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文昌雞的味道就是家鄉味道

2021-01-08 海南日報數字報
  文昌雞,以文昌地名命名,發源地為潭牛鎮天賜村,已有400多年歷史,是海南「四大名菜」之首。發展至今,文昌雞所代表的已不單純是一道菜餚,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要到天賜村,先得走過一段蜿蜒的村道,路兩旁的大片農田和茂密樹林中,掩映著間間民房,頗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還未進村,便能聽見清脆的雞鳴。數百年來,天賜村與文昌雞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聯繫,在當地人的耳朵裡,每天若沒聽上幾聲雞鳴,便會覺得少了點什麼。

  當地民諺稱:「文昌雞裡潭牛冠,天賜雞則冠潭牛。」意為天賜村的文昌雞是文昌最正宗、最地道的文昌雞。對此說法,村民們都感到非常自豪。一位村民告訴記者,當地的雞如此美味,得益於天賜村優越的自然環境。

  天賜村村民韓雄說,村裡的年輕人出去打工,一年半載才回來一次,他們在外面吃不到家鄉的雞,所以回家的時候,家裡人都會準備一道文昌雞,「文昌雞的味道就是家鄉的味道」。

  在文昌,有一句話叫「無雞不成宴」。無論大小節日,特別是春節這樣的闔家團圓的喜慶節日,每家每戶的餐桌上準少不了一道菜,那就是文昌雞。雖然是一道海南常見的菜餚,吃起來卻有所講究,從做法到拼盤,再到上桌,每一道工序都有學問。

  今年9月23日,文昌舉行了文化美食節暨十大美食、十大小吃評選活動,主辦方把全省有名的文昌廚師幾乎都請來了,看誰的刀工好、手法快、擺盤精。當天不僅評出了當地十大美食、十大小吃,20多位文昌籍廚師還通過煎、炒、蒸、煮、燴等數十種烹飪手法,向觀眾展示了高超的烹飪技巧,獻上了當天美食節的重頭戲——百雞宴。

  當天的百雞宴上,沙姜文昌雞、椰香文昌雞、荷香文昌雞、文昌雞飯、水果脆爽雞粒……100道以當地文昌雞為主食材的菜餚,讓當地居民和遊客大開眼界。

  「文昌雞,上桌前最講究就是切與擺,怎麼切合適、怎麼擺好看,可都是學問。」文昌市餐飲烹飪協會會長邢濤說,文昌雞的美味也激發了當地人對美食文化的追求。如今,在國內外有10萬餘名文昌籍廚師,文昌也因此被譽為「廚師之鄉」,頂級廚師不勝枚舉。

  文昌雞除了激發當地人的烹飪熱情,也同樣挑起文昌等地餐飲業食材的大梁。文昌市目前有3600多家餐飲企業,文昌雞在全市餐飲行業中作用巨大,尤其是隨著文昌市旅遊業的蓬勃發展,文昌雞已經成為國內外遊客來到文昌的必點菜品。而文昌幾乎所有的餐飲企業,也都有文昌雞這道特色美食,只不過在做法上各有不同。

  另外,文昌雞在海南省乃至全國各地特別是廣州、深圳等地區餐飲業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廣東省的傳統名菜廣東文昌雞亦是以文昌雞為主料,而分布在全國各地且人數眾多的文昌籍廚師也將文昌雞帶到了全國各地的餐桌。

  文昌雞的兩種常見做法

  椰汁燉雞

  食材準備

  文昌雞1隻(以將要下蛋的小母雞最佳,重約1千克左右),薑絲、蒜泥、味精、白醋、白糖、精鹽、老抽各適量。

  製作步驟

  1、將文昌雞處理乾淨,放進燒滾的清湯中翻轉,使雞身四周受熱膨脹定型。

  2、改用慢火浸煮約5分鐘,用鐵勾將雞提起,倒出腹腔湯水,再放入湯中浸煮,反覆三四次至僅熟(不可過生也不可過熟)。離火後另放涼湯中浸泡稍冷卻後取出,抹上一層香麻油,使皮色淡黃光亮,食時斬件裝盤,砌成原雞形上席。

  3、佐料調配通常有二種,一種是鹹鮮味型,用薑絲、蒜茸、味精、老抽調製而成;另一種是酸甜味型,以白醋、白糖、精鹽、姜茸、蒜泥配製成。另有辣椒醬備用。此外,還有一種以山茶油或香麻油調配薑絲、蒜茸、桔汁、精鹽等製成的佐料,別有一番風味。

  注意事項

  椰子燉盅用杞子、淮山、紅棗、豬肉和文昌雞一起燉,濃濃的湯裡還帶著椰香味,非常清新。燉盅選用的是老椰子,香味才夠濃,而且不要椰子汁,因為椰汁燉湯會酸。這個湯的關鍵就是取椰肉的香味。

