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保(山)瀘(水)高速公路老營特長隧道勝利貫通。該隧道左幅長11505米、右幅長11515米的老營隧道,是保瀘高速公路最為關鍵的控制性工程,也是雲南省在建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
老營隧道最大埋深1268米,因橫穿怒山山脈五個斷層破碎帶,次生斷層多達17個。在掘進中遇到的Ⅳ、Ⅴ級圍巖以灰質泥巖、鈣質粉砂巖為主,遇水膨脹、暴露後風化嚴重,自穩能力差,容易掉塊而且高地應力引起的隧道大沉降、變形,湧水、突泥、坍方以及初支變形等現象經常發生。面對複雜多變的地質環境和工期壓力,雲南交投集團相繼推出了從資金、材料、技術、人員、設備、安全措施和服務督導等6個方面的保障措施,積極引入新設備、完善人員配置、優化施工組織以尋求突破,確保工程順利推進。
保瀘高速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第一條高速公路,它對完善雲南高速公路網、全面實現雲南縣域高速「能通全通」、助力怒江州脫貧攻堅均具有重大意義。保瀘高速起於雲南省保山市瓦窯鎮老營村,止於怒江州瀘水市六庫鎮小沙壩村,路線全長約85.174公裡,其中,保山市境內48.54公裡,怒江州境內36.63公裡,同步建設芒寬連接線(三級)28.003公裡,小沙壩連接線1.45公裡,項目批覆概算150.19億元,建設工程5年。該項目位於怒山山脈,穿越怒江大峽谷,地形陡峭、地質複雜,橋隧佔比77.49%,材料、設備進場困難,施工條件複雜,水保環保工作難度大,主要控制性工程有老營特長隧道、勐古怒江特大橋等,將於今年12月底通車。
(來源:怒江州交通運輸局)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雲南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