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跑步新手還是「老鳥」,在跑步日常訓練中都會關注自己的跑步數據,例如配速,步頻,心率等。在這些數據中最重要的就是心率。通過心率數值,跑者能夠判斷訓練強度,為之後的訓練做準備。
心率和運動強度具有線性關係,心率越高運動強度越大。如果跑者想評估自己的訓練強度,那麼就必須了解自己心率區間。要了解自己的心率區間,最大心率是必須要知道的數據。跑者如何測量最大心率呢?
說到最大心率,網上有很多計算最大心率公式,最常見的就是「最大心率=220-年齡」,比如一個30歲的跑者來說最大心率為190。
但是這樣的計算你是否準確呢?由於個體差異,即使是相同年齡,相同跑步實力的人的最大心率有很大差別。而公式是試驗後歸納出來的結果,並不能體現出個性化。那麼跑者如何計算最大心率呢?
當然最精準的是在專業的運動實驗室進行測量,對於普通跑者而言去實驗室測量並不現實。跑者可以通過漸進式提高訓練強度來獲得。這裡向大家推薦三種獲得最大心率的方式,分別是爬坡測試,跑道測試和跑步機測試。三種測試均需要心率檢測設備。
測試準備:找到一個10-15度的上坡路段,長度約400米。熱身10分鐘,確認心率檢測設備是否與實際脈搏一致。
測試方式:全力衝上400米的上坡,完成後記錄下當最高心率,慢慢走回起點,休息三分鐘。休息結束後再跑一次,記錄下最高心率,如果第二次的最高心率大於第一次的最高心率,繼續做第三次測試,方式和第一次相同。如果第四次所得最高心率比前幾次都高,那麼下坡後休息5分鐘,繼續進行測試,直到測量出來的心率比前一次低為止。前一次的心率就是你的最大心率。
測試準備:找到一個400米的操場,進行熱身,並確認心率測試設備是否正常。
測試方式:一共測試八組800米
第1組800米,配速6分~6分30秒進行熱身。
第2組800米,配速5分30秒~6分 ,跑完後休息2分鐘,
第3組800米,配速5分~5分30秒,跑完後休息2分鐘
第4組800米,配速4分30秒~5分,跑完後休息2分鐘
第5組800米,配速4分~4分30秒,跑完後休息2分鐘
第6組800米,配速3分30秒~4分,跑完後休息2分鐘
第7組800米,配速3分~3分30秒,跑完後休息2分鐘
第8組800米,配速2分30秒~3分,跑完後休息2分鐘
要注意的是,很少有人能夠跑完8組,一般跑者在5-6組就會結束。跑者在測試的時候,直到一組的最後400米不能按照規定配速完成為止。心率測試設備上持續在8-12秒以上的較大數值就是最大心率。
測試準備:帶有心率監測設備的跑步機,或者跑步機+心率設備。並確認心率監測設備是否正常。
測試方法:熱身後,將跑步機設定為每2分鐘上升1%的坡度,選擇乳酸閾值所對應的配速跑。在你身體完全使不上力時,再撐30秒,然後結束測試。在心率監測設備上持續10-15秒的最高心率值就是最大心率。
這裡要說明的是,最大心率並不是數值越高跑步能力越強。這是個體差異所導致的不同,沒有必要和其他人進行橫向對比。跑者可以把最大心率看成一個「工具」,可以通過最大心率推算自己不同配速的心率區間,從而進行更科學的訓練。
參考文獻:
https://www.polar.com/blog/calculate-maximum-heart-rate-running/
https://www.maxworkouts.com/articles/entry/is-the-maximum-heart-rate-formula-sabotaging-your-workout-and-your-results
跑步這件事
可以一個人
也可以一群人
掃描下方二維碼
添加搜狐跑步小助手
立刻加入狐友跑
👇
(新年福利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