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湯汁鮮醇、粉皮彈綿鮮甜,耒陽紅薯粉皮你愛吃嗎?

2021-02-16 耒陽快訊

每年立冬前後,走進耒陽市太平圩鄉、小水等一帶,你會發現田埂、路邊曬滿了一竹篙一竹篙的紅薯粉絲。

冬陽拂照,那一溜溜垂掛著的玉荷色薯粉,散發著細碎的銀光,儼然一幅絕美的鄉村圖。

耒陽粉皮又叫紅薯粉皮,耒陽方言叫「合黏(jī)」,是湖南耒陽市漢族傳統名吃,本 地特色農產品之一,亦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耒陽紅薯粉皮,已有800餘年的歷史,在過去人們把紅薯當成除水稻以外的主糧。紅薯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蛋白質、煙酸和鈣、鎂、鐵、等礦物質營養成分,吃了不會讓人發胖,因具防癌、延緩衰老等作用,近年身價倍增,風靡餐桌。

耒陽紅薯粉皮,現已飲譽三湘,聞名全國。耒陽粉皮是一個綠色、營養、即食的農家食品,其色澤黃亮,身幹條細,均勻片薄,韌性好,拉力足,食之柔軟爽口,既可作主食,又可作菜餚,深受人們喜愛,讓人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耒陽紅薯粉皮好吃,做起來卻頗不容易。以前在耒陽的村莊裡,幾乎每家每戶都懂得生產紅薯粉皮的訣竅,都會趁著好天氣,集中到曬穀坪上打薯粉,人聲鼎沸、熱熱鬧鬧,陣式毫不遜於搞雙搶和殺年豬,是農家的一樁大事。製作方法分為:磨漿沉澱、蒸製拉薄、晾乾切條、綑紮成扎。

晚秋時節,是紅薯收穫的季節,村民把從地裡挖出來的紅薯,用籮筐一擔擔挑到清澈的溪水邊,一個一個洗得乾乾淨淨的,光是在冰冷的水裡將紅薯的泥沙洗淨,就要費一番功夫。

1.磨漿沉澱:通過篩選,將新鮮的紅薯磨成薯槳過濾,淘出薯渣,用一塊很細的棉包袱布將紅薯漿榨入缸中,濾淨細碎的雜質,待澱粉沉澱下來後,再將上面的水倒掉,然後,每天換水。

2.蒸製拉薄:浸10多天後,便進行蒸製。在旺火上架起大鐵鍋,鍋內再放置一塊鋁或錫製成的圓型平鍋盤,用食物油將平鍋盤塗一遍,再將紅薯漿倒入平鍋盤內,蒸熟後(紅薯粉皮在平鍋會起泡)放在事先準備的竹簸箕箕上(比出鍋的粉皮塊要大),然後用手往四周拉,用手張力均勻地把粉皮扯開,使粉皮塊越拉越薄(為製作技術的關鍵)。

3.晾乾切條:等稍冷後就將拉薄的粉皮一張張掛在竹篙上晾曬,晾到半乾時,再用刀切成粉條,曬乾即可。

4.綑紮成扎:把晾曬乾的紅薯粉皮用植物藤按照重量打成捆。這就是耒陽傳統的成品「合黏」了。

紅薯粉皮是百搭食材,做菜之前要用開水泡發。與白菜絲、蘿蔔絲炒成三絲,十分清淡爽口。若想做湯,先燒熱油熘一熘,擱點鹽入了味再放水,出鍋前放點新鮮瘦肉,撒點蔥姜蒜和胡椒,煮成一鍋釅釅的濃湯,湯汁鮮醇,粉皮嚼起來彈綿鮮甜,「哧溜哧溜」嗦下去,根本停不下碗筷,直接當主食,連米飯都省了。天寒地凍煮一個熱騰騰的火鍋,與親朋圍席而坐,往火鍋裡傾入粉皮,煮透了夾起,長長的絲纏繞著筷子。吃著綿長的粉皮,品出來的是一份凡俗而綿長的幸福。

來源:網絡綜合

爆料採用即獎10-300

投稿採用即獎30-300

爆料、投稿微信及電話:13357248842

商務、合作微信及電話:13357248842、4311630

免責聲明:本平臺按各網站網帖推送的任何圖文言論不代表本平臺立場,文責由原發帖人自負!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望告知,聯繫本平臺處理。

