產業,請慢一點。只有慢下來,才有將來。

本文為音樂先聲原創稿件,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中國偶像選秀節目熱火朝天?日韓偶像產業,卻是背後最大的贏家
    那個時代的中國觀眾、中國娛樂產業和中國文化產業。對於「實力不夠」的唱跳偶像,甚至是對於「只看顏值的偶像」一直持批評的態度。這種全社會的審美要求,導致娛樂產業很少生產這類明星,自然讓內地本土的唱跳偶像生存困難。
  • 愛奇藝爆款網綜《偶像練習生》給中國偶像產業變革帶來哪些新思考?
    尤其,100位練習生在張藝興的帶領下,對著鏡頭90度鞠躬,齊聲喊出「全民製作人們,請多關照」的畫面,感人至深。中國偶像經濟發展30多年的時間裡,第一次有一檔節目,如此真實的將練習生們的日常生活狀態呈現出來。在中國偶像養成模式下,大眾也是第一次如此直觀的感受到,練習生們積極樂觀、陽光向上、為了夢想不懈努力,且永不服輸的精神力量。
  • 金鐘:打倒偶像產業,就能提升中國文娛產業的格調嗎?
    但是他提出的否定偶像產業、抵制資本製造流量明星這個運作方式的政策思路卻還是反映了前網際網路時代由上而下的文化管理心態,不能真正解決國內文化產業面臨外來競爭時處於弱勢地位的問題。 首先,在批評近幾年國內偶像產業種種問題的同時,忽略了長久以來國內對於偶像文化產品的龐大需求。
  • 1000億的中國偶像產業,資本下娛樂圈、選秀、飯圈和文化輸出
    恰巧這時,中國偶像市場,除了2004 年《超級女聲》的曇花一現,這個市場荒煙蔓草,頹垣敗壁中國偶像產業沒幾個人,導致大家只好去粉日韓和歐美偶像,中國偶像產業的整體拉胯也是助推歐美/日娛/韓娛收割中國市場的關鍵因素
  • 動漫界腳步請再慢一點!
    動漫界腳步請再慢一點!在十月新番之中備受期待的就是SAO,即《刀劍神域》,可能之前有的小夥伴看過刀劍的小說,所以略知劇情的小夥伴直接引起了其他不知情的小夥伴們的高度關注。第三季UW,作為刀劍網遊系列的第三部,在輕小說當中是作者最得意的一部,以宏大的世界觀,更加精彩的劇情著稱。
  • 選秀、限定團倒逼下的中國「特色」偶像產業
    ,元年之後的這2年,是無數練習生、偶像經紀公司在三大平臺的8檔偶像選秀節目中沉浮,層出不窮偶像選秀後,是視頻平臺掌握了話語權,開始讓偶像大規模走進公眾視野,也是偶像選秀和限定團,倒逼出以選秀綜藝為核心、以限定團為發展的中國「特色」偶像產業。
  • 中國偶像產業大揭秘
    見到姜勝楠的那一天,中國好聲音正在哇偶文化MIGOTOM流行音樂進行為期兩天的海選,身兼公司創始人和音樂製作人兩個身份,姜勝楠要把控妝造、節目、面審的編排等每個細節,忙得不可開交。作為中國好聲音的「大戶」,哇偶文化連續三年向中國好聲音的舞臺輸送了不少轉身選手,包括周杰倫戰隊的朱文婷、庾澄慶戰隊的彭安妮等等。在成立公司之前,姜勝楠就向《中國好聲音》推薦過夏恆。
  • 從乙方變成甲方,"張藝興們"能帶動偶像產業升級嗎?
    此時,EXO出道已經超過八年,距離張藝興成立中國個人工作室正式開展國內活動也五年有餘。2018年,愛奇藝推出《偶像練習生》,國民男團NINE PERCENT出道圈粉無數,由此掀起國內偶像選拔類節目浪潮,開啟全民"pick"之路。此間,張藝興以"張PD"身份見證了選手的成長,更見證了內娛偶像產業的全面崛起。
  • 2021年中國偶像經紀公司如何破局?
