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文字連結,了解更多
招募|靈魂投入《安魂曲》中文素人校園版北京首創
招募|《安魂曲》讀劇人,探索靈魂的意義
因戲劇會。2020-2021跨年的《安魂曲》讀劇會持續到昨天晚上已經累計進行了78個小時280人次。有一位名叫可佳的學員,她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還記得,2020年11月10日《安魂曲》周二組第一次劇會,下午3:48分有人掃碼添加了客服微信號,留言說:」我是可佳,想報名讀劇本…… 。我看到你們也羨慕素人,其實很想嘗試演出,不過真的是小白一個,所以不太有信心。「
彼此簡短的交流後,距離當晚劇會開始只有兩個小時,可佳做出決定,跑去書店買了《安魂曲》劇本書,然後準時出現在第一場劇會的直播室。雖然我並不知道她從哪裡來究竟怎麼回事,不過我相信,可佳當下的直覺和神速反應是內心有一股強大動力驅動著行動,就是那一顆心的活力。
你說什麼我聽不懂|用安魂曲來明心見人性
2021年1月12日晚,最後一次呈現演讀之後,讀劇人們聊了許久,不想散去。可佳說:「 這齣戲真的讓我穿越從死到生……。我已經離開北京到了深圳,把原來的我一手埋葬了……。通過讀劇可以表達出來釋放我在生活中做不到的,對我有療愈作用……。馨心老師你的存在也能讓我感覺很安全……,讓我敢去嘗試我從來沒有嘗試過的。戲劇讓我體驗到不一樣的人生。我特別想上舞臺演一齣戲。」
聽可佳一說,我們才知道過往在她身上的發生,被深深地觸動。我在想,這是戲劇的神奇魔法,是《安魂曲》這齣神劇的宏大,也是生命相遇的不可思議。相信我,因《安魂曲》走來的讀劇人持續兩個月30小時在線劇會,一路堅持到最後,不容易,用心走心,才有了大家在一起深深地走進、看見……。
昨晚劇會後,看見可佳轉發在群組裡的文章,經過她的同意我編輯分享給大家。願這個素人讀劇背後的故事,那些內心戲和戲外戲帶給更多的人以啟發與鼓舞。相信人與人相遇在一起,因緣際會。讓我們用靈魂探索生命的本質,在線讀劇,溫暖相伴,期待有你,更有戲。
馨心|2021.1.17
這個冬天,讓我們談談生死與人性|安魂曲讀劇人招募
轉載:遇見死亡——《安魂曲》讀劇活動有感
那是一個下午,陽光從西邊的窗戶射進來,照在我母親的臉上。她不停的和我說著,「我在哪哪哪買的山藥,比超市裡便宜了幾毛錢。我在哪哪哪買的紅棗,比之前的便宜又好,省了幾塊錢。」
我習慣了她這樣的碎碎念,也早就學會了假裝在聽她說話,而視線一直停留在被陽光照著的她的臉上。她還在一直重複這個話題,這是她的日常。我不耐煩的拿起手機,隨便亂翻。忽然,我在一個藝術活動的微信群裡看到了一條招募素人讀劇的消息。我點開那條消息,這段話跳入我眼帘。我像是被閃電擊中了一樣,呆在那裡。等我回過神來,又仔細地閱讀了招募的那篇推文。
在這之前,我的一個朋友邀請我去觀看由她出演的一部舞臺劇。那部劇改編自一個希臘神話故事,涉及到疫情,死亡,復仇與愛的主題,在疫情之後的這場演出更是格外的有意義,讓我們重新開始認識生命存在的意義。當音樂的主題曲響起,全部的主要演員開始合唱主題曲的時候,我深深的被打動,眼淚開始在眼眶裡打轉,胃裡開始波濤洶湧。而此刻臺上的一位演員也因為感動,開始流淚。在一瞬間,我們四目相對。我們默默地,微微地衝著彼此點了點頭。這種共鳴與默契讓我第一次體會到了戲劇的魅力,讓我感受到了那一瞬間觀者與演員靈魂層面的共鳴。由此我愛上了戲劇。也是從那一刻起,我心中默默種下一顆種子,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站在舞臺上,用我的生命來演,在舞臺上體驗內在與外在的合一。沒想到我的這顆種子很快就遇到了可以生根發芽的土壤。
我看到《安魂曲》讀劇招募推文的那一天也就是第一個讀劇小組開啟的那天。老師說需要去購買劇本,然後就把那本書的封面圖片發給了我。我看到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而商務印書館的書店就在我家附近。我急忙衝出家門去買書。到書店後,我向書店的工作人員求助找書。工作人員告訴我,還有最後一本庫存,並指給我書所在的位置。那時候已經是快晚上六點了,我匆忙拿了書回家。回到家,歇了一口氣,讀劇活動七點半準時開始。第一次讀劇之後,我有時間開始慢慢品味劇本。那時候我才發現,那個下午我看著母親的臉,就好像看到了若干年後的自己。若我也像那樣活著,那我不曾活過。殊不知從決定加入讀劇活動的那一天起,我的生命已經開始有了變化。
