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面對不公,女性們如何尋找命運的出口

2020-11-09 書影時間

《82年生的金智英》是韓國一部還未上映就掀起軒然大波的電影,目前在豆瓣上取得了8.7的高分。

影片明晃晃地揭開了韓國社會和家庭的性別歧視問題,從女主角金智英的角度描述了現代女性遭遇的不公和偏見,以及無法被理解的痛苦和絕望。


這部影片並沒有激烈的對抗和狗血人生,金智英從小到大過著平平凡凡的生活——上學讀書、畢業工作、結婚生子。


可是,仿佛毫無徵兆,她生病了。智英偶爾會切換成身邊的一位女性,用別人的口吻講出她不會說的話。


過節去公婆家需要無休止地做家務,就在智英準備幹完最後一件事情要離開的時候,小姑子一家到了,婆婆指揮智英繼續張羅,並阻止女兒去幫忙。客廳裡一家人其樂融融,餐廳的智英感到絕望,她緩緩地摘下圍裙,用自己媽媽的口吻說:

親家母,真想讓我休息,就讓我回家。

親家母在節日裡看到女兒開心是吧?我也想看自己的女兒。

既然你女兒來了,也該讓我的女兒走了,還得照顧大姑子一家再走人,我家智英多傷心啊。

我也心疼我家女兒。

是的,智英生病了。但是只有她生病了嗎?


實際上,那些推崇男尊女卑、隨意評判別人"媽蟲"、對現狀無動於衷的人才是真正的病人;一個讓人感到壓抑的社會,也是生病的。


我們都知道人病了要治,那麼社會生病了也要治,正如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推薦同名小說的時候說:

希望10年後的今天,我們可以不再讓1992年生的金智英陷於絕望。


但是,思想的進步和社會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對不平等的現狀,反抗還是忍受?現代女性們如何找到自己命運的出口?


《82年生的金智英》中出現的各種女性都展現了自己的出口,主要歸為4種類型,下面我就結合影片進行分析。


一、服從現狀,並同化身邊的人


"結婚生子"、"養兒防老"這些仿佛傳承了千年的"古訓"經常會縈繞在我們耳邊,一代代都是這麼過來的,仿佛就成為了一種鐵律。


面對這種強勢的權威,部分、特別是上一輩的女性大都選擇了服從,更可怕的是她們不但自己服從,還把這些觀念灌輸給身邊和下一代的女性。


這是因為人有從眾心理,如果周圍大部分的人都做出一樣的選擇,自己就會心安。


影片中智英的婆婆就是這種類型代表之一。


節假日,智英和婆婆從早到晚幾乎都在廚房裡忙活,婆婆覺得自己做家務理所當然,因此兒媳婦也理應如此。


當智英的丈夫劉大賢說不用包太多的餃子,婆婆揶揄道:

你是心疼我嗎?

大賢看見一堆碗筷沒洗,便過去幫忙,智英的婆婆看不過眼出言譏諷:

我的兒媳婦,真是有個好丈夫啊。

這些話語讓智英誠惶誠恐,不能自辨。


可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女性做了那麼多家務沒被誇是個好妻子,男性洗個碗就是好丈夫了?


可怕的是,婆婆也是一位女性,她也曾經是個兒媳婦,她也會心疼自己女兒在夫家操勞,怎麼自己的兒媳婦包攬一切家務卻是理所當然了呢?


