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給中國取了個尊貴又霸氣的名字,聽著很耳熟

2021-01-17 騰訊網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阿房宮賦》。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自認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皇帝」一稱,也定下了2000多年封建王朝,作為始皇帝,秦始皇功績難有人超越,他還給秦國取了一個名字,沿用至今。

古人取名很講究,別看古代朝代的名字很單一,但大有來頭。

中國第一個王朝為夏:

上古時期,黃河泛濫,大禹子承父業繼續治理黃河水患,他靠著疏導河道,引洪流而下,為了治理洪水,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因治水有功又被派去徵討三苗,此時的大禹聲望極高,舜就把王位禪讓給了禹。

《墨子·非攻》中說:別物上下,卿制大極,而神民不違,天下乃靜。

大禹傳位給益,可大禹的兒子啟在眾人的擁護下繼位,《竹書紀年》中說,啟殺益奪得君位。不管是那種說法,公天下已經開始過渡到家天下,夏朝因此建立。

啟為何要定國號為「夏」呢?

相傳大禹因治水之功被舜分封在陽翟為「夏伯」後,他麾下的部落都叫「大夏」,治啊原始社會時期,男子都沒有姓,只有氏,大禹部落的男性都自稱為夏后氏,啟繼位後,就沿用「夏」。

商是考古界能考究到最早的王朝:

商的始祖為契,相傳他是玄鳥的後裔,《詩經·玄鳥》中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契建立了部落,契的後裔子孫都精通「經商」,其餘各地的人都叫他們商人,第十四代湯時,商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強大的方國,他們也開始徵戰,湯十一徵而無敵於天下,滅夏之後,建立了商國。後盤庚遷都殷,又將殷商連稱。

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

秦也是一個小部落,始祖非子因為給周孝王養馬有功,賜嬴姓,分封在秦地,因此也叫「秦嬴」,秦國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逐漸成為西北強國,秦始皇繼位後,兼併六國,一統天下,沿用秦號。

不過秦始皇創立了許多稱呼,他給秦國也取了一個名字叫「中華」。

「中華」是「中國」與華夏的合稱,中國一次在西周時期就開始頻繁使用,不過它並不是指一個國家,而是指著中原,中土,也就是黃河中下遊地區。

《禮記·王制》規定了這種概念:中國蠻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

華夏也指著中原,也有禮儀,服飾含義,《春秋·左傳·正義》中又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思就是禮儀之邦。

中華兩者的概念融合到了一起,這兩個名字也將承上啟下,繼續延續著中國文明,我們或許覺得「中華」聽起來非常平常,可在詞窮的古代,「中華」相當霸氣,秦始皇想要千秋萬世,中華文明也得以傳承千載。