此次讀劇活動,除了幾個曾經是帶領者馨心老師的學生和朋友,大家基本上都是戲劇小白。從一開始好似課堂裡的學生讀課文,我們一次一次遞進,一層一層的深入,一個角色一個角色的深度探索。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們先各自分角朗讀一遍。之後,馨心老師對於醉漢和妓女這兩對角色進行了深度分析。醉漢與妓女的生活離我們的現實實在有些距離,但他們內心被欲望操控,被虛榮心包裹,讓我看到了真實的人性。雖然不曾像他們那樣偏離軌道去生活,但是人性的本質通過這些角色被暴露無遺。老師的說戲,讓這一切變得更加清晰。再讀一遍,大家都更入戲了,不僅如此,還隔空找到了演對手戲的感覺。
此後的讀劇活動,我帶著更多的覺知去感受戲中的人物,同時也常常如照鏡子一般的去照見自己的內心。我越是用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經歷去同理劇中的人物,劇中的人物在我心裡越是變得豐滿。有一次我讀車夫。一個接近暮年的車夫,每天載著南來北往的乘客,聽著他們肆意地談天,卻沒有人想要聽一聽他暮年喪子的苦痛。最後他只有對著他的馬兒哭訴:
「你隨意嚼吧,我的朋友,嚼吧,有什麼就嚼什麼,要是錢不夠買大麥的,你就得滿足於草料,沒錢,沒辦法,我老了,我兒子本來該在這代替我的.你看,你有兩隻大耳朵,有很大的耐心,你傾聽我的話,你知道,你明白,你站著,嚼著,用明白這麼多事情的棕色溫和的眼睛看著這世界.我兒子死了,他的生命被剝奪了.想像一下你有一個孩子,小馬駒,小馬,你愛它,它是你生命的全部,可突然.
(把臉埋在馬脖子裡,大哭起來)
唉,我的朋友,我的心靈安慰,我的兒子死了.獨生子.還未成年.突然就病了死了.不會回來了.我愛他.我的全部生活現在都空虛了.幫幫我,我的朋友.教教我,我的馬,教教我從現在起如何生活!如何生活!「
(《安魂曲》中文版劇照,摘自網絡)
那天,老師讓大家分享一個自己生命中的死亡故事。我就想起了自己之前的一段經歷。我曾經養過一隻小狗,她身體有殘疾,所以需要格外的照顧。在照顧她的過程中,我們漸漸培養出默契,我感受到有時候生命與生命的交流不需要通過語言,當我們與自己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也能夠感受到其他生命的喜怒哀樂,然後彼此陪伴。我在原生家庭和成人世界裡找不到的那種生命的溫度卻常常能從陪伴的動物身上找到。而這隻狗狗卻因我的一個疏忽離開了這個世界。當我難過哭泣的時候,需要向人訴說這種離別的苦痛的時候,身邊卻沒有一個願意聆聽的人。他們都覺得我是小題大做了,一隻狗死了而已,完全沒有必要那麼難過。而我每每憶起狗狗陪伴我度過的每一個孤獨的夜晚,教會我慢下來去生活的時候,我的內心裡更加難過。當我帶著這樣的情緒來讀車夫的這個角色,這一大段獨白也幫助我釋放掉了很多之前累積的情緒,也感受到了戲劇帶來的療愈效果。
在讀劇期間,我因為身體不適決定去看中醫。那位老中醫以前在我爸病的很重的時候幫他看過病。我信任她,所以也去找了她。她號過脈之後,只說我是亞健康。但是我身體到底有哪裡有問題,到底有多難受,多嚴重我自己心裡多少有數。她給我開了藥,語重心長的囑咐了我好多。我一邊喝著中藥,一邊繼續每周的讀劇。
除了讀劇以外,並沒有其他事情讓我感覺自己活著。所以每天都會格外期待周二讀劇活動到來。有一天馨心老師在群裡推薦給大家一部電影,電影的名字叫《第七封印》,講述了騎士與死神的故事。那之後死神的形象常常出現在我的腦海裡。我知道那是我的恐懼,恐懼自己還未真正活過就已死去。於是我做了一個決定,決定搬家,離開我從出生起就從沒有離開過的城市搬到南方去,開始全新的獨立的生活。
(英格瑪·伯格曼執導的《第七封印》電影劇照 )
《安魂曲》的讀劇活動還在繼續。而我搬到了深圳郊外的村子裡,在沒有找到房子之前從一個朋友家輾轉到另外一個朋友家,沒有一個固定的居所,偶爾連讀劇活動都因為沒有網絡不能參加。當我租下一個農民房,忙活著搭建自己的小窩的時候,慢慢開始認識一些新朋友的時候,死神在我腦海裡的印象也漸漸淡了。也正是在給自己搭建小窩的時候,我看到了我也有劇中老人那樣對於物質匱乏的恐懼。我常常看到自己的內心戲,就像劇中的老人一樣:
「唉,這些虧損啊!我們的警察局長重病了兩年,病危了,卻突然跑到省城皮組茲去看病,嘿,他就死了埋在那兒了。的的確確就從我眼皮子底下溜了,一場大難哪!.他們肯定會給他訂上一個上好的棺材的啊!.溜到別處挺屍去了,讓我痛心刻骨啊!.看看,整整一個月,我們損失了.一百塊。要是我算一年的帳.」
(努力計算)
「那就是.一千兩百塊!」
(吃了一驚,叫道)
「一千兩百塊!!」
.
