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了解地球的過去,卻猜不中地球的結局!地球的未來何去何從

2020-12-22 古今奇聞雜談

在20世紀中期之後,科學家經過研究各種巖石、化石,推測出了地球大概誕生於46億年前,地球的出現時間我們大概都有所了解了,但要知道,萬物都有終結的一天,我們的地球也不會有例外。那麼地球的未來會如何呢?

科學家認為,地球在過去5億年的時間裡,經歷過5次物種大滅絕,奧陶紀、泥盆紀、二疊紀、三疊紀和白堊紀,可怕的是第6次滅絕事件正在悄悄降臨。

回顧過去的5次滅絕,兩次與天體物理學有關。

第一次發生在奧陶紀,距離地球6000光年遠的兩顆中子星玩「親親」,結果無法分裂撞在了一起,迸發出「愛的火花」,伽馬射線橫掃地球,鸚鵡螺、三葉蟲、星甲魚、板足鱉等物種就此完結。

第二次發生在白堊紀,一顆直徑為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主宰地球1.6億年的恐龍退出歷史舞臺,同時地球上大部分的生物也滅絕了,地球的生命開始重新洗牌。

直到30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出現了,經過了漫長的進化,終於在兩三百萬年前,人類終於開始有巨大變化了,原始人類漸漸地擁有了智慧。

又過了2000年之後,人類古文明出現了,包括兩河文明、尼羅河文明、愛琴文明、殷商文明、奧爾梅克文明、亞特蘭蒂斯文明等等,其中關於亞特蘭蒂斯文明的形成說法眾多,最為神秘。200多年前,人類現代文明開始誕生,形成了如今地球這個生機勃勃的景象。

由此可見,對於地球的過去,大方向上看,我們還是比較了解的,但地球的未來呢?其實從前五次的物種大滅絕就可以發現,地球每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次生物輪迴,而每當某種物種滅絕之後,就會有新的物種出現,而這個物質甚至比原來的更加智慧、高級,就例如說我們人類。

所以如果在下一次滅絕事件發生後,地球會如何?人類會將被取代嗎?

科學家推測,地球的第六次的物種滅絕可能發生在140萬年後,流浪恆星Gliese 710正以每秒3.4公裡的速度悄然靠近太陽系。

Gliese 710是一顆紅矮星,位於巨蛇座,直徑約有90萬公裡,由於它的巨大直徑,在進入太陽系後,很有可能會穿過奧爾特雲,擾亂太陽系的所有天體,而這些天體衝向地球,讓地球面臨大災難,地球也會走向毀滅的邊際。

