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美食擀豆面

2021-01-20 今日晚報快訊

「長長的豆面軟軟的糕,想親親想成個半吊吊。」

長豆面是清水河的傳統風味麵食,在清水河,逢年過節、迎親送友、娶媳婦聘女兒或生辰滿月,都離不開豆面。說起長豆面,名堂還真不少,過生日時吃豆面為長壽麵,寓意健康長壽;新婚吃豆面叫喜面,寓意新人情意綿長;產婦生孩子三天後,也須吃長豆面,俗稱「展腰面」,意為孩子順利降生,母親該放鬆身體,展展腰了;孩子滿月吃長豆面為吉利面,意祝孩子長命百歲;正月初七吃長豆面稱「拉魂面」,意寓幸福長久;農曆「二月二龍抬頭」也要吃擀豆面,稱之為「挑龍衣」,期盼風調雨順的豐收年。

記得我生了兒子時,丈夫的表哥——那個憨厚樸實的山裡人,背了20斤豆面,步行四十多裡山路來看我,那是個冰雪初融的二月天,當他來到我家時,滿腳泥濘、滿身大汗,裝豆面的布袋子都被汗水浸溼了。那時候他們村還沒有通鄉村客車,但表嫂執意安頓表哥背了豆面來看我,他們一定要我坐月子吃到他兩親手用石磨石碾加工的豆面。

正宗的豆面是用綠皮小豌豆製作的,豆面的傳統加工過程非常繁瑣複雜,第一道工序是「砬豌豆」,將豌豆在石磨上去皮使豌豆成豆瓣(當地人叫「豆黃」)。第二是粉豌豆,將砬好的豆黃用適量的熱水拌溼,讓水分慢慢滲透,使豆瓣變軟,這個時間需要大約一天,豆黃軟硬的程度是有講究的,軟到用手摸感到潮溼,用牙咬感覺沒有幹核、也聽不到聲音為好。把粉好的豌豆豆黃用石頭碾子壓成麵粉。還有另一種加工方法,過去因豌豆產量低,人們種的少,有的人家把豌豆砬成「豆黃"後,按適當比例(莜麥和豌豆大致是4:6)與莜麥一起混合了加工,莜麥用開水淘洗好後,燜一天,然後上籠蒸,蒸莜麥時籠裡放個雞蛋大小的山藥,山藥熟即可出籠,然後和幹豆黃拌均,水分吸收勻稱便可加工啦。有小麥的殷實人家會加少量小麥,小麥和莜麥叫兌頭,這樣加工出來的豆面口感非常獨特。

新加工出來的豆面顏色淡黃、細膩綿柔,散發著豌豆淡淡的清香。和所有的麵食一樣,擀豆面先從和面開始,但和面加的輔料卻獨具一格,必須用本地生長的一種野生蒿草的籽,蒿籽泡水一夜至黏稠狀加入,這樣出來的麵條才筋道。放入蒿籽的多少也是有講究的,一般2斤面加一大把蒿籽,蒿籽少了沒有粘合力、筋度不夠,擀出來的麵條發酥,煮的時候會爛,麵湯黏稠;蒿籽多了韌性太大,不僅不好擀,而且煮熟了口感僵硬。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擀豆面工藝也發生了變革,一般豆面和小麥粉的比例為6:4,在和面時三碗乾麵加一顆雞蛋,這樣色澤鮮黃、口感也更筋道綿潤。

長豆面要想好吃,嚼面也是個必不可少的工序,豆面加了蒿子籽和成稍硬的麵團後,醮著水反覆揉搓,使其變得光滑精道,和豆面講究「三光」,即盆光、面光、手光。和好後再用潮溼乾淨的紗布蓋好醒一小時左右才可以擀。

擀豆面一般是在窯洞結實的土炕上,鋪一大塊乾淨的塑料布或牛皮紙,然後拿出那塊祖傳的長兩米、寬一米左右的案板,擀豆面的擀麵杖一般最少也需要三根,尺寸長短不同,最長的一根有一米五左右。婆婆在世時我很喜歡看她擀豆面,那動作嫻熟、協調,伴隨著一種有節奏的「咚咚」聲,擀麵杖前後滾動,越來越大的麵皮上下翻飛,如同是一場手與面的舞蹈。在清水河,擀豆面已經超越了廚藝的範疇,那就是一種地道的粗糧細作的飲食文化,是平凡生活的儀式感。