雖然秦國只存在的短短十餘年,不過中華卻延續了下來,歷經兩千年不變,時至今日,「中華」依舊還是中國對外的一張明信片。

相關焦點

  •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給中國取了尊貴霸氣的名字,聽起來很熟悉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自認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造皇帝一稱,封建了2000多年的王朝,作為始皇,秦始皇的功績難以超越,他給秦國起了名字,一直使用到現在。古人的名字很講究,古代時代的名字雖然單一,但很有背景。
  •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給中國起了個新的名字,無比霸氣沿用至今
    2021-01-09 06:38:01 來源: 寶寶的小酒窩 舉報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秦始皇是第一位統一天下的皇帝
  • 為什麼秦始皇滅了六國,最終卻沒能統一中國?
    秦始皇嬴政13歲即王位,一生南徵北戰鮮有敵手,在位期間先後滅了其餘六個諸侯國,北擊匈奴南徵百越,對內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廢除分封制,建立起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秦朝,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基本政治格局,功蓋三皇德高五帝自稱始皇帝,完成了歷史上不可一世的貢獻。
  •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最後的下場又是如何?
    ——李賀我國古代詩人無不以秦始皇嬴政作為榜樣,李白更是寫下了「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的千古名句。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掃蕩六合,統一天下,但是那些被秦始皇滅國的國君去了哪裡,卻鮮為人知。現在筆者就來盤點一下,六國國君在滅國之後都被秦始皇如何處置?
  • 秦始皇統一了天下,可六國後宮中的女人該何去何從?始皇帝有妙招
    前言: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來鞏固統治,書同文、車同軌、度同制、行同倫,功績流傳千古。但有一件事情卻讓他很頭疼,那就是六國後宮中的眾多美女該如何處置呢?意思是說,除了結髮妻子之外,士人最多再納一個姬妾,大夫可最多納三個姬妾,而地位尊貴的諸侯就可以「一娶九女」,也就是一妻八妾,因為「九女」象徵「九州」,有保佑國土興旺發達之意。
  • 秦始皇滅了六國,並未統一全國,還有一個國家倖存
    秦始皇十年滅六國,並未統一全國,還有一個衛國,直到秦二世時才被滅掉。公元前254年,衛國在魏安王后期被魏國吞併,魏安王把衛主降為封君,從此退出諸侯國序列,衛君成為魏國的附庸。但衛國直到秦始皇誅滅六國後都未滅國,直至秦二世一言廢衛君角為庶民,衛國才正式結束。秦始皇為何最後留了一個衛國沒統一?
  • 秦始皇雄才偉略統一六國,為何在他死後天下大亂?
    秦始皇縱橫捭闔,統一六國,這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高度,雖然秦國是累積了六世的資源,但是還是需要一個有魄力之人去整合這些資源。秦始皇在世之時,手上頗多良將,蒙恬、趙佗等人皆能徵慣戰,李斯、姚賈等個個能言善辯,再加上秦始皇自己的威勢與才幹,他在世之時,沒有一個人敢挑戰他的底線。
  • 一場巨大的陰謀,一位韓國的臥底,成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最強助攻
    呂不韋和嬴政幻想著水渠修建完畢後的盛大景象,卻絲毫不知,這看似美好的一切背後卻埋藏著巨大的陰謀。鄭國渠修建背後的陰謀秦國經過幾代秦王的變法改革後國力日益強大,經常和其它六國約架。這其中被欺負得最慘的當屬韓國。
  • 秦始皇一統六國後,六國國君最後都是什麼樣的下場?
    兩千多年前的時候,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位強人,他就是秦始皇,他掌控了秦國的權勢之後,利用自身的優勢力量消滅了其餘六國,完成了對紛亂天下的統一。實際上從春秋到戰國,這些國家早已經從一個個諸侯國演變成為了獨立的國家,因此秦國完全就是一家一家打過去,最終才完成了大一統。而秦始皇嬴政也終於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集權統治的王朝。
  • 此國向中國申請改名,皇帝看後怒道:將其國名倒置,名字聽著耳熟
