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惡魔的崛起

2021-02-08 電影分享會

1889年,希特勒出生於奧地利布勞瑙鎮一個公務員家庭。青年時期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阿道夫·希特勒,在動蕩不安的亂世中,他的出現與崛起是希望的開端、還是災難的開始?這個看似平凡的小男孩,長大後卻指揮了德國軍隊大規模入侵各國,掀起了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這部電影非常的真實的再現了希特勒的發家史,我們看到,他的確有作為領袖的潛質:愛國,善辯,有遠見,陰險狡猾(客觀的講就連希特勒的敵人也是如此),善於收買人心等等。但其在亂局中最終成為大獨裁者的基本條件就是兩個不變的真理:「槍桿子裡出政權」和「得民心者得天下」。作為我們一定不要忽視希特勒留下的有價值的東西,這也就是這部電影的出發點。(來自「豆瓣詞條」)

英國思想家埃德蒙·柏克說過:「有一種東西,並且只有這種東西恆久不變,它先於這個世界而存在,而且也將存在於這個世界自身的組織結構之中:它就是正義。」

但面對在正義面前蟄伏著的邪惡,柏克警示道:「只要善良的人們袖手旁觀,邪惡就會高奏凱歌。」這便是描述希特勒崛起的影片《希特勒:惡魔的崛起》片首出現的「惡人勝利的唯一條件是好人不作為」的由來。

六十年來,不斷有人試圖揭開希特勒當年成功的謎底。為何一個誕生了萊布尼茲、康德、赫得、洪堡、萊辛、歌德、席勒、巴赫和貝多芬的偉大國家會選擇了一個惡魔作為首領?而這個惡魔又是如何一步步登上權力巔峰的?在後人看來這是多麼匪夷所思啊!


美國CBS出資拍攝了電視電影《希特勒:惡魔的崛起》上下兩部,試圖通過攝影機重現德國歷史上那段黑暗的時光,並從中尋得答案。影片播映後,立即榮獲了當年艾美獎七項提名,並最終奪得了年度最佳藝術指導及最佳音效剪輯兩項殊榮。



希特勒曾在《我的奮鬥》中說他從他在維也納窮人中間的生活中,學到了日後需要知道的一切。「維也納過去是,而且現在仍舊是我一生中條件最艱苦的學校,雖然也是最徹底的學校。我剛踏進這個城市時還是一個孩子,離開時卻已成人,性格也變得沉靜嚴肅了。」「在這個時期中,我形成了一種世界觀,一種人生哲學,日後成了我一切行動的鞏固基礎。除了我當時打下的基礎之外,我後來很少需要學習什麼東西,也不需要改變什麼東西。」

正是維也納的流浪經歷使他能夠忍受一次大戰時前線的骯髒,以及蝨子、泥濘和惡臭並從不抱怨,這是他政治生涯成功的一個獨特品質。
也正是在維也納,希特勒成為了一名堅定的反猶主義者,這給日後的歐洲乃至全世界的猶太人都帶來了無盡的災難。


還是在維也納,希特勒開始由崇尚藝術轉而熱衷政治,他仔細研究社會民主黨成功的經驗並總結出建立一個群眾運動、掌握在群眾中進行宣傳的藝術以及利用他所說的「精神上和肉體上恐怖」的價值,以及掌握政權必須取得教會、軍隊、內閣或者國家元首等強力部門的支持等重要認識。



仍舊是在維也納,從前那個人前羞澀的希特勒發現了說話的神奇力量並開始嘗試在公眾場合演講,經年的磨練後,終於成就了日後那震驚世界的最富煽動性的口才與演講。但遺憾是,影片關於希特勒維也納生活的重大轉折點體現的不夠準確。


因為是美國人心目中的希特勒,所以這終究是一部美國式影片,雖然影片力圖還原歷史真實,但整部影片的德國味道卻不算濃烈。這也是沒辦法的,只有醜化希特勒,才能美化德國人民。


電影開頭語:「惡人勝利的唯一條件是好人不作為。」——言外之意是,德國人大多是好的,只不過當時沒有作為。這有洗白嫌疑。惡人勝利的唯一條件是惡人的數量壓倒性勝利。電影最後沒有演,老總統死了,希特勒舉行一次全民公投,85%的人投給希特勒,他才成了「元首」。


所以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思考這個電影的立場:必須醜化希特勒,他是個野心家、瘋子、大忽悠、投機者、變態、戀物狂。元首必須死,因為德國必須活。

《希特勒:惡魔的崛起》

豆瓣 7.4   IMDb 7.3

導演: 克裡斯丁·杜瓦
編劇: John Pielmeier / G. Ross Parker
主演: 羅伯特·卡萊爾
類型: 劇情 / 傳記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加拿大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3-05-18
片長:  USA:240 min
又名: 希特勒:惡魔的復活

~精彩電影~

這部情色大作是否讓你頓悟了人生?