而人類必須在這一切來臨之際找到應對之策,或許星際移民是最優的選擇吧!對此,你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也許這是地球最好的結局,來看看這是為什麼!
    地球在航行2400年後到達比鄰星,再過100年時間,它將泊入這顆恆星的軌道,成為它的一顆衛星。這是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的大作《流浪地球》書籍的簡介,第一句話就是「50億年的壯麗生涯已成為飄逝的夢幻,太陽死了」!那麼太陽又為什麼會死亡呢?他死亡後會變成什麼呢?要理解這幾個問題,我們就要先了解太陽或者恆星的壽命及其演化過程。
  • 也許在未來,我們也要像電影《流浪地球》那樣,帶著地球流浪
    影片中人類這種選擇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帶著我們生存的家園一起逃離困境,還是無論何時都要與家人在一起的一種中華民族的傳統觀念。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很強的家庭觀念,"天下之本在家。"因為我們是兩代人,總會有不同的價值觀,看待事物的方式不能總是一致,有時候父母總用他們自己的方式愛我們,導致我們之間產生了很多矛盾,因為就像我需要梨子,你卻硬塞蘋果給我,我不僅吃不下這個蘋果,甚至還會丟掉它。其實在兩代人之間的關係,最好的方式是包容和理解彼此。無論作為子女的你現在的社會身份是什麼,是學生也好,是上班族也好,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壓力。
  • 關注地球的現在和未來,不讓地球去流浪,世界末日永不來
    正在熱映的電影《流浪地球》很火,預測票房會突破50億元。2月13日,外交部例行發布會上,發言人華春瑩在回答有關電影的問題時,她說:「我知道現在大火的電影是《流浪地球》,不知道你看過沒,建議你去看一下。」電影《流浪地球》為什麼能讓影院爆滿?也許是因為電影直擊了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的命運。
  • 另一個地球?星球質量是地球的7倍,環境或適宜人類居住
    在我們高中的時候,學習地理知識,那時候我們就開始了解到地球為什麼會有生命的存在。是因為地球有合適的大氣層、適宜的溫度、有空氣、有水、有一年四季。曾經的我們不重視環境保護,讓地球母親受傷。近年來,我國有很多科幻題材的電影,假設地球滅亡,人類將何去何從?
  • 12級地震也摧毀不了地球,因為地球無法自殺!但白矮星可以
    十二級地震能不能毀滅地球,其實做個簡單計算即可知道!但事實上無論再大的地震都毀滅不了地球,因為這和天體的結構有關!一、假如僅從理論上來計算的話需要多少級地震才能毀滅地球?這其實可以將地球的引力結合能搬出來試試水,看看多大級別的能量能超過地球的引力結合能!
  • 怪異的進化:地球生命的奇幻未來
    你當然可以依據你所預見的未來場景和危機構建出各個物種的變異形象。不過,如果我們人類徹底從這個地球滅亡之後,情況又將是怎樣的呢?導演Floris Kaayk在短片《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Creatures)中構建了一個人類毀滅後,地球由各種人體器官組成的世界:一個眼球,手指自走生物體等等。你大可嘲笑片子的設定,就像總有人也會對你未來的物種構思不屑一樣。
  • 若以亞光速遊覽宇宙,一年後回到地球,地球過去了多少年?
    那若以亞光速離開地球,一年後返回地球,地球上的時間過去了多久?一直以來,人們都希望能以更快的速度運動,如此,在距離既定的情況下,運動所需時間便會有所減少。以生活實例來說,若飛機或高鐵的速度有所提高,那麼我們前往外地所需花費的時間便會減少;以太空航行為例,若飛行器的飛行速度有所提高,則意味著飛往某既定星球所需花費的時間有所減少,或者也可理解為我們能去往更遠的地方。
  • 地球壽命有多長?人類文明結局會是什麼樣?
    作者:文/虞子期 地球作為人類如今已知唯一可以生存的地球,可以說是完全離不開它,就算是地球的生態環境變得非常的糟糕,人類或者地球生命依然可以承受,可能基本都不願意為未來做出努力進入到「第二地球」。
  • 地球日科技電影周
    4月20日至26日地球日活動周期間,將連續推出七部重磅科技電影,聚焦陸地和海洋中多種多樣的生命,透過鏡頭,揭秘隱藏在平靜背後的鬥爭與生存,述說生命的脆弱與頑強。4月20日開始在騰訊視頻、央視頻、新華網、百度百科、快手、I自然全媒體、B站等多平臺同步播出,為了讓大家深入了解地球生命故事,我們特別邀請了七位各行業大咖,帶給大家關於這七部電影的專業註解和延伸思考。
  • 人類並非來自地球?科學家找到「證據」:地球其實是一座監獄
    這三種理論中,人們更相信進化論,進化論在提出後的百年以來,已經有大量的來自各個科學領域的證據證明。不過,隨著人們對於宇宙的探索逐漸深入,外星生物創造論逐漸開始被科學家重視並開始研究,他們提出也許人類真的不是地球的產物。那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 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嗎?
