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上海精才知道的海派西點,樣樣完爆鮑師傅!

2021-02-17 上海去哪吃

你還在發愁排不上鮑師傅的隊嗎?

你還在花上幾倍的價格,就為吃上一口肉鬆蛋糕嗎?

那只是因為你不知道

老克勤最愛的海派西點是它們

冰糕、哈鬥、西番尼

牛利、小方、別司忌

.

這些低調奢華的經典美味

根本無需等待

關鍵是樣樣都完爆BSF!

老大昌創建於1937年,是兩個俄國人開的,主營麵包、蛋糕、幹點等。抗戰勝利後,把店面賣給了中國人,老大昌從此走上了海派西點之路,一直到今天都是老上海人最為熟悉的西點品牌之一。

張愛玲也曾表達了對老大昌的喜愛:「離學校不遠有一家俄國麵包店老大昌,各色小麵包中有一種特別小些,半球型,上面略有點酥皮,底下鑲著一隻半寸寬的十字託子,這十字大概面和得比較硬,裡面摻了點乳酩,微鹹,與不大甜的麵包同吃微妙可口。

七八十年代的哈根達斯:冰糕


老大昌的冰糕可以稱得上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哈根達斯,在那個物質極為匱乏的年代,在填飽肚子之餘還想吃上一口冰糕是極為奢侈的事,也因此成為了很多人記憶中非常珍貴的味道。

冰糕其實就是冷凍後的蛋糕,口感吃起來有點像冰淇淋,但是不像冰淇淋入口即化,而是感覺入口以後有一層薄薄的奶油留在嘴裡,還有核桃細碎的顆粒,非常香醇,在冰糕的最下面是一小層蛋糕,吃得很是過癮。

兒時的回憶:哈鬥

酥皮外面是一層白巧克力+杏仁片,貢獻了顏值,也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口感,裡面是滿滿的摜奶油,一口咬下去,兒時的回憶翻湧出來,讓人好滿足!

稀飯你:西番尼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很多荷蘭人從印尼來到上海,西番尼德蘭人是荷蘭人的別稱,西番尼由此誕生,在今天聽起來就像是稀飯你,一個很有愛的名字。外觀方方正正看起來比較樸實,壓得也比較結實,像老大昌這樣正宗的西番尼都是入口濃香稠密,整體感覺非常的實在。

凱司令創建於1928年,是中國人在上海開的第一家西餐館,為了紀念北伐軍勝利凱旋,取名「凱司令西餐社」。

凱司令是當年電影演員、作家等文藝圈中人常光顧的場所,所以張愛玲也常玩著炎櫻一起來這裡小坐,於是才有了《色戒》中坐在這裡等老易的王佳芝。

張愛玲最愛:慄子蛋糕


凱司令最出名的還是它首創的慄子蛋糕,模樣雖簡單,味道卻紮實綿長,裡面塞滿了用當季新鮮慄子打碎的慄蓉,外面的奶油裱花也是凱司令最出名的工藝,在國際比賽上還拿過金獎。


鬆軟的海綿蛋糕中間加上一層厚厚的鮮奶油,好吃到爆棚,蛋糕香軟奶油入口即化,奶味細膩唇齒留香!難得的是水平穩當幾十年如一日!

 


哈爾濱食品廠創建於1936年,淮海路上有兩個地方永遠都在排隊,一個是光明村的熟食窗口,另一個就是光明村對面的哈爾濱食品廠了。這裡的糕點,很多上海人都是從小吃到大的,對此有著很深的情感。


哈爾濱食品廠在1974年製成了一種高蛋白、果汁濃、營養豐富、香甜可口的高級水果蛋糕,曾被我國登山運動員帶上珠穆朗瑪峰,發現只有這種蛋糕帶到8000米以上時還可食用,「登山蛋糕」因此得名。

它雖看起來和普通牛油蛋糕沒什麼區別,但是裡面除了紅花有通經活血和禦寒的功效,還有用到核桃、糖冬瓜、金桔餅,當然最最重要的就是加了很多紐西蘭動物奶油~


杏仁排是這家老字號最招牌的點心,濃濃的黃油味,堵在喉嚨裡怎麼都化不開,味蕾充斥著童年的回憶。這也是最熱門糕點之一,在哈氏散裝食品櫃的杏仁排常常是下午售罄。  

                                                        