是啊,或許讓別人受一遍自己受的苦,正是這些女性的宣洩出口。


影片中智英的姑姑諷刺智英姐姐不結婚、責備智英家讓弟弟幹活、譏笑智英媽媽不自己做飯而點外賣,也是一種服從,並同化他人的表現。


但這種服從並同化他人的行為,本身就是在降低女性的地位,而這部分女性在洋洋得意不自知。


因此,並不是一條可取的出路,她們只是自我麻痺,本質上是一種自我貶低。


二、自我犧牲,寄希望於下一代


這種類型的女性往往已經萌發了性別平等的意識,但由於家庭困難、父母觀念壓迫等種種原因,她們自己沒有辦法爭取平等,無奈為了家庭而選擇犧牲自己。


但是她們內心一直保存著平等的心願,希冀下一代不要活得像自己,她們會盡全力去爭取女兒的平等權利,教育兒子幫助女性分擔家務。


智英的媽媽——美淑就是這類女性的典型代表。


由於家庭貧困,美淑家決定只讓男孩上學,即使美淑是兄弟姐妹中成績最好的,但因為是女孩,她失去了上學的權利,15歲就開始出來工作,補貼給兄弟們上學。


後來美淑結婚了,生育了2個女兒1個兒子,但婆婆在世的時候經常吹噓自己有4個兒子,因此現在才如此幸福,還經常讓美淑多生兒子。


美淑默默承受,但私下對女兒盡心盡力的保護,3個孩子最後都念了大學,畢業後找到了工作。


在智英小的時候,美淑說,她以前也想做老師,而且念書成績是最好的。只是當時家裡窮,要出來掙錢給兄弟們讀書;現在又成為了智英的媽媽,所以沒有時間。

小智英一臉失落地問:

是因為我才當不成嗎?

美淑愕然。原來她不但為了兄弟沒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也是為了孩子,原來她一直在為別人的人生鋪路。


美淑愛智英,這是毋庸置疑的。當她知道智英生病後,緊緊地抱住智英說,我來幫你帶孩子,你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


這個時候的智英突然變成了外婆,她用外婆的口吻表達了對美淑犧牲的歉意,讓美淑不要再為了其他人放棄自己的人生。


這一幕將一家三代女性的不易表現得淋漓盡致,成為了全片最大的淚點。


這一條出路看起來充滿希望,下一代的處境會比上一代更好,下一代的犧牲也會比上一代更少,但當出現問題的時候,你會深深地懊惱為什麼自己不多做一點點。

三、與社會抗爭,周旋在輿論的風口浪尖


每一個時代都有弄潮兒,每一種進步的思想都會有領軍人物,正是她們的榜樣作用,正是她們的無畏無懼,激勵著更多人改變和進步。


智英的姐姐——恩英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也許是奶奶對弟弟的偏愛,也許是看到了媽媽隱忍,恩英很小的時候就決定為平等而戰。


小時候,她會在奶奶為自己生了4個兒子自豪的時候,大聲地說出真相:

為什麼你的大兒子和二兒子都不願意見你呢?


她會帶領女生們抓住學校的暴露狂,交到警察局,就算受到學校處分和"不要臉"的評價都在所不惜。

成年後的恩英用不結婚來反抗這個不平等的社會,在親戚的指指點點中大聲反駁。


恩英是勇敢的反抗者,但她也是個受害者。如果不結婚是因為不將就,那麼值得鼓勵;但如果是為了避免不公的待遇刻意而為之,那麼這只是受害的結果。


影片中還有一個與社會抗爭的女性代表,就是智英初涉職場時的領導金組長。


金組長是個女強人,是整個公司最能幹的人,是智英心目中的榜樣,但她卻對智英說,她坐到這個位置,但卻失去了做一個好妻子、好媽媽的資格。


金組長已經結婚生孩子了,由母親與他們同住,並照顧孩子,讓金組長能夠安心上班。


但公司的男同事私底下卻說,金組長的老公真太偉大了。


真是奇怪,生孩子的是金組長,照顧小孩的是外婆,什麼都沒做是丈夫卻被誇贊偉大?


原來在韓國男人的眼裡,嶽婿關係比婆媳關係更難搞,能夠跟嶽母住在一起的男人就很偉大。那麼問題來了,與婆婆住在一起的女人怎麼就理所當然了呢?


