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克斯徒手攀巖酋長巖,用信念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2021-01-16 電影娛樂前沿
徒手攀巖

這是小編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紀錄片,很不一樣的感受,很生活化的敘事風格,娓娓道來,沒有以往看電影那麼多的懸念和設計,整體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說故事。但這個故事又是那麼的不平凡,用震撼這個詞來形容最恰當不過。亞歷克斯做到了平常人所不敢想的事,完全可以稱之為勇士。一直以來很佩服極限運動者,他們總在挑戰人類的極限,向一次次挑戰發起衝擊。

劇照

主人公的家庭和成長經歷,也許就是攀巖這顆種子發芽長大茁壯的原因,也許我們並不能真正理解無保護攀巖的意義,但仍然被主人公無比強大的毅力和堅持所深深感動!一次又一次的探索、挑戰和失敗,一次又一次的訓練、重複和堅持,讓每個動作、每個細節都穩定到極致,最終成就了自己的攀巖夢想!多麼強大的信念才能讓人走出安逸的舒適區,用生命去挑戰夢想!

劇照

每個人存活於這世間大概都有其獨特的意義。有人追求現世安穩,平安順遂,享受著簡單的小幸福;有人不甘於現狀,嘗試超越自己,卻也拼不過這現實,作出妥協;很顯然,亞歷克斯是另外的。他尋求刺激,渴望挑戰,把夢想當作事業,將愛好發揮到極致。是的, 在長達十年的無數次有保護攀巖,訓練,記錄後,他在酋長巖度過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

劇照

酋長巖的幾個危險到讓人尖叫的峭壁,光滑的像面玻璃,亞歷克斯上一次也是在這裡選擇放棄;「怪獸大裂縫」,是一條狹長的身體無處安放,只得被夾在其中向上攀登的裂縫;「巨礫坡難點」,連拍攝人員都為之恐慌,他實現了完美側踢;「耐力角」長達三十多個路段,他克服拍攝帶來的心理壓力,技術上的難度等太多障礙,用時3時56分攻克酋長巖,讓人為之敬佩,為之讚嘆!

