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楞嚴經》講什麼?

2022-01-01 圓滿金剛

海公在講《楞嚴經》講一個觀念說,所有的《楞嚴經》的經文沒有離開你的當下的身心世界,不管它再怎麼談玄說妙,都是在講你現在的身心世界。所以它是就著因緣來發明真理,沒有離開你的身心世界。所以這個十法界就是你的身心世界。那麼身心世界從內心來說,它是事造理具。事造就是講隨緣的作用,理具是講不變。那麼從外境上來說是橫辨豎歷,橫辨就是隨緣,講到差別相,豎歷就是不變,講無差別相,它是非並非別。

 

《楞嚴經》的真如理,我們看它經文的結構,它要你先發明內心的真如,你的心先調整好,你的心先找到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然後你再找外境,哦原來外境,你的身心世界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一切的外境也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第二個。

第三個它告訴你,你內心的真如跟外境的真如是什麼樣的關係,你怎麼用你內心的真如來帶動外境的真如。所以《楞嚴經》講真如理講三件事,第一個講內心的真如,第二個講外境的真如,第三個講內心的真如跟外境的真如有什麼關係。這三個主題講了三卷半。

 

當你沒有找到不變的體性,你沒有資格談隨緣!

 

淨界法師

 

當基礎具足以後,你就有資格來修學三昧,這當中有正修止觀。

 

止觀在修學當中有二個重點:

 

一、發菩薩願。

 

《楞嚴經》在修學之前先發願,當你找到本心以後,在你修行之前要發菩薩願。你為什麼要修行,由願來引導你修行。當然這願是從內心發起來的,我們思惟道理,了解了本性以後再發動出來的。

 

二、正念真如。

 

正念真如是整個正修。

 

正念真如在本經當中是先觀察內心的真如,然後再觀察外境的真如。先觀察你這一念心是有不變的體性,從你的心中找到不變的體性,然後再從外境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五蘊是色、受、想、行、識,十二處是六根與六塵,六根與六塵相觸就產生了六種的入,也就是色、聲、香、味、觸、法,進入我們的心中,這六塵、六入就會產生六識出現。六根、六塵、六識合為十八界法),整個身心世界變化當中找到外境的不變。

 

《楞嚴經》它的正念真如,其實真如是包括不變跟隨緣二個功能,但是主要先找到不變。

 

就是說生命是變化的,你看那波斯匿王說:我三歲時候身心世界是這樣子,二十歲的時候是很年輕,現在六十歲要衰老了。

 

我們是活在一個動態的世界,身心世界是剎那剎那變化的,你看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不一樣,前一個小時的你跟現在的你也不一樣。那我們怎麼辦呢?云何應住呢?所以你在這變化當中,要找到一個不變的體性。

 

《楞嚴經》是先講到不變,然後再去求隨緣,以不變應萬變,先求不變再求隨緣,它的觀念是以不變應萬變。

《楞嚴經》的觀念,當你沒有找到不變的體性,你沒有資格談隨緣,你沒有資格!你連不變都沒有找到,你怎麼隨緣呢!你隨緣的時候就跟著妄想走了,你沒辦法隨緣,你先找到不變以後然後先安住在不變,然後才能夠隨順因緣積功累德,這時你在隨緣的時候不隨妄轉,而你能夠轉它,不是它轉你而是你轉它,你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你用你的心來轉外境,而不是外境來轉你。

 

為什麼呢?因為你找到不變的理體,這個非常重要,先找到不變的理體。

 

整個《楞嚴經》的關鍵,就是在扭轉我們的命運,在返妄歸真,你要讓你的生命產生很大的變化,你要先找到那個不變的東西。我們的生命像水流一樣,不斷的流動,但是你要把那不變的東西先找到,然後在那個地方安住下來,每一天安住個三分鐘、五分鐘……慢慢的加長。正念真如就是不斷的去思惟觀察何其自性本自清淨,然後慢慢慢慢觀察久了,你的時間慢慢的加長,你不變的力量越大,你產生扭轉生命的力量越大。

 

《楞嚴經》它不對治毛病的,它認為你身體健康了,你毛病自然消除掉了,妄想根本不是你的對手。你為什麼會有黑暗?因為你沒有光明。你找到那個不變的清淨本體,妄想自然消失掉,你都不要去對治妄想。

 

正念真如在本經當中有很多內涵的,總而言之,就是要我們以不變應萬變,先求不變再求隨緣。

 

整個《楞嚴經》的修學宗旨都在裡面,包括它的基礎,包括你要發願,包括應該怎麼來修學。

 

——淨界法師 楞嚴經講記34

相關連結:

  

智敏上師:知見正了,行持決定會跟上去

 

智敏上師:禪定境界的九個層次

 

雙盤打坐實用合輯     身安則道隆     降龍伏虎

相關焦點

  • 【淨界法師】【楞嚴經講記338】整個《楞嚴經》的下手功夫,就是不循這兩個字
    整個《楞嚴經》的下手功夫,就是不循這兩個字淨界法師
  • 【淨界法師】【楞嚴經講記78】阿難尊者心中驚怖而請求佛陀的開示(一)
    阿難尊者心中驚怖而請求佛陀的開示(一)淨界法師
  • 夢參法師講《楞嚴經》097
    夢參老和尚講楞嚴經:第二卷   【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這是受陰,受的五蘊就是這樣子,一切諸法從妄所生。受必須得接觸,領納為義。   【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未完待續觀看歷史:夢參法師講《楞嚴經》070夢參法師講《楞嚴經》071
  • 大航法師講楞嚴經
    ——節錄自大航法師開示《修行的現實與實現》【轉帖者按】今天轉發的這一組是所謂如來藏系的經論,也是近代以來中國佛教界有所爭論的經論。大航法師的講法,是值得關注的。延伸閱讀:大航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要義(有字幕)大航法師:《無量壽經》要義二十講(有字幕)大航法師:《觀無量壽經》要義十三講(有字幕)大航法師:《阿彌陀經》要義八講(有字幕)大航法師:佛法要義第一輯(有字幕)大航法師:何為信樂淨土?你真信嗎?
  • 楞嚴經釋疑:淨界法師楞嚴經修行法要
    我講實在話,你要懺悔業障,你要對治煩惱,你一個一個對治,你一輩子對治不完。蕅益大師說:你今天用念佛的法門要對治煩惱,每天念佛十萬聲佛號,念一百年,念佛一聲能夠消你很多很多…的罪障,就這樣念了一百年,每天念十萬聲,這樣子一百年下來。蕅益大師說:你消的業障如爪中土,你沒有消的業障如大地土。所以他說你只是事相的修學,你改變不了你自己。
  • 楞嚴經16 五十陰魔 01
    但是在《楞嚴經》看,沒有什麼。譬如說:你在家裡講話.你們姊妹在講話,突然第二天師父告訴你說:你們姊妹在家,某月某日在家講的內容是什麼.哇!那姊妹嚇一跳:我們這個上人有他心通怎麼樣子,我們師父是佛了!這個《楞嚴經》五十種陰魔一對照,沒有什麼,這只是短暫的而已。
  • 淨界法師講解《楞嚴經》第26集
    淨界法師講解的《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共132集連載,視頻與文字同時刊出,歡迎同步學習,共沾法喜。當然有受了環境的影響,你從小生長在什麼環境,你從小父母跟你講什麼話,你朋友跟你講什麼話,你遇到什麼人累積起來,就是你的妄想,然後今生的累積再把前生的再累積起來,就是一個妄想。你從什麼地方來,就是這樣來,就是薰習而成。但是一念心性是本來沒有這個妄想,心性是沒有見咎的,一個健康的眼睛是沒有見眚。
  • 淨界法師講解《楞嚴經》第11集
    淨界法師講解的《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 【淨界法師】【楞嚴經講記140】十番顯真之八 約外道世諦對簡顯見性非因緣自然(六)
    十番顯真之八 約外道世諦對簡顯見性非因緣自然(六)淨界法師
  • 楞嚴經講記 第1集
    《楞嚴經》的批註,我們不要說今人的注子,古人的注子將近一百種之多,我曉得的差不多就將近有九十種,還有我不知道的。我所看到的大概有三、四十種,都是古註裡面代表的注子、最好的注子。現在也有幾種注子在臺灣最近幾年翻印流通,便於學習,流通得最普遍的要算是圓瑛法師的《講義》。圓瑛法師是近代人,這位老法師一生的功力都在《楞嚴》上。
  • 佛教電影《首楞嚴演義》(佛教百科全書」《楞嚴經》)
    ,一生教在《法華》,行在《楞嚴》之本,一生講《楞嚴經》達十三次之多,並著《大佛頂經序指味疏》等。……所以《楞嚴經》一經,決非唐朝代的佛教徒竊取先秦思想之所為,是很明顯的。以上歷代高僧大德,對《楞嚴經》之批判,實在是甚為平實,由此足知中國的固有文化思想與《楞嚴》的道理,實在較為接近,視《楞嚴》為偽書一說,誠不攻自破矣」!《楞嚴義燈》頁5。見《斌宗法師遺集》一書。大師生前講《楞嚴經》達三次,著有《楞嚴義燈》一書。
