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言宇德·視點丨律師說法—如何區分民事權利行使與敲詐勒索犯罪

2021-01-13 鍾言宇德律師事務所

2020年已接近尾聲,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都在為過去的一年做收尾和總結,並為新一年的開始做打算。近日,有當事人諮詢,其在單位工作五年多,下個月準備辭職,發現單位一直沒有為其繳納社會保險。通過計算,用人單位累計欠繳金額在8萬元左右,當事人在向用人單位協商補繳社會保險金時遭到拒絕,特向我所律師諮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六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可能面臨著補繳巨額的保險金及加收巨額滯納金的法律後果,如果當事人以「向社會保險部門舉報」來「威脅」用人單位,迫使用人單位賠償其所拖欠的8萬元保險金,其是否涉嫌構成敲詐勒索罪。

該行為是行使民事權利的維權行為,還是《刑法》所規定的敲詐勒索犯罪行為?

回答此問題前,我們先看一下《刑法》關於敲詐勒索罪的規定。敲詐勒索罪規定在我國《刑法》第274條,具體內容是「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敲詐勒索罪是指基於非法獲利的目的,以恐嚇行為為手段使他人交付財產(包括財物與財產性利益)的行為。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可以看出,本罪為故意犯罪,主觀上要求行為人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客觀上要求行為人實施暴力或以其他惡害相威脅,被害人基於害怕的心理而處分財物或者財產性利益。根據當事人所描述的案件事實,當事人以向社保局舉報相威脅,意圖使用人單位害怕受到行政處罰,而實現自身合法債權。這種行為人為實現權利而採用恐嚇手段,是否構成敲詐勒索罪?這涉及如何區分正當行使民事權利行為與構成敲詐勒索刑事犯罪行為的問題。

律師認為,區分敲詐勒索罪與民事權利行使時,需要綜合考慮一下幾點:

1

權利的正當與否。所謂的正當與否,主要是指債權是否具有法律依據或者事實根據。原則上,只有存在法律上的依據或者事實上的根據,才能視為是合法債權,從而形成正當的權利行使行為。

2

是否在正當權利的行使範圍內。只有在正當的債權行使範圍內,行為人索取財物的行為才能被認為是正當的。

3

手段與目的的合法性。無論出於什麼目的,公民行使權利的手段一定要具有合法性。不能因為對方違法侵害了我們的合法權益,我們也採取非法的手段「以牙還牙」地維權。只要我們維權的手段是合法的,目的是正當的,就不會構成犯罪。

4

手段行為的必要性及相當性。行使權利的行為本質上是一種私力救濟,現代法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承認私力救濟的正當性,但都予以必要的限制。所謂必要性,指的是立足於案件的具體情況,行為人採取的手段行為進行索賠是否是必要的選擇。是從一般人的觀念來看,行為人採取的手段是否合理、適當。手段是否具有相當性,需要根據具體案件進行判斷,一般來說,債權本身的重大性、手段行為侵害對方權益的程度等均是需要考慮的對象。

回歸到本案,當事人向用人單位主張8萬元的保險金賠償責任,其債權合法,沒有超過合法債權的賠償範圍,主觀上,當事人沒有非法佔有的目的。客觀上,當事人使用的「威脅」手段與維權目的具有合法性、正當性。根據社會一般人的標準判斷,行使手段具有適當性及必要性,因此,當事人的行為不具有不法侵害性,沒有侵害到他人的合法利益。

近年來,因消費者或勞動者維權索取天價賠償的案例激增,索要金額範圍、使用的手段等掌握的稍有不慎,就可能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本所律師提示,在消費者或者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一定要通過合法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避免過度維權。因民事權利的行使與敲詐勒索犯罪之間存在模糊地帶,兩者之間,僅一步之遙,做出抉擇之前建議先諮詢專業的法律人士,避免誤入歧途。