「而我呆呆的注視著你,想起來明天是節日,後天是節日,然後是安息日,一連三天禁止工作,而你顯然要在這幾天裡死去,也就是說你的棺材我必須今天做。
(將她放倒在床上)
「然後我拿起尺子量你。」
(拿起尺子量她,走到桌邊,記在紙片上)
「給我老婆的,棺材-兩.半-支出還是收入?」
.
(以色列卡梅爾劇院話劇《安魂曲》劇照)
每當我看著山裡的學校放學,孩子們湧出校門,我常常幻想著可以認識一兩個家長,教教孩子英語,我就能開始賺錢。又或是偶爾看到街邊擺攤賣小吃的小販,覺得這些小吃做起來應該不難,也許我也可以這樣來賺錢。雖然和母親的碎碎念內容不同,但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內心裡的匱乏感在作祟。當我覺知到自己內心匱乏感部分出來的時候,我常常會把自己在拉回來,也會常常一個人去山裡走走。走的時候這些念頭還是會跑出來,我再把自己拉回來,看看路邊的植物,聽一聽鳥的鳴叫,儘量把腳步放慢。我知道自己一旦陷入到這樣的匱乏感之中就再也看不見生活中的美好。原來我要逃離的不是自己的母親,而是要自己看見自己的匱乏感,再把自己從裡面拉出來。
我感覺自己猶如穿越了一次生死線,體會到原來人只有真正和自己的內心在一起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活著。南方的生活與原來按部就班的生活完全不同。我得學習順流而行。當我開始順流而行,生命就開始流動,一些舊有的東西慢慢在身體裡死去。一些新的生命體驗慢慢到來。
最後一次線上讀劇,我在中山市郊外的一個農場裡。不知道是不是與自然連接的原因,那一天是我最投入的一次參與。
《安魂曲》的讀劇伴隨著我開啟了一次生命的蛻變。雖然此刻我面對未來仍然只有兩個字「未知」,可我少了很多恐懼,至少能夠安住在當下把這段蛻變的過程記錄下來。從一開始的情緒釋放,到對生命保有覺知和感悟,《安魂曲》的讀劇陪伴我走過了一段非常的旅程。未來會發生什麼仍然是未知,但是我願意去改變,從一個只會索取的人,慢慢學會給與。這是這部劇教給我的,學會去看見,學會去愛。
「我算什麼聖人.」
.
「要是你急需一個聖人,那我就是聖人,說吧.」
.
「所有這些年裡,我們都沒看到有條河,有棵柳樹,和我們曾經生過的那個頭髮漂亮的女孩兒.
(停頓)
「現在你跪在我的面前,伸出你的臉來,讓我撫摸你安慰你。」
劇透到此,來一起讀劇吧
招募《安魂曲》讀劇人(中文劇本)
2021年1月-3月
成年素人,不限性別年齡
每次2-3小時,一期10次690元/人
在線劇會,陪伴共學,研討經典,探索人性,
分角色朗讀劇本,發聲臺詞,即興戲劇。
最後劇本演讀會可能邀請親友觀看互動。
掃碼報名
1月30日晚上,在線演讀會
歡迎讀劇人、親友助陣圍觀
往期精彩回顧
花園劇場|演員靠身體吃飯,與我有什麼關係?
演劇人招募|合唱一首安魂曲用靈魂看見這個世界
你說什麼我聽不懂|用安魂曲來明心見人性
這個冬天,讓我們談談生死與人性|安魂曲讀劇人招募
招募|《安魂曲》讀劇人,探索靈魂的意義
招募|靈魂投入《安魂曲》中文素人校園版北京首創
馨心劇會|女性身體的智慧,靈魂綻放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