  • 【淨界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86】極樂世界的四土是互含互攝的
    > 極樂世界的四土是互含互攝的淨界法師
  • 獨步楞嚴的圓瑛法師
    1920年,他在北京講《楞嚴經》、《法華經》,法緣甚盛。是時華北五省鬧旱災,哀鴻遍野。他參與發起組織佛教賑災會,募捐賑災,全活災民無數。時,北洋政府大總統徐世昌德之,頒贈他《大藏經》一部,派員護送到寧波的接待禪寺。   1922年,他到南洋弘法,曾在新加坡、檳榔嶼等處講經。
  • 從不識字怕見人,到今天的巨變,聖空法師持楞嚴咒的捷徑是什麼?
    每次聖空法師給大家講自己兒時趣事時,大夥都被逗得哈哈大笑,而法師則是感慨萬分:「我從小就不是一個聰明的人,非常笨。我能有今天的成績,可見佛法真的是不可思議!」天生就不是一個聰明人 很多見過法師的人,都以為法師以前一定是一個有智慧有福報的人。法師卻說,自己沒出家的時候,當地的人都管她叫傻子。不識字,怕見人。出了家以後還是很懵,什麼也記不住,什麼也學不會。
  • 誦持楞嚴咒怎樣突破108遍?聽聽聖空法師怎麼說!
    想修學楞嚴的佛弟子們,你們是否因為楞嚴咒長、拗口,想背而背不下來,正一籌莫展呢?佛母寺楞嚴專修道場每個月舉行的楞嚴實修講經法會,是幫助我們學會、熟讀、背會楞嚴咒最殊勝的因緣。聖空法師專修楞嚴咒,專弘《楞嚴經》,專門舉行楞嚴實修講經法會已經十多個春秋,至今已舉行了73屆了,你還不知道吧?其中,最殊勝的百日楞嚴法會就舉行了兩屆,可惜我們很多人沒有福報,都錯過了。不過,現在趕緊抓住機會來參加法會,早日背會楞嚴咒,聽聞聖空法師講解《楞嚴經》,為參加未來的第三屆百日楞嚴法會做準備吧!
  • 《圓瑛法師首楞嚴經講義》視頻-(有情與無情釋疑專輯),莊全法師主講
    (選自:圓瑛法師《首楞嚴經講義》)三、兇者為咎。至於爝火蚌珠。皆是此類。溫陵曰。一切精明神物皆精耀也。其想已結成精耀故。但有色而已。涅槃雲。八十神。皆因留礙想元。成此精耀。此雖至精至神。亦未離乎乘彼輪轉顛倒相也。
  • 淨界法師:佩帶誦持楞嚴咒有八大功德!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在本經經文當中講到:不論佩帶楞嚴咒也好、誦持也好,楞嚴咒它有八大功德,我們把它分成兩大部分,第一個滅惡,第二個生善。一、滅惡:(一)能滅諸難:在《楞嚴經》中,受持楞嚴咒或攜帶楞嚴咒,能夠消除主要三種災難
  • 《大佛頂首楞嚴經》第50講 4-6(分段小視頻)
    在《楞嚴經》裡講,不管邪淫正淫,都是要受果報。為什麼佛強調要出家修行啊?他畢竟在很大程度上斷絕這個問題。即使在家居士,一般五六十歲以上的人最好斷掉,年輕人也要稍微克制,最好不要染。因為我講到這一點沒有辦法迴避,大家要原諒。祖師大德都是這樣教訓,所以真修行人拍桌子打板凳,哪怕是門口草高一丈,我也仗義執言。為什麼草高一丈呢?你講的這個事情,連夫妻生活都不能過了,誰來學佛?誰來供養你啊?
  • 夢參老和尚 《楞嚴經》第六講(上)
    從現在念的以下是正解說《楞嚴經》。咱們前頭所講的叫序分,從阿難見佛以下就為正宗分,最後是流通分。正宗分就是講最主要的修行禪定的目的,這個正宗就是專說楞嚴定的。  阿難遇了難,經過文殊菩薩救了回來,到了法會當中,見了佛,向佛表說。他說:我很悔恨,從無始來我只是多聞,沒有修定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
  • 《楞嚴經》講記(1.2)——索達吉堪布
    公元580年,智者大師在天台山的華頂建造了拜經臺,面向西方的印度方向頂禮拜求此經,十八年不間斷頂禮,殷切地盼望《楞嚴經》能早日傳到東土來。但遺憾的是,一代佛門龍象的智者大師,直至公元597年圓寂,也無緣見到這部經的真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