史上最昂貴的二戰史詩劇,10集全!

豆瓣9.5,穩穩的年度第一來了!

盤點影史十大狙擊手電影

誰還記得「布拉格之春」?

影史評分最高的愛情三部曲!

近期十部高分新片推薦!

十大虛擬反恐電影!

十大真實反恐電影!

在睡過623個女人之後,霍亂時期的愛情

這些罕見的電影,終於湊一起了!

盤點2020年上半年的電影十佳!

萬眾期待海戰大片合集

10部的女性暴力美學電影

我們的資源都來自於網絡

若侵犯您版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電影 | 《希特勒:惡魔的崛起》:惡人勝利的唯一條件是好人不作為
    Ross Parker主演: 羅伯特·卡萊爾類型: 劇情 / 傳記 / 歷史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加拿大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03-05-18片長:  USA:240 min又名: 希特勒:惡魔的復活這部電影非常的真實的再現了希特勒的發家史,我們看到,他的確有作為領袖的潛質
  • 惡魔的崛起:阿道夫·希特勒
    回歸正題,希特勒從小都立志成為一個偉大的畫家,可他的父親卻是一個對兒子控制欲極強的人。在他面前,希特勒的夢想不值一提。他所要的是希望兒子走他的老路,成為一個公務員。這種專制的父親也練就了希特勒未來極端且易怒的性格。在希特勒的父親死後,希特勒如願以償的報考了維也納藝術學院。然而,他多次報考,又多次落榜。
  • 惡魔的崛起:希特勒是如何「重塑」德國的?
    希特勒的庭審是由一位支持納粹的法官主持的,在德國國家媒體十分希望報導希特勒事件之時,這位法官為希特勒提供了一個影響廣泛的公共平臺,用於傳播納粹思想。▲政變使得希特勒被捕、受審、入獄服刑,但這將希特勒的主張在德國國內被廣泛傳播希特勒不僅承認了自己在啤酒館暴動中所犯的罪行,而且他實際上還很享受此過程。
  • |電影| 希特勒 惡魔的崛起
    阿道夫希特勒,人們聞之變色的一個人物,與他聯繫在一起的詞大多是可怕的,「納粹」,「集中營」,他對猶太人的殘忍,他充滿蠱惑力的演講
  • 希特勒罕見彩色照片,每一張都見證了惡魔的崛起之路
    ,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看看希特勒的那段「輝煌」時期。在一戰之中,希特勒還僅僅只是一個小兵,他親眼見證了德國的戰敗,也親眼目睹了德國戰敗之後的屈辱。而正是這一時期,希特勒脫下軍裝走入政治場,利用德國人民的反抗情緒,取得了德國的大權。
  • 影評 | 《惡魔的崛起》:歷史的真實
    電影主要講述了阿道夫·希特勒幼年到1933成功崛起的故事。
  • 拿破崙、希特勒,為何一個能成為英雄,另一個成為了惡魔?
    拿破崙的行為促進了歐洲的文明與進步,而希特勒的侵略給歐洲乃至世界帶去的只有殺戮與鮮血。自神聖羅馬帝國分裂以後,無數雄主都想統一歐洲,而拿破崙和希特勒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從各個方面說,二人有著驚人的巧合,最著名就是129年相差:拿破崙於1804年執政,希特勒於1933年上臺,時隔129年。
  • 德國人怎麼評價希特勒的?
    提起一戰、二戰,你能想到什麼,肯定是那個狂熱的戰爭分子——希特勒。他是這次戰爭的發起人,在他的帶領下,世界被點燃了戰爭之火,他還因為種族大屠殺,被打上惡魔的標籤,在外界眼裡,他就是一個戰爭狂魔,是一個罪人。
  • 二戰惡魔也有柔情?6件趣聞,勾勒出希特勒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文|飛魚說史1945年4月28日,希特勒和愛娃·布勞恩正式結為夫婦,接受洗禮,4月30日,希特勒回到地下室的避彈房間,開槍自殺,愛娃·布勞恩則與此同時吞下了毒藥,兩人的屍體被侍從用軍毯包上,抬至總理府的花園裡,澆上汽油,在熊熊大火中化為灰燼,骨灰被埋進一個炮彈坑。說起希特勒,想必不少人的腦海中會浮現出「惡魔」二字。
  • 希特勒,曾經的終極惡魔,現在就是個笑話丨文化觀察
    有一本充滿黑色幽默的小說《看,誰回來了》,講了希特勒「穿越」到21世紀的種種奇遇,出版後贏得了德國市場的成功,這本小說正反映了德國的代際心態變化。正如歷史學者Klaus Casar Zehrer所說:「希特勒曾經是我們心中的終極惡魔。現在他是我們心中的終極傻X。」★從2016年1月1日起,希特勒自傳《我的奮鬥》有望解禁。
