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鴻門宴》中西楚霸王項羽的兵器竟然是劍?揭秘項羽兵器之謎

2021-02-13 刀劍檔案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堪稱我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猛士,是「戰神」一般的人物,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對他有詳細而精彩的描寫,後世的很多演義小說、評書戲曲以及影視劇也喜歡以項羽為再創作的對象,創造出了很多個項羽的形象。

項羽的武勇當然毋庸置疑,那麼他究竟使用的是什麼樣的兵器呢?

先來看正史,最重要的資料當然是太史公的《史記·項羽本紀》,《項羽本紀》是《史記》中描寫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有很多細節描寫甚至更像是小說而非史書,在《項羽本紀》中,對項羽的兵器是有描寫的——「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項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之,項王瞋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手不敢發,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

我們看到項羽是「持戟挑戰」的,當時真正的戟的形制與我們今天在戲曲影視中看到的呂布用的那種戟的形制是完全不同的,而是矛和戈的組合體,是很原始的一種兵器,在正史中,項羽持戟是唯一一處描寫他手持長兵器的文字,然而他是對敵一向使戟還是挑戰劉邦箭手時隨手拿的戟,就沒有人知道了,周緯先生的《中國兵器史稿》說漢代「戟制最盛,矛次之」,楚漢時更是如此,戟和矛是當時軍隊中最為普遍的兵器,項羽盛怒之下隨手抄起一桿戟去挑戰箭手,是很有可能的。

再來看演義小說和戲曲影視中的項羽的兵器,在民間藝術中項羽的兵器一般被設定為槍,而且有一個極其響亮的名字——霸王槍。在古龍的武俠小說《七種武器·霸王槍》中對「霸王槍」有如下精彩描寫——「霸王。力拔山河兮氣蓋世。

槍,百兵之祖是為槍。槍也有很多種,有紅纓槍、有鉤鐮槍、有長槍、有短槍、有雙槍、還有練子槍。這桿槍是霸王槍。霸王槍長一丈三尺七寸三分,重七十三斤七兩三錢。霸王槍的槍尖是純鋼,槍桿也是純鋼。

霸王槍的槍尖若是刺在人身上,固然必死無疑,就算槍桿打在人身上,也得嘔血五鬥。」我們一般會認為槍是一種主要依靠技巧使用的兵器,槍有「百兵之賊」的稱號,就是指它使起來靈動輕巧,可以神出鬼沒。

演義評書中使槍的名將也大多是以技巧為主,比如三國的趙雲和隋唐的羅成,都是憑藉出神入化的槍法馳騁疆場而名聞天下,而並不是以神力見長。然而霸王槍是個例外,非有千斤神力別想使得動它。

其實正史上明確記載著的使槍的神力將軍也並不罕見,比如五代時的後梁名將王彥章,人稱「王鐵槍」,《資治通鑑》記載「王彥章驍勇絕倫,每戰用二鐵槍,皆重百斤,一置鞍中,一在手,所向無前」,按照這段描寫,王彥章上陣對敵帶著兩桿鐵槍,拿一桿,掛一桿在鞍上,而且每桿槍都重百斤,這得需要多大的神力?

還有我們更為熟悉的南宋抗金名將嶽飛嶽元帥,《宋史·嶽飛傳》記載他「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飛單騎持丈八鐵槍,刺殺黑風大王,敵眾敗走」,天生神力的嶽飛使的就是一桿丈八鐵槍,所向披靡。

話說回來,西楚霸王項羽使槍的根據何在呢?描寫楚漢爭霸這段歷史的流傳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古典小說是明代鐘山居士甄偉所著的《西漢演義》,這部小說最早的版本是明萬曆年間金陵周氏大業堂刊本,它誕生在中國古典小說十分繁榮的時代,它在民間的影響力雖然無法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名著比肩,但也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後世關於項羽的評書戲曲多是改編自這部演義小說,在《西漢演義》中,項羽的兵器就是一桿大槍,名為火尖槍,這個名字喜歡中國古典小說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封神演義》中哪吒使的槍就叫做火尖槍,可見此槍堪稱神槍,非項羽這般人物誰能使用?

