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孩子淘氣時,父母應該引導他,學會為別人著想

2021-01-14 西樵聊娛樂

哈嘍大家好,我是西樵聊娛樂,今天為大家帶來新一輪資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是非的概念往往是模糊的,所以他們仍然不知道如何正確地安排淘氣的時間和地點,不知道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有時他們「發現」的時候什麼都不在乎。這時候強行阻止他們「淘」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我越不讓他們,我就越『掃蕩』。如果我用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來吸引他們,把他們「淘」的興奮中心及時轉移到對的東西上,會得到很好的效果。

萌萌平時喜歡幫父母做點事,他也抓住了這個特點。有時候他跳到沙發背上,我就叫他:「萌萌會幫爸爸下樓去倒垃圾,爸爸自己動不了。」他覺得用木棍扛垃圾桶比在沙發上跳來跳去更新鮮有趣,於是高興地下來跟著我。我們一邊走,一邊聊起在沙發上跳的壞處。我還答應他,如果我不在沙發上跳,我就帶他去跳沙坑。萌萌更開心的說:「我絕對不會在沙發上跳!」然後,我帶他去附近的學校,讓他在沙坑裡練跳遠。現在建築物的地板都是水泥做的,隔音效果很差。孩子在樓上跳來跳去,經常會讓樓下的人心煩。

當他情緒高漲的時候,強行阻止是不利於孩子教育的。這需要足夠的時間來說服原則。如果你先轉移興奮中心,可以馬上把他帶走,讓樓下的人安靜地站著。這時,我對萌萌說:「來,爸爸和你下動物棋,我們連續殺三盤,看誰能贏!」他聽了我的話,不跳了,趕緊跑去下棋。下完棋,我把他領到樓下鄰居家。這時候我安排老婆故意往樓上跳,聽到了地板的咯咯聲。萌萌說:「媽媽在幹什麼,像打雷一樣?」我立刻接過話頭,告訴萌萌不要在樓上亂跳,引導他學會為別人著想。