  • 1920年,阿道夫 希特勒從流浪漢開始崛起
    摘要本文寫於2010年4月,主要闡述希特勒青年生涯和意志世界對其崛起的價值
  • 審判希特勒:啤酒館政變和納粹德國的崛起
    希特勒的罪惡政權由此走上崛起之路。被警方追捕的希特勒出逃。他的政治生涯似乎已經到了盡頭。《審判希特勒》講述了此後這場事關重大的刑事審判的真相,希特勒和另外9名嫌疑人在本案中被控重大叛國罪。遠至阿根廷和澳大利亞的各國記者蜂擁來到慕尼黑,見證一場持續四周的聳動奇觀。到最後,希特勒得以將啤酒館政變的慘敗轉化為一場大勝,令剛剛成立不久的納粹黨大為受益。
  • 1999年地球惡魔臉事件回顧 當年7月地球惡魔臉照片圖
    網上關於1999年的傳說有很多,除了保衛地球大戰,還有1999年地球惡魔臉事件,1999年地球惡魔臉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1999年7月地球的惡魔臉照片是什麼樣子?而1999年地球惡魔臉事件卻是尤為獨特,太空總署的科學家認為這張惡魔臉照片沒有任何的意義,但是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在看了照片後還是大為震驚,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堅持要把照片複製後發給教宗以及各宗教領袖。  並且還說:這是地獄的惡魔。因為地球上各地的天氣都是不一樣,雲層也是千變萬化的,雲層想要形成一個惡魔臉是極其困難的。
  • 希特勒回來了!
    《希特勒回來了》由作家蒂穆爾·韋爾姆所寫的同名社會諷刺小說改編,講述的是希特勒穿越時空來到現代多文化的德國,驚訝的發現德國領導人竟然是一個女人,並且通過電視和網絡發現波蘭竟然還是一個獨立國家的故事。最終希特勒在現代社會成為了一個靠諷刺批評社會,大眾媒體與名人來養家餬口的電視明星。
  • 「二戰風雲11」希特勒崛起七章·二——在小啤酒館發布的25條綱領
    希特勒正站在高臺上面,面對對湧動的人群慷慨陳詞。希特勒長於演講,並且極其善於用煽動性的語言調動人們的情緒。在這一次機會中,希特勒公布了與德萊克斯勒和弗德爾三個人共同擬定的德國工人黨25條綱領。(由於25條綱領的內容比較多,因此附在文末。)
  • 聽說,希特勒回來了……
    想當年計算機剛問世時,希特勒嫌棄他體積龐大而並未重視。電影中,男二作為一家私立電視臺被炒魷魚的製片人,無意中看到被自己鏡頭拍到的「希特勒」,以為是有人故意假扮,便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跟蹤拍攝一部紀錄片。
  • 二戰德國是如何從一戰戰敗中崛起的?希特勒就是金融巨頭的打工仔
    一戰後德國遭到了嚴重的削弱,可是誰知道不到30年,德國就又可以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殘酷程度要遠遠大於一戰的時候,那麼德國是如何在戰敗中再度崛起的呢?看英法兩國當時的政策就明了,英法不想在捲入戰爭但是面對蘇聯的威脅只能也是支持德國發展,但沒想到德國發展的太快太猛控制不住了!
  • 上色老照片:德軍入侵波蘭時的真實鏡頭,希特勒目送惡魔之師出徵
    照片拍攝於1939年9月,納粹德國正式對波蘭實施入侵,在邊界的德軍士兵將邊界欄杆破壞,數十萬惡魔之師開始朝著波蘭進發。 照片拍攝於1939年9月,納粹德軍正式對波蘭發動入侵,在德軍出徵的時刻,納粹德國總理希特勒向這些國防軍敬禮,目送他們踏上入侵的徵途。
  • 希特勒回來了,這部電影被歸為喜劇真是細思極恐
    希特勒沒有死,希特勒回來了。2015年10月,一部腦洞大開的神片在德國上映,就是這部喜劇《希特勒回來了》。借古諷今,又荒誕不經。
  • 《希特勒回來了》:電影裡的今日現實!
    顯然不是,這不希特勒回來了。希特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其所代表的納粹主義也被認為是現代資本主義歷史中最黑暗的一頁。二戰後,對希特勒及納粹主義的興起西方社會進行了徹底而深刻的自我反思,但是冷戰的歷史使得西方陣營無法真正直面希特勒的崛起內在於資本主義危機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