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停留》:彌留之際的安魂曲

2021-03-02 光影吞噬機

這部電影也算是一部神片了。要說它神在哪,就是當你沒看最後一場戲之前,你都是處於一種莫名其妙的焦慮不安狀態。為什麼會有這種不適感,或者說期待感,這都是因為本片導演一直在玩一種安魂曲的把戲,將所有觀眾玩於鼓掌之間。


電影的片名《生死停留》已經劇透了所有的設定,但是電影中的展示的世界依然會讓人一直困惑到結尾。導演馬克·福斯特比《致命ID》的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更加居心叵測,如果後者構建的虛幻世界還是基於所謂多重人格症狀,那麼前者基本就是在腦洞大開一樣的「胡扯」,雖然胡扯得很有水平,讓人不明覺厲。

準備自殺的男孩和詭異的世界

為了營造詭異的氣氛,導演馬克·福斯特野心勃勃地要構建現實之外的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充滿了各種離奇與詭異。如果細心觀察,你會發現這一切都是為了將一個瀕死之人塑造成了他心中的偶像,這只是一個人的虛幻世界。


電影《生死停留》開始於一場發生在布魯克林大橋上的車禍。鏡頭中,開車的男人亨利傻坐在路旁,然後起身離開了現場。這場戲是電影的主題場景,是一切發生的基礎。


接下來,野心勃勃的導演著手構架他的世界。這個世界的主角是一名叫薩姆的心理醫生。當他從床上醒來時,手指攥著戒指。當他騎車趕來上班,女友抱怨他遲到。薩姆表示被鄰居家小孩吵了一晚上,沒有休息好。而女友萊拉卻告訴他,他們的鄰居已經九十多歲了,怎麼可能小孩那麼小。這是亨利第二件感覺怪異的事情。



薩姆接替同時莉薇醫生治療一名心理病人,此人正是第一場戲中離開車禍現場的亨利。亨利對未曾通知自己而更換醫生生氣,認為莉薇醫生是害怕自己,故意躲開了。


亨利告訴薩姆,自己只記得一醒來就身處著火的車內,此外對現場沒有別的記憶。他表示,自己要在下冰雹前回家,便離開了醫院。


薩姆和女友萊拉見面,萊拉講述了一個波蘭國王打獵麋鹿的故事,到底誰是麋鹿。突然天降冰雹,給了兩人措手不及。很明顯,亨利預言了冰雹。這是第三個詭異之處。



當亨利在地鐵裡被一個女生認出時,大家才知道。亨利是一名學生,和女生一起上過艾茲帕迪教授的心理學課。這位教授曾發表過關於「崔斯坦·瑞佛與精神病態」的演講。記住這個名字:崔斯坦·瑞佛。



亨利在地鐵裡抽菸被身邊老頭警告,他反而用菸頭去楊燙胳膊,老頭罵他精神病。

薩姆回到家告訴萊拉,亨利這個病人可以預言天氣,而天氣預報卻沒有報過會有冰雹。這讓他倍感驚奇。


第二天,亨利反而主動來找薩姆,說自己總能聽到一些神秘的聲音。薩姆讓他寫下來,諸如「嘿,佛斯特醫生,我是弗雷德裡克」,「我沒有移動他,我知道你不該動他」「我看不下去了」「保持清醒,亨利看著我」這樣的話。薩姆也感覺有點詭異。亨利告訴薩姆,他準備在這個禮拜六午夜時分自殺。



知道自己的病人有自殺傾向,薩姆準備阻止他。薩姆來到精神療養院想院長請求幫助,院長表示,可以在周五將亨利強行抓進療養院,阻止他自殺。


薩姆將亨利要自殺的事情告訴女友萊拉,萊拉鼓勵他不要被嚇到,要想辦法阻止。


薩姆出門走過樓下,目擊有工人正在吊鋼琴上樓和一個小男孩的氣球飛走。他來到大學找亨利,質問為何選擇周六自殺。亨利表示,那天是他的生日。他的父母已經去世,墓地在紐澤西的馬勒斯花園。亨利還透露,他有一個曾經想娶的女服務員阿西娜,但是她後來失蹤了。