金組長在家庭的選擇上也成為她在職場上被諷刺的籌碼,開會前一位領導不依不饒地討論,沒有媽媽照顧的孩子不會成器。金組長藉由工作表達了自己的憤怒,再用玩笑結束了尷尬的場面。


與大多數人對著幹,無疑會被放在風口浪尖上,必然會有人出言嘲諷,但她們依舊艱難的前行。


因此,為了內心的信仰,抗爭就是她們的出口。


四、自我拉扯,在絕望中仰望天空


當然,這個世界大多數的女性都沒有具備大無畏的反抗精神,可是她們也不甘心默默承受。


她們有著自己的想法,卻無法表達;她們需要更多的支持,才敢踏出勇敢的一步;但如果她們遭到了強烈的反對,就會想要退縮。於是,這部分女性就在進退之間自我拉扯,矛盾重重。


女主角金智英就是這種類型的典型代表。


學生時代,智英被男生騷擾,父親卻責備她對別人笑,裙子穿得太短,避開不了這些人就是自己的錯。智英覺得不可理喻,但被嚇壞的她也不知道如何辯駁。


所幸的是在母親的庇佑下,智英順利完成了學業,還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工作能力優秀的她經常得到領導的表達,但卻得不到進一步的晉升,組長直接告知是生育問題所致。


智英決定用更優異的業績證明自己,可就在這時,在親戚和老公的催促下她開始懷孕生子,放棄了工作,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



沒有人告訴智英生孩子的犧牲那麼大,她失去了努力換來的一切。


就算是喝杯咖啡這樣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也被路人嘲諷為"媽蟲";抱孩子過多得了腱鞘炎,醫生卻說,煮飯的是電飯鍋、洗衣的是洗衣機,不明白為什麼手會疼?


智英的丈夫大賢認可妻子的辛勞,說我會早點下班,幫你多做點家務,幫寶寶洗澡。


聽起來真優秀,很多人在評論區說智英有個那麼好的丈夫怎麼還不滿足,可大家有沒有想過:家是妻子一個人的嗎?孩子是妻子一個人的嗎?既然是兩個人的,何來幫忙一說?


大賢還說,不出去工作也好,再休息一下,等女兒大一點就好了。


多麼體貼的話語,可是智英發出了靈魂的拷問:

看孩子是休息嗎?