紅房子創建於2000年,老上海對它的喜愛也是溢於言表,西點頂樓的馬戲團寫過一首上海方言的歌,名字叫《上海童年》,裡面有這樣的歌詞:

每趟我走過紅房子西餐廳
饞唾水總歸是落了嗒嗒滴
我曉得就算我考著了第一名
爸爸媽媽哈不捨得帶我去


一塊苔條餅有好幾層,做工精細,層層酥脆,既融入了海苔的鹹味又加入了芝麻,有點甜有點鹹,松酥香脆,百吃不厭,喜歡海苔味的吃貨千萬不要錯過。


一小塊一小塊獨立包裝的!深咖啡色,用料非常上乘,蛋糕綿綿的入口,一點都不幹,裡面有好多的核桃肉,果仁,朗姆的味道並不喧賓奪主,只是淡淡的郎姆香,給蛋糕增加了別樣的風味。


紅寶石的老闆名叫過秉忠。畢業於聖約翰大學,加入英國國籍後回到中國。來到上海,過秉忠發現國外司空見慣的鮮奶油蛋糕難覓蹤跡,多半是人造奶油蛋糕。

為了創造一個屬於上海市民的蛋糕西點品牌,1986年1月,過秉忠與靜安商委創建紅寶石食品廠。同年10月還為訪華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定做了三層的蛋糕。


這款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奶油蛋糕,俘獲了無數上海人的心,用動物鮮奶打發出來的,入口即化一點都不會膩,淡淡的甜味清香的奶味,奶油口感綿滑,蛋糕新鮮軟嫩,裡面還加了菠蘿果粒,難怪是大家的心頭好。

如果你覺得奶油小方還不夠解饞,那麼再加一份摜奶油是再好不過的了,大量的奶油+少量的海綿蛋糕完全可以滿足嗜甜的你,摜奶油不是濃香型的,而是有著淡淡的不期而至的口感,伴隨暗暗的回香,吃過一口就淪陷。


國際飯店創建於1934年,曾經保持"遠東第一樓"記錄半個世紀之久,曾經是上海的象徵。

國際飯店西餅屋也早已成為國際飯店的金字招牌,你要是途經黃河路看到很多人在排隊,必定就是這家西餅屋了,這裡有著無數老克勤記憶中的味道。

蝴蝶酥是最早由法國人帶入上海的甜點,西式蝴蝶酥重油重糖,口感簡單,而海派蝴蝶酥糖少了、油水輕了,口感更酥。經過黃油和麵皮層層疊加,而兩者比例需要達到一比一,才能釋放出足夠的香氣。一隻蝴蝶酥需經過四次摺疊,足足有256層。可以說,上海製作蝴蝶酥的技藝水平全國最高,國際飯店的蝴蝶酥又最為好吃。


酒醉蛋糕樣子像拿破崙,上下層是酥皮和少量的奶油,中間層是軟潤的蛋糕體,孔隙均勻,咬起來很是鬆軟。酥皮的酒味要比蛋糕的酒味濃,吃完之後會有一股淡淡的酒的回香,風味獨特。


1985年,由上海靜安賓館、香港三隆行合資創建了靜安麵包房,當時上海市人民政府所承辦的各類招待宴會所用的西點麵包都是出自這裡。


靜安麵包房試營業的第一天,店裡的商品只有一種,就是法式長棍。法棍賣5角2分再加2兩糧票,在當時來說不算便宜,但是來嘗鮮的人還是不少,畢竟上海首次賣起了法棍,大家都覺得這是一件很時髦的事。買回家的路上,都會忍不住先掰一口,常常等不到第二天,已經被掰剩下半根了,什麼都不塗不抹,空口吃就非常的好吃,外皮鬆脆,裡面鬆軟,散發著黃油的香味。


別司忌實際上就是塗了糖霜和黃油的烤土司,但也是八九十年代的高級點心,吃起來濃香美味,愛不釋口。這麼多年來,靜安麵包房的別司忌在上海一直都是數一數二的,是絕大多數老克勤心中不可替代的味道。


申申麵包房開了將近有30年,雖說有很多家分店,但是最讓人流連忘返的還是復興西路這一家,對於周圍的老鄰居來說,去這裡買麵包已經成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裡的西點種類高達200多種,價格又非常親民用料還很實誠。


