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守信人物故事|尋找麥兜 見證一碗油潑麵的承諾(圖)

2021-01-11 大眾網

  麥兜爸爸留在店裡的便籤。

  2016年8月開始,濟南市一個叫麥兜的孩子,陸續跟著爸爸到老崔的麵館吃油潑麵,並在店裡的牆上寫下留言條,「一邊吃麵,一邊想念」,原來麥兜的媽媽去了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父子倆通過一張張紙條表達著思念。店主老崔深受感動,他許諾父子倆,等麥兜媽媽回來,一定要請他全家一起吃一頓油潑麵。可老崔的麵館幾經輾轉,他與麥兜失聯了。

  齊魯晚報聯合芝麻信用、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近日發起「千金一諾」計劃,在山東尋找5位守信人物。今天我們講述的守信人物故事,是一碗油潑麵的承諾。

  齊魯晚報 記者 溫濤     

  因留言許諾言

  陝西漢子崔農軒,兩口子從2004年開始在濟南闖蕩,後來在舜玉路南邊的舜玉南區,開了一家米皮店,經營油潑麵、肉夾饃和米皮等陝西風味小吃。

  心懷著「做一碗有溫度的面」的樸素想法,老崔的店生意一度紅火。店裡兩邊的牆是一道風景,上面貼滿了顧客們的留言。

  從2016年8月開始,麥兜和爸爸的身影就陸續出現在老崔的店裡,而且父子倆每次吃完也會在牆上貼上留言條,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17年3月份。

  細心的老崔,通過這些留言條,知道麥兜媽媽去了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父子倆留言條上「一邊吃麵,一邊想念」的話,深深打動了老崔。他說,每次都不忍心看麥兜父子吃完面離去的背影。因為這分觸動,才有了老崔對麥兜一家的諾言。

  父子倆的真情實感,深深地打動了老崔,他許諾,等麥兜媽媽回來,一定要請他們全家一起吃一頓油潑麵。

  老崔夫婦與麥兜母子的合影。

  麥兜不來吃麵了

  但2017年的變動和坎坷,老崔始料不及。這一年,他的店經歷了三次遷址。幾經波折的老崔一直沒有放棄,最終在新世界商城找了一家檔口,在2017年十一假期試營業。

  老麵館搬遷的時候,老崔把老店裡貼在牆上的留言條,都保留了下來,他數了數,總共有1554張。其中也包括麥兜和爸爸的留言條,老崔還特意挑了出來,經常翻出來看看。

  這些小小紙片上的三言兩語,拼起了麥兜的一些故事:對媽媽的思念,有了新寵物,還評上了三好學生……

  老崔一直記著麥兜的樣子:大約八九歲,有點胖,圓臉,不是很愛說話。

  老崔也一直惦記著當初的諾言,他說自己不想成為說謊的人。他常說:也許麥兜的媽媽早就回到了濟南吧。

  但茫茫人海,又沒有麥兜父母的聯繫方式,找到他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尋找麥兜久別重逢

  轉眼到了2017年12月初。老崔和麥兜的故事,也引起了朋友們的關注,一篇題為《尋找麥兜》的文章在朋友圈開始擴散。大家也深深地被麥兜爺倆「一邊吃麵,一邊思念」的真情所觸動,更被老崔的諾言所感染。很多熱心的朋友,也加入到尋找麥兜的行動中來。主動通過各種渠道,幫著尋找麥兜一家。

  然後,奇蹟就這樣發生了,很快有了麥兜的線索。

  記者遠在香港的朋友玉林發來信息說,他的表哥也參加過南蘇丹的維和任務,應該跟麥兜的媽媽是戰友。他第一時間把麥兜的相關信息轉給了表哥,表哥又把信息轉給了自己的政委。

  與此同時,另一位網友「遠黛青青」看到文章後,也給老崔提供線索,她認識麥兜,麥兜跟她兒子一樣大,現在麵館附近一所小學上學。後來了解到,她跟麥兜的姥爺家是鄰居,為了此事,還專門去了麥兜家一趟。

  2017年12月10日晚,記者正好去老崔的麵館吃麵,店裡此時顧客已經很少。一邊吃著一邊跟老崔聊天,話題很快說到了麥兜。話音剛落,轉眼看到來了一對父子。

  「這不是麥兜嘛!」老崔扭頭看到這對父子,沉默片刻,脫口說出了這句話。

  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大家彼此寒暄,一起拍了合影。老崔兩口子招呼麥兜爺倆坐下。

