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腦科學》:如何不動聲色影響孩子,你需要了解一下錨定效應

2020-12-17 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父母會對自己的孩子有偏見嗎?

我們可以設想這樣一個場景:

假如你一回家,看到孩子在看電視,你會是什麼反應?很多父母會下意識的認為孩子在自己不在的時候一直在看電視。

網上之前有一個在孩子們中間流產很廣的段子,父母看到應該有所反思。

1.如果父母走之前你在看電視,回家時你在看電視,那就是你整天都在看電視;2.如果父母走時候你沒在看電視,回家時你在看電視,那就是他們一走你就開始看電視;3.如果父母走時候你沒看電視,回來時你也沒看電視,那就是他們回來前你剛把電視關了;……

總之,父母眼中,不愛學習的孩子就不會選擇主動做作業。

雖然很多孩子確實是這樣,但是沒有經過確認就用偏見看待孩子,確實容易冤枉孩子,同時給孩子造成很大的打擊。

在電視劇《家有兒女》中,劉梅就對學習不好經常闖禍的劉星產生了偏見,因為調皮,什麼壞事都是劉星做的,因為學習不好,考試成績好了就懷疑是不是抄的,讓劉星無處申辯。

夏雪想要幫劉星,於是自己也故意不寫作業,睡覺,但是媽媽卻對夏雪的行為充分的理解和包容,小雪睡覺是因為學習累了,劉星睡覺就是不好好學習。

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他拿了兩個孩子的照片,然後分別對兩組人說,這個照片上的男孩子用石頭砸別人家玻璃,不同是的是,其中一張照片裡的男孩子更好看一些,然後問這兩組人對孩子的評價。

結果發現,幾乎無一例外,看到好看男孩子照片的人,會說小孩子嘛,調皮好動,是正常的;而拿到沒那麼好看孩子的照片的讓人,則評價說,看,這就是熊孩子。

看,一旦我們給孩子貼上一個標籤,在看待孩子的時候就會變得懶惰,變得狹隘。

最近聽一些提升認知思維的課,覺得很有借鑑意義,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也要認知升級,不斷覺知,而不是一直渾渾噩噩,用本能帶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偏見,就是心理學上一種著名效應,叫做「錨定效應」,也叫」沉錨效應「。

「錨」,指的是船隻停泊時釘在海底的固定點,有了這個錨,船就不會隨著海浪飄走,而是固定在某處。

而人心理的錨,也是這樣一個固定作用,當我們對一個人或者一件事做出判斷後,之後的理解就很難被改變了,所謂第一印象,第一信息,就是這個心理現象的表現。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讓兩組不同的人去看相同的車禍畫面,是沒有聲音的畫面,然後分別提問了一個問題。

一組提問的是,你覺得這兩個車子碰到一起的時候車速是多少?另一組提問的是,你覺得這兩輛車撞在一起的時候車速是多少?

結果發現第一組人估計的車速,遠低於第二組。

這就是一個詞帶給人的認知偏差,我們太容易被一切信息所影響了。

這就是,我們的記憶會騙我們。

所以同一件事情,在孩子和父母眼裡可能完全是兩個版本的故事。

而影響人們理解和認知的往往就是那個關鍵的信息,這就是那個系住船隻的錨。

理解錨定效應後,父母不僅可以避免對孩子產生偏見,避免和孩子之間由於信息不對等造成的理解偏差,還可以幫助父母更好的引導孩子行為。

一、動作及語言影響

有實驗證明,人的動作對心理是可以產生影響的。

比如讓一個人寫下自己心中想到的人名字,寫的時候用不通的動作,一個是把手放在桌面上,手心向上,另一個動作是把手放在桌子下面,手心向下,結果發現手心向上的人,寫出來的都是讓自己感到幸福的人,而手心向下的人寫出來的名字則都所帶的感情都偏向負面。