自古英雄多寂寞,隻身蕩寰宇。所幸,亞歷克斯還有桑妮,陪他經歷這歷史性時刻。也許之後,他們會組建家庭,有個孩子,他會發現人生也許還有另一種美好。

最後借用片中一句話「此片獻給所有相信不可能的人」。我們無法向他們一樣去挑戰大自然,但我們可以去挑戰自己的「不可能」,做自己人生中的勇士。

相關焦點

  • 《徒手攀巖》亞歷克斯徵服的不只是酋長巖 更是內心的恐懼
    而電影《徒手攀巖》裡的主人公亞歷克斯,恰恰是這樣一位用自己真實的行動,徒手攀巖,徵服的不只是世界上最難攀爬的酋長巖,更是他內心難以逾越的恐懼。《徒手攀巖》《徒手攀巖》主要講述了,亞歷克斯為實現自己人生目標,徒手攀登酋長巖,在攀登過程中,不斷克服內心恐懼,攻克最難攀爬區域,冷靜處理任何時候都可能帶來的生命風險,在無繩索的保護下,成功登上酋長巖山頂的真實故事。
  • 徒手攀巖第一人亞歷克斯:成功是建立在無數次失敗的基礎上
    電影《徒手攀巖》講述了著名「徒手攀巖」(也稱「無保護攀巖」)大神亞歷克斯·霍諾德挑戰徒手攀登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3000英尺巨型巖壁——酋長巖的經歷。酋長巖聳立於美國加州約塞米蒂國家公園,是一塊全球最大的花崗巖巨型獨石。酋長巖巖壁高約3000英尺,幾乎呈90度山體,高聳入雲壯闊偉岸,是全世界攀巖愛好者都想徵服卻無法徵服的聖地,有「攀巖界的宇宙中心」之稱。
  • 徐崢好評《徒手攀巖》亞歷克斯8年逐夢 靠3個好品質成功登頂
    徐崢對《徒手攀巖》好評《徒手攀巖》記錄的真實故事主要是:亞歷克斯在2009年便將徒手攀登酋長巖作為自己的人生夢想,因而用一年半的時間,帶著繩索攀爬過近60次酋長巖,以此研究路線,克服最難區域。《徒手攀巖》亞歷克斯提前攀爬酋長巖如果你沒為想做的事情做好準備,那麼你肯定會在突發情況到來之時,手忙腳亂,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甚至功虧一簣。嚴重的就如電影裡的尤利一樣,沒有為徒手攀巖做好準備,一失足成千古恨,身葬崖底。
  • 徒手攀巖的亞歷克斯,爬上「攀巖宇宙中心」後,是一種什麼體驗
    善泳者溺於水,每個徒手攀巖的人都死於攀巖,卻沒能阻止一個又一個後來者:這就是極限運動的精神,這種精神在亞歷克斯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所謂徒手攀巖就是指不藉助任何保護工具進行攀登,這是一項不能容忍任何瑕疵的極限運動,每個小錯誤都可能導致致命的後果,可以說,對徒手攀巖者來說,只有完美登頂和死亡兩種結局。
  • 《徒手攀巖》主角:徒手攀巖不可怕 拍攝期間曾來中國攀巖
    拍攝期間曾來中國攀巖這部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佳作拍攝時間長達807天,影片記錄了2017年6月3日,亞歷克斯在不依靠任何護具的情況下,徒手攻克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910米高的酋長巖的全過程。被稱為「攀巖宇宙中心」的酋長巖,在攀巖領域幾乎是登月一般的難度。2017年6月,亞歷克斯用時3小時56分成功登頂。
  • 《徒手攀巖》主角:拍片期間曾來中國攀巖
    他表示,徒手攀巖並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可怕,只要經過充分的準備,是可以降到最低風險的。問及有沒有可能來中國攀巖,亞歷克斯說,在準備攀登酋長巖的過程中,也來中國攀登過世界級的攀巖場地,但這些攀巖場景最終沒有放在影片中。
  • 《徒手攀巖》看得人嚇出一身汗
    關鍵詞:徒手攀巖一個失手就意味著死亡《徒手攀巖》由9位攝影師兼攀巖好手背負攝像機,在繩索的幫助下攀爬拍攝。影片第一個鏡頭,就讓人震驚到說不出話——光禿禿的懸崖巖壁下方是萬丈深淵,一個紅色身影正在緩慢攀爬,身上除了粉袋和鞋子外, 什麼保護措施都沒有。
  • 影片記錄了攀巖高手美國的亞歷克斯.霍諾德以無保護《徒手攀巖》
    影片記錄了攀巖高手美國的亞歷克斯.霍諾德以無保護,單人徒手的方式,登頂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高達3000英尺的酋長巖的全過程,當然也記錄了他在完成這個創舉前的所有準備及心路歷程,就像他所說的,要把每一個動作都融入他的血液裡,每一塊石頭,每一條裂縫,都做到爛熟於心。
  • 奧斯卡佳作《徒手攀巖》首映 徒手攀巖第一人親述幕後難事
    8月31日,《徒手攀巖》將開啟全國30城IMAX點映活動,將於9月6日正式與全國觀眾見面。導演親述幕後難事 未雨綢繆造就「攀巖界登月之旅」首映禮當天,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導演身著一身休閒服飾,彰顯本人輕鬆心態的同時不失大氣端莊,雖然只能用英語與觀眾交流,但華裔的身份讓顏值超高的她又有著獨特的東方之美,現場觀眾笑稱她是「被導演才能耽誤了的女演員」。
  • 徒手攀巖不是冒險,人生才是