後來民國年間蔡東藩創作歷史小說《中國歷代通俗演義》中的《前漢演義》時,也根據明代的《西漢演義》寫到了項羽的兵器為火尖槍(蔡東藩的作品存在疏漏,在《前漢演義》中,項羽第十五回時用的兵器是槊,二十四回使的是火尖槍,到三十一回又變成了戟,也許蔡東藩是想說項羽使什麼兵器都能所向無敵吧)。

有小說的創作在前,因此後世很多評書戲曲以及影視劇就把項羽的兵器設定為大槍,並且由火尖槍逐漸發展成了一個特有的響亮的名字——霸王槍,從而名震天下。現在關於項羽的影視劇等藝術形式中,對於項羽兵器的設定,主要就是兩種:一是按照《史記·項羽本紀》的記載設定為戟,二是按照《西漢演義》以及評書戲曲設定為大槍。

當然也有別出心裁的,比如1994年冼杞然、衛翰韜導演的史詩電影《西楚霸王》中將項羽的兵器設定為了長柄大刀,既不按正史也不採自小說,純粹出於編劇或者導演的想像,也不無不可。

轉載自項羽吧

作者:海長青

對中國古代冷兵器(如唐刀,漢劍,明清刀劍等兵器)感興趣的好友,可以回復「刀友」「劍友

回復以下任意關鍵詞,即可查看相應文章,查看更多請您發送關鍵詞給我們,我們持續更新,請繼續關注我們刀劍檔案公眾平臺!

兵器名:唐刀 | 清刀 | 刺刀 | 軍刀 | 戚家刀 | 環首刀 | 武士刀 | 漢劍 | 獵刀 | 雁翎刀 | 斬馬刀 | 康熙戰刀 | 陌刀 | 尼泊爾 | 苗刀 | 戟 | 八斬刀 | 鐧 | 樸刀 | 匕首


