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腸道微生物的數量生酮飲食有助於降低患阿爾茨海默氏症的風險

2020-12-21 騰訊網

科學家發現腸道真菌與輕度認知障礙之間存在聯繫,後者可能導致阿爾茨海默氏病。他們認為,通過在腸道中建立更健康的微生物平衡,生酮飲食可以幫助預防疾病。

老年痴呆症協會報告15–20%65歲以上的人有輕度認知障礙(MCI),包括記憶力下降和思維能力下降。

醫生並不認為MCI是一種痴呆症,因為患有MCI的人能夠相對地正常工作,獨立生活。然而,MCI與增加的風險老年痴呆症或其他形式的痴呆症。

因此,制定能夠儘早啟動的預防戰略是一個優先事項。但是,儘管經過幾十年的研究,還沒有任何療法能逆轉或阻止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的大腦變化。

科學家們已經開始探索的一個潛在策略是改變飲食習慣,以影響腸道中的微生物群落。

腸道微生物群和腸道微生物群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中樞神經系統最近的研究表明,特定的細菌群落與神經疾病(包括MCI、痴呆和老年痴呆症)之間存在關聯。

在……裡面最近的一項研究,威斯康星州溫斯頓-塞勒姆的威克森林醫學院的科學家在MCI患者身上發現了一個獨特的腸道細菌「標誌」。

他們還發現,一種稱為改良地中海式生酮飲食的飲食改變了志願者內臟中的細菌群落,減少了生物標誌物。阿爾茨海默病在MCI患者的腦脊液中。

這種飲食含有有限數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的增加。這些主要是來自橄欖油和魚類的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

A 酮原,或「酮」,飲食含有很少的碳水化合物,身體用這些碳水化合物作為燃料。當缺乏碳水化合物時,身體開始分解其脂肪儲備,產生稱為酮的分子,作為替代能源。

同一組研究人員現在報告了腸道真菌群落--統稱為真菌生物群落--人的飲食與他們患MCI的風險之間的類似聯繫。

他們在最新一期的雜誌上報導了他們的發現。生態醫學.

真菌與腦健康

「雖然我們不完全理解這些真菌是如何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但這是第一項揭示它們在我們的研究中所起作用的研究。心理健康我們希望這將激發科學界的思考,以便更好地理解阿爾茨海默氏症。「Wake Forest的分子醫學助理教授Hariom Yadav博士說。

他解釋說:「這也表明,飲食習慣,比如吃生酮的飲食,可以減少腸道中有害的真菌,這可能有助於減少大腦中的阿爾茨海默氏病過程。」

研究人員隨機分配給17名老年人吃地中海式的生酮飲食(MMKD)6周或美國心臟協會飲食脂肪含量相對較低,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

11名參與者患有MCI,6名參與者沒有認知問題。平均年齡65歲。

研究小組向每位被分配到MMKD的參與者提供2升額外的純橄欖油,並鼓勵他們吃魚、瘦肉和營養豐富的食物。

在為期6周的「衝蝕」期間,參與者保持了正常的飲食習慣,之後他們選擇了6周的研究制定的飲食。

科學家們通過分析糞便樣本和通過評估腦脊液樣本監測阿爾茨海默氏症生物標誌物的變化來監測參與者的真菌生物群落的變化。

真菌標誌與飲食

在研究開始時,與其他參與者相比,MCI患者的真菌生物群落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包含了更多的特定類型的真菌,而其他類型的真菌則更少。

正如預期的那樣,MCI與腦脊液中阿爾茨海默氏症生物標誌物的高風險相關.與先前的發現一致,遵循MMKD似乎改善了這一風險狀況。

有趣的是,與健康參與者相比,MCI患者最初腸道真菌多樣性較少,但吃MMKD似乎能恢復多樣性。

研究人員指出,吃MMKD的MCI患者腸道細菌數量的變化--他們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經報導過--可能對真菌產生了連鎖效應。

一些細菌產生的物質可以抑制某些真菌的生長。作者報告說,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吃MMKD可以抑制一種叫做MMKD的真菌。念珠菌在MCI參與者的內臟裡。

念珠菌與一系列炎症性腸道疾病有關,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

炎症現在也被認為在阿爾茨海默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抑制念珠菌減少發炎研究人員說,吃MMKD可能有助於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