    事實上,這部講述美國攀巖大師、全球徒手攀巖第一人亞亞歷克斯·霍諾德(Alex Honnold)的紀錄片,記錄了2017年6月3日Alex無輔助徒手攻克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3000英尺高的酋長巖的全過程,這一壯舉被稱為「攀巖界的登月之舉」,而影片也早在今年2月就已經大出風頭——影片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獎。
  • 徒手攀巖:Alex憑藉自己的勇氣和毅力成功挑戰徒手攀登酋長巖
    攀巖需要一種巨大的勇氣,而徒手攀巖是攀巖運動中最危險、最極限的一種。在不了解攀巖的人們來說,攀巖是一種酷酷的極限運動,徒手攀上將近3000英尺的幾乎垂直地面的巖壁本身就足夠匪夷所思,更何況亂是赤手空拳的情況下,因為走錯一步,面臨的就是粉身碎骨。
  • 《徒手攀巖》:記錄的不僅是無保護攀巖的故事,還有他個人魅力
    他在2017 年 6 月 3 日,用時 3 小時 56 分鐘,完成無保護攀登酋長巨石的目標,成為全球首位徒手最快登頂酋長巖的人。這也是紀錄片《徒手攀巖》的所記錄的整個事件。紀錄片的鏡頭下都是真正的英雄。真實是紀錄片的核心,紀錄片以真實生活為素材,展現的也是最真實的本質。《徒手攀巖》更是如此,一旦失誤,就是死亡。
  • 《徒手攀巖》曝IMAX版海報 極限拍攝捕捉驚險畫面
    IMAX海報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影片《徒手攀巖》發布了IMAX版和中國巨幕版海報,在IMAX版海報的畫面中「世界徒手攀巖第一人」亞歷克斯·霍諾德懸於酋長巖巖壁之上,兩款海報都po出了同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徒手攀巖》將於9月6日在全國上映。   《徒手攀巖》完整記錄了「攀巖大師」亞歷克斯·霍諾德採用無保護、單人徒手(Free Solo)的方式,登頂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高達3000英尺的酋長巖的前前後後,展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以毫無保護的方式徵服酋長巖的全過程。
  • 《徒手攀巖》,一個奇蹟締造者的現實與神話
    不繫繩子、不藉助輔助工具、全程僅使用雙手進行攀登,光是想想就讓人雙腳發軟,但這就是對攀巖技巧要求極高且極具危險性的一種攀巖方式——【徒手攀巖】(Free Solo),正是因其極高的危險性,徒手攀巖又被列為"世界十大極限運動之一"。
  • 《徒手攀巖》中國首映 「攀巖大師」如何克服恐懼?
    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和亞歷克斯·霍諾德★同場加映前晚,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巖》在北京舉辦中國首映禮,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攜攀巖家亞歷克斯·霍諾德現身,分享有關攀巖、電影和人生的思考。
  • 《徒手攀巖》無護具徒手挑戰914米近乎垂直的巖壁
    亞歷克斯·霍諾德 徒手攀巖愛好者他徵服過的山峰不計其數,最重要的是徒手,無護具,意味著容錯率為0。酋長巖是全世界攀巖愛好者都想徵服的聖地。此前曾有83位徒手攀巖者挑戰失敗。,紀錄片裡這樣形容,徒手挑戰酋長巖的難度,就像你去參加奧運會,拿不到金牌就得死這種難度。
  • 《徒手攀巖》:和死亡做鄰居!
    2018年就上演了一部人與自然的鬥爭史——《徒手攀巖》,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亞歷克斯用3小時56分鐘登頂酋長巖的壯舉。亞歷克斯是一位徒手攀巖愛好者,他的目標是完成酋長巖的無輔助登頂,這項偉業在之前從未有人做到過。
  • 《徒手攀巖》:勇氣、耐力、純粹與熱愛
    用來形容電影《徒手攀巖》的男主角亞歷克斯,再合適不過了。他是孤獨的,不習慣人群,在眾人面前演講還有點羞澀。住在房車裡,吃素食,大部分時間在裡面,看書、鍛鍊,寫攀巖筆記,喜歡全世界各地跑,尋找合適的攀巖地點。他攀巖的方式與一般人不一樣,徒手,也就是無任何保護,除了背後的粉袋外,只有高聳的巖壁和呼嘯的山風。
  • 專訪《徒手攀巖》主角:我不是瘋一樣的男子
    《徒手攀巖》劇照。2018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巖》已經在國內上映,這也是首部在國內上映的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目前票房2200萬元,豆瓣評分9.0。在觀影時,手心出汗腎上腺素飆升的觀眾會始終沉浸於主人公無保護措施徒手攀爬「酋長巖」近900米垂直巖壁的驚險中,因為任何一個失誤都會讓他付出生命的代價。
  • 《徒手攀巖》:但願能「勸退」一些頭腦發熱的無保護攀巖者
    《徒手攀巖》海報《徒手攀巖》記錄了攀巖家亞歷克斯·霍諾德(Alex Honnold)花費3小時56分鐘攀上2900英尺(約883.92米,注,高度與時間均為官方確認的數字)的酋長巖「順風車線路」(Freerider)的全過程(儘管片中僅用片尾13分鐘左右的時間來展現),同時探討了什麼是無保護攀巖,以及為什麼要進行無保護攀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