    根據藝恩發布的《2020年中國偶像產業發展報告》,2020年中國偶像產業總規模或超1300億,覆蓋了核心層音樂460億和外衍層劇集、電影、網絡電影、綜藝、廣告代言以及明星周邊/衍生品在內的各大領域855億規模。
  • 獨家縱深||食之無味、棄之可惜:2.0時代的中國偶像產業
    中國的偶像產業在商業的巨輪下走上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集體螺旋,發展周期短卻迅速迎來了火熱期,行業並沒有搭建起牢靠的生態支撐整體的可持續運營
  • 冬天跑步,請慢一點!跑步5年以上的人更看重這個……
    現在是冬季,氣溫很低對於心率上升比較慢,有些跑友可能對此沒有感覺,盲目提升速度,導致心率上升後,身體適應不了,發生一些意外。那麼,在這種天氣跑步,其實,跑得慢,真的沒什麼!
  • 慢一點,等一下
    走慢一點,坐下來陪陪自己,讓心靜下來,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這才是真正的生活。心不靜,幸福就來不了;氣不和,生命就鮮活不起來。我們的一生,從生到死,可以走得很快,也可以走得很慢。如果匆匆忙忙,好像從來沒有好好看過自己走過的這條路兩邊到底有什麼風景,其實是非常遺憾的。我覺得這一條路可以慢慢走得曲折一點,迂迴一點,你的感覺就不一樣了。一個城市為了求快,就把所有的馬路都開得筆直。可是不要忘記,我們如果去國家公園或古代的園林裡,所有的路都是彎彎曲曲的。
  • 偶像元年過後,中國的偶像時代是否已經來臨?
    2018年1月19日,《偶像練習生》正式在愛奇藝平臺開播,這一頂著抄襲惡名的綜藝,點擊量首播1小時破1億,2期破4億,收官已經突破25億,微博熱門話題閱讀量超過130億,由此拉開了中國所謂「偶像元年」的序幕。
  • 不不不,慢一點慢一點
    那是一個各自追逐夢想的年代,有的人覺得要快,只有快才能取得成功,有的人卻選擇了慢。時間來到改革開放後,那是中國的大地上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切都在追求快快快,當時的口號是「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但是他父親卻跟他說:「做啥事都得慢,做大事的人都是這樣的。」
  • 娛樂產業規則重塑的2020:偶像暴雷、網紅上位
    新星的「消失」與偶像頻頻爆雷的背後,自然有一些個體的特殊性,但同時也存在產業的「共性」。 前幾年資本市場最狂熱的時候,所有渠道都在加速孵化藝人,偶像公司的出現也如雨後春筍。然而在最初的收割過後,資本的撤離使得造星舞臺不再那般廣闊,另一方面「速生模式」也讓根基不牢固的偶像產業,時刻面對著衝擊。
  • 藝恩發布《偶像產業迭代報告》:愛奇藝平臺造星力領先全網
    近日,藝恩發布《中國偶像產業迭代研究報告:網際網路激活偶像產業「造血系統」》,梳理中國偶像產業近三十年發展脈絡。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偶像市場總規模將超1000億,目前我國偶像產業發展正處於「窗口期」。純網內容的崛起和視頻平臺的入局,激活了中國偶像產業的「造血系統」,加速中國偶像迭代進程。
  • 山村玩轉慢生活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在安吉縣上墅鄉劉家塘村,仿佛置身在木心先生《從前慢》的生活中。走在村子裡,處處可見代表著慢生活的蝸牛形象,一個個可愛的蝸牛似乎在向我們講述著小山村的變遷。 好山好水就是最佳的發展資本,意識到這一點,這些年來,村子始終堅持把生態保護作為第一要務,相繼關停礦山和汙染企業,復綠礦山160畝,大力開展治水治氣,實現全村域垃圾不落地。在此基礎上,通過道路改造拓寬,打通了整個村的「毛細血管」,10公裡慢行綠道驚豔亮相。
  • 韓國偶像產業亞洲第一?那得問臺灣偶像劇同不同意了
    中國偶像產業一無是處? 中國的偶像產業。 包括偶像劇,偶像團體和華語音樂。 很多人尋思別說超越韓國,只怕立刻嫌棄得不行。
  • 開車「慢一點」,燒油又燒錢
    開車「慢一點」,燒油又燒錢 2020-10-13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NINEPERCENT留給了偶像產業怎樣「限定的記憶」?
    18個月的限定時間內,NINEPERCENT的九位少年似乎一點也沒有變,在許久未見之後他們依然像成團之夜時用力擁抱彼此,嬉笑打鬧,但在《限定的記憶》的紀實鏡頭下,粉絲和觀眾都會微妙地感受到他們的變化,曾經的青澀不再,他們更成熟、更堅定了,對自己的認知也更加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