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良將」與「育良將」

2020-12-15 華聲在線

胡亮

經過兩個多月的鏖戰,我國疫情防控已取得持續向好的階段性戰果。回顧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不由想起《禮記》所言「君子聽鼓鼙之聲,而思將帥之臣」。應對紛繁複雜的經濟社會發展局面,迫切需要一批敢想敢幹敢為的「良將」,必須正確認識和科學處理好「思」與「育」的問題。

「思良將」與「育良將」,雖一字之差,卻意蘊深遠。「思」顯被動,往往是在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急用現找」,存在「三軍帳下無人可用」的窘境與無奈;「育」則主動,往往是未聞鼙鼓先育良將,納天下英才而用之,體現的是強烈的憂患意識,考驗的是科學的「全鏈條」培養體系。

何為良將?良將深植家國情懷。因心中有黨、心中有民,方心中有責、心中有戒,良將必有以天下為己任的如磐信念,能真正為民解困、為國操勞。

良將大事難事面前有擔當。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要創造性地運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應對新情況新問題,又要腳踏實地、沉心凝氣、務實敦本,關鍵時刻不「甩鍋」、不「推責」。

良將身處逆境不氣餒。事業不可能一帆風順,不管遇到什麼複雜情況和現實考驗,良將必須心有定見、不為所擾,以堅毅和果敢之心啃「硬骨頭」、過「婁山關」、闖「臘子口」。

「為官擇人者治,為人擇官者亂。」為人擇官,「聽話型」「吹捧型」幹部會受重用,「實幹型」「黃牛型」的幹部勢必受到挫傷。

當然,「育良將」也不是片面地使用年輕幹部,而是用好「能上能下」的指揮棒,把那些想幹事、能幹事、能幹成事的幹部用起來,讓那些厚積薄發的幹部脫穎而出。用之得當,方能體現激濁揚清、選「良」任「良」的用人導向。