心理學的很多領域,例如行為心理學,微表情心理學,都有通過動作和表情來判斷和影響人的心理的內容。

比如,抱住雙臂,這是一個防範動作,當爸爸媽媽這樣對著孩子指責的時候,往往會讓孩子感到有壓力,想反抗。而如果是經常給孩子擁抱,和孩子之間的身體距離非常近,則說明孩子和父母的關係非常親密,在安全距離非常近。

除了動作,語言,眼神,包括環境中一個物品,都能成為影響孩子和大人心理認知的因素。

所以我們會看到,不同的孩子性格會有巨大的差異,有的孩子樂觀,有的孩子消極,這與父母的引導脫不開關係。

就像杯子裡有半杯牛奶,有的媽媽會對孩子說,「哇,我們還有半杯牛奶呢!」有的媽媽卻說,「唉,我們只有半杯牛奶了。」

還有,房間中的一束鮮花,可以給人生機感和美感,而房間中掃在一邊沒有清走的垃圾,會讓孩子感覺生活將就,可以浪費。

二、參照物影響

錨定效應在賣貨上很常用,很多賣家會在顧客購買時先拿出昂貴很多的物品,把這個物品當做錨,然後推出他真正想賣的東西,顧客一對比,發現價格更低,質量更好,則購買率會大大提高。

帶娃也是一樣,有時候想要引導孩子主動去做一件事,可以實現給孩子一個參照物。比如和孩子商量一天可以玩兒多長時間手機,一開始「開價」30分鐘,孩子不同意的話,再增加到1個小時,這樣孩子會更認同,更容易滿足。

很多父母抱有一種這樣的教育觀念:在家裡讓孩子吃一些苦,這樣孩子到了外面抗挫折能力就會更強,也就是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有沒有用呢?適當的給孩子挫折,是有必要的,如果孩子之前的成長太過順遂,那他的期待值就會很高,遇到挫折後的心理落差也就越大。

之前一家人都無條件寵,但是這個參照系要求太高,所以在和他人相處的時候,就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

在《怪誕腦科學》這本書中,作者蓋瑞·馬庫斯提出了一個叫做「克魯機」的概念,人的大腦中有一個克魯機,它有著很多的認知缺陷,代表著大腦的不完美進化,我們需要不斷的改善我們大腦的機制。