相關焦點

  • 「打假索賠」與「敲詐勒索」的法律邊界
    區分正當的打假維權與涉嫌敲詐勒索標準究竟是什麼?維權方式、索賠數額不當是否會涉嫌侵犯他人權益?   2016年1月18日,由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組織的「打假索賠與敲詐勒索專題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全國多地的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的專家、學者,知名律師,職業打假人,李海峰案的代理律師等就「打假索賠」與「敲詐勒索」的法律邊界進行了探討。
  • 敲詐勒索、強迫交易實務問題梳理分析
    認為不構成敲詐勒索。(若手段不當,裸照發布可能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罪)周光權觀點:利用恐嚇手段主張債權,使對方交付金錢的,例如消費借貸的債權人迫使債務人償還到期債務的,一般來說不構成本罪。為行使權利而使用的脅迫手段,即使主張權利的手段過度行使,也只是一般違法行為,不具有犯罪性質,理由是:(1)考慮結果無價值論的要求。
  • 以案說法 「購假索賠」是民事維權而非敲詐勒索
    4月2日被天津市濱海新區公安局塘沽分局以涉嫌敲詐勒索罪刑事拘留,5月9日被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劉明、孫振海等四人購假(沒有中文標籤的進口食品和化妝品)索賠行為,有明文的法律依據,為消費維權民事行為,屬於民事經濟糾紛,不屬於刑事侵權行為,不具有社會危害性,與敲詐勒索刑事犯罪實難扯上關係。應由民事法律規制,無需刑法伺候。
  • 如何區分詐騙犯罪與民事欺詐
    詐騙犯罪與民事欺詐在主觀、客觀上都相近,我國刑法理論界和司法實踐中通常以是否具有非法佔有目的作為區分詐騙犯罪與民事欺詐的界限,但筆者認為,一律以是否具有非法佔有目的來區分詐騙犯罪與民事欺詐過於簡單化、絕對化、寬泛化,易造成現實中詐騙犯罪認定泛濫
  • 九裡亭敲詐勒索罪律師服務_範聖忠律師
    九裡亭敲詐勒索罪律師服務, 律師服務 敲詐勒索罪 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威脅或要挾的方法,強行索要公私財物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百十條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敲詐勒索罪是一種重要的侵犯財產罪,其犯罪對象是公私財物。
  • 合同詐騙罪與民事合同欺詐有什麼不同,應怎麼區分?
    合同詐騙罪與民事合同欺詐行為雖然在客觀表現上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處,但也存在本質上的區別。由於關乎行為人罪與非罪的認定,應注意嚴格區分。那麼,合同詐騙罪與民事合同欺詐有什麼不同,應怎麼區分?網友諮詢:合同詐騙罪與民事合同欺詐有什麼不同,應怎麼區分?
  • 【律師視點】楊馥瑜:停車不當,被判入刑(二)| 律師觀點
    引言:本案判決自公布之日就在當地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們紛紛質疑、擔心,而律師作為特定的群體,必然要集中表達社會各界對該判決的擔憂和質疑。有的時候,律師的據理力爭在公安、檢察、法院多個部門的強勢權威面前多少顯得有些蒼白無力,但是展開激情洶湧、火藥味十足的學術交鋒是完全必要的。公檢法系統的觀點義正言辭,但律師視角未必不是真理。
  • 技術貼|你們關心的「敲詐勒索罪」是個啥?
    敲詐勒索罪的基本構造根據學者柏浪濤《敲詐勒索與行使權利的界限》(2010年《法律適用》)一文中的總結,敲詐勒索罪的基本構造是:實施恐嚇行為--被害人產生恐懼心理--被害人基於恐懼心理交付財物--行為人取得財物---被害人遭受財產損失,並指出該罪要求恐嚇行為足以使被害人產生「心理恐懼」,否則不構成敲詐勒索罪,也就是說,如果行為人的行為並不能導致被害人的「心理恐懼」則不構成敲詐勒索罪
  • 根據合同收違約金算敲詐勒索嗎,如何認定敲詐勒索?
    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恐嚇、威脅或要挾的方法,非法佔用被害人公私財物的行為。那麼,根據合同收違約金算敲詐勒索嗎,如何認定敲詐勒索?網友諮詢:我以1萬2千元以年和屋主籤訂租房合同,一次籤了2年的。
  • 實務:敲詐勒索罪與強迫交易罪的準確界定和區分
    作者 |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 石魏;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程歡歡來源 | 人民法院報; 案號:(2018)京0105刑初143號刑事判決書(2019)京03刑終73號刑事裁定書裁判要旨 敲詐勒索罪與強迫交易罪的區分應結合危害行為發生場合
  • 如何擬定一份「最低標準」的律師函?
