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仕雲,家住大方縣綠塘鄉高潮社區。我大女兒已經成家,丈夫每天看看牛、放放馬,大兒子在村裡做電工、幹技術活,小兒子在高潮小學念四年級,我呢就每天早上掃掃自己負責的那段路,空閒時間如果村裡的合作社有事做就去打點散工。
我們一家人就這麼平凡的過著,沒有大富大貴,也沒有大起大落,算是一個安定平和的家庭。
高潮社區大巖腳組護潔員王仕雲在打掃進寨路(張倩 攝)
6年前,我們一家的生活過得緊巴巴的,因為缺少技術,交通不便,所有的收入就指望著那一畝三分地。春天初始就趕忙去地裡種苞谷、洋芋、酥麻、蕎子等,夏天就忙著給地裡的莊稼鏟草、施肥,到了秋天收苞谷的時候,又一背篼一背篼地把地裡的苞谷背回家。
單靠種地,一年到頭除去成本也掙不了幾個錢,既浪費人力物力又浪費時間。但是家裡孩子小、要讀書,樣樣都需要錢,愁得我的白髮是多了又多,丈夫也是每天為賺錢發愁。
2014年,村裡的幹部到我家走訪,了解到我家的經濟情況後,把我家納入了貧困戶。得到貧困幫扶,我是又感激又羞愧。我很感謝黨和國家對我們的幫扶,同時也為自己的貧窮感到羞愧,我覺得我給國家添麻煩了。從那時起,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更努力,讓自己的家好起來。
綠塘鄉高潮社區支書陳孟員到王仕雲家走訪(張倩 攝)
但是,2017年一件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我丈夫做工的時候從樓梯上摔下來,造成腰椎體壓縮性骨折,花了不少醫藥費,還好之前在村幹部的勸說下交了合醫,不然我家根本就承受不起。我丈夫出院後臥床休養了一年,兩個小孩還在讀書,多虧了大兒子幫我一起照顧,才得以舒緩。
也因為這個事,我大兒子沒外出務工,靠著自學的電工手藝,在村裡做點零工,一個月2000元左右。孩子這麼懂事,我也要加把勁,田間地裡繼續忙活,養豬養雞都不落下。村裡通組路修通後,建房子的人家多了起來,我就到處去給人家拌水泥、倒板。後來村裡看見我家實在困難,就安排我做我們村的護林員和護潔員,一個月加起來也有1300塊錢的穩定收入,一家人的日子慢慢好了起來,我家也在2018年脫了貧。
高潮社區大巖腳組護潔員王仕雲在打掃進寨路(張倩 攝)
去年,我們社區幹部來我們寨子流轉土地種魔芋,我也流轉了幾畝地,得到700多塊的土地流轉費。今年,合作社有事情做的時候我就早早起來把門口的路掃了,然後去魔芋基地務工,從種魔芋、到施肥、再到挖魔芋基本沒空過,一個月也有1000多塊。在今年的11月,我還參與了他們的魔芋分紅領到400多塊錢。
雖然有點累,但是比起以前真的好太多了。我不指望大富大貴,只要一家人都健健康康的、無病無災就好了,然後好好撫養還在讀書的小兒子,只要他能讀就好好供他讀書,讓他多學點知識。
通訊員 祝志新
編輯 徐濤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