  惦念珍貴而溫暖

  麥兜的爸爸叫劉濤,他說,麥兜的媽媽尹囡囡10月份就結束維和任務回來了,只是當天不巧,跟朋友有約,就沒過來。

  老崔覺得挺遺憾。「春節聯歡晚會的時候,我看到有駐南蘇丹的戰士拜年的畫面,上面還有兩名女戰士,我當時就想,這其中會不會有麥兜的媽媽?」老崔說,「在國外的人很多,但維和不一樣,隨時有危險,這種揪心,是二十四小時時時刻刻的呀。」

  麥兜的爸爸倒是挺平靜,他說麥兜的媽媽是口腔科醫生,相對來說還比較安全,執行任務的工兵和巡邏的戰士才是最危險的。

  其實執行任務的風險和兩地的思念,只是維和人員需要面對的一部分。劉濤說,與麥兜媽媽同去的一位曹姓女戰友,孩子跟麥兜差不多大,但因為丈夫的事業,又因家裡老人都在外地,去南蘇丹執行任務這一年,選擇了給孩子辦了休學,讓他回到了老家。這種付出,也許是外人不知道的。

  執行任務期間,麥兜的姥姥胸椎骨折,為了不影響麥兜媽媽在外執行任務,一直等她回來才告知此事。麥兜爸爸也有4個多月在外出差,麥兜就遊走在姑媽家、奶奶家,有過留守兒童的經歷。

  接下來故事有了圓滿的結局。麥兜全家一起來到老崔的麵館,老崔兌現了自己的諾言,請麥兜一家吃了一頓熱騰騰的面。

  劉濤說,他們一家都非常感念老崔兩口子的惦念,這是一分非常珍貴而溫暖的情感。

  已經趕回陝西老家過春節的老崔,手機裡仍然保存著那天跟麥兜一家的合影。那一天,是2017年12月23日。

  □記者手記     

  做一個溫暖的人

  老崔的奮鬥故事,老崔跟麥兜的故事,有家有國,是過去一年中最令我難忘的故事,沒有之一。

  一碗麵也許是微不足道的,但這碗面背後的真誠和諾言,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是有溫度的。這恐怕也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但現實中卻很缺少的。願我們都和麥兜一樣,和老崔一樣,任他歲月流轉,不管經歷什麼,都能保持自己的溫度,做一個溫暖的人。

  