當亨利在逛海底世界時,父母出現為他拍照,並告訴他撐不了多久了。


另一個詭異的事情發生在薩姆和女友萊拉吵架時。當薩姆抱怨女友瞞著自己一周沒吃藥時,女友卻意外叫他亨利,這讓他非常吃驚。


薩姆來找帕特森教授下棋。亨利突然出現,並聲稱帕特森教授是自己死去的父親。這讓薩姆倍感震驚。


周五,精神療養院的人和薩姆來亨利家抓人,卻發現人不在。在電話留言裡,薩姆聽到了自己的聲音,但他否認說過那些話。院長檢查亨利住處後發現,亨利是帶槍離開的,要薩姆多加小心。



詭異的遭遇預示可怕的宿命

亨利失蹤了,薩姆必須找到他阻止他自殺。亨利是美術專業的學生,從他相關材料中,薩姆發現了一個名字:崔斯坦·瑞佛。這個名字電影之前出現過。


同樣身為畫家的女友告訴薩姆,崔斯坦·瑞佛是一名著名的藝術家,在燒了自己所有畫作之後選擇了自殺。崔斯坦18歲時告訴所有人,他要去紐約自殺。在崔斯坦眼裡,一個美麗的自殺是世界上最極致的藝術。


萊拉叮囑薩姆,要向亨利強調「生命中有太多的美好是無法割捨的」。



薩姆來找修養的同事莉薇,正是從她手裡接受了亨利這個病人。莉薇建議薩姆去找亨利的母親談談,並給了他地址。(亨利不是說過,父母都已經去世。到底誰在撒謊?)


當薩姆見到亨利的母親雷森夫人時,對方把薩姆當成了自己的兒子,不斷地請求他原諒。雷森夫人頭部突然流血不止,薩姆完全不知所措,還被奧利弗狗咬傷。他不得不去打了狂犬疫苗,還報了警。肯尼警察勘察後來找薩姆,他告知薩姆,那個地址的雷森夫人和丈夫幾個月前死於車禍。薩姆果然是活見鬼了。與此同時,在酒吧喝酒的亨利不停閃現過往的片段。



薩姆回家時,又重複見到了吊鋼琴和小男孩氣球飛走的一幕,他更加不安起來。回家後他將遇到了一系列詭異之事告訴女友萊拉,萊拉認為他太累了,讓他好好睡一覺。


當薩姆睡醒後,卻在門外見到了亨利。亨利也告訴他父母已經死了,不可能出現的。那條叫奧利弗的狗也在多年前就病死了。亨利反問薩姆,當初萊拉要自殺時,薩姆是如何拯救她的。薩姆講述了經過後,亨利還是有一次消失了。



薩姆決定去堅尼街找亨利那個名叫阿西娜的女友。在一個劇場,他見到了正在排練哈姆雷特的阿西娜。阿西娜告訴他,她和亨利其實沒怎麼說過話。不過亨利喜歡去一家美術書店,應該可以在那找到他。阿西娜帶他下樓梯去找人,結果卻消失在半路。等薩姆跑回劇場時發現,一切又回到了剛剛開始前的一幕。



像偶像一樣的死亡才是這首安魂曲

亨利來見獨居的父親,並且如同神靈顯露神跡一樣幫助眼盲的父親恢復了視力,只為父親能看他最後一眼。


於是,真實世界的一幕終於又出現:亨利開車帶父母以及女友阿西娜穿過布魯克林大橋時發生了車禍。



另一個世界裡,薩姆開到美術書店卻沒有找到亨利。從書店老闆那裡得知,亨利用自己的畫換了崔斯坦所有的書,那是他的偶像。


自殺前的亨利來見阿西娜最後一面,阿西娜正正在和大家跳舞。



薩姆向萊拉詢問崔斯坦自殺的方式,得知崔斯坦是在布魯克林大橋上開槍自殺的。於是,他立即趕往大橋。


亨利來到布魯克林大橋,父親告訴他一切都是虛幻的。當薩姆趕到大橋時要阻止亨利自殺時,還是未能成功。亨利自殺後,我們終於看到了真實世界的真相。



原來,亨利開車帶父母和女友出了車禍,父母和女友當場死亡。亨利也僅剩一口氣,處於彌留之際。車禍現場,薩姆醫生和萊拉護士在幫助亨利保持清醒,等待救護車的到來。可惜救護車沒有趕到,亨利就咽氣了。圍觀的人包括莉薇和一個黑人女人等,這些人都在另一個故事裡出現過。