    一、律師函的法律性質律師函,可以理解為發件人代理委託人向收件人作出的單方意思表示,通常包括行使請求權的催告、行使形成權的通知,一定情況下也可包含抗辯權的行使。涉案《律師函》未經公證、認證,且未附鬱繼蘭的授權委託書,鬱氏公司有理由認為該律師函並非鬱繼蘭的真實意思表示。對此,本院認為,上述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均是關於境外當事人委託他人代理訴訟時的要求,並不涉及在民事訴訟活動之外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且鬱繼蘭本人認可《律師函》為其真實意思表示。鬱氏公司的上述主張沒有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 推薦//一篇關於民事欺詐與詐騙罪區分標準的好文:《民事欺詐和刑事...
    這些虛假陳述犯罪都是典型的刑事欺詐。應該說。虛假陳述的欺詐罪與民事違約的欺詐之間的區分,就在於刑法是否有特別規定,只有刑法有特別規定的,才能認定為犯罪。當然,即使在刑法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還要根據數額和情節區分犯罪與民事不法。第二種刑事欺詐對應於民事侵權的欺詐,是指刑法中以欺騙行為構成的詐騙犯罪。
  • 一篇關於民事欺詐與詐騙罪區分標準的好文:《民事欺詐和刑事欺詐的...
    這些虛假陳述犯罪都是典型的刑事欺詐。應該說。虛假陳述的欺詐罪與民事違約的欺詐之間的區分,就在於刑法是否有特別規定,只有刑法有特別規定的,才能認定為犯罪。當然,即使在刑法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還要根據數額和情節區分犯罪與民事不法。 第二種刑事欺詐對應於民事侵權的欺詐,是指刑法中以欺騙行為構成的詐騙犯罪。
  • 小區熱心業主幫忙辦證要打賞 是否構成敲詐勒索
    警方:系民事糾紛廣廈城市之巔小區此次出現的紛爭也引起了警方的關注,因未支付「打賞費用」的涉事業主報案,12月11日晚,部分業主和上述開發商負責人武經理一起來到了經八路派出所治安管理服務大隊,對於該部分業主投訴「熱心業主」涉嫌敲詐勒索一事,接警民警在了解過相關情況並向領導進行反饋後告訴業主,對於此事,警方認為是民事糾紛,並不認同部分業主舉報
  • 合肥民事律師
    民事律師是對律師執業行為中需要嚴格遵守的法律規定進行執業的法律文書,是保障律師在執業過程中能夠正常履行律師所承擔的法律責任。該價值與常理密切相關,與行業統計資料比較,應重點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受法律實踐的影響,通常多數情況下,民事律師大多能夠從其自身實際情況著手考慮如何進行律師執業。
  • 敲詐勒索與民事糾紛的界限 陳昱霖可能危險
    被告人楊某某出院後欲聯繫被害人李某豔討要說法未果,遂於2013年底至2014年5月13日期間,對被害人李某豔進行電話、信息騷擾並跟蹤恐嚇,威脅李某豔索要分手費30萬元。後被害人李某豔被迫同意交付人民幣30萬元給楊某某。2014年5月24日13時許,被害人李某豔在約定地點湛江市霞山區友誼路「哈少」快餐店向被告人楊某某交錢時,伏擊的公安人員將楊某某當場抓獲,並繳獲現金人民幣30萬元。
  • 網絡維權還是敲詐勒索?
    法院認為,被告人周某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在網際網路編造並發布或威脅發布被害人(單位)負面信息對被害人(單位)造成網絡輿論壓力的方式,敲詐勒索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經構成敲詐勒索罪。而周某某辯稱其收取有關單位或個人錢款事出有因,投訴無果之後才通過網絡發帖揭露有關問題,本質上是一種民事維權行為,不應被認定為犯罪。
  • 雅力士施恩舊事:陷三聚氰胺醜聞 訴消費者敲詐勒索
    大陸法系嚴格區分公法和私法,公法負責懲罰犯罪和不法行為,維護公共利益;私法只負責協調民事主體間的利益關係,對受害人的救濟以補償性為特徵,不承擔懲罰功能。所謂補償性,就是民事賠償一般以受到的損失額度為限。· 在中國特殊國情下,許多侵權案件的賠償標準由法律或政府文件直接規定。
  • 滄州民事案件律師諮詢介紹早什麼時候可以委託律師
    滄州民事案件律師諮詢介紹早什麼時候可以委託律師 ,「gmi7」   滄州民事案件律師諮詢介紹早什麼時候可以委託律師    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不被。離婚時婚前債務應該怎麼劃分有些行為,雖然給權利人造成了嚴峻的危害,但由於其特別原因,不追查刑事責任。
  • 南召縣多人因承包林地「糾紛」被控敲詐勒索獲刑
    被告人段某軍認為起訴書指控不屬實,本案辯護律師河南民川律師事務所趙學會律師、河南宛信律師事務所張漢卿律師的辯護意見是:辯護人認為本案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被告人主觀上沒有非法佔有目的;不構成惡勢力犯罪集團的構成要件;不構成敲詐勒索,並且不是犯罪集團,應判定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