相關焦點

  • 「手工油潑麵」的做法+配方,一碗美滋滋的油潑麵,實在太好吃了
    對於自製手工面,一直都停留在擀張麵皮切成條,最近麵食做多了,就想試試油潑麵,嗯,比想像的簡單,有點膨脹。油潑麵的用料麵粉300g 食鹽3g 溫水150g 辣椒麵適量 大蒜適量 蔥花一根 香菜一根 生抽適量 醋適量 花椒粉適量 食用油適量 萵筍葉適量 胡蘿蔔一根 西葫蘆半根油潑麵的做法步驟1和面。
  • 「油潑麵」好吃有訣竅,掌握這4步,油潑麵香辣好吃,口味勁道
    那麼,油潑麵這種食物,到底起源於最早起源於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在當時叫作「禮面」。從秦漢時期入手下手,則稱之為「湯餅」,意思就是湯煮的麵食,類似於今天說的湯麵對於古人而言,在寒冷的冬季,吃上一碗熱火朝天的「湯餅」簡直是幸福之至。晉代的束皙曾經在《餅賦》中寫道:「玄冬猛寒,清晨之會,涕凍鼻中,霜成口外,充虛解戰,湯餅為最。
  • 太原很火爆的油潑麵,你吃過嗎?
    全網播放量破二億,其中裡面多次出現吃油潑麵的鏡頭。油潑麵在陝西和山西運城、臨汾一帶就是一種普通的麵食,做法也比較簡單,就是將麵條在開水中煮熟盛入碗中,然後放蔥花、花椒粉、鹽和特製醬料平鋪在面上,用滾燙的特製菜油澆在調料上,激發出香味,美味即成。
  • 扯麵,那一碗油潑扯麵的粗豪風味 !
    合陽隨處可見大小不一的麵館,幾乎每個麵館、餐館只要賣麵條,都有扯麵,吃麵時再倒上一碗青幽幽、熱滾滾的麵湯在一旁,吃完後喝碗湯,聊咋哩。吃法主要有油潑和臊子,油潑扯麵更有特色一些。油潑扯麵,是在麵條上加辣椒麵、大蔥、蒜泥等調料,用燒熱的菜籽油潑到辣椒麵上。臊子扯麵,是將臊子肉拌在面裡,加上一些油潑辣子和其它調料。扯麵主要原料:麵粉、雞蛋、辣椒麵、時令綠葉菜、豆芽、大蔥、酸、調味品。
  • 「紅雨說裝臺」:正宗油潑麵就得配蒜
    「  是的,刁大順說這話的時候,吃的就是陝西「褲帶面」中的「油潑褲帶面「。  如果您來陝西,來西安,記得一定要去當地的麵館,點上一碗正宗的陝西「油潑褲帶面「哦!  這是陝西最特色的麵條,像褲帶,吃一碗,——頂飽!  【紅雨說裝臺】之十九:正宗油潑麵就得配蒜
  • 油潑麵要如何製作才能美味?
    有刀面,還有刀削麵,還有傳統特色的一種麵食,那就是油潑麵。現在油潑麵的話是非常受我們歡迎的,一般情況下,在全國各地它都會有油潑麵的出現。 無論是去上班或者是我們去外地的地方出差的話,我都會習慣的去食用一款油潑麵,在我看來,如果是適合油潑麵的話,我會去食用,那麼我一般都會去出差這個地方,因為這種油潑麵製作方法是非常簡單的,而且方便快速,最主要的是做出來的味道也不會很差。
  • 陝西油潑麵,酸辣鮮香,吃完酣暢淋漓
    油潑麵是陝西特產的麵條之一。說到油潑麵,讓我想起了「白鹿平原」,具有獨特的精緻感。尤其是一碗熱氣騰騰的噴油麵條,當熱油濺到麵條上時,香味似乎在嘴唇上。油潑麵多用刀削麵,也可以使用餃子皮。吃油潑麵的另一個特點是碗大。如果您在陝西吃油潑麵,您會發現其中很大一部分而且非常令人耳目一新。在家自製產品遵循個人喜好與簡單方便的生產相結合的原則。油潑麵的調味料,個人認為必須加醋調味。辣椒麵也應該較厚。陝西當地朋友說,辣椒麵應該撒在底部。也有人說放特殊的油散面。實際上,它可以基於您自己的烹飪經驗。
  • 當油潑麵遇到番茄汁會成為什麼樣的美食?
    提起油潑麵,可能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電視劇《白鹿原》中張嘉譯吃麵的鏡頭,看的人口水直流感覺瞬間就餓了。油潑麵,傳統特色麵食之一,歷史悠久,起源於周,以陝西的油潑麵最為著名,一個「潑」字,最能展現大西北人的豪情。
  • 電視劇《裝臺》裡的油潑麵 在開封卻有不同做法 酸辣開胃爽口
    電視劇《裝臺》裡的油潑麵 在開封卻有不同做法 酸辣開胃爽口電視劇《裝臺》開始四分鐘,油潑麵就出場了,每人一大碗油潑麵點幾個小菜,弄點小酒,美滴很!到了陝西西安,除了來碗泡饃先填填胃,之後就是尋找各種麵店開始饕餮之旅。西安各種麵食品種繁多,兩三天的功夫是吃不過來的,但每次去西安三種麵食是絕對不能不吃的一、biangbiang面(這biang字實在打不出來)
  • 這樣子做出來的油潑麵,好吃得沒商量!
    夏天的時候,街上的夜市出了的時候,芒果醬最喜歡的就是吃油潑麵了。夜市攤位的老闆,把煮好的面在篩子裡邊瀝一下水,放上辣椒、蒜末、蔥花,調料等,再潑上一勺滾燙滾燙的熱油,聽到熱油滋滋滋的聲音,就覺得這一晚油潑麵肯定好吃,不自覺地就開始吞咽口水。
  • 看張嘉譯吃油潑麵,拌出來的香,口水止不住時,猛咬一口