薩姆和萊拉也是因為救人才剛剛相識,電影的最後兩人還相約去喝咖啡,預示著一段感情的開始吧。



到此,我們才給整個故事找到了一點脈絡。之前所有的故事都是發生在一個虛構的世界裡,這個世界是彌留之際的亨利頭腦中構想的世界。在他瀕臨死亡之際,他的頭腦編織了這樣一個世界,幫助他圓夢,進而撫慰已經被死亡抓住的靈魂。


我們理解了這一層,回頭看才能理解電影中所有的詭異之處。


亨利能預言冰雹,因為他不停地在循環最後這一天,結束即死亡,他內心在做最後的停留。所以薩姆反覆見到吊鋼琴和小孩氣球飛走,以及阿西娜重複表演的場景,都是因為這是這發生在一個死亡之前的世界。



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帶著遺憾去死。亨利彌留之際構想的這個世界,將他車禍現場和生活中所有的人都放了進去。亨利如同那個世界的上帝一樣,要為自己演奏一曲安魂曲。在這個世界裡,他如同偶像崔斯坦·瑞佛一樣的將死亡變成了最美的藝術,為自己的生命完美地畫上了句號。同時,他幫助父親恢復了視力,自己和母親達成了諒解,甚至還有初見女友的片段,如此眾多的日常都按照亨利的安排進行。而車禍現場試圖拯救他的薩姆和萊拉這對陌生人,也被他想像成了阻止他自殺的醫生和他曾經自殺未遂的畫家女友。

一個人在死亡的瞬間在想什麼,這部《生死停留》給出了一個答案。彌留之際,生死停留之時,有人想到的是:如同偶像一樣的死亡,把死亡變成最美的藝術。這是靈魂最後能為自己做的唯一一件事情,這是無可替代的安魂曲。



不過,正因為是安魂曲,所以身處那個世界的人們,見證了一個偉大藝術家的偉大告別。世界上最恐怖的不是死亡,而是虛無。沒有意義的死亡其實就是虛無本身。生命可以失去,意義可以永存。這就是人類用來對抗「有限」的終極武器吧。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光影吞噬機」,一起品味電影。