擀豆面講究薄、勻,擀好的豆面抖開時佔據了半個炕,如宣紙般柔韌、像絲綢樣輕盈。切豆面也得好刀功,切成均勻的比韭菜葉稍寬的麵條,分成小把,整整齊齊地碼放起來。婆婆說,老輩人的長豆面麵條的長度必須要擀到四尺八以上才行,可能是取四通八達、四亭八當的美好寓意吧。

婆婆下世後,婆婆最疼愛的小妹,也是我們最喜歡的四姨,接過了婆婆的擀麵杖,逢年過節或閒暇時就會為我們擀豆面。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熬一鍋豬肉土豆稍子,吃一碗四姨擀的熱騰騰香噴噴的豆面,這大概就是媽的味道、家的溫度吧。

特殊的地理及生態環境給予了清水河縣豐富的雜糧資源,也造就了繁雜多樣的雜糧食品製作技藝。過去,擀豆面是每個家庭主婦必備的美食製作技能,今天的豆面依然是清水河人離不開的主要吃食,但手工擀豆面卻逐漸退出了年輕人的廚藝,更多的是買擀好的成品長豆面。如今,清水河擀豆面手工製作技藝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加以保護與傳承。

相關焦點

  • 家常手擀麵好吃有竅門,多加一把豆面,面香濃鬱,口感勁道又爽滑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簡單又好吃的早餐手擀麵」的家常做法。「家常手擀麵好吃有竅門,多加一把豆面,面香濃鬱,口感勁道又爽滑」。 家常手擀麵雖然好吃又簡單,但哪怕再普通的美食想要做出地道好吃的口感,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竅門的。比如手擀麵怎麼做麵條勁道爽滑不斷條?家常手擀麵怎麼和面?
  • 【私人訂製】南瓜手擀麵 擀出地道色香味
    南瓜是很多面友也非常喜歡吃的一樣蔬菜,無論是炒、燉,做湯,煲粥,還是作為染色劑做成各種漂亮的美食,都是美味絕倫。 1、麵粉中放入少許的鹼面混和均勻,再放入南瓜泥; 2、和成稍硬的麵團,放在一邊靜置半個小時;
  • 一把紅豆一碗麵,擀一擀,揉一揉,做出香甜美味的紅豆餅
    哈嘍,各位親們大家好,我是自己編輯製作美食,並且愛下廚房的50後老太太,風雨彩虹。今天用紅豆餡做個好吃的,紅豆餡的主要成分是紅豆,又叫赤豆,有以下作用:一是,紅豆中含有大量的皂角苷,可以刺激腸道,使胃腸道內的肌肉急速收縮,可以促進尿液的排出,能起到排毒作用。
  • 怎麼做手擀麵呢?
    而手擀麵更是很多人記憶裡媽媽的味道了。好的手擀麵新鮮、口感勁道爽滑,但是很多人平時方便麵、掛麵吃的多一些,手擀麵因為製作方法和步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想吃卻不知道該怎麼做,下面就跟大家分享手擀麵的具體做法。其實並不難哦。喜歡手擀麵的,總是做不好手擀麵的,可以看看了解一下。
  • 青島角落裡的美食——筋道的手擀麵
    炸串:為了打發等面的時光,點了幾隻炸串,沒想到很驚喜的味道,肉類都裹上面糊炸透,外酥裡嫩的口感無敵了。再加上嶗山可樂加持下,emmmm,四星半推薦!青島特色的裹了麵糊的炸串,味道很贊全家福手擀麵:湯鮮麵筋道,滷牛雜和滷牛肉也都火候十足,非常好吃。