在育兒過程中,父母和孩子的相互影響是深遠而廣泛的,在一起吃飯,一起做遊戲中,我們對孩子的看法,以及孩子對父母的認知,無時無刻不受環境及語言的影響而更新。

所以說,父母認識自己的大腦,能更好的掌控親子之間的相互影響,也能幫助孩子建立更好的認知模型。

相關焦點

  • 生活中如何才能不被「錨定效應」牽著鼻子走?
    為避免被商家的"錨定效應"套路,要做到以下兩點:第一,心中對物品的價值要有一個基本判斷。比如上面理髮的例子中,如果你以往的理髮都是20元錢,這時你應該弄清楚,68元或者38元值不值得你在這裡理髮。假如理髮效果差不多,根本沒必要這樣花費。
  • 錨定效應思維模型
    今天大叔為大家介紹一個很多商家都在用的「秘訣」:錨定效應。錨定效應指的是大家在做決定或下判斷前,非常容易遭受以前的信息危害,該信息宛如一個厚重的錨,給你的邏輯思維以該信息為標準,在它的一定範疇內做判斷,而那樣的判斷通常會導致管理決策的偏誤。
  • ...剁手節,當你不理智的買買買時,也許是因為你中了錨定效應的著
    二、錨定效應 這裡我們先科普一下錨定效應,當然如果你對科普不感興趣,是個喜歡吃快餐的人,那麼,可以略過。當然,如果你喜歡科學嚴謹,那麼,下面這段就很適合你。 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或稱沉錨效應,是一個心理學名詞,指的是人們在對某人某事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或會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為起始值,起始值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制約著估測值。當人在做決策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對最初獲得的信息給與過多的重視,從而影響對當下事件的判斷。
  • 《思考,快與慢》:破除無處不在的錨定效應,用這三招就好
    系統1、快思考,觀察畫面上的小孩,我們迅速地判斷出,這個孩子還只有幾個月大,他此時的感受是不高興,或許是因為水濺到了他的臉上。推測被觀察對象的過程是無意識且快速的,毫不費力,大腦處於自主控制狀態。系統1聯想機制發揮作用,要求實現聯想一致性,它啟動大腦找出相應的證據證明某事的真實性,試圖將錨定數值確定為真實數值,形成帶有偏見的觀念。錨定效應幾乎無處不在,投資、消費、營銷、談判種種場景都能人為設置產生錨定效應的心理機制,我們比想像中更容易掉進錨定效應的陷阱中,該如何抵制錨定效應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 羊群心理、錨定效應、過度自信:你被影響了嗎?
    對,這些就是羊群效應、錨定效應和過度自信在生活中的體現。 投資時,這些情況同樣存在,比如聽到好友說一隻基金不錯,有很多人認購,你會擔心來不及上車,連產品信息都不看就趕緊下單搶購,這就是典型的羊群心理。 這些現象被歸於行為金融學的研究範疇,在實踐中也會嚴重影響投資者的判斷。
  • 錨定效應及其應用
    其實,錨定效應存在於方方面面,比如,戀愛中的錨定效應,第一印象,基本決定了後續的發展,或者說,前男友前女友,決定了她/他在跟你見面後,心理就已經決定了適不適合繼續發展。如果你比不上他的前任,那他對你就會很有把握,如果你比他前任優秀,那他對你的把握,就幾乎很小了,這是戀愛心理上的錨定效應,所以,如果一個人談過一個非常優秀的對象,那他後續再找對象,會發現比較困難,讓人將就是件很難的事情,但如果前幾任不怎麼樣,突然出現一個非常有感覺的人,那他就會覺得遇到了真命天子或是女神,就會倍加珍惜。
  • 身邊的江湖-錨定效應
    貌似不相關的保險帳號對學生的消費心理產生了明顯影響。 錨定效應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還是非常大的。舉個例子:當你進入快餐廳時,是什麼因素決定了你最後的消費?餐廳價目表上的價格主要由兩種因素決定,一是由店家的供給能力,還有一個就是由顧客群的需求。
  • 什麼是錨定效應?不得不看的心理現象
    當我們在網上購物的時候,當看到某某產品促銷的時候,原價399元的,促銷價199元,比起沒有促銷價的商品,你會有更強的購買慾望,更加肯定這個商品的價格,原本不打算買的,最終還是受不了價格的誘惑,買下來了,也不去考究這個商品的原價是不是任意設置的,這就是心理現象,被稱為「錨定效應」。
  • 深度|3招,打破「錨定效應」的局限,避免社交的《傲慢與偏見》
    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未必能理解這一點,感性總是更容易取代理性的思考,因此事物的本質常常被人們忽視,不自覺的強化自己腦中已形成的信息和認知,然後便蓋棺定論,這一過程就導致了「錨定效應」的趁虛而入。
  • 警惕刑事審判中的錨定效應
    但由於人的有限理性,裁判者常常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使裁判偏離確定性軌道。這其中,有一種廣泛存在卻未得到足夠關注的認知心理偏差——錨定效應。實踐中有罪推定、疑罪從有、同案異判、冤假錯案等現象均可從錨定效應中找到心理根源。  錨定效應的心理機制  錨定效應是指在不確定情境中,判斷決策結果受初始信息(錨信息)影響而向初始信息趨近的認知偏差。