刀劍檔案

微信號:djdangan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匯集古老東西方,現代與古代,名家和草根刀劍,歸檔其中,深究刀劍冷兵器根源,刀劍檔案為您揭秘他們最魅力的特點,男人的最愛!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歷史上十大名槍,項羽趙雲羅成的兵器皆上榜!
    霸王槍是中國所有名槍之首。通體由精鋼黃金混鑄而成,槍長一丈三尺七寸,重八十一斤,槍鋒極其銳利,點到必死;槍身異常沉重重,掃到必死,可以說是霸王槍只配霸王!此槍由力能扛鼎的楚霸王項羽。項羽從小不愛讀書,也不愛練劍,他的叔父項梁很生氣。項羽說:「學習讀書是用來會寫姓名的。學習舞劍只能夠抵擋一人,沒必要學。要學就學能夠抵擋萬人的本領。」項鍊很詫異,於是開始教他兵法,從此一代西楚霸王手持一把霸王槍,大殺四方。五虎斷魂槍,鑌鐵打造。槍長一丈二,槍鋒銳利無比。由銀將羅成手持,羅成一桿銀槍可抵八百萬精兵就是此槍,回馬槍更是將此槍發揮到了極致。
  •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秦朝末年起義軍領袖,傑出的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且為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項羽是一位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李晚芳對其評價為「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 劉邦在消滅項羽之後,是如何對待項羽家人的?
    項羽(左)與劉邦(右)影視形象公元前202年,劉邦、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共同對項羽形成垓下之圍,隨後項羽在烏江自刎,一代霸王從此隕落,他的屍首也被劉邦的手下大卸八塊被拿走邀功,楚漢戰爭最終以漢的勝利結束。
  • 霸王項羽敗給劉邦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剛愎自用只是其中一點
    秦末亂世,一代霸王項羽懷揣著自己的英雄夢想,帶領著江東的才俊們南徵北戰,從此佔一方勢力,書寫一生傳奇威名。橫空出世的項羽,戰力超群,謀略過人。在巨鹿大戰中,項羽以三萬楚軍而大破四十萬秦軍;在彭城之戰,項羽又以三萬騎兵而反超的劉邦五十萬漢軍。如此魄力,如此謀略,可謂一代英雄名將。
  • 性格決定命運,西楚霸王項羽的性格弱點是什麼
    項羽由於天分、家庭環境的影響以及所受的教育, 使得他有過人的軍事才能。鉅鹿之戰是「項羽最得意之戰」,項羽當時軍屬宋義, 宋義消極怠戰、貽誤戰機, 在有利於義軍的形勢下, 項羽果斷地殺掉了宋義, 掌握了大部分的楚國兵權, 從而「威震楚國, 名聞諸侯」, 為以後他成為西楚霸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鴻門宴縱虎歸山遭反噬,項羽因婦人之仁放過劉邦?其實並非如此!
    隨即,項羽率領40萬諸侯聯軍也來到了鹹陽。劉邦部下的司馬曹無傷為了獲得富貴榮華,便向項羽密告劉邦企圖割據關中為王,用子嬰為相統治秦國故土。被惹惱了的項羽,原本準備在鴻門宴上幹掉劉邦,但最終卻改變了主意放虎歸山,終遭反噬!為什麼項羽不殺劉邦呢?是不是像某些人說的那樣,項羽是婦人之仁當斷不斷鑄大錯呢?其實不是項羽不想殺劉邦,而是不能這樣做!
  • 兩個女人成就霸王項羽:成名過早多悲劇讀史原創
    因此,正史中,項羽從來就不是英雄,而是一個十足的屠夫、暴虐狂。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嗟彼蓋代,卒為兇豎!」——很是感嘆啊,這個力能蓋世者,竟然成了不可思議的兇惡之徒!但是,女人需要英雄,民間需要偶像!
  • 為何說即便項羽聽從亞父的計策殺了劉邦,項羽也成不了皇帝?
    項羽可能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聽從亞父的建議,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導致後來劉邦的崛起,並與自己爭奪天下,最後導致失去天下,連屍首也不能保全,被肢解的四分五裂。 如果當時項羽聽從了亞父的建議,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項羽結局又會怎樣?
  • 項羽:一個被誤解的楚霸王!
    提到西楚霸王項羽,歷史褒貶不一。有人稱讚他的英雄,有人辱罵他的莽撞。唐代詩人杜牧提到在《題烏江亭》如此寫道: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李清照為國為夫感到恥辱,在路過烏江時,有感於項羽的悲壯,創作此詩,同時也有暗諷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你會發現,項羽只是一個理想的化身,如果真遇到了相同的境遇,會怎麼想,可能就要另當別論了。事後諸葛亮,估計不少。真自己遇到了事情,事情會朝著那一邊演變,恐怕還得打個大大的問號。