相關焦點

  • 生死停留 Stay (2005)
    類型: 劇情 / 懸疑 / 驚悚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05-10-21(美國)片長: 99 分鐘又名: 彌留之際 / 離魂 / 一線生機 / 停留生死停留的劇情簡介 · · · · · ·  一部超出想像的心理驚悚電影。
  • 如果可以,請打破規則 電影《生死停留》的越軸段落分析
    《生死停留》(Stay,2005),心理驚悚電影,導演Marc Forster。上映時票房很不理想的一部片子,卻看得我異常興奮。它藉助劇情,把越軸變成了一種合理的創作手法。上圖標紅的就是越軸的段落。發生在Sam和Henry第一次見面。
  • 穿越生死,我們還有多遠?|安魂曲讀劇有感
    2020-2021跨年的《安魂曲》讀劇會持續到昨天晚上已經累計進行了78個小時280人次。有一位名叫可佳的學員,她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還記得,2020年11月10日《安魂曲》周二組第一次劇會,下午3:48分有人掃碼添加了客服微信號,留言說:」我是可佳,想報名讀劇本…… 。我看到你們也羨慕素人,其實很想嘗試演出,不過真的是小白一個,所以不太有信心。
  • 《生死停留》一場車禍過後,究竟是什麼神秘的力量在操控著他?生與死,中間真的能夠停留嗎?
    NO.1  :《生死停留》2005年   美國可能有許多的小夥伴喜歡看這一類比較燒腦、懸疑的大片,卻常常有種「不明覺厲"的 趕腳!甚至有的小夥伴看了一遍、兩遍任然沒搞明白劇情到底講的個什麼東東???
  • 劇本殺攻略| 都市題材劇本《史考特的安魂曲》
    劇本殺攻略| 都市題材劇本《史考特的安魂曲》 來源:www.18183.com作者:三隻魚時間:2018-10-18 分享到: 《史考特的安魂曲》講述的是在」史考特」藥物研發公司發生的種種怪事,劇本借鑑了類似《禁閉島》的敘述手法
  • 【作品】莫扎特《安魂曲》
    之所以稱為安魂曲,是因為唱詞的首句以「Requiem aeternam」開頭,第一句是「主啊,請賜予他們永恆的安息」。安魂曲這個名詞在音樂上接受的人比較多,而教會一般將其翻譯為追思曲。索爾蒂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莫扎特《安魂曲》創作過程如果要一位粗通音樂的人說出歷史上最出名的安魂曲,恐怕十個倒有九個要答莫扎特《安魂曲》。
  • 正式開票 | 倪大紅&孫莉《安魂曲》,見證話劇美好的樣子!
    《安魂曲》交織著平凡的生命與聖人的幻想回到舞臺的大紅紅,不愛喝手磨咖啡了,而是全心投入《安魂曲》中文版這部手磨話劇。《安魂曲》到底是一部怎樣的話劇,能集結白玉蘭最佳男主角和眾多優秀的演員呢?以色列卡梅爾劇院《安魂曲》劇照《安魂曲》是以色列戲劇史上最偉大的劇作家漢諾赫·列文在生命盡頭的巔峰巨作,劇中有著對小人物無盡悲歌的哀嘆,也有對生存價值的終極思考,飽含著「向死而生」的絕世誓言。
  • 莫扎特:安魂曲
    ——莫扎特《安魂曲》作於1791年,是莫扎特最後的作品。1791年秋天,莫扎特曾對妻子說:「我想為自己寫一首安魂曲。」不想一語成讖,很快應驗。瓦爾塞根伯爵慕名來請他作一首安魂曲以悼亡妻。面對伯爵的殷切期待,莫扎特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部作品的創作中。在給朋友的信中,他寫道:「你知道,創作對我來說至少不比休息更累,況且我也不能無事可做。
  • 「安魂曲」知多少?
    1605年,當維多利亞擔任馬德裡德斯卡爾扎雷亞修道院管風琴師、唱詩班指揮的時候,他創作了一部原先被命名為《悼亡儀式》(Officium defunctorum)的安魂曲,雖然形式上與現在的安魂曲相比有些出入,但莊嚴的音樂卻令人肅然起敬,這些都是文藝復興時代著名的安魂曲作品。許茨、巴赫、海頓等因為並非天主教徒,因此鮮有創作安魂曲,在19世紀初最出名的安魂曲就要算是莫扎特的那部了。
  • 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撫慰人類靈魂的痛苦與哀傷
    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 《喀布爾安魂曲》,一種共同的感動