不可否認,大賢愛妻子,並儘可能的溫柔體貼。可是他沒有意識到,他內心深處還是有一種男性的優待思想。


現實和理想在拉扯,智英找不到出口,她生病了。


她想起有一位全職媽媽用解數學題來排解壓力,獲得心安。因此,她滿懷內疚地對心理醫生說,我明白生病都是自己的錯,因為我能力不夠,我找不到自己的出口。


幸好在醫生的鼓勵下,智英開始用自己喜歡的文字作為出口,積極地接受治療。


智英通過寫作找到了出口,在受到別人無端指責的時候,她終於鼓起勇氣用自己的身份說出了以前不敢說的話。


或許,我們確實活在陰溝裡,但我們必須仰望星空。


這部影片改編自同名小說,許多人為這本書貼上了女權主義的標籤,引起了韓國男性的不滿,但正如書中提到:艾瑪·沃特森說過,我們爭取的不是女權,而是兩性都能自由。


自由的路是漫長且曲折的,好在無論女性還是男性都在一步步地前行。因此,面對不公的現狀,希望每位女性都能找到正確的出口,迎接自由的到來。

相關焦點

  • 《82年生的金智英》催人淚下的背後:藏著女性對不公的掙扎和鬥爭
    最近,有很多關於女性受到傷害的消息,讓人難過。從包麗去世到鮑毓明性侵案,這裡面受到傷害的女性,讓人心疼又為之難過。又因為遲遲等不到一個結果,更讓人傷心。這讓我想起2019年韓國上映的一部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電影濃縮了一個女性普通而又令人難受的半生。
  • 必看催淚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是女權主義還是現實社會的不公?
    82年生的金智英影片名稱:82年生的金智英豆瓣評分:8.6分影片時長:118分鐘 綜合影評:好於92%劇情片82年生的金智英主要演員82年生的金智英主要講述女主金智英,在朋友和親戚眼裡她生活在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中,她擁有可愛的女兒,溫柔體貼而且收入不錯的丈夫鄭大賢,很多人為之羨慕。
  • 豆瓣8.6《82年生的金智英》:懂得為自己而活,才能開啟精彩人生
    其實,別人如何衡量你也全在於你自己如何衡量你自己。——席慕蓉《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一本被韓國男人列為禁書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在韓國上映後引起巨大的轟動,韓國男人打出1分,但韓國女人卻打出9分的電影,在豆瓣上獲得22萬人點評8.6的高分。《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韓國女導演金度英執導的一部關於女性如何在男權主義的社會下尋找自我的電影。
  • 【在線觀看】82年生的金智英
    類型: 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語言: 韓語上映日期: 2019-10-23(韓國)片長: 118分鐘又名: 82年生金智英 / Kim Ji-young,Born 198282年生的金智英的劇情簡介 · · · · · ·  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直擊韓國家庭和社會上的性別不公議題。
  • 【文藝評論】《82年生的金智英》:無解的女性困境
    即使韓江的《素食主義者》、申京淑的《尋找母親》等優秀小說中文譯本已經在國內出版,也如曇花一現,並未引起廣泛的關注。直到一本現象級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忽然引爆網際網路話題,我們才終於將目光轉向了被忽視許久的韓國文學——正確地說,是韓國女性文學。韓國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裡男女收入差距最大的國家。
  • 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82年生的金智英》小說2016年出版至今,已是韓國的暢銷小說,發行量已突破一百萬冊,作者趙南柱在書中以1982年4月1日出生的「金智英」一角,道出韓國社會重男輕女,女性受到差別待遇,包括性騷擾、階級歧視等現象,引起多數女性讀者迴響。金智英這個名字在韓國非常常見。「可以說,每個韓國女性身上都有金智英的縮影。」
  • 《82年生的金智英》口碑刷屏,女性題材的吶喊!
    文 | Fuki近日,一部話題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成了國內的網絡焦點。《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自韓國作家、媒體人趙南柱的同名小說,自原作面世以來,《金智英》一直爭議不斷,市場反響呈現出兩極分化態勢。有人站出來為小說反映出的社會問題正名,卻也有很多極端右翼人士大唱反調。
  • 《82年生的金智英》:絕大多數女性,又何嘗不是金智英?
    要說近期關於女性題材的電影,一部《82年生的金智英》,不僅一上映就在韓國引起轟動,更是上映三天,觀影人數破百萬,蟬聯票房冠軍。,失去自我後,如何救贖的故事。在《82年生的金智英》電影裡,有意思且堵心的是,當工作能力優秀的金智英向女上司提出質疑時候
  • 82年生的金智英們,應該擁有花一般的人生
    這些都是當代女性已經或者正在遭遇的不公平對待。 聽於貞的這首歌,我想起了一部曾經在韓國引起熱議的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以鄭有美飾演的女主角金智英為中心,將不同年齡,不同社會階層的女性所遭受的壓迫和不公展現出來。 這些壓迫和不公,有來自家庭的,也有來自職場和社會的。