    流浪地球可以說這些年來中國科幻片的巔峰之作。說心裡話,郭帆導演將劉慈欣的作品導的很出色。在細節和情節方面真是無可挑剔。與某些科幻電影中將大樓p上屏幕就是未來的敷衍形成了天壤之別。 大家看到我這個題目可能感覺我又是個噴子。但事實並非如此。
  • 《流浪地球》中最大的「漏洞」,研究員:推動地球等於自取滅亡?
    引言:今年春節檔一部不被看好的電影成功逆襲成為了票房冠軍,它就是《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所呈現的特效可以說十分精良,觀眾們看了之後直呼過癮。然而它畢竟是科幻片,有專家指出了電影暴露出來的最大「漏洞」,推動地球就等於自取滅亡。
  • 《地球百子》終季:地球毀滅200年後,一個文明的生存與消亡
    國內只有少部分人認為《地球百子》是難得一見的科幻好劇,這部分人持有和反對者完全不同的論調,燒腦,時間線清晰,製作精良是評價的關鍵詞。為什麼會產生兩極分化的認知差?我們需要了解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後者顯然比前者投入的時間更多,對其人物和情節探索的更深入。今天的這篇文章,就是我對《地球百子》的一些解讀,有關故事,有關人物,有關人類最後的生存。
  • 推動地球 離開太陽 「流浪地球」能否在未來實現?
    至少在理論化上,移動地球到一個不同的軌道上是可能的。2019年在中國上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為了逃離不斷膨脹的太陽以及避免和木星相撞,人類利用極大地行星發動機去嘗試改變地球的軌道。這樣的設想可能在某一天成為現實。在50億年後,太陽會耗盡燃料並且擴張,並且很可能吞噬地球,更緊急的威脅是全區變暖引起的大災變。
  • 就在不久前 木星也許救了地球
    如果真是這樣,這個充滿氣體的大傢伙,也許避免了地球遭受毀滅性的星際碰撞。  關於「碰撞閃光」的第一份報告,被認為來自業餘天文愛好者丹·彼得森。他將觀察結果發表在 CloudyNights.com:  「今天上午(2012年9月10號)的11:35:40UT,我在木星東翼觀察到,一次持續兩秒的亮白色爆炸。
  • 地球之外真的沒有「新地球」嗎?科學家們在月食中尋找出新生命!
    由於從細菌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氣中幾乎所有的氧氣都在那裡。因此,尋找臭氧和XO行星的大氣層可能是一種間接的方法,可以了解那裡是否有生命存在。 其實那是一回事,未來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能夠做到這一點,但韋伯將無法看到臭氧紫外線的影響。所以我們需要一支艦隊來共同尋找「新地球」。
  • 《流浪地球》中地球擺脫太陽引力哪些是不可能實現的?
    最近大火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是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擺脫太陽引力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小說中有一個設定就是當地球推力到達一個值時就可以擺脫太陽引力,推力達到這個值在現實中可行嗎
  • 這些科幻漫畫,適合喜歡《流浪地球》的你
    誰說中國做不出好看的科幻電影?2019年春節檔,一部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客串,不靠流量藝人主演,卻短短5天收穫超20億票房和極佳口碑的電影——《流浪地球》,一舉成為時下最令人出乎意料的賀歲片黑馬,在春節期間給大家帶來一場中式浪漫的科幻盛宴。《流浪地球》的小說原作,來自曾著有《三體》、《球狀閃電》等作品,並獲得雨果獎的國內頂尖科幻作者劉慈欣。
  • ...bbc|life|王朝|紀錄片|地球|地球的力量|荒野間諜|地球脈動2...
    有豆瓣網友Vulpecula.h這樣評價本片:「無論你懷著怎樣的心情,有著怎樣的地位,當你跟隨這部劇進入生命的話題中時,你會重新找到自己的本性。」也希望看到這部影片的你,找到自己的本性。11.《地球的力量》出品時間:2007-11-20豆瓣評分:9.4分本片描述了構成地球歷史的幾個重大事件,它們使生命得以在地球上繁榮,每一集將揭示一種不同的、對地球演化起到關鍵影響的作用力——包括:火山, 海洋, 大氣層以及冰層。在地球形成的45億年中,它是如何變成如今的模樣,四大要素如何在地球上孕育生命?也許很多困惑已久的問題,可以在這部紀錄片中找到答案。
  • 一開場地球就被炸沒了!《神盾局特工》第5季暗示《復聯4》結局?
    1.主角們自己幾個不靠譜的推測剛來到未來世界的時候,寇森一夥就紛紛開始表達自己的意見。這也許是編劇給的一些提示,或者是誤導。女主黛西說,這可能是惡靈騎士和寇森交易導致的結果。這就能圓過去了,他們其實來到的是惡魔世界,這是惡魔給他們的一次試煉,全部都是假的!悠悠球說,其實這根本不是現實,他們還是虛擬框架裡面,所以復仇者他們世界還是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