  • 手擀麵的做法 家常手擀麵同樣美味
    做法主要就是和面的過程1、找個大一點兒盆,將麵粉倒入,在麵粉堆兒正中央,像火山爆發口的位置少滴點兒水,並用筷子保持一個方向旋轉,將麵粉和勻水。2、大約一碗麵能用五分之二的水,差不多保持這個量去和這個面。
  • 1800年前就有的宮廷料理涼豆面,用豆漿做麵湯→
    可最近有傳聞,說是在吉林的延吉,豆漿與面的搭配才是「八字絕配」的料理。身為吃貨,面對如此說法,記者早已按捺不住要前去驗證一番了。來到延吉之後發現,原來,豆漿面在當地,可是一道名氣不小的美食。於是,我們來到一家朝鮮族特色餐館,打算找找這豆漿面。但翻遍了菜單,也沒有看見豆漿面的蹤影。
  • 雞蛋手擀麵
    超市裡有各式粗細的板面,冷櫃裡也賣起了溼的半成品味千拉麵,每個菜場裡永遠有家麵條攤用機器壓好鮮面,按重量稱給客人,兩三塊稱一袋夠吃一大頓。可就是愛花功夫在家做手工面,也許是因為覺得更健康,也許是因為享受從原料到成品做的過程,也許也是因為自己動手的意義不一樣.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家庭式手擀麵因為是手工的麵條,筋道、彈性、口感都超過所有機器麵條。
  • 手擀麵之麻辣雜醬面和豌雜麵
    原料:手擀麵、雜醬、青豌豆、香蔥。做法步驟:第1步、往麵粉裡加入兩個雞蛋和勻,再慢慢加入淡鹽水揉成麵團待用,麵團要揉幹一點,蓋上蓋子醒至20分鐘左右。然後在面板上撒上一些麵粉,放上麵團再用勁揉一揉,最後用擀麵棒擀成薄一點的麵皮。
  • 煙臺市福山區第七屆手擀麵大賽圓滿舉行
    膠東在線12月14日訊(通訊員 林靜)為進一步提升全區魯菜品牌,弘揚魯菜文化,叫響「魯菜之鄉」城市名片,推動福山餐飲業和旅遊業的又好又快發展,13日上午,煙臺福山魯菜文化節系列活動,福山區第七屆手擀麵大賽在映山紅大酒店圓滿舉行。
  • 母親的雞蛋手擀麵
    雖然農村的生活條件不是很方便,但可能是長於這塊土地,懷孕的我對這裡的環境適應的特別快,當時自己吃什麼東西都沒有滋味,吃什麼都乾嘔,唯獨母親做的手擀麵讓我沒有吐的感覺。舀上兩勺麵粉加上兩個雞蛋,放上少量水和面,稍微醒醒一會兒,開始擀一張大麵餅,撒上玉米面,折起來幾層,切成均勻的細條,用喜歡吃的菜煸鍋,放水燒開下手擀麵,出鍋前磕上一個雞蛋花,美味的手擀麵就做好了,吃完也不吐了,沒有感覺。      結婚後我慢慢的學會了做許多的飯菜,唯獨對手擀麵是情有獨鍾,隔一段時間也會懷念手擀麵的味道,自己做點吃,總不能與母親做的味道和刀工相比。
  • 七尋八找鍋兒挑,雞湯手擀麵
    濃鬱的高湯(雞湯)也就完成了功夫手擀麵2製作手擀麵的師傅已有幾十年的經驗擀出的麵條不僅筋道也餵養大自家的孩子們同時手擀麵嚴格按照每份麵團配備兩個雞蛋使得麵條的營養得以提升成品色澤也漂亮經過純手工二十分鐘的反覆揉搓讓麵粉和雞蛋緊湊在一起也正是功夫手擀麵的秘密
  • 菠菜手擀麵的做法,不用機器在家做麵條!!
    麵條我覺得還是自己手擀出來的口感好。小時候,外公經常做手擀麵給我吃,每次做麵條,我都在旁邊看,久而久之就學會了。    手擀麵可以一次多做一點,吃不完放冰箱冷凍(分成小份),想吃的時候拿出來一份,直接丟進沸水裡煮,和現做的口感一樣好。加入菠菜汁,營養豐富。做成寶寶輔食或者做給不愛吃蔬菜的小朋友吃最適合了。