    箕子也就是紂王的叔叔,事實上,不止它一個國家名字是中國取的,還有另一個國家也是。 這個國家開始有一部分是百越的地盤,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覺得不滿意,他將秦朝的八十萬大軍分成兩份。
  • 秦始皇的逆襲:9歲被舉國追殺,13歲君臨天下,39歲統一六國
    因為很多影視劇的渲染,很多人會認為,秦始皇繼任秦王、統一六國是順風順水的事,但事實上,他曾是最不可能完成這件事的人。秦始皇的逆襲,才是最讓人心動的過程。所以我們看到的秦始皇,為什麼能統一六國,是因為他從出生開始,所走過的每一步,都充滿艱辛。回到秦國的嬴政並不被認可,他在最後能夠繼任秦王,背後其實隱藏了各種鬥智鬥勇——
  • 為什麼那麼多人認為統一六國的秦始皇,真的沒能力,只是摘桃子?
    秦始皇統一六國只是摘桃子?那麼問題來了,為何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國君都沒能摘到桃子而只有秦始皇摘到了?秦滅六國用了十年時間,如果說滅掉一兩個國家都是僥倖的結果,那麼十年之間滅掉六大諸侯國,「僥倖」根本解釋不通。但要說滅六國完全是秦始皇的功勞,也是不客觀的,這就陷入了孤立片面的唯心史觀。
  • 秦用百年統一六國,為何很快就滅亡了?主要是秦始皇的四大失誤
    秦始皇建立秦王朝後,為統一的成功所陶醉,沒有及時認識到打江山和守江山的區別,沒有抓住有利時機對治國的指導思想進行必要的調整,卻進而將法家思想神聖化,一味地「以吏為師」,對國家政治生活實行高壓政策,對人民則進行無窮的壓榨。嚴刑酷法的結果是天下寒心。國家統一後只有幾年,時局混亂,以致不可收拾。
  • 統一六國後,秦王嬴政為何不稱「王」,而要創立「皇帝」的尊號?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他把中國推向大統一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開創了新的局面,是首位完成華夏大統一的鐵腕政治人物,被後世稱為「千古一帝」。「千古一帝」秦始皇中國在秦始皇之前有「三皇五帝」,而秦始皇統一六國時還只是「秦王」。這個稱呼和原來其它各國的「王」沒啥區別,與嬴政氣吞山河,一統天下的雄偉大志很不相稱。
  • 她是中國史上首位女富豪,為秦始皇陵提供100多噸水銀,名字聽著很耳熟
    公元前前221年,秦始皇消滅了最後一個諸侯國齊國,完成了全國大統一。秦始皇曾因生母趙姬淫亂後宮囚禁其於偏宮,過湘江時突然遇到狂風大浪而遷怒湘水女神砍盡湘山樹木,後宮佳麗無數兒女成群卻未封一個皇后。
  • 天下統一後,秦始皇更像是精神領袖,具體事情都是李斯在做!
    秦王嬴政發布了一到命令,如今七國已經變成了一國,如果我還是叫秦王的話,那就和六國的國王沒有什麼區別了,你們都好好給我想一想,給我取一個新的稱呼,名字要響亮,聽起來要有氣勢。這命令一下,大臣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自古以來,最牛逼莫過三皇五帝,可看咱們這位主子的意思,是想超越古今一切,乾脆啊,就給他綜合概括一下,叫皇帝算了。
  • 秦惠文王是否有能力像秦始皇一樣用十年統一六國?
    在位期間,秦惠文王用張儀為相連橫六國,以公孫衍、樗裡疾、司馬錯為將,東出函谷、西平巴蜀、南下商於、北伐義渠,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當時距秦始皇統一六國還有90年。縱然秦惠文王雄才大略,再活十年也不成完成統一大業。因為,經過80年的積累,秦始皇才能用十年統一六國。秦惠文想用十年完成九十年的業績是不切實際的。我們從軍事角度來論述。
  • 《史記》的秦始皇,剛兼併六國,就膨脹了,李斯在幹嘛
    但為何秦國統一後,大秦帝國只存在十五年就滅亡了呢?這種速亡是誰造成的呢?秦國統一六國是必然的:秦國之所以能滅了六國,統一天下,並非完全是秦始皇的功勞。這其中隱含千百年來哲學中分與合大勢所趨的邏輯必然。但是歷經數世之後,齊國不思創新變法,被五國聯合攻打後,國力逐漸衰微。自己滅掉自己指日可待。綜上所述,這六個國家即使沒有秦國消滅,他們也維持不了多長時間。正如唐代詩人杜牧所言,滅掉六國的根本不是秦國,而是六國自己。秦國只是順勢而已。
  •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宮佳麗無數,為何一生沒有冊封皇后?
    縱觀秦始皇一生,到了沙丘病故都沒冊封皇后,讓千古第一後的風頭被劉邦的老婆,呂后撿走了。 可是由於史書對於秦始皇的記載很少涉及後宮,這讓我們喜歡看宮鬥劇的粉絲們非常迷惑,秦始皇到底有沒最愛的人?為何他一直不立皇后呢?
  • 秦始皇為中國取了個霸氣名字,歷經2000多年,從未更名並沿用至今
    要說中國封建史上最偉大的千古一帝,當然還得是秦始皇嬴政了。他是第一個完整統一中國的皇帝,還統一了貨幣、文字和度量衡,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凝聚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