以上是西樵聊娛樂為大家介紹的,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評論哦~了解更多的資訊,請關注西樵聊娛樂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西樵聊娛樂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孩子這個年紀會說謊,父母應該高興,學會正確引導你的「匹諾曹」
    有個經典的童話故事形象《匹諾曹》就講了小男孩只要撒謊鼻子就會變長,撒謊指的是有目的性的說假話來為自己謀取利益。每個小孩子都是單純且天真的,孩子為什麼會撒謊呢?當孩子開始說謊的時候,父母先不要生氣,小匹諾曹需要正確引導。
  • 《地球上的星星》:告別直升機父母,學會用「情感引導」教育孩子
    那麼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呢?告別「直升機父母」,學會用「情感引導」教育孩子其實「直升機父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而形成「直升機父母」的原因則是因為家長們在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存在巨大的焦慮,所以導致他們在處理與孩子的溝通問題時,習慣用控制、威脅以及否定孩子的感受來達到自己的教育目的。
  • 孩子左撇子,父母該如何引導?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寫字,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適應這個世界,雖然有民間說法:「左撇子更聰明!」但無數父母還是不厭其煩地想改變「左撇子」孩子的用手習慣。我舅舅就是如此,姥姥在舅舅小時候就強行要求他改過來,姥爺的行為更是有過之而不及,我舅舅只要在飯桌上用左手拿筷子夾菜時,就會受到我姥爺用他拿著筷子的右手去敲打舅舅的左手。
  • 培養孩子性格重要的幾點,父母應該重視!
    一個人的性格有時候決定著他的行為習慣、處事方法、學習方法以及未來獲得的成就,甚至在面對困難的時候都會比平常人更穩重。如何給孩子培養一個好性格?大家首先應該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而這個規律是由父母給予的教育方式的不同而不同的。
  • 面對孩子發脾氣時,試試樊登的情感引導教育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這些都不是最好的應對方法,曾是主持人,後來創立讀書會的樊登老師,在讀書會中提出了一個情感引導教育法,就可以很好地轉變孩子的壞脾氣。樊登曾經講解過一本書叫《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作者是美國的金伯莉·布雷恩,書中提出的情感引導教育法可以幫助孩子認識並且應對自身的情緒,而且這個方法也可以很好地訓練孩子的情商。
  • 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學會想愛別人,先愛自己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有:缺乏細節感,和媽媽之間缺乏連接;(想讓媽媽陪伴)缺乏意義感,跟爸爸之間缺乏安全感;(怕爸爸拋棄、冷落、離開)缺乏愛。(缺乏關心和愛護)都說想愛別人,先愛自己。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學會更愛自己,原諒自己。
  • 孩子說話的時候結巴怎麼辦?父母不要責怪孩子,應該正確引導孩子
    劉女士就常常對於自家孩子結巴這個習慣感到非常苦惱,劉女士的孩子今年已經兩歲多了,基本上能夠完全表達自己的需求,也能夠完整的說出一句話,可就是有一個習慣一直改不過來就是結巴,而且上了幼兒園之後,周圍的小朋友都因為他結巴這個習慣嘲笑他,導致孩子就更不敢開口說話了,因此劉女士感到非常苦惱,前思後想也不知道如何改正孩子結巴的習慣。
  • 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發哭鬧、發脾氣,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情感引導
    如果孩子總是喜歡發脾氣、撒潑打滾,作為家長的你,會如何進行處理?是放任孩子哭鬧,不管不顧?是只要孩子哭鬧,就會給他買他想要的東西?還是當孩子哭鬧時,會對他們採用暴力的做法?在生活中會有很多的父母覺得孩子脾氣大,不聽話。
  • 知乎高分提問:當孩子大聲指出公交車上有人行竊時,作為父母應該...
    我們都喜歡有正義感的人和孩子。但面對孩子不畏強權、維護公理,挺身而出的正義感,對於爸媽來說,總是陷入兩難,很是矛盾。我們很容易讚賞別人家孩子正義感的表現,但面對自己孩子出現正義感,卻也捏了一把又一把的冷汗。鼓勵,是應該,但又憂心孩子是否因此過度介入別人的事情,為自己帶來不需要的危險與麻煩。
  • 情商高的孩子,往往會有三種表現,得益於父母正確引導
    在孩子出現不良情緒時,首先要讓他們認識到這種情緒是負面的,不應該隨意發洩出來,然後通過積極的方式引導他們儘量去克制,如果你家孩子因為某件事情感到非常生氣或者沮喪,但是他能夠極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完全沒有表露出任何不開心,就證明他將來是一個情商很高的人。
  • 厭惡平淡|放下嫉妒,引導「藝術型」孩子開發無限創造力