相關焦點

  • 暖在心頭的家鄉味道—衡陽長樂紅薯粉
    寒冷的冬季, 讓蒸遊君陪你嗦一口家鄉紅薯粉。 紅薯粉條,又稱紅薯粉絲、粉皮,衡陽縣長樂地區(含井頭鎮、關市鎮)生產的紅薯粉條採用該區紅薯基地種植的紅薯為原料、經傳統的手工工藝精製而成。
  • 床前明月光,鴨血粉皮湯.
    今天這份鴨血粉皮湯,口味是清鮮而純粹的,主力軍是顏色深沉而濃烈的鴨血,入口柔滑細嫩。粉皮則是個「投機鬼」,最後才加入隊伍,卻成功吸足湯中滋味。舀一勺飄著韭菜段的湯,浸潤口腔,再順著食管滑入,五臟六腑都得以安撫,周身的毛孔也開始舒服地展開……一碗湯下肚,外面的北風都變得溫柔了。
  • 這樣做的紅薯粉皮做,比吃肉還香,我家三天兩頭吃,做法還簡單
    今天分享紅薯粉皮的做法,我們家鄉叫拉皮,這個菜清爽可口,
  • 老粉皮——粉皮之鄉
    過去莊戶人置辦年貨,再怎麼著也落不了買囷子粉皮。街上賣粉皮的,沒單張賣的,都是成斤稱,一斤一般稱6整張,多了算了,不會給你掰塊下來,少了給你補點碎粉皮湊足稱。你要多少,一張張的摞起來,用草繩子囷好,就好現在囷黑茶餅子似的,提溜回家。粉皮行有個老規矩,價格隨著豬肉走,計劃經濟時代,物價長期衡定,一斤豬肉差不多在五毛錢上,粉皮也就這個數。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豬肉是什麼概念,那是拉靠的利器,粉皮是什麼梗,敢和豬肉飆價?起這個疑問,說明你不懂行市了。
  • 汝州人為啥愛吃粉皮?說說粉皮那些事兒!
    汝州粉皮以優質綠豆為原料,純手工藝水磨綠豆澱粉精製而成,工藝考究,味道鮮美。每張直徑三十公分,每葤三十張,約半斤重。它性平且涼,食之具有清熱解毒、益氣明目之奇效。一百多年來,汝州粉皮作為汝州傳統特產的「新三寶」(粉皮、粉條、粉絲)之冠而名聞遐爾,並且飄洋過海,登上了異國它鄉的宴席,「中國汝州」的名字在他們品嚼這道美味佳餚的同時,也被鐫刻在了心裡。
  • 同樣是紅薯粉皮,吃後才發現,口感差距這麼大!
    聽小農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知道我又要介紹美食了,當然,可不是介紹米粉哦,而是一種湖南正宗土特產農家純手工自製的一種粉皮。那到底是什麼呢,跟隨小農去探尋吧! 它就是祁富紅薯粉皮。這個地方熱量充足,雨量充沛,造就了紅薯的豐產。享有「中國黃花菜之鄉」美譽的祁東,對農產品的生產質量也是有高標準的,這也造就了紅薯粉皮原料的綠色、原生態。
  • 美麗家鄉丨離開耒陽帶哪些特產既有面子又有裡子?
    耒陽的農產品眾多,各有特色;張飛糊酒、耒陽粉皮、江頭貢茶、耒陽油茶、仁義面、夏塘麻餅,耒陽刮皮、米糖、糖粑粒、罈子菜、竹蓀、耒水清酒、新市圓子、大和魚、清水豆腐等等,都是耒陽口口相傳的「土味」農特產品。耒陽油茶
  • 粉皮雞湯:菜場最火紅薯粉皮的私家做法
  • 做成粗地瓜粉皮,能炒菜能煮湯,農村孩子特愛吃
    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2把粗地瓜粉,1個雞蛋,做出鮮香勁道農家菜,孩子天天吵著要吃如今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人都會忘記,曾經比較艱難的時期。記得我小時候,白米飯都是搭配著紅薯吃,那時候倒不是喜歡吃紅薯,而是家裡的大米壓根不夠吃,而且當時到了一定的時間還要繳糧,留給家裡的口糧不多,只能是吃點紅薯來充飢,記得我叔叔輩,那時候更慘,小時候都是哭飯吃。因為有這段記憶,所以對紅薯有著特殊的情感。
  • 砂鍋粉皮魚頭
    做一隻紅燒粉皮魚頭砂鍋。常去光顧的魚攤俏生生的老闆娘一把好手勁,伸手去池間抓出一條肥壯的花鰱,麻利地用刀將魚拍昏,切下魚頭,刮去魚鱗,剖成對半。前後不過幾分鐘搞定,每次去買魚我都對這位少婦心生敬意,年輕美貌又是本地人能從事這份吃苦的行當的委實不多了。
