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西漢王朝,經歷了漢武帝金戈鐵馬的歲月,早就深入人心,使得百姓心中有了漢族這個概念。王莽篡奪了西漢王朝的江山,自然是有一部分人打抱不平的。
而且王莽在建立新朝的同時,做出了一系列非常超前的改革,這些改革嚴重損害了貴族集團們的利益,所以揭竿而起的人比比皆是,王莽自然是不得人心。而且王莽建立的新朝只有短短15年時間,沒有後繼之人為他善後。
司馬懿:曹魏王朝建立不久,卻有三代君王十分英明,曹操、曹丕以及曹叡的形象深入人心。作為輔佐曹家三代英主的司馬懿,憋到最後篡奪了曹家的江山,可謂是相當陰險了。
此外司馬家篡奪江山也就算了,可是他們自己搞不好統治。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建立西晉王朝,僅僅50年的時間就滅亡了。西晉的滅亡導致五胡亂華,差點釀成漢民族滅族的厄運。這種王朝怎麼可能受人歡迎呢?
楊堅和趙匡胤:這兩位都是一代雄主,可是他們身上同樣背負著一種形象,那就是篡位奪權之人。
楊堅奪取了名義上的外孫周靜帝宇文闡的北周江山,建立了大一統的隋王朝。隋文帝楊堅本人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主,一統江山以後,實行仁政,贏得了一片讚譽。
隋朝雖然短暫,可是卻是唐王朝的基礎。這兩個朝代的皇族沾親帶故,都是關隴集團的重要成員,所以說有唐朝李家給隋文帝善後,他的名聲自然不會太差。
北宋王朝的建立者趙匡胤,那是趁著後周世宗柴榮英年早逝,奪取了他年僅8歲的兒子柴宗訓的皇位。當時的趙匡胤深得柴榮信任,做出這種事情,的確不該。
不過趙匡胤在建國以後,也是一位十分英明的君主,他一直渴望收復燕雲十六州,並且為之努力發展國家生產力。當然最關鍵的是,趙匡胤建立的北宋王朝時間夠長,有他弟弟趙光義這一脈為他善後,他的名聲能差嗎?
有人善後,你的名聲才不會很差。
其實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就能夠發現一個事實。但凡王朝有人善後的,那麼這個君主的名聲肯定不會很差。
比如說隋文帝楊堅,他和李淵家族本身就是很好的關係。李淵是隋煬帝的表哥,也就是隋文帝的大侄子,這種關係之下,唐朝不會給這位隋朝開國之君太多無恥的評價。
有頃,諸將擁宰相範質等至,太祖見之,嗚咽流涕曰:"違負天地,今至於此!"質等未及對,列校羅彥瑰按劍厲聲謂質等曰:"我輩無主,今日須得天子。"---《宋史》
相反唐朝還要極力吹捧隋文帝,因為隋文帝足夠英明,才會使得關隴集團成為帝國核心力量。要不是隋煬帝不給力,隋朝是不會被唐朝取代的。
貶低隋煬帝的同時,其實也是在抬高隋文帝。畢竟斯人已逝,而且唐朝接二連三出現那麼多著名的君主,他們當然不介意捧一個隋文帝了。
同樣的道理,宋太祖趙匡胤年僅50歲就離奇去世,他去世以後雖然不是兒子承襲皇位,但是也是他的親弟弟趙光義做了皇帝。
戊寅,太傅司馬宣王薨,以衛將軍司馬景王為撫軍大將軍,錄尚書事。乙未,葬懷甄后於太清陵。庚子,驃騎將軍孫資薨。十一月,有司奏諸功臣應饗食於太祖廟者,更以官為次,太傅司馬宣王功高爵尊,最在上。---《三國志》
作為親弟弟,趙光義自然是要極力吹捧一下自己的大哥是多麼的英明,不光英明地篡奪了後周的皇位,而且英明地將皇位傳給了他。
但凡有人給你善後,那麼你的名聲肯定不會很差。相反來看王莽和司馬懿,這兩個人顯然就是沒人給他們善後。
王莽的新朝,只有15年時間,期間一直在鎮壓各路義軍。最後劉秀異軍突起,奪取了新朝的江山。劉秀是老劉家的子孫,他當然不會給王莽唱讚歌,所以各種貶低的手段也就出現了。王莽是亂臣賊子,是篡奪了老劉家的江山,這種人千刀萬剮都不夠。因為沒有子孫或者親戚為他善後,所以王莽的名聲自然好不到哪兒去。司馬懿本來是有子孫給他善後的,那段時間他的名聲自然也一定很好。比如說陳壽在《三國志》裡各種吹捧司馬宣王有多牛,就是一種體現。可是到了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上臺以後,天下就大亂了,別說給司馬懿善後了,他們司馬家自己都顧不過來,能夠保住東晉的半壁江山就謝天謝地了,況且東晉司馬睿從建國開始,皇族就不掌握大權,始終都是王導謝安這些權臣在執政。這段時間天地間可謂是生靈塗炭,誰還有心思給司馬懿善後呢?再說了東晉王朝就是一個傀儡政權,皇帝自顧不暇,他們自己名聲都差的很,沒工夫為祖先善後。
名聲好與壞,那不是老百姓所決定的。
哪個皇帝好不好,這是百姓們說了算的嗎?當然不是,這是史書說了算的。史書上說他好,那他就是天下最好的皇帝,說他壞, 那他的劣跡可以從海南排到大興安嶺。
所以說古人對寫官方歷史的兄弟,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必須要公正記錄,不能帶有私人感情,更不能聽從皇帝的擺布。
太宗見六月四日事,語多微文,乃謂玄齡曰:"昔周公誅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鴆叔牙而魯國寧,朕之所為,義同此類,蓋所以安社稷,利萬人耳。史官執筆,何煩有隱?宜即改削浮詞,直書其事。"---《貞觀政要》
唐朝以前的皇帝,一般都是不能看史官記錄的,所以這之前的官方史料還是有一定準確性的。自從唐太宗李世民公然幹涉史書記錄以後,史書這玩意兒本身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每個執政者,都會希望自己的名聲很好,可以流芳千古,所以每個執政者都有可能去幹涉官方史官的記錄。
這麼一來所有皇帝原來的面貌,基本上都被毀滅,剩下的只有一張張虛假的外衣。可怕的是,不少人還在爭論哪些皇帝好與壞,你根本就爭不出個所以然,因為有人會幫他們篡改,你看到的只是人家讓你看到的。
總結:篡位的皇帝,沒有一個善茬。
我們對歷史一無所知,這絕對是真理。我們連當下的事實都搞不清楚,又怎麼可能窺探的了過去的事情呢?
不過從某一個角度來看,卻能夠推理出一二來。可以確定的是,篡位得來皇位的皇帝,沒有哪個是省油的燈。
王莽、司馬懿、楊堅包括趙匡胤,他們都是老謀深算的陰謀家。王莽恭敬有禮了多年,司馬懿蟄伏了幾乎一輩子,楊堅唯唯諾諾了半生,趙匡胤忠義了十多年。
這幫人都有過一段忠心耿耿的時候,可是在篡位的時候毫不手軟。可見他們的城府到底有多深,這不是我們所能揣測到的。
參考資料:
《漢書》
《三國志》
《隋書》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