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的友誼︱精彩回顧

2021-03-05 吉林省全民閱讀協會

12月1日晚上7點半,書香吉林講書堂雲講堂第七十八講開講,李少君帶來《同官盡才俊,偏善柳與劉——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的友誼》。

 

作為書香吉林講書堂的講書人,李少君對柳宗元情有獨鍾,先後多次在線上和講書堂現場講過《柳宗元傳》《柳宗元闢謠》等課程。這次他對柳宗元的研究學習進行了拓展,延伸到柳宗元朋友圈裡另外兩位重量級的文學家——韓愈和劉禹錫,講述了他們之間可歌可泣的友誼。

「同官盡才俊,偏善柳與劉」是韓愈的詩句,坦率表明了韓愈、柳宗元、劉禹錫之間的友情。文學史上曾有韓柳、劉柳的並稱,古人以「韓柳」並稱古文運動的領袖,以「劉柳」並稱永貞革新的貶官,無論怎麼排,柳都是在後邊。李少君以「韓柳劉」並稱三個偉大文學家的交往,這回柳宗元是中間紐帶,排名靠前了。

韓、柳、劉三人都是朝廷官員,又是文學家,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以獨特的身姿傲然挺立。他們又不是孤立的存在,在中唐時期茫茫人海裡就那麼奇妙的相逢了。