  • 雅詩蘭黛家族傳承的錨定效應
    雅詩蘭黛美麗帝國的「三層錨定效應」,值得借鑑。一層錨定:深入人心的核心價值一個時尚品牌的藝術性,是維繫其持續發展的重要基因。其藝術表現的精湛與否往往決定品牌的實際影響力。雅詩蘭黛除了在產品模式上謀求顛覆傳統的標新立異,在創意表現品牌的藝術感染力和精神價值方面同樣獨樹一幟。
  • 營銷心理學原則(1):錨定效應
    之所以會這樣,可能是因為我們被難以察覺的心理武器擺布了。了解用戶思考和行動的方式,營銷人員才更容易成功。    從本期開始,將分期介紹營銷心理學的一些重要原則,以供大家思考並提高績效。但是事情的轉折來了,某一次洛倫茨無意在一次實驗中被剛出殼的幼鵝們第一眼看到,它們從此就緊跟著他直到長大,由此,洛倫茨就證明了幼鵝不僅根據它們出生時的初次發現來做決定,而且決定一旦形成,就堅持到底。洛倫茨把這個現象叫做「印記」,即「第一印象」。
  • 警惕生活中的「錨定」陷阱
    生活中有太多的「錨定」效應,在婚姻、買房、投資中都會遇到,甚至逛商店、買衣服、菜場買個菜也可能會碰到。本文教你識別「錨定」陷阱,做出最佳選擇策略。錨定效應是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1974年提出行為經濟學概念。
  • 「錨定效應」:為什麼蘋果總是能讓你買買買?
    突然之間,在賈伯斯介紹了iPad產品的優點過後,人們的關注重點並不是要不要花499美元去買一款可能喜歡或者不喜歡的產品,而且一款本來價值999美元的產品,現在購入可以直接節省500美元。在心理學上,當我們在做出判斷和決策時,容易受到第一印象或者第一信息所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這種心理現象就稱作「錨定效應」。
  • 「錨定效應」:為什麼蘋果總是能讓你買買買
    毋庸置疑的是,無論是產品性能或質量,還是產品外觀或價格,它們都有可能是吸引你購買蘋果產品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也許你可能還忽略了蘋果經常採用的一個心理學技巧。這篇文章,原標題是How Apple Can Make You Buy Anything,作者Niklas Gke就在文章中跟大家分享了蘋果經常採用的「錨定效應」這個心理學技巧,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 你以為你撿便宜了,其實你被割韭菜了 | 淺談心理學上的錨定效應
    其實現象背後隱藏了一個心理學原理:錨定效應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又叫沉錨效應、錨定陷阱(The Anchoring Trap)是一種重要的心理現象。所謂錨定效應是指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定量估測時,會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為起始值,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著估測值。
  • 錨定效應,為什麼星巴克的水賣那麼貴
    大家好,歡迎收看看舒學堂,了解商業套路,一起好好生活。 今天我們聊聊星巴克的水為什麼能賣這麼貴,其實原因就4個字,錨定效應,也可以說炮灰產品。它背後的潛臺詞是這麼說的:我一瓶水都要賣二十幾了,何況咖啡呢?二十幾塊錢的水肯定沒人買,但因為有這個炮灰產品的存在,其他產品的銷路就打開了。
  • 「錨定效應」:與優秀者同行,能助益自己的人生
    生活中,在對某一事物進行評估時,往往需要參考一些數值。這些起始數值對於人的心理有著先入為主的作用,人們會不自覺地受其影響給出最終估測值。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叫做「錨定效應」。其實「錨定效應」在生活中有許多應用。
  • 除了抬價再打折、限時優惠,生活中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這個詞很多朋友會感到陌生,但待會兒舉一些例子大家就會不覺得陌生了,可能還要感嘆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被「錨定」啊。所謂錨定效應,就是指人們在評判或估測一個事物時,會將某些特定值作為參照,這些參照值就是起始值,這個值會對我們做出決策產生影響,並對作出決策產生導向作用。
  • 如何用錨定錨定你想錨定的記憶錨點
    註:此文章轉載自K.O.辯論的辯論教學系列,完整系列教學文章將陸續刊載於公眾號「KO辯論」在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在錨定效應的影響下,人類在做決策的時候,往往都會根據之前接收過的資訊進行判斷上的輔助,而這些具有記憶點的資訊或畫面,就是所謂的「記憶錨點」。而在比賽中,這些記憶錨點也將在評審以及觀眾不自覺的狀況下,影響他們對論點感受,進而成為左右比賽勝負的關鍵因素。既然記憶錨點如此重要,接下來,小K將和大家分享兩個塑造記憶錨點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