    用《西廂記》裡紅娘的話:「我從來是心硬,到如今一見也動情。」我要向所有人推薦這個劇!太謝謝你們帶來它。——@張敞Zhangchang 10、《喀布爾安魂曲》是一部可讓我這輩子已經見過的所有現實主義戲劇都黯然失色的作品。
  • 《德意志安魂曲》——謝謝您的琴聲帶走我的悲傷,在災難面前幸好還有古典音樂
    在四首著名安魂曲中(莫扎特,威爾第,勃拉姆斯,弗雷),勃拉姆斯35歲時寫就的《德意志安魂曲》(Ein Deutsches Requiem)是最真誠、最積極向上的一首。1868年4月10日,勃拉姆斯親自指揮在德國不萊梅大教堂首演,獲得巨大成功。
  • 生死彌留之際,你會想見誰?
    大舅身體快不行了,已經在彌留之際,可是我媽在北京照顧即將生產的姐姐,到底要不要通知我媽回來見大舅最後一面?我姥姥一生有7個子女,五兒兩女,我媽屬於最小的孩子,我大舅屬於最大的一個孩子,兩個人年齡相差20多歲,那時候家裡孩子多,條件差,我大舅一生沒有娶妻!
  • 莫扎特《安魂曲》欣賞指南
    》K.626淺議莫扎特的《安魂曲》    導讀:《安魂曲》是彌撒曲的一個分支,主要是羅馬天主教用於超度亡靈的特殊彌撒。莫扎特臨終前創作的《安魂曲》最其代表性。本文通過對莫扎特《安魂曲》的創作背景、過程及曲式結構等要素進行簡要闡述, 對莫扎特《安魂曲》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為欣賞莫扎特安魂曲提供幫助。       紀念莫扎特主題:1、紀念莫扎特丨如何演奏他的鋼琴奏鳴曲?2、莫扎特音樂的核心精神是什麼?
  • 《安魂曲》中文版建組一周年 · 回顧那些關於邂逅、渴望、依賴、相守的瞬間
    今天,2020年5月30日,《安魂曲》中文版建組一周年。我們將與您分享這一年來屬於《安魂曲》和每位劇組成員,那些關於邂逅、渴望、依賴、相守的每個瞬間。去年初夏,由光緯戲劇出品,有朋樂乎製作的以色列國寶級戲劇大師漢諾赫·列文作品《安魂曲》中文版,懷著對於經典的崇高敬意,赤誠相見,開啟了與這部「向死而生」的人性經典,一生的緣分。《安魂曲》,來自流淌著蜜和奶汁的以色列,而這片土地孕育的生靈則是經歷過流離與困難的猶太民族。
  • 解讀《德意志安魂曲》(四)
    把德國作為標準進行比較,《安魂曲》在新教地區受到的歡迎遠遠超過那些天主教地區。《安魂曲》在英國和美國受到的喜愛遠遠超出了法國和義大利等等的天主教國家也就不足為奇。事實上,很難找到《安魂曲》在這些國家的遭遇的相關資料;相反的是,英格蘭從1871年開始就有多場演出,以及大量的回憶和評論。
  • 莫扎特《安魂曲》丨完全歌詞欣賞指南
    》欣賞指南      奧地利偉大的音樂天才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作曲家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當時35歲的莫扎特的健康狀況已經糟糕到了極點,而《安魂曲》的創作就是在這個時候。於是他便展開了與時間和死亡賽跑的計劃,奮筆疾書。然而也許是上天嫉妒這位曠世不配的藝術天才吧,莫扎特終究沒能完成這部宏偉的音樂作品而散手人間……(後來莫扎特的學生根據他生前的旨意完成了這部《安魂曲》)     莫扎特的《安魂曲》無疑是同類音樂題材中最成功的、也是最登峰造極的作品。
  • 【聖樂賞析】莫扎特《Requiem安魂曲》
    之所以稱為安魂曲,是因為唱詞首句以「Requiem aeternam」開頭(第一句是「主啊,請賜予他們永恆的安息」),安魂曲這個名詞在音樂上接受的人比較多,而教會一般將其翻譯為追思曲。 早期,象拉索、帕萊斯特裡納、維多利亞等都寫過安魂曲,比如,帕萊斯特裡亞在1591年創作的《死者彌撒》(Missa pro Defunctis),其實就是安魂曲。
  • 【分析】莫扎特《安魂曲》詳細分析
    之所以稱為安魂曲,是因為唱詞首句以「Requiem aeternam」開頭(第一句是「主啊,請賜予他們永恆的安息」),安魂曲這個名詞在音樂上接受的人比較多,而教會一般將其翻譯為追思曲。    早期,象拉索、帕萊斯特裡納、維多利亞等都寫過安魂曲,比如,帕萊斯特裡亞在1591年創作的《死者彌撒》(Missa pro Defunctis),其實就是安魂曲。
  • 莫扎特《安魂曲》--落淚之日
    安魂曲一種用於天主教追悼儀式的合唱套曲。原為悼念死亡者的彌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