    文/阿宏《白鹿原》張嘉譯吃油潑麵,隔著屏幕都覺得香,一種吃出影帝的面。油潑麵是威震三秦的麵食,源於陝西,整個西北都流行。在電視劇《白鹿原》中張嘉譯吃油潑麵的場景,隔著屏幕都覺得香,一碗油潑麵吃出影帝的氣魄。
  • 南陽這家油潑麵好評率99%,澆頭面也是【獨家秘方】!
    天氣冷颼颼的今兒大頭要去葛大碗吃麵!啥?還吃油潑麵不不不,天冷了咱們吃點熱乎的刀削麵他們家不僅是油潑麵NO1.茶樹菇肉絲麵重磅壓軸,稱得上店裡除了油潑麵以外的金子招牌了,湯頭紅亮濃鬱,面上鋪滿了茶樹菇肉絲,這誰抵得住!麵條裹滿了湯汁,再配上一口茶樹菇,鮮味兒和面的味道相交融。
  • 著名歌手杜德偉化身大胃王主播,一次吃下九碗陝西油潑麵
    而著名歌手杜德偉也是發表了一段視頻,內容是自己挑戰陝西油潑麵的一個小段子。在視頻中,杜德偉表示稱,自己要挑戰的是武漢特產油潑麵,只不過這次可不單單是吃麵這麼簡單,而是為了要證明自己也是「大胃王」從視頻中不難看出,這個油潑麵真是又長又寬,這個碗也真是又大又圓,而且這一碗就差不多是一人′了,難不成杜德偉真能吃下這麼多嗎?
  • 西安只有本地人才會去吃的油潑麵,開著導航也不好找,味道特別好
    油潑麵是西安當地的特色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油潑麵就是把麵條下好之後,放入辣椒用油澆在上面,通過熱油將辣椒的香味激發出來,同時油又能夠均勻的將麵條包裹起來,吃起來鮮香味美,讓人百吃不厭。西安做油潑麵的餐館有很多家,而這家號稱是西安第一好吃的油潑麵館,來吃的大部分是當地人,這家店藏在深巷子裡,位置非常偏僻,開著導航也不好找,它就是西安的油潑麵館馬振面。這是一家老字號的麵館,每天早上11點開門營業到晚上9點,全天店裡都擠滿人。
  • 在家吃泡麵的第N天,臊子麵、拉麵、油潑麵、我好想你們!
    有筋有肉有油花的牛腩,分量紮實,嫩而不柴,滿碗儘是牛腩香,大口吃肉超級滿足。豪華油潑麵是這裡的必點面,它的配菜超級豐富,一碗下肚渾身透著舒坦。翡翠油潑麵,採用傳統的油潑麵做法,但面卻並不是印象中的寬面。
  • 川渝麻辣火鍋、山西油潑麵……外地美食遍地開花,濟南飲食多元化
    面可以選擇粗細,即使是細面也充滿嚼勁,湯底鮮味爆表,豬肘肉軟糯,簡直是完美搭配,人均23元左右。 山西的麵食一向出名,來自山西的晉老扣山西麵館俘獲了不少濟南人的胃,更俘獲了一大批忠實的食客。在歷山路、山大路均有分店,面的種類很齊全,招牌有油潑麵、大同小燉肉麵、魚頭泡麵、紅燒牛肉麵、老壇酸菜牛肉麵,人均25元左右。
  • 油潑麵、臊子麵、餄餎面,來看看陝西西安這些美味的麵條,你知道幾種?
    油潑麵 在西安花樣繁多的麵條中,小編最愛吃的就是油潑麵了。油潑麵不是一般的湯麵,而是類似於乾拌麵的一種麵條食物。其實說油潑麵是拌麵也略有偏頗,因為常見的拌麵是用各種醬或滷來拌麵條,但油潑麵是把各種食材和調味料堆在麵條上,再把熱油潑上去。
  • 吃到一碗堪稱夢幻的油潑麵,越流汗越舒爽,真是好有味!
    而油潑麵,則帶著一些一種北方人的大氣,宛如吆喝一般,熱油落入麵條發出的聲音,爭先恐後地對著每一個人宣揚著自己的味美和醇香,令嘴裡不由得就分泌了唾液。不到一秒的滾油現潑,締造了油潑麵的真正味道朋友有給我做過一次油潑麵,簡短的三兩麵條鋪陳在碗底,些許蔥花,碎蒜,青菜覆蓋其上顯得有些單調,一勺辣椒麵更是有些令我皺起眉頭,畢竟我是真的不太能吃辣。
  • 周至油潑麵 聊咋咧
    周至油潑麵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小吃,主要製作材料有麵粉、菠菜、辣椒麵等,屬於秦菜系。油潑麵是一種很普通的麵食製作方法,將手工製作的麵條在開水中煮熟後撈在碗裡,將蔥花碎、花椒粉、鹽等配料和厚厚一層的辣椒麵一起平鋪在面上,用燒的滾燙的菜油澆在調料上,頓時熱油沸騰,將花椒麵、辣椒麵燙熟而滿碗紅光。
  • 網評:亞洲最好吃的麵條,油潑麵第三,第一不是蘭州拉麵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各個國家網友們評選出來的「亞洲最好吃的幾種麵條」讓我們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麵條上榜了吧第5名:韓國炸醬麵韓國炸醬麵作為韓國代表性美食之一,幾乎所有去韓國的人都會吃上一碗正宗的韓國炸醬麵,韓國炸醬麵醬重味濃,用料豐富,所以深受韓國人們喜愛,這幾年在中國也出現不少賣韓國炸醬麵的餐廳,很多年輕人受到韓劇的影響都想去嘗嘗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