核桃蛋糕是爆款,吃口綿密,發的很好,鬆軟又不失彈性,除了外面密密麻麻的核桃碎,裡面的人核桃肉也是多得驚人,裡裡外外都透著核桃香。


申申麵包房的拿破崙堪稱一絕,每一層酥皮都非常的薄再加上甜甜的奶油,口感集鬆化及嫩滑於一身,想不好吃都很難!溫馨提示:17點後所有產品還打8折哦~ 


泰昌創建於1940年,他是上世紀40年代上海西點界的翹楚。時至今日,走過了77個春秋,它始終是非常的低調,毫不張揚,卻始終堅守著老字號賦予的產品承諾。


他家的松仁奶油葉子酥是最貴的一款西餅,早在08年就賣到了50塊錢一斤,結果還是一售而空,之所以這樣搶手,還是因為好的原材料保證了好的口感,用的都是東北的雪松仁,紐西蘭的黃油,其中黃油比重高達80%,所以吃起來非常的酥香~


白玉蘭麵包房也是有20多年歷史的店,在徐匯區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很多80、90後都是吃著它長大的,小時候春遊的時候書包裡往往都要塞上兩三個。


一天就能賣掉十萬個的白脫小球創造了上海西點的傳奇,口感又香又軟,有甜的和鹹的兩種口味,關鍵是沒有陷也很好吃,我想這其中的秘訣就是用料絕不含糊,選用紐西蘭的黃油和頂級的麵粉,還開闢一個後工廠專門製作,白脫小球的品質也因此得到了最大的保證。


德大西餐社創建於1897年,一百多年來,上海灘上無數時尚人士和商界精英在這裡相聚、休息。跨越和風靡了三個世紀的德大西餐社無疑是老上海西餐的代名詞,它家的西點也是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

酸酸甜甜:檸檬派

用新鮮檸檬製作的檸檬派,口感酸甜清爽。檸檬的酸度很好的中和了糖的甜膩感。而且,與別家店不一樣的是,德大西餐社的檸檬派還在酥鬆的派皮上加上了一圈奶油,回過頭又中和了檸檬的酸,總之就是酸酸甜甜,非常的嗲!

時光荏苒,美味長存。

這些從舊時光裡一路走來的海派西點,

陪伴了無數老克勤的閒暇時光,

如今又煥發著新的生命力,

讓美味能夠繼續傳承下去。

戳!!!