相關焦點

  • 三國志幻想大陸強哪些良將值得培養 強勢良將推薦
    18183首頁 三國志幻想大陸 三國志幻想大陸強哪些良將值得培養 強勢良將推薦 三國志幻想大陸強哪些良將值得培養 強勢良將推薦
  • 曹魏的五子良將究竟誰,曹魏的五子良將排名是怎樣的?
    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五虎上將」,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作為曹魏代表的「五子良將」在歷史上的地位要遠遠超過五虎上將,那麼讀者們知道「五子良將」中都有誰嗎?誰的地位和官職最高呢?「古之召虎」張文遠如果說按個人能力來看「五子良將」最強的應該就是張遼了。
  • 三國志戰略版4星良將禮包兌換碼 四星良將cdk激活碼
    三國志戰略版4星良將禮包兌換碼在哪領?三國志戰略版四星良將cdk激活碼怎麼獲得?不少玩家都想拿到遊戲中4星良將是非常稀有珍貴的,很多玩家也都想順利拿到!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 盤點三國時期曹魏後期的五子良將
    比如:蜀漢的五虎上將,東吳的十二虎臣,尤其是曹魏擁有曹氏八虎騎,更具有外姓重臣五子良將,有人就說了,自五子良將亡故以後,曹魏都是曹氏和夏侯氏的人對外作戰,外姓的將軍好像就沒有了,這可是不對的,實際上曹魏後期也有五個個人可以成為五子良將,他們是誰呢?第五:郝昭。
  • 魏國五子良將,四人得以配享曹操宗廟,唯有此人無資格
    在魏國的諸多名將中,又以五子良將最為出眾。 而之所以把這五位稱作魏國五子良將,主要是因為陳壽在《三國志》中將這五人列為一傳即《卷十六張樂于張徐傳》,並在後面評論道:「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 五子良將誰掌握的兵權最大?並非張遼,另有其人
    五子良將的這個說法,其實主要是來源於陳壽的《三國志》 ,那句「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的記載,後來就直接演變出了五子良將。這五人人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從排名上來看,似乎張遼是這五人中的老大,不過事實上,五子良將中掌握兵權最大的人並非張遼,而是另有其人!張遼我們先從張遼開始分析。張遼是五子良將中最出名的武將,合肥之戰中,他以八百騎兵衝擊孫權大營,最終得勝而還,令眾人稱羨。僅憑這一戰,他就已經是名揚天下了。
  • 為什麼歷史上的忠臣良將都難以善終?
    歷史上不是沒有善終的忠臣與良將,比如類似諸葛亮、郭子儀這種還是有的,但數量相對較少就是了。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分兩方面來說,良將作為武將,掌控著兵權,所以常常受到皇帝的猜忌,在加上戰場上刀槍無眼,很多人馬革裹屍,所以良將無法善終的多有,這裡也就不一一細數了,畢竟每個良將之死都有不同的實際情況,討論也是很多的,舉個嶽飛出來就可以討論半天,但一般來說,往往都逃不脫手握兵權與功高震主這兩條。那麼忠臣呢?
  • 趙雲如果在長坂坡歸降曹操,能否被列為「五子良將」?
    所以帳下才擁有了當時最龐大的人才庫,如文有五大謀士,武有五子良將。曹操憑藉這些人才,方能一統中國北方,滅呂布,平袁紹,建立霸業。但在曹公徵戰天下的時候,仍然或多或少地流失了一些人才。蜀漢的關羽咱們就不提了,今天說下血戰長坂坡的趙雲。如果趙雲在長坂坡沒有突出重圍,而是被曹操生擒且歸順了曹操,那趙雲能否被列為「五子良將」?
  • 《歪讀三國》之全能良將
    今天咱們的題目叫做《全能良將》,當「良將」這個詞出現在這裡,大家就知道咱們是要講五子良將了
  • 忠臣良將死於不得已?賈寶玉三言兩語,就扯下他們的遮羞布!
    ——前言題:忠臣良將死於不得已?賈寶玉三言兩語,就扯下他們的遮羞布!自古至今,大凡大英雄大豪傑,忠臣孝子,至其真極,不過一死,嗚呼哀哉!而在古代,深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薰陶的古人,更是把「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當作自己畢生的追求!
  • 《三國演義》魏國五子良將對於蜀國的五虎上將,誰更出色?
    《三國演義》魏國五子良將對於蜀國的五虎上將,誰更出色?今天小編就要來說說魏國五子良將和蜀國的五虎上將。如果是單純的比較武藝,肯定五虎上將比魏國五子良將要強一些,在演義當中五虎上將都是坐鎮一方的猛將,隨便一個拉出來單打獨鬥,五子良將的武藝比起五虎略為差了點!拿五子良將的徐晃和五虎上將的關羽來說,綜合來比較,這樣比較公平!先談計謀,因為相對於較抽象的軍隊統率力,參戰雙方在計謀成功與否、中計方面,較容易看出及分析。
  • 曹魏名將夏侯惇戰績並不突出,為什麼聲望遠在五子良將之上?
    根據歷史記載可知,夏侯惇的戰績根本無法與排在曹操帳下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相比,但是夏侯惇的聲望卻為什麼遠在五子良將之上呢?我認為這是夏侯惇的聲望遠在曹操帳下五子良將之上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夏侯惇有著古之良將的風範。
  •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五子良將的後代為何都沒出息?
    五子良將在三國時期,虎父虎子的代表有不少,比如說,孫堅和孫策父子,孫策在十五歲就跟隨老爸討伐荊南、董卓……但是卻也有許多虎父犬子的案例,下面列舉一下三國時期五子良將,虎父犬子的例子,來說一說五子良將的後代,為何都沒出息呢?
  • 劉備「五虎上將」和曹操「五子良將」相比,誰更厲害?差距懸殊
    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成績,五子良將功不可沒。作為曹操的左膀右臂,他們一直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締造了很多的傳奇佳話。蜀漢和東吳軍營也有這樣的英雄人物,五虎上將和十二虎臣割據一方,銳氣凌人。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曹劉兩大陣營,同樣是五大武將,曹操的「五子良將」和劉備的「五虎上將」究竟哪個會更勝一籌呢?我們不妨進一步分析看看。
  • 光榮《三國志》系列頭像演變之五子良將篇
    光榮的美工確實優秀,那麼這次小編就帶大家看看《三國志》中的魏五子良將的頭像是怎麼演變的吧。五子良將張遼諕殺江南眾小兒,張遼名字透深閨。才聞乳母低聲說,夜靜更闌不敢啼。可能是《三國演義》中對五虎上將的描述太多了,很多臺詞大家耳熟能詳,相比之下,魏五子良將大多都是以「襯託」五虎的勇猛而存在的。篇幅越少,小編卻越喜歡,寫的篇幅就有點長了,所以就不像之前寫五虎一樣一篇寫五個了,先寫上在演義裡被文丑二十回合拿下,襯託關二爺武勇的張遼徐晃兩位。後邊三位下回再和大家分享。
  • 曹魏五子良將,四位都是降將,只有一人對曹操從一而終!
    而就筆者今天要說的曹魏五子良將,其中四位都是降將。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安遠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右將軍徐晃。在曹魏五子良將中,徐晃、張遼、于禁、張郃都是降將,也即只有樂進一人對曹操從一而終。
  • 正史記載江表十二虎臣武功遠超五子良將,孫權為何要向曹魏稱臣?
    且不說劉備會不會讓自己的舅哥坐擁天下,就是曹操麾下的諸曹夏侯和五子良將,也是難以逾越的障礙——就是讓江表十二虎臣一擁齊上,也未必能打得過人家。曹操財大氣粗人多勢眾,如果使出全力,是可以碾壓孫權和劉備中的任意一方,為了公平起見,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讓劉備牽制住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純曹休曹真,讓江表十二虎臣放手跟五子良將對決,甚至可以倆打一個,最後誰能打贏?
  • 三國志幻想大陸怎麼培養武將,三國志幻想大陸良將名將值得培養嗎?
    三國志幻想大陸怎麼培養武將,三國志幻想大陸良將名將值得培養嗎?分別是良將、名將以及神將。而遊戲的定義是三國之中無廢將。所有的武將都能無雙,這就說明了武將它的品質是可以提升的,不存在有限制這一說法。所以說,遊戲中我們最初看見的武將,他現在的品質只是初始品質,如果你很看好他,那麼你就可以將它培養,升級至更高的品質。所有武將都能無雙,神將上面的品質就是無雙品質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你覺得培養一名良將或者名將划算,還是培養神將划算呢?
  • 曹操的五子良將中誰最厲害?並非于禁,是這位打敗了諸葛亮的名將
    在這三個政權之中,劉備、孫權、曹操作為雄主,各自有其特點,而他們麾下也是聚集了不同的人才,劉備有「蜀漢五虎上將」,孫權有「江表十二虎臣」,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將人數最多,而最為著名的顯然莫過於「五子良將」。
  • 網友給五子良將取綽號:叩頭和攀巖能理解,醬油和大膽兒又是誰?
    在另外的稿子裡,網友還根據三國正史,給曹魏五子良將也都取了綽號。其中的叩頭和攀巖,大家都能理解,而其中的醬油和大膽兒是誰,就需要琢磨一下了。兩人捧腹的蜀漢五虎上將綽號簡要說完,咱們進入今天的正題:網友給曹魏五子良將取的綽號是否貼切?咱們前面說過了,網友給五子良將取綽號,根據基本是《三國志》及裴松之做注時引用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