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你撿便宜了,其實你被割韭菜了 | 淺談心理學上的錨定效應

2021-02-14 墨初寒

商場裡有一款你非常喜歡的衣服,原價1999元,你覺得有點貴如果是半價就好了,過了一天,半價促銷,僅限一天,你毫不猶豫的選擇搶購。當你買到之後感覺好爽,今天又佔了個大便宜。

你看到王者榮耀皮膚原價1888元,現在只要188元,限時一天,你覺得這麼優惠不能錯過,於是趕緊充了點券.

商家的背後在玩什麼套路?是什麼導致我們快速決策?

其實現象背後隱藏了一個心理學原理: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又叫沉錨效應、錨定陷阱(The Anchoring Trap)是一種重要的心理現象。

所謂錨定效應是指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定量估測時,會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為起始值,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著估測值。在做決策的時候,會不自覺地給予最初獲得的信息過多的重視。

心理學家借用錨定陷阱一詞指人腦活動中的一種有害的思維現象。人在決策時,總是先入為主,偏重於受第一次信息左右。首次印象,最初信息,初始數據常會為隨後的思考和判斷設置某種框架,形成導向。

史蒂夫·賈伯斯是一個深知人性、熟識「錨定效應」的天才,他說:「顧客不是要佔便宜,而是要有一種佔了便宜的感覺」。

錨定效應在眾多領域判斷與決策問題的研究中得到驗證,從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如促銷廣告用詞對購買數量決策的影響,到風險預測性問題,如估計股市指數的預測、協商談判問題、博彩估計問題、法律判斷問題、價格估計問題,到自我效能評估等,從不同角度證明錨定效應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十分活躍又難以消除的判斷偏差。

追女孩子首次約會時問:周末出去玩好嗎?
得到的回答一般是:下次吧。

如果你說:周末去看電影、某某地方開了個特色餐館很好吃,一起去吃吧。
得到的回答一般是:可以啊。

理髮時,有高級髮型師價、總監價、首席價,高級價格就顯得划算。

「壞人為什麼只要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精髓也源於此。一旦「浪子」的標籤成為了我們固有的沉錨印象,他難得回了頭,就產生了金子般可貴的效果。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源於1973年斯德哥爾摩市的一次搶劫案。後來心理學界用它指代人質會逐漸對綁匪產生依賴和信任,甚至感情的現象。該現象的成因,正是因為當人質們感受到了毀滅性的恐懼和絕望時,他們對自己未來的期待值就會降到0。而本被認為是惡魔化身的綁匪們,只要流露出一點點人性之光,都會顯得那麼難能可貴。人質們感到驚訝和感激涕零,並慢慢理解和認同綁匪的「不得已」。同理的現象還有軍訓和傳銷。

既然生活中「錨」無處不在,那要怎麼避免呢?

錨定效應的決策影響,建立在不確定的情境下,所以當情景確定時,錨的影響就會大大降低。

而要確定情景,最好的方法就是收集儘量多的資料。(比如購物時你會想到用比價軟體,比如行業專家就不容易受影響)。

金融市場上的操縱者,經常利用錨定理論「拉高出貨」。

某隻股票上市,以6元多的發行價高開到16元,當換手率達到70%的時候,下午戲劇性的一幕上演了,股價一度上漲到50元,最後收於31元。

這種奇怪的走勢也許是偶然的, 但更可能是人為的操縱。操縱者為什麼要把當日拉高,此後又跌停?實際上操縱者是在利用行為金融學裡的錨定原理,操縱投資者的心理,實現自己的誘多意圖。

一些股票,本身炒作到20元估值就已經到位了,但運作者定要炒到30元, 甚至40元,然後再從這個價格開始出貨,直到跌回20塊錢其實這個階段主力已經出貨完成了。但是由於許多人受到錨定效應的影響,覺得股價從40塊跌到20塊錢了,股票便宜了一半,還是有許多人在這個時候買入,覺得自己抄到了底撿了便宜,其實主力已經出貨完畢了。