爆火!上海這家開了9年的港式茶餐廳,廣東人扎堆去

相關焦點

  • 上海人的海派西點
    別司忌、哈鬥、白脫小球、蛋筒這些西式點心,都如它們的名稱一樣富有想像力,你可以在當年很多麵包房、食品店裡買到,遺憾的是,現在很多小孩子,或者新上海人,恐怕連聽都不見得聽說過。美食領域的優勝劣汰有時未必可信,至少在不少人心裡,這些多年前價廉物美的西點,都比現在那種高級飯店裡的一道提拉米蘇更美味。
  • 海派傳統西點--蝴蝶酥
    看似簡單的步驟,好吃與否考驗的是師傅的技藝和功力。西點最早進入上海有法式、英式、俄式、德式、意式等,在此基礎上結合上海人的口味出現了海派傳統西點。海派傳統西點的品類,主線為法式西點,傳統的法式甜點就仿佛是甜點界的柏拉圖,在他之後的甜點文化只是對其進行補充和詮釋。
  • 海派西點絕對是最好吃的西點!!
    一杯咖啡,一份西點,一下午慢悠悠的過。上海人有慄子情節,總歸是吃不膩慄子的。那年歲,沒低筋麵粉做蛋糕胚,上海師傅聰明,慄子煮透,加糖碾成泥,綿密的慄蓉,成了滋味更濃厚的蛋糕胚底。白脫小球,白玉蘭最早的招牌,也是經典海派西點。賣的最火的時候,一天得賣出10萬多個。白脫小球前身是法式長棍。地道的法式長棍,外皮硬,內裡香而韌。可在上海人眼裡,這麵包「能一棍子打死人」,阿拉習慣吃軟麵包。白脫小球只一個巴掌大小,奶味十足,軟乎的咧。
  • 海派西點絕對的最好吃的西點!!
    一杯咖啡,一份西點,一下午慢悠悠的過。上海人有慄子情節,總歸是吃不膩慄子的。那年歲,沒低筋麵粉做蛋糕胚,上海師傅聰明,慄子煮透,加糖碾成泥,綿密的慄蓉,成了滋味更濃厚的蛋糕胚底。衡山餅屋用的是夾子手工製作,慄子泥成粉狀,吃口極舒坦。慄子蛋糕俘獲上海灘,滋味自然是上乘,不膩,淡甜口,奶香慄香濃厚。
  • 海派經典西點之一:蝴蝶酥
    ,也是海派西點的代表作。上海人所熟悉的蝴蝶酥,其實是法式西點在上海本土化改良而來的,和正宗的法式蝴蝶酥還是有些許差異,海派文化就是中西合璧兼容並蓄,在小小的洗點上也是如此。    在法國,蝴蝶酥是和法式長棍麵包和可頌並稱為三大法式西點的,不過正宗的法式蝴蝶酥要比常見的海派蝴蝶酥小一點,也更厚,外形也不像兩片翅膀的蝴蝶而是更接近於心形,不過最重要的特點還是一樣,一層層的酥皮,鬆脆香甜。
  • 吃過這些東西的上海老克勒都會對排隊「x師傅」的人說一句:看看你們那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你還在「x師傅」的隊嗎?你還在花上幾倍的價格,就為吃上一口肉鬆蛋糕嗎?那只是因為你不知道上海老克勤最愛的海派西點是它們冰糕、哈鬥、西番尼牛利、小方、別司忌.這些低調奢華的經典美味根本無需等待關鍵是樣樣都完爆BSF!
  • 老牌西點「凱司令」
    老牌西點「凱司令」  管天瑞文/攝  上海人喜歡甜膩的口感,是大家都知道的。在飯桌上,濃油赤醬的本幫菜,可以滿足他們對於甜膩的追求,而到了茶餘飯後之時,西點蛋糕是上海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上海人特別愛吃西點,對各式各樣麵包、蛋糕的喜愛是海派飲食的傳統,紅寶石、老大昌、凱司令等名字在上海人心中的地位,要比現在的網紅新貴「鮑師傅」要高上不少。  凱司令是上海西點業中久負盛名的「中華老字號」品牌,它的西點現在仍然保留著老上海的味道。八十餘年來,凱司令從剛開始的一間小餐館,逐漸發展成為西點、西餐食品公司,雖說歷經滄桑,但也屢創輝煌。
  • 魔都最全海派西點,懂經老克勒才曉得!
    滬上各大西點房的海派西點!
  • 除了鮑師傅,日本料理達人也在重塑「新中式糕點」
    一家只做中式糕點的鮑師傅橫空出世。(圖片來源:鮑師傅糕點公眾號)以一款標誌性的「肉鬆小貝」打出自己差異化的產品之路。砍掉店內原本售賣的生日蛋糕類產品,專注於打造特色中式糕點。(圖片來源:鮑師傅糕點官網)這就是鮑師傅的拳頭產品肉鬆小貝,胚體鬆軟綿密,內裡包裹著滿滿的色拉醬,再搭配外層鹹香的肉鬆,入口層次豐富,滋味馥鬱。獨特的鹹甜風味,酥脆兼具綿軟的口感,一下子擊中了消費者的心理。隨後海苔、蟹黃、檸檬、芝士等不斷研製出的創新口味也將小貝蛋糕系列做到極致。結合流行的西點風味,不斷升級。
  • 正統即王道海派西點拼資歷,這四家都是百歲級!
    喧攘與浮躁之下的本尊君,常常懷念起書裡記憶裡的老上海。上海小囡如數家珍的海派西點,又洋氣又紮實,雖然不及現代派的花裡胡哨,樸素的外表下卻都是真材實料。無論何時,我們都無法拒絕」甜「的誘惑,今天,就和本尊君一起摒棄浮華,一同回味曾經的老上海西點味道。
  • 德麗莎娜:當上海情懷遇上日式西點
