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用朋友圈給領導製造海市蜃樓的男人:「舌尖」導演陳曉卿

2021-01-07 電影歷史飯醉團夥

由於對新鮮事物不是太感冒,筆者是較晚接觸到朋友圈這東西的,以前結交了新的朋友,大家都是互相留電話號碼。後來慢慢的大家都改微信了,總告訴別人自己不玩微信也不合適,隨著微信通訊錄上的朋友越來越多了,昔日冷清的「朋友圈」也熱鬧了起來。

在小編看來,大體上朋友圈上無非就是這幾類內容:曬吃喝玩樂的,秀恩愛的,發雞湯文的,發廣告賣東西的,給孩子拉票的,要不就是沒事發一些牢騷,吐槽天氣,吐槽交通,吐槽工作,一肚子怨氣全撒在朋友圈上面的,聽說有人出門把車給撞了都要擺個POSS,發個朋友圈匯報匯報,這心也是真夠大的。

看起來還挺流行,筆者也就邯鄲學步,發了一段時間的朋友圈,後來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從此以後,這朋友圈還真不能隨便發,甚至不能隨便看了。它仿佛就是身邊的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隨地都可能爆炸,聽說有人一天當中,早中晚可以發出十來條朋友圈,這些人的生活基本上就可以說毫無隱私可言了,早上出門擠地鐵發一個,到公司遲到又發一個,上午百無聊賴時發一個,中午吃的什麼飯也要發一個,下午無病呻吟的時候發一個,下班堵車再發一個,晚飯擺好盤發一個,躺在被窩裡睡不著覺再自言自語發一個。周六日出去逛街,是走到哪發到哪。不過這個習慣最大的好處就是有一天自己突然被綁架,警察破案就容易多了。

但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沒法說瞎話,也沒法說真話了。真話得罪人,假話易穿幫,哪怕是善意謊言也不行,幾年前,有個同事跟領導請了半天假,說下午帶孩子去醫院看病,結果到醫院一查問題不大,拿了點藥就回來了,心想好不容易請下來半天假,下午就陪孩子去公園玩會吧,一高興就發了一條朋友圈。筆者平日裡不怎麼看朋友圈,那天心血來潮,就上去翻了翻,結果看到同事的這條朋友圈內容,下邊已經攢了20多個贊,我心想壞了,趕緊一個電話打過去了,告訴他:「你可別忘了,領導可有你的微信呀」。

陳曉卿

於是他亡羊補牢,把那條朋友圈趕緊刪除掉了,但還是晚了一步,領導已經看到了。針對這樣的問題,大家都很苦惱,你不可能不加領導微信,有時候談工作需要用,也不好在朋友圈中對領導設置屏蔽,因為總看不到你的朋友圈,領導也會起疑心。說句帶有一些陰謀論色彩的語言,很有可能有些領導關注你的朋友圈就是在監視你的私生活,說白了就是一種變相查崗,看看最近你的狀態,你不讓他看顯然也不合適。

有一次《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在上《圓桌派》的談話節目時就講了一段關於朋友圈的故事。那天,領導找到陳曉卿,無意間提了一嘴:「小陳,我加你個微信吧」。

陳曉卿

明顯陳曉卿不太情願:「怎麼了,領導?」。

「像你這樣經常走南闖北,到處尋覓美食的人,朋友圈應該很有意思」。

陳曉卿繼續委婉的拒絕:「嗨,我這人私下很無趣的,除了工作之外也沒什麼特別的愛好」。

領導還是執意要加:「哈哈,小陳啊,你說是不是這人要是當了領導就加不到別人的微信了」。

陳曉卿反應很快:「哪有的事,您等著,我先去個衛生間,回來馬上就去您辦公室找您」。

陳曉卿

隨後他竟然跑到衛生間的角落裡用自己另外一個手機註冊了一個微信朋友圈,在之後的一年時間裡,這個朋友圈裡就只有他的領導一個人,隔三差五,陳曉卿會專門為領導發幾條朋友圈。在自己個人的朋友圈當中,是他真實的生活,了解陳曉卿的朋友們都知道,他是北京「老男人飯局」的核心人物,這裡面有張立憲,羅永浩等人,在「老男人飯局」最興盛的時期他們每天晚上都要聚在一起吃喝。這顯然是陳曉卿不願意讓領導看到的。

老男人飯局

而在另一個專門為領導量身打造的朋友圈當中,陳曉卿只發關於工作上的事情,讓領導看起來自己好像毫無私生活一樣,每天除了工作還是工作,顯得勤勤懇懇。偶爾大概陳曉卿也會收到來自領導在朋友圈中的慰問:「小陳,別太辛苦了,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