研究局限

作者承認他們的研究有一些關鍵的局限性。首先,雖然研究人員建議人們吃某些飲食,但他們並沒有對參與者進行監控。

這也是一項小樣本的試點研究,使得無法解釋可能影響阿爾茨海默氏症風險和腸道微生物數量的其他變量,如生活方式、性別和種族。

此外,在MCI患者中發現的腸道真菌和細菌的獨特特徵可能是健康問題的結果,而不是其原因之一。

最後,在被分配給keto飲食的參與者中觀察到的真菌體的變化可能是短暫的,是由食物中的真菌引起的。

相關焦點

  • 生酮飲食可通過改變腸道真菌,來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原創 James Kingsland 阿爾茨海默病科學家發現腸道真菌和輕度認知障礙(MCI)之間存在聯繫,而輕度認知障礙可能導致阿爾茨海默病。他們認為生酮飲食可以通過在腸道內創造更健康的微生物平衡來幫助預防疾病。
  • 最新研究:糖會破壞腸道屏障,而生酮飲食會使腸道更健康
    結果發現,那些攝入糖(尤其是葡萄糖)的老鼠,腸道內微生物數量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比如,在腸道內能降解粘液的細菌——阿克曼氏菌(下圖標黃),數量明顯增多。 如果吃健康脂肪,進行科學的低碳水、高脂肪的生酮飲食,結果會怎麼樣呢? 生酮飲食引起腸道微生物改變,能改善多發性硬化症 2017年發表在《微生物前沿》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探究了生酮飲食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糞便微生物群的長期影響。
  • 吃蘋果和其他富含類黃酮的食物可以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據《healthline》5月11日報導專家說,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有助於心臟及大腦健康,還可降低癌症風險。研究人員說,在水果、蔬菜、巧克力、茶和葡萄酒中發現的類黃酮可能有助於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他們報告說,攝入最多類黃酮的研究參與者患阿爾茨海默病的機率降低了48%。
  • 生酮飲食改變腸道微生物群和腸道免疫系統!
    2020年5月28日訊/生物谷BIOON /--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生酮飲食近年來吸引了公眾的關注,因為這種飲食被認為可以降低炎症、促進體重減輕和心臟健康,而最近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對一小群志願者的研究發現生酮飲食對人腸道微生物群具有顯著的影響。
  • ...生酮飲食可以抑制腸道內的雙歧桿菌生長,降低促炎的Th17細胞...
    關於生酮飲食的科學研究,又有了新進展。今天,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Peter J. Turnbaugh團隊關於生酮飲食的最新研究成果公布。他們在人體試驗和小鼠實驗中發現,生酮飲食經代謝後生成的酮體,能選擇性地抑制腸道內的雙歧桿菌,從而降低腸道中促炎Th17細胞的水平[1]。而且,普通的高脂飲食沒有這個效果。
  • 科學家:地中海飲食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每日快報》援引美國科學家的研究報導稱,地中海飲食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會延長壽命。專家發現在12個月內保持這樣的飲食對腸道微生物群落有很好的影響。此外,研究者們記錄了細菌增加的數量,這些細菌會加強骨骼,改善大腦的工作並有抗炎效果。
  • 鼠類腸道中的微生物王國
    我們人的身上也有微生物,主要分布在人身體體表及與外界相通的腔道裡,口腔、鼻腔、咽喉、腸道以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都有大量的微生物。胃腸道細菌的種類繁多且數目巨大,約佔機體微生物總量的78%,人類腸道微生物的數量有1014之多,約為我們身體細胞數量的5~10倍。更不可思議的是,人體每天排出的糞便,其乾重的1/3都是細菌。
  • 多吃油脂少吃澱粉,對腸道有啥影響?《細胞》揭秘生酮飲食如何改造...
    起先是標準飲食,由50%碳水化合物、15%蛋白質和35%脂肪組成;四周以後,改為生酮飲食,由5%碳水、15%蛋白質和80%脂肪組成。 研究人員收集志願者的糞便樣本,觀察飲食變化如何改變志願者的腸道菌群。分析其中的微生物DNA後發現,轉換為生酮飲食後,腸道微生物的組成確實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 Cell新研究發現:生酮飲食改變腸道菌群,減少腸道炎症細胞