    在上海地鐵三號線漕溪路站三號口樓上,有一家名叫德麗莎娜的日式西點店,如果不是慕名而去,可能走下地鐵時就會擦身而過。德麗莎娜(Delisana)的「deli」是「delicious」或「delicatessen」的縮寫,意為精美的食物;「sana」是西班牙語的「健康」,合起來就是健康美味的西點了。
  • 只做中式糕點,市值10億,鮑師傅創始人曾遭山寨店「死亡威脅」
    年僅13歲的鮑才勝也在這波潮流中,95年,鮑才勝高中畢業,無心讀書的他選擇了了自己創業。身在麵包之鄉的他所做的第一份工作也是與麵包息息相關。第一次創業的鮑才勝開了家麵包供應鏈公司,由於沒有經驗,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的串聯上失誤,最終以失敗告終。這次創業失敗虧了100多萬,鮑才勝花了10年才把債務還清。
  • 上海排隊5小時的鮑師傅來閶胥路了,可怎麼一點動靜也沒有?
    最近聽說閶胥路上開了家鮑師傅,老闆娘瞬間不淡定了,說起鮑師傅,相信不少吃貨們都有所耳聞,帝都老有名氣的網紅糕點店,不僅掀起了排隊狂潮,而且還催生了一大批黃牛代購。鮑師傅糕點某寶代購帝都的美食來了魔都之後,上海人民都瘋了,看看這上百米的長隊,排隊的仗勢絲毫不輸喜茶。
  • 送禮體面過人 上海最好吃的海派伴手禮購買指南
    上海這些海派美食伴手禮,記得收藏哦!老大昌:那個年代的哈根達斯店中好東西分布在各個角落:冰櫃裡是冰糕和慣奶油;貨架上擺放著各種法式西點,如拿破崙等;櫃檯裡則放著哈鬥、濃味慄子撻等;外賣窗口裡則現烤現賣著老大昌最經典的點心咖喱牛肉餃和這些年的創新產品現烤白脫榴槤酥。如果是走親訪友的話,老大昌138元的西式禮盒是不錯的選擇。上海哈爾濱食品廠:現烘現賣的蝴蝶酥
  • 鮑師傅在北京只有14家門店?!那其他200多家是……
    你買的鮑師傅是正宗的嗎?最近,網紅糕點「鮑師傅」創始人鮑才勝將一家涉嫌侵權的公司告上了法庭。一時間,真假鮑師傅又一次引發了消費者關注。鮑師傅深受山寨困擾鮑師傅從中國傳媒大學附近的一家糕點店起家,目前在北京有14家門店,加上天津、上海等地的門店,在全國共有26家。
  • 兒時的中秋記憶,被鮑師傅的傳統老月餅喚醒.
    我不知道是鮑師傅做得好還是我一直誤解的原因,這一口五仁月餅下去,我有種相見恨晚的遺憾。我竟然錯過了二十年。鮑師傅每家店的後廚是出了名的乾淨,都是開放式的,站在外面點單的時候都能將後廚一覽無餘。這才讓人吃得放心。
  • 最大山寨鮑師傅糕點屢敗訴,兩商標被判無效,加盟仍在繼續
    北京市東城區市場監管局此前接到「鮑師傅」商標持有人北京鮑才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簡稱「鮑才勝公司」)的舉報,日前對位於北京鼓樓和簋街的兩家山寨「鮑師傅」糕點店進行了查處。自2016年年底開始維權以來,鮑才勝公司已對全國213個侵權門店提起訴訟,僅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易尚公司」)的加盟門店就有163家。
  • 道哥教你分辨真假「鮑師傅」糕點 -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就這條>>>長沙4家「鮑師傅」被告了大意是:四家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易尚)的長沙加盟店,因為使用「鮑師傅」商標,被北京鮑才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鮑才勝公司)給告了。天心區法院二審維持原判——四家加盟店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原告。
  • 鮑師傅糕點——可能是全北京最好吃的糕點
    可是,不知不覺中,我家餐桌上的糕點,統統換成了鮑師傅糕點。最初是一年前有幾個朋友向我推薦鮑師傅糕點,說很好吃。鮑師傅,我一聽這名字,土呵呵的,完全沒有興趣。而且科普了一下關於鮑師傅的介紹,知道它是北京血統,2004年創立。目前已有21家門店,都是圍繞著地鐵口開的。看來很有經營策略呢。雖然已經成立了十來年,但是真正火爆也是近兩年的事情。
  • 在上海吃一口鮑師傅要排隊5小時,住在帝都必須在樓下買一大兜刷刷優越感了!
    沒想到啊,鮑師傅在上海竟然火到要排隊5小時才能買到,還養活了一大批黃牛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