而此時陳曉卿可能不會有時間及時去回復,因為他大概正忙著和羅永浩他們在酒桌上醉生夢死。

相關焦點

  • 陳曉卿:舌尖上的新加坡
    知名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總被人問起一個問題:你有什麼不吃的東西嗎?「以前有,以前我不吃榴槤。」不過自從幾年前來了一次新加坡,被人拉著吃了「真正的榴槤」,陳曉卿再沒有什麼不吃的東西了。「我現在是一個榴槤愛好者。」這次來新加坡拍攝美食,在一天吃了六頓終於以田雞粥夜宵收尾之後,陳曉卿還興致勃勃要帶大家去買正宗的貓山王榴槤。
  • 《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粉絲見面會在揚舉行
    「我上次來揚州是一年前,這次是我與揚州的第十次相逢……」昨天,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粉絲見面會在我市趣園舉行。陳曉卿與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院長周曉燕一起與粉絲們,分享了他的紀錄片觀及對揚州美食的印象。據了解,這並不是陳曉卿第一次來揚州,而是他與揚州的第十次相逢。
  • 陳曉卿的微博就是真實版《舌尖上的中國》,餓的時候千萬不要點開
    說起陳曉卿大家應該都再熟悉不過,《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都是由他執導的,小編時常在想,這樣一位將美食拍得如此令人垂涎的導演,他的私生活應該會是什麼樣的呢?然後,小編就翻了翻他的微博!然後,小編就看餓了……難怪陳曉卿導演會將美食拍得如此美味,原來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吃貨!畫風永遠是在吃……今天吃這個,明天吃那個……啊,好像跟他一起吃吃吃啊!
  • 成都傳統的老牌川菜館,《舌尖》總導演陳曉卿推薦!
    頗具年代感的川菜館,《舌尖》導演陳曉卿力薦! 在成都這樣極具包容性的城市裡,每一天你都會發現新的驚喜。 作為重點旅遊城市,成都的美食不勝枚舉,尤其是那些街頭巷尾的蒼蠅館子,看似普通,實則蘊藏著深厚的川菜底蘊,完全有一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
  • 風味人間收官,風味人間簡介,導演陳曉卿簡介,舌尖上的中國簡介
    風味人間簡介(數據來自百度百科)中文名稱:風味人間外文名稱:Once Upon a Bite類 型:紀錄片導 演:陳曉卿首播時間>播出時間:每周日21:15在線播放平臺:騰訊視頻浙江衛視陳曉卿簡介
  • 飯醉通緝令:陳曉卿
    所以,這部紀錄片播放之後,淘寶上的松子啊,蘑菇啊,一類的山貨銷量大增。那幫可憐的淘寶店主,一直到今天都沒有想明白,當初那一撥瘋狂搶購的人是怎麼來的,又抽的是什麼瘋。因為《森林之歌》的成功,陳曉卿導演終於可以上手拍攝一部他發自內心想拍攝的紀錄片,於是,就有了《舌尖上的中國1》。記得那是一個元旦,陳曉卿導演糾集北京地區文化圈的飯醉份子去吃他最心水的桂林米粉,看著碗裡的黃豆,他淚如雨下。
  • 《舌尖上的中國2》總導演陳曉卿:國內自然科學類紀錄片拍不好 因...
    4月18日晚,暌違兩年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在觀眾的期待中拉開大幕。這部讓觀眾不停用紙巾擦口水和眼淚的清新紀錄片的總導演,是央視紀錄頻道項目運營部主任陳曉卿。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製作的最後階段,陳曉卿在辦公室接受著名科普網站果殼網「瘦駝」採訪。當被問及「拍片子的時候跟國內科研人員的溝通是否順暢」時,陳曉卿表示:「溝通沒有問題。
  • 「舌尖」總導演陳曉卿這部火鍋紀錄片讓人饞到窒息
    還記得《舌尖上的中國》嗎?沒錯,我說的是2012年的「舌尖1」和2014年的「舌尖2」,大中華美食讓人人都成了老饕,也讓一個黑胖子好吃的聲名遍布全國。他就是「舌尖」系列的創始人和總導演陳曉卿。雖然後來離開了「舌尖」系列,但陳曉卿和美食紀錄片的緣分並沒散。
  • 陳曉卿 | 為了用9.4分的《風味人間》打臉舌尖3,他到底又胖了多少斤???
    你或許沒聽過陳曉卿但你一定被《舌尖上的中國》1、2驚豔過陳曉卿就是舌尖的總導演是他一手創造了這個萬人空巷的神話因為四處吃,他的體重從130漲到了170用他的話說,這是「工傷」朋友們也都喜歡跟陳曉卿吃飯他就是「活菜單」他介紹的美食一定最地道
  • 《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導演陳曉卿要來池州啦!想現場聆聽陳導講美食與文旅嗎?報名從速!
    說起美食節目,你首先想到的如果不是《舌尖上的中國》那一定是《風味人間》如果你是《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的粉絲,一定不會陌生陳曉卿這個名字。沒錯,他就是《舌尖》1、《舌尖》2的導演,《風味人間》的總編導,說起來也挺自豪的,陳曉卿還是我們安徽人。
  • 就現在,《舌尖上的中國3》震撼開播!換導演後,你還能既含著淚水又流著口水看完嗎?