  • 一千個項羽的樣子
    書中說項羽:「初起時,二十四歲。」項羽投身革命時,虛歲24。起事共七年,所以烏江自刎時,項羽還不到三十一歲。他學過文,學過劍,學過萬人敵。「長八尺有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秦一尺約合現在23.1cm。八尺約185cm,「八尺有餘」那就得190以上了。「聞項羽重瞳子」。
  • 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
    ①平凡少年公元前232年,項羽出生在今天的江蘇省宿遷市。項羽的父親是楚國的將軍項燕,可惜一次戰爭中被秦國的大將王翦殺害了,項羽小時候只得跟著他的叔父項梁一起生活。項羽小時候不喜歡學習,他的叔父項梁教導他:羽兒啊,你要努力學習,日後才能興旺楚國。項羽反駁道:學習只需要會寫名字就夠了,要學就學能領軍打仗的兵法,立足於萬人之上。
  • 「楚霸王項羽」大開大闔 的悲劇人生!
    我們穿越到秦末亂世那個時代,旁觀項羽波瀾壯闊的一生。項羽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關於項羽的詩詞有很多,最雄壯的為以下兩首!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為何劉邦一行人在鴻門宴上沒有被項羽趕盡殺絕?
    在秦朝滅亡後並且在漢朝建立前的這段時間,以劉邦為首的漢朝集團和項羽為首的楚國集團進行了長達三年的爭鬥。最後這場爭鬥以項羽的烏江自刎結束,劉邦集團獲得了勝利。 但,其實項羽之前是有很多個機會去贏得這場爭鬥,至少這鴻門宴算一個——如果項羽在那時就把劉邦斬殺在酒席之中,就沒有那麼多破事了。
  • 西楚霸王項羽輝煌而悲劇的人生
    西楚霸王項羽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十分特別的人物,說他特別是因為,在「成王敗寇」這樣的價值觀念下,項羽作為一名失敗者,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和推崇。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不僅歌頌了項羽作為一代人傑的一生,而且對他的烏江自刎也表現出無限惋惜。
  • 十八般兵器為何要把刀槍劍戟排在前四位?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鏜棍槊棒,鞭鐧錘抓,拐子流星,這18種古代兵器,為何刀排在第一位?讀著順口!開個玩笑,其實最早的武器是戈,看看古代戰爭史,其它的幾乎都退出了歷史舞臺,刀至今仍在使用,不過不再是戰刀,菜刀手術刀,砍刀,別管什麼刀,只要好用就是好刀!
  • 在《史記 項羽本紀》中,霸王並沒有別姬,他的淚為誰流?
    1「霸王別姬」這個詞很火陳凱歌的電影《霸王別姬》火了,演程蝶衣的「張國榮」永遠定格在國人的記憶中。在360百科裡輸入「霸王別姬」,竟然顯示21個詞條。大致瀏覽了一下:歷史故事名1,電影名3,電視劇名2,小說名3,劇名4,歌曲名3,遊戲名3,冰上舞蹈名1,菜名1。涉及9種類型,看來「霸王別姬」這個詞是真火。
  • 《王的盛宴》:從「暈輪效應」解析為何劉邦成王,後人卻更愛項羽
    剛烈而衝動的霸王項羽在「鴻門宴」上錯失了殺掉劉邦的機會,最後換來的是烏江邊與自己深愛的女人虞姬(何杜娟飾)含淚訣別。劉邦和他的呂后(秦嵐飾),他的謀臣韓信(張震飾)、張良(奇道飾)、蕭何(沙溢飾)等人,成為了象徵權利和財富的秦王宮最終的主人。
  •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垓下戰敗烏江自刎,為何仍被人敬佩?
    說到項羽我們的腦海裡總會浮現起一些成語和典故,像霸王別姬、鴻門宴等。這其中不免又出現了一位人物,他就是劉邦。當年與劉邦的楚漢之爭規模不小,劉邦也韜光養晦了好幾年。歷史背景項羽率北路楚軍在巨鹿之戰中一舉消滅秦軍40萬主力軍,所以他自恃功勞最大。他還取得了諸侯中的上將地位,實力非常雄厚。
  • 小青說電影之《鴻門宴傳奇》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雖不值得完全的肯定,但也不能被徹底否定,我認為它還是有可取之處,但也有值得批評的地方。首先,《鴻門宴傳奇》是以一個完全不同於其他電影的視角來敘述這場被人們稱為「一念決生死,一宴定天下」的中國第一宴。
  • 無障礙電影 | 每周精選《鴻門宴傳奇》
    版權來源:中國盲文出版社下行是《鴻門宴傳奇》無障礙電影完整音頻第一部分下行是《鴻門宴傳奇》無障礙電影完整音頻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