  白斬文昌雞

  食材準備

  文昌雞、大米、食鹽、醬油、姜、蒜、麻油、雞油、水。

  製作步驟

  1、在處理乾淨的文昌雞胸腔內和雞身上均勻地抹上一層簿簿的食鹽,稍微按摩一下,鍋內放水,將整隻文昌雞放鍋內,開大火煮。

  2、煮沸10分鐘左右,將整隻文昌雞取出瀝水。

  3、再將雞放回鍋內繼續煮10分鐘左右。

  4、用筷子插入雞身上,如果筷子可以輕鬆地插入,撥出來沒有血水,就證明雞煮熟了。

  5、將煮好的文昌雞撈出鍋,放盤內稍放涼。

  6、再切成塊上桌。

  (本版策劃/其月 撰稿/圖片 其月 阿策)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的天使 真正的英雄
    當天下午,省委副書記、省長沈曉明為支援湖北的醫療隊伍送行時叮囑,希望大家謹記自己身後代表的是海南和海南人民,到了武漢要一切行動聽指揮,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履行好各自職責。  2月19日,省委副書記李軍在為海南第六批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送別時強調,海南全省上下就是醫療隊最強的「後援團」,將竭盡全力做好服務保障,讓大家在前線奮戰沒有後顧之憂。
  • 海南日報數字報-「神奇植物」辣木
    文/海南日報記者 黃能 圖/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2014年7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古巴哈瓦那親切探望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楚時,以5公斤辣木種子作為贈禮,並強調中巴雙方將加強農業合作,提高農業水平,維護糧食安全。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卷詩書穿越500春秋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與丘濬、海瑞、張嶽崧齊名的「海南古代四大才子」之一——王佐,以詩文見長,一生著作甚豐,其著作計有《雞肋集》《瓊臺外紀》《經籍目略》《家塾原教》《金川玉屑集》《庚申錄》《珠崖錄》等多種。
  • 來海南旅遊,一定要吃文昌雞!解鎖4種吃法,其中1種來自馬來西亞
    單說剛剛完成的海南之行,就讓我對海南島上大名鼎鼎的文昌雞有了更多的認識。皮薄肉嫩的海南文昌雞,可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據說在海南島上至少已有4個多世紀的養殖史,位居「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雞、嘉積鴨、東山羊、和樂蟹」之首。
  • 海南日報數字報-東方三家鎮黃金百香果線上銷售遭搶購
    該種植基地負責人盧瑞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他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嶺村,成立了東方和氣生財農民專業合作社,並帶領嶺村20位貧困戶打造了200多畝的百香果扶貧種植基地。  受疫情影響,前段時間,種植基地的百香果出現滯銷。為了破解銷售難、幫助農戶增收,日前他在微信朋友圈發送百香果滯銷的信息,積極拓展線上銷售渠道。
  • 海南日報數字報-「猴王」李涵情定海南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4月14日,「李涵國畫展」在海口水巷口國新書苑開幕,展出畫家李涵創作的50餘幅國畫作品。
  • 海南唯一一家中華老字號,手把手傳承了83年,靠文昌雞火遍東南亞
    說到海南雞飯,大家是不是首先想到新加坡,如今海南雞飯已經是新加坡的國飯了,不僅新加坡人愛吃,旅客們也是必點。其實海南雞飯的發源地是我們國家的海南,在上世紀2030年代,有一些人因為家境貧寒下南洋謀生,就以賣海南雞飯為生,慢慢地新加坡人把海南雞飯加以改良,就有了新加坡口味的海南雞飯。但是說到最正宗的海南雞飯,肯定還是在海南,而且就在文昌。那為什麼海南很少有海南雞飯這道菜呢?
  • 海南文昌雞「下南洋」衍生出新加坡國菜
    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雞、加積鴨、東山羊、和樂蟹」,排名第一文昌雞。不是浪有虛名,而是貨真價實海南名萊。文昌雞早在清代《嶺南雜事詩抄》裡就有記載,發源於文昌市譚牛鎮天賜村。文昌雞是經過長期培育的地方優良雞種,一般要放養八九個月,在自然環境裡覓食榕籽、蟲草等,再予籠養,餵之椰肉、花生餅、地瓜、米飯等生態農家飼料。文昌雞個體不大,但尾部肥大,肉質結實。
  • 海南日報數字報-資訊廣場
    屯昌縣民政局  2020年9月28日    更正公告  海南鑫一拍賣有限公司於2020年  9月9日在海南日報A016版刊登「三土房(2016)字第3547號」現更正為「三土房(2006)字第3547號」特此更正。
  • 海南特色美食,海南雞飯,文昌雞和米飯組cp了
