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了那麼多年山,如何避免膝關節損傷?教你一招「七字爬山法」

2021-02-18 亞力山大戶外

很多人為了強身健體

經常趁周末去爬山

又或是不坐電梯整天爬樓梯

結果卻會出現膝蓋疼痛

這時大家就疑惑了

怎麼鍛鍊身體反而鍛鍊出毛病來了


因為你在用最損害關節的方法爬山

還忽視正確的爬山方式

膝關節疼痛自然會報復你


爬山是最傷膝關節的運動

為了身心健康,人們都利用空閒時間去戶外鍛鍊去了,以為出去鍛鍊就能提升自己的抵抗力、收穫健康。其實,並非所有運動形式都是有益的,特別是對膝關節來說,爬山就是特別有損膝關節的一項戶外運動。

傳統概念中,爬山是一個很好的有氧運動,能夠幫助大家鍛鍊大腿和臀部的肌肉群,同時,還能夠鍛鍊大家的心肺功能。爬山屬於負重運動,腰部以下的關節都要承受自己身體的重量,尤其膝蓋受力最多。當身體爬階向上時,膝蓋負擔的重量會瞬間增為平常的4倍左右。


爬山就是一種長久出於向上攀爬的一項戶外運動,需要膝蓋長時間處於負重狀態。但是關節的壽命是有限的,一旦關節「氣數已盡」,就會引發各種關節病!關節的壽命主要是由基因決定的,一般的健康壽命是60年。60年,過度使用會加重對它的磨損,並且不可修復。

雖然爬山非常損傷膝蓋

但爬山同時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種鍛鍊

而且一些不必要的損傷是可以預防的

就像爬山會造成膝關節疼痛

只要你學會正確爬山

還是可以避免和降低膝關節損傷的

但前提是你懂得如何在爬山中保護膝關節

1.正確下山最關鍵


要保護好膝蓋,就做到不用膝蓋!這聽起來好像有點危言聳聽,不用膝蓋,難道飛行不成?當然不是,而是不用膝蓋,用肌肉!

不使用膝蓋,就是不讓重力完全在膝關節處瞬間消解,也不完全依靠膝關節的骨骼來硬性制動,而是要用大腿和小腿肌肉,來分散重力和制動。讓力量均勻地分散在腿部肌肉中,用肌肉控制下降的速度、啟動、和制動,有意識地運用肌肉支撐體重,並用意念強烈關注肌肉運動,大量減少膝關節對衝的重力。

具體方法:

1)下山落腳時,腿部不要完全伸直,而是留一點彎曲度,讓腿部象一截彈簧。

2)走路的時候要有彈性、輕巧,足部應該是前腳掌和外側先著地,後跟只起穩定平衡和控制方向的作用(受過專業訓練的運動員都知道這一點)。

2.選用護膝保護膝關節


護膝對膝關節及周圍組織能起到輕度加壓、支撐的作用,可以預防長距離行走後的膝蓋腫脹。此外,護膝還有蓄熱保暖的作用。選擇護膝,不宜太緊,以穿著舒適為準。

小提醒:如果膝部沒有不適或損傷,且是短距離下山,建議少用護膝,因為局部加壓和排汗不暢,會影響膝部的新陳代謝,進而會加速疲勞。

3.借用雙杖減輕負重


2)爬山時可以使用登山杖。下山時登山杖支撐前面的路,仿佛兩個手臂得到了延長,就好像四條腿在走路,這樣震動的力可以分擔到手腕和手臂上,從而減輕下肢的衝擊,而帶有避震的登山杖可以減輕手腕和手臂的壓力,減緩手腕和手臂的疲勞。

4.爬山過程適當休息


休息能減緩肌肉酸痛的現象,並可慢慢促進血液循環,能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並能消除肌肉酸痛部位營養的供給與修復,使之恢復正常。 所以運動之後要多休息,緩解疲勞。

5.伸展運動


在休息時,不要忘了對酸痛局部進行靜態牽張練習,也就是進行伸展運動。

6.按摩


對肌肉酸痛的部位進行按摩,使肌肉酸痛部位放鬆,促進血液循環,加快乳酸的分解速度,減緩肌肉酸痛的程度。

7.爬山回家後,可進行熱敷


用熱毛巾在肌肉酸痛的部位進行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緩解肌肉酸痛帶來的疼痛。(熱敷的過程中最好可以伴有伸展運動,這樣可以更能加快消除肌肉酸痛,使之恢復正常)

要想減小爬山對膝蓋的傷害

應該學會給膝關節減壓

學會簡單輕鬆的爬山方式

是最膝關節最起碼的呵護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七字爬山法【ALBREST】

記住它可以讓您走遍世界山巔

越野跑山賽為求速度,腳掌重心會稍微調整,但如果長時間爬山,每一步最好是全腳掌落地,使用全掌肌肉,相較於用腳尖或半腳掌落地有更高的穩定性,也可以減輕腳部肌肉疲勞及扭傷機會。使用單只或兩隻登山杖也要注重保持雙腳的受力平衡。