他們在文學上互相成就,惺惺相惜;在磨難中抱團取暖,肝膽相照。宦海沉浮不離不棄,立場不同友誼永恆,生死相託,感天動地,成為古人交友的典範。

李少君從三人的家世出身、科舉經歷、仕途升沉、思想碰撞、文學交流、託付後事等角度評述了三人之間的偉大友誼,給我們還原了諍友相諫、摯友相攙的動人場景。

相關焦點

  • 詩壇知己:柳宗元·劉禹錫·韓愈
    原創 詩書畫 東方衛視詩書畫說到「詩書畫中的詩壇知己」,就不得不提到有著大唐「鐵三角」之稱的柳宗元、劉禹錫和韓愈這三人了。這樣,他們三人的友誼既因為當年同學而源遠,又因為後來同事而流長。但是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時候,三人的仕途也可謂是浮浮沉沉。先是剛就職監察御史不久的韓愈,上奏了一篇《論天旱人飢狀》,被貶為了連州陽山縣令。而後柳宗元與劉禹錫又因為「永貞革新」失敗,雙雙一貶再貶。唐憲宗元和十年,也就是公元815年,二人應召回京,卻再次被貶去遠離朝廷的柳州和連州。
  • 陳尚君:韓愈與柳宗元的友誼
    韓愈與柳宗元也一樣。今人經常會過分誇大他們在政治和哲學上見解的分歧,忽略了他們貫穿一生的友誼。我願意揭示一些一般讀者忽略的事實,展示他們不朽的友情。 韓愈畫像柳宗元於貞元十八年為獨孤申叔所撰《亡友故秘書省校書郎獨孤君墓碣》,末記知者名單,其中有韓泰、韓愈、王涯、呂溫、劉禹錫、崔群等人,可以見到韓愈其時朋友圈的大致情況,其中多人皆屬永貞黨人或接近者。韓愈若非前此即外貶,很可能也會參與其間。韓愈以貞元十九年歲末,貶連州陽山令。
  • 這才是患難見真情,劉禹錫和柳宗元的生死之交
    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他的《小石潭記》也被高中語文教材選中來讓學生們學習。大唐不夜城柳宗元雕像劉禹錫和柳宗元這兩兄弟都是少年得志,都非常的了不起。劉禹錫和柳宗元同榜進士,他們是同一年考上的進士,而且他們的年齡相差的也不大,劉禹錫長柳宗元一歲。
  • 百家講壇《唐宋八大家》之韓愈、柳宗元(合集)
    唐宋八大家,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重要的符號,明代人依據唐宋時代對中國古文寫作的貢獻,將八位重要的散文作家合稱為「唐宋八大家」,這八個人分別是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他們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將駢體文為主導的行文方式徹底攪了個天翻地覆,使得陳陳相因的文章面貌煥然一新。
  • 《陋室銘》的作者劉禹錫,一個你絕對想不到的牛人
    中山靖王這傢伙的招牌好啊,劉備因為他成了皇叔;劉禹錫因他在京師混得有頭有臉。唐宋八大家大家知道吧,唐朝只佔2個,這兩個都是他的摯友。一個是韓愈、一個是柳宗元,他跟柳宗元還是同科進士。到這裡,可能有讀者會問,劉禹錫這麼牛怎麼不是八大家?歷史上,劉禹錫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
  • 人物 | 世界以痛吻我,何必報之以歌:處處為人著想的柳宗元的一生
    (節選自《捕蛇者說》)是的,我沒有權力,我不受重用,我現在淪落到只能考慮傳宗接代的事了,可是我還是要發出我的聲音,希望朝廷能夠聽到,這樣,我才能對得起我的良心。世界以痛吻我,我還是要報之以歌吧?結果他收到了一位朋友的信,那位朋友說:如果世界以痛吻你,你一定要嗷嗷叫!
  • 試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羅池廟碑》文對柳宗元形象的損益(中)
    二、高揚柳宗元於友情表現出的高貴品格,具有警世鞭濁的震撼力量       韓愈評論柳宗元,特別推崇他的交友和為人,典型的事例是二次南貶,劉禹錫被遣播州,那個地方要比柳宗元去的柳州條件更為惡劣
  • 劉禹錫:初心,是一生不可缺少的豪情
    不過,若是缺少了精彩的落幕,完美的劇情也會大打折扣。這一段完美的落幕,便是由劉禹錫、白居易、元稹、韓愈、柳宗元等人主演的「愛恨糾葛」了。雖然生活於江河日下的中晚唐,在千年的時光衝釋下,他們的名號並不比前面的幾位顯得遜色。相反,他們都因自已的一份特色,讓今天的人們傾慕拜倒、拊手稱讚。中唐這幾位主演中,元稹被冠以「渣男」的惡名,延誤至今。
  • 衛道士韓愈比你更會賺錢
    要是光看蘇東坡對韓愈的評價:「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我是永遠想不到韓公如此能賺錢,直到看到劉禹錫的《祭韓吏部文
  • 亢凡小楷:柳宗元《永州八記》兩篇欣賞