  • 《82年生的金智英》:「從來如此,就是對的嗎?」
    「金智英感覺自己仿佛站在迷宮的中央,一直以來明明都腳踏實地地找尋出口,今天卻有人突然告訴她,其實打從一開始這個迷宮就沒有設置出口。」這本一經面市就飽受爭議的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出版第二年就成為韓國年度暢銷書受盡盛讚,但也背負罵名。韓國總統文在寅、國民MC劉在石都曾公開推薦過這本書。
  • 82年生的金智英:身而為人,為什麼要接受性別不公?
    今天和大家聊聊最近很火的一部韓國家庭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韓國女性金智英的日常生活,她一直順著父母的意願在生活,讀書,工作,結婚生子,但是明明她已經很順從了,卻還是得接受來自外界的性別歧視。因為平淡,每個人都可以從電影裡看到自己,真實又扎心。
  • 《82年生的金智英》:是什麼將金智英推向抑鬱症的深淵?
    前一段時間,一部名叫《82年生的金智英》的電影上映後,在韓國引起了軒然大波。演員鄭裕美因為出演這部「女性主義小說」代表作品遭受攻擊,其他女明星甚至因為看過原著遭到謾罵。當然,金智英還有無數次被別人說「你錯了」的情況,然後慢慢地,她開始也覺得自己錯了。所以,她跟心理醫生說找不到出口時,沒有遷怒於他人或者社會的不公,只歸結為「這一切都是我的錯,別人應該也找到了自己的出口,我不過是自己沒能力,才落伍了」。
  • 82年生的金智英,是你身邊的每一個普通女性
    上了中學,金智英被小混混尾隨向父親求助時,換來的卻是父親的責備:為什麼要穿這麼短的裙子?為什麼要對他笑?▲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大學畢業,金智英進入一家公關公司,因為女職員要面對結婚、生育等因素,金智英無論多麼優秀,在晉升中總是輸給男同事。
  • 《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電影,讓你看到女性的絕望
    《82年生的金智英》的主題是講述女性困境,在豆瓣上拿下了8.7分的高評價。影片的主要內容是一個有著精神分裂症加抑鬱症的全職媽媽的日常,為觀眾展現了女性生存的困境。它像一面鏡子,不加任何修飾,不同的女性在片中都能找到引發自己共鳴的地方。
  • 《82年生的金智英》:女人,你也可以「自私」一點
    淺評2019年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韓國導演金度英執導,鄭裕美、孔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82年生的金智英》中的女主人公金智英似乎離我們並不遙遠。當金智英打算重新走上社會參加工作時,丈夫主動提出請假回家帶孩子,但婆婆一通電話過來狠狠地訓斥了她。金智英放下電話,那沉寂中的背影,讓我想起身邊年長的女性們,一定也有過這樣的瞬間。
  • 《82年生的金智英》影評:韓國女性真實且窒息的人生,催人淚下
    電影演員為鄭有美、孔侑,也是繼《熔爐》、《釜山行》後第三度合作演出,電影以「女性歧視」作為故事的主軸,劇情在敘述1982年生的金智英,原本在職場上有著出色的表現,但因為結婚生子後被迫離職待在家當全職主婦,原本以為可以調節這種生活的她,內心卻有著揮散不去的極大壓力,最後甚至出現精神疾病的問題!
  • 《82年生的金智英》:男女平等是奢望,女性一生仍充滿不公和犧牲
    我甚至天真的以為,女性地位超過男性,因為有很多女性的優待是男性享受不到的。比如,越來越多的男性不捨得自己的妻子做家務,有些工作單位想要讓女性來例假的時候短暫休息......看起來,女性在被這個社會厚待,但是真的是這樣嗎?社會在進步是無可否認的,而同時一些不公正的犧牲已經被當成理所當然。連女性群體都沒認識到,原來自己的人生中有著這麼多不公和犧牲。
  • 《婚姻故事》和《82年生的金智英》:我們無法面對的究竟是什麼?
    來自好萊塢的《婚姻故事》與韓國暢銷書改編的《82年生的金智英》,在西方與東方的不同語境下,卻展現出很多相似性,關於婚姻中某些血淋淋的真相。兩部電影都挺平淡,並沒有什麼太過戲劇化的情節,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瑣碎,我們都不難在其中發現自己的影子。
  • 《82年生的金智英》,全世界開始愛她,一位女性的自我救贖
    今天推薦一部高分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雖然情節比較簡單單平平淡淡,女孩子看完會覺得非常真實!這部影片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小說中對金智英的心裡刻畫的極其細膩,道盡了女性的心路厲程。金智英生病的最大原因就是作為一名受過高等教育的職場女性,自從結婚生子之後,她的人生意義居然全部變成了相夫教子和處理家庭瑣事。
  • 《82年生的金智英》:女性把自己排在第一,就是太過自私?
    而《82年生的金智英》這本書,正是講述了一個36歲的平凡女性金智英在成長過程中所遭受到的對女性的「種種標準」拿金智英的媽媽來說,從小為了哥哥們考上好學校,儘管成績優異,依然早早退學,工作養活家裡的兒子們;金智英的姐姐,夢想是當電視製作人,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壓力,選擇了學費更便宜、就業更容易的師範學校;金智英的原女上司,職場能力強,月子做完就重返職場,卻依然被冷言冷語說著,「沒有媽媽陪伴的孩子一定會變壞「這樣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