爬山最怕攀著石頭上坡,第二天膝蓋會非常的酸軟。如非必要,步伐不要踏太高,儘量找較矮的石頭搭腳而上,避免將腳抬得高於另一條腿的膝蓋,這麼做可減輕膝蓋及大腿的負擔。

登山最重要的是呼吸順暢,特別是山路坡度變斜。開始喘不過氣的時候,呼吸技巧可以幫你找回步伐節奏,繼而走得更順暢。每個人的呼吸方法也不同,有的人會選擇用「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的方法,無論怎樣,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習慣的呼吸方法。

步行中雙腳如何休息?踏出下一步時,將支撐身體重量的腳伸直,另一隻腳習慣在空中停一停,讓大腿、小腿肌肉也有十分之一秒的休息。這個動作看似微不足道,但對長途登山者卻有很大的緩解作用,延長登山者的耐力。

八字腳爬山看似滑稽,其實可以縮短腳部伸直的時間,減輕膝蓋的壓力。特別在下山時,如果感到膝蓋酸痛,極度疲勞的時候,以八字腳姿勢行走,便會發現其中的差別。

登山過程中,切記勿追趕同伴,登山要用自己適當的速度、步伐行走,保持步速,在考驗耐力的長途山線中才會更持久。

登山杖將腳的部分運動量轉移至手及上半身,可以減輕下半身肌肉的負擔。但使用方法要正確,登山杖應該同腳並排,與手呈90°角度,懂得運用才不會成為負擔。

登山是一件對膝蓋損傷最大的運動

尤其是負重登山

一定要注意平時的腿部肌肉鍛鍊

經常做恢復性訓練

儘量減少爬山時膝蓋的承受力

同時在進行時結合七字爬山法

學會正確爬山才能去登頂更多山峰

山峰還在遠處等你

相關焦點

  • 【戶外知識】1招自查,3招緩解膝蓋損傷!再教你一招「七字爬山法」+五個細節!
    ,如果感覺到明顯疼痛就是膝蓋內軟組織損傷;如果疼痛劇烈,就是軟組織老化了。在膝關節已經受傷的情況下,首先要注意靜養保護。醫生允許的話可以進行簡易的恢復性運動,促進膝關節的血液循環,但不適宜強烈活動,避免不合理的運動導致二次損傷。同時運動不夠也容易造成膝關節的僵硬,但運動仍以關節不感到疼痛為度。
  • 這套七字爬山法,讓你輕鬆登頂!
    尤其對於熱愛登山的驢友來說,稍不注意,就會因膝蓋損傷而斷送自己的戶外生涯。膝蓋是人體最大的承重關節,正常人的膝關節平均可承重35公斤。登山時上下坡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大約是人體3~4倍,承受重量越多膝關節退化越快。如果沒有使用正確的登山技巧,膝蓋就很容易受損。
  • 非凡 | 「七字爬山法」+五個細節,做好準備再登山!
    ,如果感覺到明顯疼痛就是膝蓋內軟組織損傷;如果疼痛劇烈,就是軟組織老化了。在膝關節已經受傷的情況下,首先要注意靜養保護。醫生允許的話可以進行簡易的恢復性運動,促進膝關節的血液循環,但不適宜強烈活動,避免不合理的運動導致二次損傷。
  • 如何保護膝關節?造成膝關節損傷有5個動作
    隨著年齡不斷增加,很多老年人的膝關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較嚴重的患者連走路都會比較費事。膝關節損傷不是一次造成的,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那麼,日常生活中,哪些動作會造成膝關節損傷呢?如何保護膝關節不受損傷?
  • 這些膝蓋恢復、戶外七字爬山方法請務必牢記
    尤其對於熱愛登山的驢友來說,稍不注意,就會因膝蓋損傷而斷送自己的戶外生涯。膝蓋是人體最大的承重關節,正常人的膝關節平均可承重35公斤。登山時上下坡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大約是人體3~4倍,承受重量越多膝關節退化越快。如果沒有使用正確的登山技巧,膝蓋就很容易受損。
  • 中老年人如何保護膝關節?中老年人保護膝關節應該避免的幾個動作
    中老年人如何保護膝關節?中老年人保護膝關節應該避免的幾個動作 很多人覺得,關節疼痛只有忍痛鍛鍊才能解決問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運動過多,反而會適得其反。當然,適當的運動,對身體有好處。但需要達到一個運動和保護關節的平衡。那麼,平時我們如何達到這個平衡,保護自己的膝關節呢?
  • 運動損傷:膝關節損傷(髕骨勞損)
    相信不少人對膝關節損傷並不陌生,但大家都不是很清楚膝關節是如何造成損傷的?我們先從解刨學看看膝關節的結構。
  • 堅持爬樓梯減肥,膝蓋會怎麼樣?如何降低膝蓋的損傷?
    鍛鍊的方式有很多,爬樓梯是很多人會採用的一種,爬樓梯時,呼吸和心跳的節奏都比較高,燃脂效果也很好,確實有利於減重,但你確定你的膝蓋受得了嗎?那些每天都堅持爬樓梯的人,他們的膝蓋最後都怎麼樣了?是好是壞?想依靠這個方法或正在爬樓梯減肥的人,最好早點了解。