    韓愈在《柳子厚墓志銘》中寫道:俊傑廉悍,議論證據古今,出入經史百子,踔厲風發,率常屈其座人,名聲大振,一時皆慕與之交,諸公要人,爭欲令出我門下,交口薦譽之。足見其風採。但政治圈陰晴不定,一場「永貞革新」,柳宗元作為參與者,命運從此改變。
  • 一代詩豪:劉禹錫的經典詩詞名篇 | 一封朝奏九重天,韓愈詩詞十首比夢間!
    劉禹錫,唐代文學家、哲學家,他性格剛毅,饒有豪猛之氣,在憂患相仍的謫居年月裡,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悶,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 柳宗元|一心許國奈何懷才不遇,寄情山水難解萬千孤獨
    據考證,劉禹錫的母親也出身範陽盧氏,不知道這一點是不是劉柳二人一見如故一生至交的一個原因。柳宗元生於唐代宗大曆八年(公元773年)的京都長安,遺傳了父母家族優秀基因的他四歲便在母親的教導下啟蒙,自此開始了自己的讀書生涯。大文豪韓愈說他「少精敏,無不通達」,可見其少年時已經頗有才名。
  • 韓愈只會舞文弄墨?而他是個「硬漢」,能文能武平亂成文人楷模
    當時韓愈的嫂嫂帶著年幼的兒子與韓愈,千裡跋涉從廣東回到家鄉河南,隨後定居宣州,其中艱辛可想而知。韓愈長到19歲,只身前往長安參加科舉,欲以此改變自己與家庭的悲慘命運。然而韓愈連續考了三年都是名落孫山,這倒不是因為韓愈水平太低,畢竟後來他得到「唐宋八家」之首的地位,並不是徒有其名。而是因為唐代科舉難度太高,並且錄取人數太低。連受打擊的韓愈,想起眾恩人的關愛,他決定再試一次。
  • 【美聲詩詞】36.劉禹錫《竹枝詞》
    >今天開始我要和你一起讀劉禹錫的詩了。還想提一句的是,據劉禹錫自己說,他的家族是中山靖王的後代,是不是聽著有點耳熟?對,就是劉備的那個先祖,中山靖王劉勝。所以嚴格算起來,劉禹錫和劉備可能還是遠房親戚。 詩歌在唐朝發展到了空前的高度,但在唐朝的不同時期,詩歌的風格也是不太一樣的。劉禹錫生活在唐朝中期,在詩、文、賦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 從側面了解韓愈——他的家世、家族、知心好友與韓門弟子
    孟郊畫像 當年,孟郊已四十一歲,雖是再次落榜,同與韓愈結為知心好友,並惺惺相惜,彼此間有許多互贈唱和詩文,真摯的友誼長達二十二年。 悲傷的韓愈在《貞曜先生墓志銘》中哀悼孟郊,並募款為之料理後事。 孟東野一生極為窮苦潦倒,韓愈在《薦士》詩中也稱他為「酸寒溧陽尉」,但兩人皆好古,詩風相近契合,昌黎對其詩作非常推崇,後人稱之「韓孟」。 柳宗元,字子厚,年紀比韓愈小五歲,其先世源自河東,故又稱「柳河東」。
  • 連州花香清且遠,儘是劉郎去後開——追尋劉禹錫在廣東的足跡
    都是劉禹錫寫的!  劉禹錫的朋友圈那也是鋼鋼的!  韓愈!柳宗元!白居易!裴度!元稹!   確實是「往來無白丁」!都是文豪大師級別的啊!人家這可不是吹牛呀。 這幾個都是劉禹錫朋友圈下面經常留言的,而且互動頻繁。
  • 詩豪劉禹錫:人生如何快活?寫寫歌詞唱唱歌!
    了解了劉禹錫的一生,其實我們就可以明白,儘管劉禹錫最好的年華都在貶謫生涯當中度過,儘管遠在蠻荒之地,劉禹錫過得未必不快活。一個強大的人,必定有他的獨門心理調適機制,劉禹錫的獨門絕技就是,看書寫詩看楚人歌舞,替百姓寫歌詞,這些愛好成就了大詩人劉禹錫,更成就了中唐以來專業詞人劉禹錫。
  • 柳宗元在「古文運動」中有著怎樣的作用,他的散文有著怎樣的特點
    首先,有韓愈和柳宗元倡導的「古文運動」是中國散文發展到唐代的必然結果。其次,這場「古文運動」其實就是唐德宗李适(kuò)貞元年間和唐憲宗元和「中興」時期的社會現實的文學反映。最後,就是以韓愈和柳宗元為代表的優秀散文家,他們以自身深厚的古文理論和作品對「古文運動」的指導和示範作用。
  • 柳詩之奇可與賀詩比肩:解會柳宗元七言律絕五首
    注釋: 1.韓非柳匹,謂韓愈詩才詩思遠不及柳宗元;此乃古今詩評家公論,劉克莊《後村詩話》稱:「柳子厚才高,他文惟韓可對壘,古律詩精妙,韓不及也。」清張謙宜《絸齋詩談》謂:「柳文讓韓,詩則獨勝。」 2.韋柳足堪王孟敵,謂世以柳宗元、韋應物並舉以接武抗禮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良有以也。
  • 【走近鄭州歷史名人】詩豪劉禹錫
    公元772年,大詩人白居易在新鄭出生不久,另一位詩人劉禹錫在離他不遠的滎陽也誕生了。很多人對劉禹錫的印象,來自中學課本裡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自信又開朗;別人寫秋天總有些傷感惆悵,他卻是興致勃勃,「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豪情萬丈,百折不屈,正是「詩豪」劉禹錫的精神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