    平時課間,當我們老師為了班上淘氣的男孩心累不已時,有個小男孩就像清流一般存在。他性格不自閉,但總是懶得跟那幫「幼稚」的同學玩耍。你時常看到他一個人默默坐在座位上,眉頭緊鎖,好像永遠在思考嚴肅的問題。偶爾,他還會跑過來,一本正經地問你:「老師,你不覺得這篇課文太矯情了嗎?」
  • 「童言童語」雖然可愛,但父母要及時引導,否則孩子會讓人討厭
    文字/心媽編輯/心媽很多時候孩子因為年紀小,所以在說話做事的時候都會有一些不周到的地方,有時候甚至會冒犯到別人。對於這種情況,雖然很多人都覺得孩子的"童言童語"很可愛,但是父母還是應該要加以引導,以免孩子變得口無遮攔,讓人討厭。
  • 孩子喜歡摔東西,可能是進入了叛逆期,要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鄰居說:「我兒子現在不知道是怎麼了,特備喜歡摔東西,前兩天給他買了一個機器人玩具,花了一千多塊,有一天他不高興了,直接把機器人摔在地上,修都修不好,氣死我了。」我說:「你兒子現在已經進入到了人生當中的第一個叛逆期,摔東西是很正常的現象,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個階段。」
  • 你總為別人著想,誰為你著想?
    一直用最大的善意對待身邊每一個人,什麼都喜歡為別人著想。沒什麼心眼兒和心機,很多時候寧可自己吃虧,也不願意別人委屈,哪怕內心早已千瘡百孔,也不願意到處訴苦,生怕影響他人的心情。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一直都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有求必應,有忙就幫。
  • 你為別人著想的程度,決定著你情商的高度
    01最近讀完了《大生意人》這套書,好看之餘又不勝唏噓,原來為別人著想是一件這麼重要的事,不僅是人品的問題,還決定了情商的高度。這套書描述了古平原跌宕起伏的商場經歷,他一路走來,遇見無數難事,好幾次關乎性命,但每每重要關頭總有人來幫他,這與他之前體諒別人,盡心盡力的幫助別人有關。運送藥材過河時,河水湍急,有沒過藥材的危險,有很多經驗的老領房也沒有想出辦法,古平原想出來了,駝隊的人一陣歡呼。
  •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律?有三個方面,父母要對孩子「狠一點」
    文字/梅媽編輯/梅媽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自律,自律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好的品質,他能夠讓一個人在自律中獲得自由。對於孩子來說,只有學會自律才能獲得自由,才能變得越來越優秀。但是如果孩子的自律性非常差,他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會習慣性向別人發脾氣,這樣就對周圍人造成了嚴重的困擾。父母可以從孩子的四個表現判斷孩子的自律性,因此如果孩子的自律性非常好那麼父母應該值得開心。
  • 善於分享的孩子會有更多的朋友,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分享是一種美德,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分享,會分享的人一定會有更多的朋友,對別人分享自己的美好,也會收穫到別人送給我們的祝福。世界是一個需要分享的地方,只有人人學會分享,這個世界才會更加的美好,更有人情味,我們才能更加幸福快樂的生活下去。
  • 當孩子問「我從哪裡來」,父母應該怎麼引導回答更合適
    在這本《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裡,他以哲學為主題,講述了一個精彩的少年探險故事,並試圖以一種通俗有趣的方式傳達哲學之美,引導孩子思考和探索世界、認識自己。《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全書共40章,每章都會為孩子解答一個經典哲學問題,結尾處還搭配了一幅六宮格漫畫,幽默而又充滿智慧;除了主書,還另附一「哲學迷宮」遊戲別冊,孩子讀完故事後可以通過別冊裡的遊戲溫故知新,豐富了親子閱讀形式,大大激發了孩子對於哲學的學習興趣。世界是實體還是虛空?世上的事物是彼此孤立還是相互聯繫的?
  • 淘氣的孩子有飯吃,不要歧視淘氣的孩子!
    孩子的外公突然當眾指責起我家孩子!這讓我感到很氣憤!親戚圈子原本就是個小社會,小江湖!親戚圈子也是有個高低貴賤,親疏遠近的!有些親戚財大氣粗,平時就瞧不起我這無權無勢的小老師!多年來,我在親戚面前一直都比較自卑,沒有發言權,都是沉默寡言,都是聽別人高談闊論!在我的心中,孩子就是最大的驕傲!
  • 如何在交流中引導孩子學會內部對話
    在交流中成長:那麼在交流中成長,就是引導孩子學會內部對話。怎麼樣什麼叫做內部對話呢?家長可以通過四個問題,引導孩子開始朝向內部對話:自己和自己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溝通。不管我們如何確信,自己觀察的結果是多麼的正確,我覺得一個人應該有權利表達他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別人替他來感受,學會培養孩子內部對話的第一個問題,或者第一步就是培養孩子來表達自我。孩子你現在感受是怎樣的?我經常和遊老師在訓練營裡面反覆的來鍛鍊孩子這個部分。我們的營員經常就被提問,你現在感受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