  • 老人膝關節軟骨損傷怎麼辦?老人膝關節軟骨損傷疼痛怎麼治療?
    老人膝關節軟骨損傷怎麼辦?老人膝關節軟骨損傷疼痛怎麼治療? 許多中老年人都會感到膝關節疼痛,上下樓、買菜、做家務、散步、上廁所等,都非常不方便。 這其中絕大部分是因為膝關節軟骨磨損、關節損傷引發了膝骨關節炎!
  • 爬樓梯就膝蓋疼?1個動作教你應對半月板損傷
    最近就覺得膝蓋特別不舒服,一爬樓梯就疼,去醫院一檢查發現是半月板損傷。 比如是外側半月板受傷,疼痛就出現在外側,此時按壓外側膝關節縫會有痛感,按壓內側就不會,同時半月板損傷還可能會引起積液腫脹,主要症狀也表現在受傷的一側,這個特點可以將半月板損傷和膝關節炎整個關節疼痛做個區分。
  • 教你如何爬樓梯燃脂!什麼人適合爬樓梯減肥?
    爬樓梯是如何實現減肥的?爬樓梯是一種有氧運動,它主要的運動部位是大腿,但又能鍛鍊全身。和其他有氧運動一樣,爬樓梯法讓身體發熱,幫助脂肪代謝,每次堅持30分鐘即可消耗202.25千卡熱量左右,對減肥非常有效。
  • 如何避免膝關節運動損傷?這3點非常重要,幫你預防傷害
    健身的人,應該對運動損傷不陌生,更嚴重的是,偶爾有人做次運動,導致身體受傷,就拒絕了一切運動。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信息:「跑步會傷膝關節」,「深蹲會傷膝關節」,「爬山會傷膝關節」,或者「坐太久會傷膝關節」,「體重太重走路也會傷膝關節」等等。
  • 運動避免損傷小妙招,希望你用不到,卻應該知道的事
    另外,穿的鞋太軟也可能是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如果腳跟落地時小腿肌肉有灼燒感,跟腱就可能拉伸過度了。有時,跟腱甚至會受一次失足(你可能都不記得)的刺激而受傷。你需要交叉訓練並休息幾天。假如只是早期的拉傷,那麼休息幾天可能就足以使你康復。但假如你還是像往常那樣跑步,那麼病情可能會變得更嚴重,導致半年都無法跑步。最佳預防方法:避免劇烈的小腿拉伸,不要穿人字拖以及高跟鞋,避免刺激跟腱。安全的替代性訓練:水中跑步、遊泳以及騎自行車。
  • 如何應對膝關節'四大韌帶'損傷?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且構造最複雜的關節,也是跑步中損傷機會較多、最受關注的關節。膝關節(脛骨、股骨關節,這裡不包括髕股關節)中有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這四大韌帶,分別限制膝關節脛骨的外翻、內翻、前移、後移對於穩定膝關節的運動、維持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它們的損傷也是常見的,膝關節的韌帶損傷約佔所有膝關節損傷的40%。
  • 股四頭肌,一招治膝,教你處理80%的膝關節疼痛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個一招治膝的小訣竅,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股四頭肌這四個字。
  • 膝關節常見損傷特徵總結
    ①損傷時劇烈的用力外翻旋轉(即激素的損傷使 猛推向內側);②內側疼痛及壓痛點在內側副韌帶(MCL)上;③極微局限的滲出液(變異的)在內側副韌帶上(大量伴生的滲出液,則暗示合併有關節內部損傷,如前交叉韌帶(ACL)或後交叉韌帶(MCL);④在膝蓋彎曲30度時的外翻加壓測試時疼痛或可打開空隙,則具有第二或第三型內側副韌帶損傷。
  • 膝關節軟骨損傷的原因 怎麼預防膝關節軟骨損傷?
    其臨床表現為膝關節腫脹、疼痛、行走困難、上樓下樓艱難、站著難蹲下、蹲著站不起來,病人十分痛苦。 膝關節軟骨損傷的原因是什麼? (1)性別因素。老年女性多見,尤其是閉經前後的婦女。說明該病可能與體內激素變化有關。
  • 宅家運動不當姑娘膝關節損傷 專家教你健康"宅"
    年輕群體們耐不住「肥宅」模式,開始居家健身,但部分鍛鍊小白沒熱身就劇烈運動,結果發生了膝關節損傷;也有堅持「不動」模式的,有基礎心血管疾病的要當心了,長期久坐不動可能引起下肢深靜脈血栓,有大伯因此進了ICU;還有過著「超長寒假」的孩子們,在線上課或在線摸魚,避不開的用眼過度導致眼乾澀,常揉眼睛被家長誤以為多動症……  各年齡人群如何健康「宅」?
  • 如何避免成為口罩臉 簡單幾招教你get健康皮膚~
    如何避免成為口罩臉 簡單幾招教你get健康皮膚~時間:2020-02-14 19:1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避免成為口罩臉 簡單幾招教你get健康皮膚~ 疫情當下,口罩成了我們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