    為了探究生酮飲食對腸道菌群的影響,研究者在17位肥胖但非糖尿病患者中開展了交叉實驗。所有參與者先進行四周的基礎飲食,然後再切換成四周的生酮飲食。受試者要麼吃50%碳水化合物,15%蛋白質和34%脂肪的飲食,要麼吃5%碳水化合物,15%蛋白質和80%脂肪的生酮飲食。之後研究者在兩種不同飲食的最後一周採集受試者的糞便樣品,利用16S-seq分析腸道菌群的組成。研究人員發現,不同的飲食習慣會導致腸道微生物發生重大變化。總體細菌載量沒有差異,但特定物種發生了顯著變化。其中,雙歧桿菌在生酮飲食條件下降最為明顯。
  • 最新研究速遞 | 柳葉刀:腸道微生物群在神經系統疾病中的作用
    摘 要在過去10年中,對腸道微生物群在調節大腦功能方面的作用的研究迅速增加,儘管主要是在動物模型中。越來越多的臨床和臨床前證據表明,微生物群可能是神經系統疾病(包括阿爾茨海默病、自閉症譜系障礙、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病和中風)的一個關鍵易感因素。橫向臨床研究正在支持改變微生物組成的概念,這有助於此類疾病的病理生理學。
  • 生酮飲食了解嗎?適合你.知道嗎?
    生酮飲食適用於打算減肥或者控制血糖效果不好的人群以及想優化體脂率的人。研究表明,這種飲食不僅對減肥有效,而且對維持理想體重也有效。腸道和大腦存在十分奇特的聯繫。當前最新的研究表明,腸道的健康與否與大腦的神經活動密切相關,同樣腸道的疾病狀態也會對大腦產生負面影響。
  • 生酮飲食的減肥悖論
    也就是說少吃甚至不吃米飯,大口吃肉,依然能達到減肥的效果。這看起來並不好堅持。即便在美國,碳水化合物大約佔飲食平均卡路裡的一半,更不用說以大米為主食的許多亞洲國家。也因此,大多數人並不能堅持這樣的飲食結構,其原因是人體對營養和飲食調整的反應方式,都存在巨大差異。
  • 培育大腦–第10部分,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在減肥方面通常比低脂飲食更有效的原因之一是,酮體實際上可能通過作用於下丘腦而抑制食慾,下丘腦中的食慾調節激素例如瘦素或生長素釋放肽結合在一起與這些荷爾蒙信號相互作用。 酮體與大腦健康 生酮飲食的作用不僅限於預防癲癇發作。
  • 生酮飲食改變腸道微生物組導致腸道Th17細胞減少
    生酮飲食改變腸道微生物組導致腸道Th17細胞減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4 23:46:53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Peter J.
  • 《細胞》:揭秘生酮飲食抗炎機制!UCSF科學家發現,生酮飲食可以抑制...
    他們在人體試驗和小鼠實驗中發現,生酮飲食經代謝後生成的酮體,能選擇性地抑制腸道內的雙歧桿菌,從而降低腸道中促炎Th17細胞的水平[1]。而且,普通的高脂飲食沒有這個效果。更有價值的是,給正常飲食的小鼠餵食酮體,就能出現類似的腸道微生物變化。
  • 生酮飲食知多少
    生酮飲食常見的短期副作用是「酮流感」,包括疲勞、噁心和頭痛等症狀。研究人員並不清楚生酮飲食的長期影響。然而,它可能會導致一些人出現健康問題。本文將介紹生酮飲食包括什麼、可能的風險和副作用以及可能對誰有益。
  • 生酮飲食減肥是否可行?
    生酮或「酮」飲食是一種低碳水化合物,富含脂肪的飲食計劃,已被用於治療特定的醫學疾病已有多個世紀了。在19個世紀,生酮飲食是常用於幫助控制糖尿病。1920年,它被引入藥物治療無效的兒童的癲癇病的有效治療方法。生酮飲食也已經過測試,並用於癌症,糖尿病,多囊卵巢症候群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的嚴密監測環境中。
  • 最新研究進展 | 行為和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腸道微生物分子|微生物...
    尤其是結腸,數量最多並且擁有高度動態的代謝活動,微生物與宿主之間的分子不斷雙向流動,其範圍從腸道延伸到整個體內。這好比一個化學「工廠」,它會影響孕產婦的環境,並在產前使胎兒受到微生物信號的影響。其中許多可穿過血腦屏障,因此源自腸道的循環色氨酸代謝產物可有助於大腦中的水平。吲哚衍生物(如吲哚丙酸)具有抗氧化性能,使其成為阿爾茨海默氏病的誘人靶標,而其他衍生物(如吲哚酚硫酸鹽)在慢性腎臟疾病模型中誘發神經炎症。
  • 研究稱促進消化的腸道細菌能改善帕金森氏症症狀
    研究稱促進消化的腸道細菌能改善帕金森氏症症狀  Emma Chou • 2020-01-15 15: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