所以,為了避免錨定理論帶來的便宜幻覺,摒棄刻舟求劍的股價思維,需要從根本的估值水平判斷股價是否低估。


沒有人能夠完全避免錨定效應的影響,但是認識錨定效應,我們可以將其負面影響降低,利用其給以自己正面影響。重要的是,更清楚的認識到這個世界本來的面目。


最後,歡迎添加我的微信哦

相關焦點

  • 營銷心理學原則(1):錨定效應
    動物這種愚蠢可笑的機械反應在人類身上也有,當某一個觸發特徵出現時,我們會不假思索地作出相應的反應。之所以會這樣,可能是因為我們被難以察覺的心理武器擺布了。了解用戶思考和行動的方式,營銷人員才更容易成功。    從本期開始,將分期介紹營銷心理學的一些重要原則,以供大家思考並提高績效。
  • 錨定效應及其應用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錨定效應。再用一句話概括來說,就是,人們喜歡的是佔便宜的感覺,如果一開始就把最低價或者出售價標出來,那大家並不會認為便宜,只不過是個正常的價格罷了。其實,錨定效應存在於方方面面,比如,戀愛中的錨定效應,第一印象,基本決定了後續的發展,或者說,前男友前女友,決定了她/他在跟你見面後,心理就已經決定了適不適合繼續發展。
  • 「錨定效應」:為什麼蘋果總是能讓你買買買?
    毋庸置疑的是,無論是產品性能或質量,還是產品外觀或價格,它們都有可能是吸引你購買蘋果產品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也許你可能還忽略了蘋果經常採用的一個心理學技巧。這篇文章,原標題是How Apple Can Make You Buy Anything,作者Niklas Göke就在文章中跟大家分享了蘋果經常採用的「錨定效應」這個心理學技巧,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 「錨定效應」:為什麼蘋果總是能讓你買買買
    毋庸置疑的是,無論是產品性能或質量,還是產品外觀或價格,它們都有可能是吸引你購買蘋果產品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也許你可能還忽略了蘋果經常採用的一個心理學技巧。這篇文章,原標題是How Apple Can Make You Buy Anything,作者Niklas Gke就在文章中跟大家分享了蘋果經常採用的「錨定效應」這個心理學技巧,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 你還不知道心理學的「錨定效應」?!別再被這些營銷手段忽悠了
    19元就19元,為什麼還要在前面寫上原價再劃掉呢?這其實就是營銷人員利用心理學來進行的促銷。這個理論在經濟學上成為「錨定效應」,這個效應的大抵意思就是,人們在對某種事件做出判斷的時候,很容易用第一印象來當作衡量的標準,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你的思維固定在某處,從而影響你理智的選擇。其實這些銷售的效應在身邊屢見不鮮。
  • ...剁手節,當你不理智的買買買時,也許是因為你中了錨定效應的著
    在我們感嘆這一切發生的神奇時,你有沒有思考過,是什麼讓這一切發生了,是什麼讓你控制不住自己,不停的買買買呢? 其實,這裡面涉及很多心理學效應,比如從眾效應、錨定效應等等。如商品的價格欄,一般有兩個價格,一個現價,一個是原價,這個原價就是「錨」,讓你覺得以現價購買這個商品真是划算啊,從而讓你買買買。
  • 身邊的江湖-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還是非常大的。舉個例子:當你進入快餐廳時,是什麼因素決定了你最後的消費?餐廳價目表上的價格主要由兩種因素決定,一是由店家的供給能力,還有一個就是由顧客群的需求。事實上,你對某種食物的價格合適與否的判斷並不受供求關係的影響,而是你對價格的直覺決定了你是否願意消費,而非理性判斷。
  • 「錨定效應」:與優秀者同行,能助益自己的人生
    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叫做「錨定效應」。其實「錨定效應」在生活中有許多應用。比如,某種新上市的產品,如果它的左右兩邊擺放的都是名牌產品,那麼,它的身價就被抬高了,比較容易被消費者接受。相反,假如把它與價格低廉的商品擺在一起,恐怕就會遭到人們的排斥。
  • 警惕刑事審判中的錨定效應
    如較經典的不充分調整理論認為,決策者會在錨信息基礎上進行調整得到決策結果,但由于謹慎或保守心理,這種調整往往不夠充分,僅調整到決策者可接受範圍的上、下限就停止,致使高錨引起較高決策值,低錨引起低決策值。當錨信息不合理或虛假時,就會引起決策偏差或錯誤。研究還表明,在時間空間壓力下更容易發生錨定效應,決策者依據頭腦裡快速浮現的信息而非理性決策,造成認知偏差。
  • 錨定效應思維模型