    時至今日,這些被時間二次製造出來的食物,依然影響著中國人的日常飲食,並且蘊藏著中華民族對於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種特殊的感觸。第二季第4集《家常》家,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簷下,他們生火、做飯,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裡,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 風味人間陳曉卿,這個讓我一想起就流口水的男人
    這一檔由原《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總導演陳曉卿執導的紀錄片,同離開央視加入騰訊的陳曉卿一樣,在吃貨中依然擁有超高人氣,平臺不同,卻依然懷抱精彩。說說陳曉卿,這個現在讓我一看到就會不自覺流口水的男人。關於陳老師愛吃,一直流傳著一個段子般的真事。
  • 《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用美食架起溝通的橋梁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美媒《時代周刊》近期專訪對話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能用美食幫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架起彼此溝通的橋梁。報導稱,騰訊視頻副總編輯、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創始人陳曉卿是中國熱門紀錄片《風味原產地》和《風味人間》的創作者,在他的鏡頭裡,哪怕是最普通的食物也變得十分上鏡。如今,質樸的烹飪正經受著工業化的廚房、食品加工製造行業的威脅,但在陳曉卿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鏡頭中,卻看不到一家快餐店或是一條工業生產線。
  • 從《舌尖》到《風味》,陳曉卿與飛速變化的紀錄片市場正在經歷什麼?
    時光倒流一個輪迴,寫下《一碗湯的鄉愁》的陳曉卿大概不會料想到,十多年後安徽老家寶藏SA湯通過《風味人間》第二季傳遍全國,而他成為了統一「飯圈」的男人,帶領團隊滿世界奔走,試圖探尋不同地域文化下的美味人生。
  • 豆瓣9.4分,陳曉卿新作《風味人間2》來了!
    從沒有過一個紀錄片導演能像陳曉卿一樣引起這麼大的關注。幾年前,他的同行,任鳳凰臺副臺長的劉春感嘆:在一個大眾狂歡的媒體時代,紀錄片猶如詩歌,只能說自己的話,曬自己的太陽,享受或承受自己的寂寞。是陳曉卿的《舌尖》讓紀錄片打破了自我式寂寞式的吟唱,讓冷門的紀錄片世界被更多人追捧和關注。盛名之下,喜悅和成就感肯定都不會缺少。
  • 《舌尖上的中國》改編電影版 原作總導演扮廚師
    原標題:《舌尖上的中國》改編電影版 原作總導演扮廚師 《舌尖2》讓杭州的菊英麵店火了一把,電影版裡會有多少浙江美食?  能想像一個畫面嗎?一家飯店裡,服務員桂綸鎂端上一盤紅燒肉,食客謝霆鋒看了一眼她,「知道嗎?
  • 外媒專訪紀錄片《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用美食架起溝通的橋梁
    美媒《時代周刊》近期專訪對話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能用美食幫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架起彼此溝通的橋梁。報導稱,騰訊視頻副總編輯、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創始人陳曉卿是中國熱門紀錄片《風味原產地》和《風味人間》的創作者,在他的鏡頭裡,哪怕是最普通的食物也變得十分上鏡。
  • 《舌尖1》原班人馬打造,最新美食紀錄片周日上線!陳曉卿鍾愛的浙滬美食店鋪大披露
    (圖片來源@稻來紀錄片實驗室)《舌尖上的中國》1、2季導演陳曉卿,攜原班人馬,拍攝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10月28日就要開播啦!雖然具體會出現哪些美食我們尚不知曉,但小飛君在導演陳曉卿的微博裡發現了不少寶貝~
  • 外媒專訪紀錄片《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用美食架起溝通的橋梁
    美媒《時代周刊》近期專訪對話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能用美食幫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架起彼此溝通的橋梁。報導稱,騰訊視頻副總編輯、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創始人陳曉卿是中國熱門紀錄片《風味原產地》和《風味人間》的創作者,在他的鏡頭裡,哪怕是最普通的食物也變得十分上鏡。
  • 陳曉卿:「直到現在,我還沒發現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
    但他現在更多的還是滿足,「經常想以前一起拍紀錄片的人,我算很幸運的一個,對美食感興趣我可以拍《舌尖》,同時代的人都還沒我自由,他們心裡想拍的東西還是很難找到資金、設備和團隊。沒人逼我必須去完成自己不願做的命題作文,這是我比他們幸福得多的地方。」   「不需要用什麼作品證明自己」  「剛才那眼神真好!」「利索多了,繼續割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