    去海南怎麼能不吃海南的特色美食呢?海南人可是非常懂吃的,有海南特色的甜品清補涼,還有文昌雞,東山羊等等原汁原味的美食!也許一開始吃你會不習慣,但是保證你吃完就覺得這樣的雞肉才好吃,比加了N多醬油和調料的雞肉美味多了!
  • 椰子湯底與文昌雞的結合,只需一口湯,便愛上這美味的海南椰子雞
    椰子是熱帶多雨的溼潤氣候給予海南這塊土地的自然美味,椰青的水不僅清潤解渴,還有鮮嫩爽滑的椰子肉,更不用提香甜的椰子汁,都是小島的獨特味道。在海南,還有「無雞不成宴」之說法,而文昌雞,則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在榕樹林中放養和常年以榕籽為食、多有鍛鍊而體制極佳,口感皮薄滑爽,肉質肥美!如果將這兩種東西結合在一起,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相傳當年黃道婆到海南島學習黎錦紡織技術期間,就被海島的天然甘露椰子水和肉質鮮美的文昌雞深深吸引。
  • 海鮮大餐、童趣餐廳、正宗海南味道,一網打盡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3家精品餐廳,海鮮大餐、童趣餐廳、正宗海南味道,一網打盡!第一家,不仔客海鮮270度海景餐廳:餐廳擁有270度無敵海景和巨大的落地窗。窗外是碧海藍天,餐桌上是海鮮大餐。美食美景,不可辜負。推薦菜品:餐廳首創的鮑魚文昌雞煲、十分入味的海膽豆腐煲、分量足味道贊的澆汁墨魚頭、百吃不厭的椒鹽皮皮蝦、香噴噴的菠蘿炒飯。
  • 海南雞飯,並不是誕生在海南,多少人被名字迷惑了
    海南雞飯的出身跟椰子雞火鍋有一點相似,它們都被外界誤以為是海南名產,細究起來,蓋因文昌雞名氣太盛了,幫海南「攬」走了這兩樣美食的歸屬。那麼,海南雞飯到底誕生地是哪裡?隨著上世紀下南洋的浪潮,部分海南島居民移民到新加坡。
  • 海南日報數字報-校園文化與心靈羹湯
    我曾在海南醫學院工作,校園的管理和文化在我心中留有很好的印象。前不久我再回到海南醫學院,發現一切都變了。然而,不變的是校園的愛,是校園人性的管理,是師生和諧溫馨的文化。  學生們的大學生活像小鳥張開翅膀,許多同學是第一次離開鳥巢飛向遠方。
  • 如何挑選正宗文昌雞?記住「三小、兩短、一圓」就可以→
    在高萬龍的家鄉,老椰子肉都要有堅硬鋸齒的工具,他們叫做椰子刨,把比較硬的椰肉一點一點的刨成小碎條。刨好的椰子絲倒在鄉下的柴火灶上炒,一直要炒到椰子絲裡沒有一點水分,最大限度保持了椰子的原味。在文昌人的記憶裡,年的味道離不開幼時那一抹糯米糕點的香甜。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麥青汁能排毒養顏?
    就此,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海口市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學專家徐超。  「大麥青汁含有不少黃酮類物質,因此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抗炎性,但不少蔬菜都含有黃酮類物質,並非大麥青汁所獨有。」徐超表示,大麥青汁來自於綠色食物,含有較多維生素、纖維素以及礦物質,有一定的健康益處(不是功效)。畢竟它的主要成分就是纖維素,對於吃肉多、吃菜少的人來說,增加一些膳食纖維確實是有利健康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曲漁家傲唱不盡新變化
    為紀念新中國成立65周年,海南日報今起推出「走基層 看巨變——迎接國慶65周年特別報導」,派出多路記者深入城市社區,走進鄉村田間,用一戶戶人家、一個個村莊鄉鎮的嬗變,反映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的偉大變遷,進一步激發全省人民的愛國愛鄉情懷,激勵廣大幹部群眾為海南科學發展、綠色崛起,建設國際旅遊島而奮發圖強。
  • 海南文昌雞鄙視鏈
    hi,掌中寶們周一好呀~聊起海南,相信很多朋友腦海裡浮現出來的時候一種色澤光亮的美食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口統一管理原咪錶泊車位
    目前,這些停車位是如何管理的,車主在使用過程中又遇到了些什麼問題……10月24日,海南日報記者帶著這些市民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走訪,並採訪了海口市的相關部門。  當天下午,海南日報記者來到玉河路原咪錶泊車位路段,現場的咪錶已全部關閉,路口有一塊由海口市交警支隊設立的公告牌,上面顯示「原停車位暫不撤銷,允許車輛免費停放。」在海甸四西路、義龍路等原咪錶泊車位路段的情況也都大致相同。
  • 海南日報數字報-「鋼鐵海鷗」展翅飛翔
    ■ 本報記者 郭萃  9月15日下午,兩場活動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開展,這也意味著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投入試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