    今天大叔為大家介紹一個很多商家都在用的「秘訣」:錨定效應。錨定效應指的是大家在做決定或下判斷前,非常容易遭受以前的信息危害,該信息宛如一個厚重的錨,給你的邏輯思維以該信息為標準,在它的一定範疇內做判斷,而那樣的判斷通常會導致管理決策的偏誤。
  • 深度|3招,打破「錨定效應」的局限,避免社交的《傲慢與偏見》
    那為什麼伊莉莎會對初次見面的達西產生如此嚴重的偏見呢,據心理學研究發現,與一個人初次見面,45秒內就能產生第一印象,而且這個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不管是好還是壞都是很難再去改變人們已經留在腦海裡的印象,它會在以後的判斷中,起著主導性的作用,在心理學中我們把這樣的現象稱之為「錨定效應」。
  • 羊群心理、錨定效應、過度自信:你被影響了嗎?
    對,這些就是羊群效應、錨定效應和過度自信在生活中的體現。 投資時,這些情況同樣存在,比如聽到好友說一隻基金不錯,有很多人認購,你會擔心來不及上車,連產品信息都不看就趕緊下單搶購,這就是典型的羊群心理。 這些現象被歸於行為金融學的研究範疇,在實踐中也會嚴重影響投資者的判斷。
  • 《怪誕腦科學》:如何不動聲色影響孩子,你需要了解一下錨定效應
    1.如果父母走之前你在看電視,回家時你在看電視,那就是你整天都在看電視;2.如果父母走時候你沒在看電視,回家時你在看電視,那就是他們一走你就開始看電視;3.如果父母走時候你沒看電視,回來時你也沒看電視,那就是他們回來前你剛把電視關了;……
  • 什麼是錨定效應?不得不看的心理現象
    當我們在網上購物的時候,當看到某某產品促銷的時候,原價399元的,促銷價199元,比起沒有促銷價的商品,你會有更強的購買慾望,更加肯定這個商品的價格,原本不打算買的,最終還是受不了價格的誘惑,買下來了,也不去考究這個商品的原價是不是任意設置的,這就是心理現象,被稱為「錨定效應」。
  • 生活中如何才能不被「錨定效應」牽著鼻子走?
    這種事例我們日常中經常碰到過,給定了這些價格叫錨點,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又叫沉錨效應,指的是在對某人某事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我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那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錨定效應都有哪些,怎樣才能避免?
  • 如何用錨定錨定你想錨定的記憶錨點
    註:此文章轉載自K.O.辯論的辯論教學系列,完整系列教學文章將陸續刊載於公眾號「KO辯論」在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在錨定效應的影響下,人類在做決策的時候,往往都會根據之前接收過的資訊進行判斷上的輔助,而這些具有記憶點的資訊或畫面,就是所謂的「記憶錨點」。而在比賽中,這些記憶錨點也將在評審以及觀眾不自覺的狀況下,影響他們對論點感受,進而成為左右比賽勝負的關鍵因素。既然記憶錨點如此重要,接下來,小K將和大家分享兩個塑造記憶錨點的小技巧。
  • 除了抬價再打折、限時優惠,生活中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這個詞很多朋友會感到陌生,但待會兒舉一些例子大家就會不覺得陌生了,可能還要感嘆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被「錨定」啊。所謂錨定效應,就是指人們在評判或估測一個事物時,會將某些特定值作為參照,這些參照值就是起始值,這個值會對我們做出決策產生影響,並對作出決策產生導向作用。
  • 從星巴克和COSTA的產品策略說「錨定效應」
    而且對我來說,那張早餐邀請券廢了的話,我其實等於沒得到任何折扣。COSTA在沒有明顯折扣劣勢的情況下,銷售量卻相差那麼多,真的是輸在太耿直了啊,而且它的有效期是遠遠長於星巴克的星享卡的。我不想薅羊毛,所以也不會去考慮怎麼用這兩家咖啡的優惠券會更划算,我是想從產品策略上來說一下我能得到的實際啟發。
  • 錨定效應,為什麼星巴克的水賣那麼貴
    今天我們聊聊星巴克的水為什麼能賣這麼貴,其實原因就4個字,錨定效應,也可以說炮灰產品。它背後的潛臺詞是這麼說的:我一瓶水都要賣二十幾了,何況咖啡呢?二十幾塊錢的水肯定沒人買,但因為有這個炮灰產品的存在,其他產品的銷路就打開了。
  • 長期單身的女人,直到人都老了,才會明白是「錨定效應」的結果
    所謂錨定效應,指的就是人們在評估某件事的時候,常常容易受自己先入為主的想法所支配。就像船錨一樣,固定在某一個地方,再也不會改變。錨定其實是一種認知偏見,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在生活中都會不知不覺受到「錨」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