  • 這才是紅薯粉皮最好吃的做法,給大魚大肉都不換,太香了!
    紅薯澱粉這樣做,給肉都不換,做法簡單,大人孩子搶著吃,超過癮,大家好我是傻姐,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負,秋天是萬物豐收的季節,遍地都是好吃的瓜果蔬菜,我是秋天出生的,媽媽說我是富貴命,哈哈,起碼不愁吃的,以前窮的時候如果是二三月出生的孩子,那真是吃不上飯呀,難怪我長得這麼壯,原來從小不缺吃
  • 【味道菜譜】粉皮燉黑山羊
    取二斤半者,紅薯粉皮性韌,同煮可入味不宜細碎,正宜相佐。另備大蒜葉、老薑、紅尖椒,兼以整幹椒、八角、桂皮、當歸,家常材料,百味自其中生矣。【焯水】羊肉腥羶甚多,當先入清水焯水,待羊肉色變斷生即撈出,免失其鮮。
  • 【快樂廚房】魚頭粉皮砂鍋仔
  • 粉皮怎麼做好吃?和它一塊炒,出鍋的粉皮雞蛋比肉還好吃
    ,做出來的味道全家都愛吃,今天我教大家怎麼做這道菜。2.炒鍋燒乾水,裡面放入少量油,油熱倒入雞蛋液,雞蛋漲成塊後盛放在碗裡,雞蛋盛出來以後,熱鍋重新倒油,放入花椒、八角炒出香味,然後放入幹辣椒段、蔥薑末炒香,倒入適量水燒開,加入生抽、蠔油、食用鹽,放入洗乾淨的木耳煮1分鐘,1分鐘後放入泡好的粉皮,煮到水分很少的時候放入一勺蠔油。
  • 粉皮的做法大全:粉皮怎麼做好吃?
    白玉翡翠卷 做法: 1、粉皮切塊 2、將粉皮放在沸水中煮熟,盛出後晾涼待用。
  • 教你2分鐘自製粉皮,透明勁道有彈性,怎麼撕都不破,太好吃了
    教你2分鐘自製粉皮,透明勁道有彈性,怎麼撕都不破,太好吃了!自製粉皮怎麼做才勁道有彈性?只需1小勺它,100%成功,太簡單了!夏天,最喜歡吃粉皮了,可以涼拌,可以放湯,也可以炒菜,百吃不厭!我們這邊傳統的粉皮做法都是油煎的,然後再切開來做菜。但是油煎的粉皮不容易控制火候和厚薄,一不小心還要出現白點,需要好多廚房經驗。
  • 【轉轉美食】黃瓜拌粉皮的做法大全
    粉皮易做又經濟,可口又不膩。過去曾經在過年過節時,人家不問你殺多少雞,只問你買了多少粉皮。
  • 家常小炒香乾炒粉皮,牢記三個竅門,嫩滑彈牙,簡單好吃又下飯
    粉皮可涼調,最出名的就是以水煮花生米、拍黃瓜和粉皮簡單混合在一起製作而成的素拼,幾乎是夏季下酒菜的必點菜品之一。粉皮也可炒制,青椒炒拉皮、拉皮肉絲,從小吃到大,怎麼吃都吃不膩。當然,粉皮的吃法可不止這些,與香乾搭配在一起,更是美味無比,不僅色澤透明鮮亮,看著就十分誘人,而且吃起來微辣幹香、入味彈牙,真的是好吃又下飯,妥妥地讓孩子多吃一碗大米飯。
  • 【船上妹蘭蘭下廚】馬蹄粉的妙用(做粉皮+拉皮)
    在中餐裡就是指澱粉 ,炒菜時用於勾芡、上漿等, 有多種多樣,比如紅薯澱粉,川菜中使用的水豆粉,以及玉米澱粉等生粉就是澱粉,可以有很多種,我了解身邊的餐飲通常用玉米澱粉的比較多。  勾芡的學術概念是:藉助澱粉在遇熱糊化的情況下,具有吸水、粘附及光滑潤潔的特點。
  • 朱之文吃粉皮
    大衣哥這身量一頓不得吃十個呀地瓜粉覃做出來的粉皮、粉條,是老傳統,是正道味,咱沂蒙人吃慣了這一口,這才世世代代捨不得它。可這兩年,粉皮變得不好吃了,沒原來那味了,怎麼回事呢?粉皮和粉條,是沂蒙老手藝、老風味,融入的是世代沂蒙人的情懷,傳統手法製作的粉皮、粉條,不單純是件商品,而是一種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標識。黃樹青意識到了這一點,他註冊了「黃家粉皮」商標,讓消費者對沂南西安樂粉皮、粉條有精準的產品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