  • 手擀麵,原來這麼簡單
    而手擀麵恰恰滿足了這些要求,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會固執的認為「媽媽牌」手擀麵才是天下第一。想要復現童年的味道嗎?想吃到勁道彈滑的麵條嗎?那先來擀麵條吧,照著下面這個方子來,你會發現手擀麵如此簡單,現吃現擀就是分分鐘鐘的事!
  • 從揉面擀麵開始,小姿動手自製方便麵
    一部放糖與腦洞齊飛,美食共美顏一色的搞笑劇。其中有一集就是女主意外穿越到古代,用自製方便麵和可樂幫自己的蠢驢相公解決了生意危機~你要說什麼食物是最有價值的發明,小姿覺得非方便麵莫屬,因為方便麵伴我度過無數寒冷、飢餓的夜晚。今天,小姿就來挑戰一下,自製方便麵!!!①首先把麵粉,水,雞蛋鹽揉成均勻的麵團。
  • 旺角美食原價78的小龍蝦低至19.9,手擀麵只要3元,不僅暖胃還暖心
    【旺角美食手擀麵】福 利 一 將文章連續曬一天>原價12元的手擀麵吃一碗送一碗將文章連續曬三天1、原價12元的手擀麵只賣3元  2、涼菜2元一份3、充值100元可以購買15碗手擀麵(以上三樣福利可以任意搭配)每個號碼僅限領取一次,僅限中午使用哇!
  • 懶人版「死面」早餐餅,不發麵不醒面,擀一擀就搞定,節約20分鐘
    懶人版「死面」早餐餅,不發麵不醒面,擀一擀就搞定,節約20分鐘。三月,韭菜餅靠邊站,它成了兒子「早餐王」,一次吃一張,別錯過!文/七星海棠眼看就到月底了,孩子馬上就要復學了。其實,在我們這個地方,吃麵食是一種司空見慣的飲食習慣,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在早餐、晚餐吃一些饃、餅之類的美食。像肉夾饃、酥肉餅、雞蛋餅、煎餅、餡餅等等美食,都是我們這裡經常可以吃到的早餐食品。我自己在家裡也常給孩子做這些美食吃,每周堅持會做幾次,每次又會變化食材,做出不同的口味,孩子還是蠻喜歡吃的。
  • 手擀麵的懶人做法,麵餅瞬間變麵條,勁道爽口,太好吃了
    大家好,今天筆者為您分享一款家常手擀麵的簡單做法。麵條相信大家都非常喜歡吃,即便作為南方人的筆者,隔三差五的也會用麵條增添一些生活的新意。而對於現在這個時期,面點美食可謂是成為了主題,家家戶戶的蛋糕,饅頭,包子,麵條天天都有更新,連朋友圈的美食曬照都是這些。
  • 平頂山這家「旺角美食」火了,招牌菜沒吃過,手擀麵吃不夠,24小時營業!
    經過我的千挑細選,定在了這家旺角美食!至於為啥呢?請聽靚哥為你講解~老闆看見了跟他說,店裡午飯主食有手擀麵,這會麵點師傅還沒走,可以給他做碗雞蛋撈麵。經驗豐富的麵點師傅加上優質的6星麵粉手工擀出的麵條,別地還吃不到呢!三下五除二一碗麵就下肚了,看來餅乾早就把控制體重的想法忘得乾乾淨淨。旺角美食的選擇特別多,還有風靡大平的「天竺紙包魚」,烤魚端上來的時候小夥伴們都震驚了,一家店不僅可以吃到特色中餐,還有烤魚?!
  • 家常手工雞蛋手擀麵
    同事有次問我嬰兒輔食怎麼做,聊到了麵條,我就擀了點手擀麵凍好了帶給她,剛好中午放在她的背奶包裡,下班她帶回家也沒化。手擀麵是我家的家常飯,拌上各種打滷和菜,孩子都能吃滿滿一碗。自家做的麵條很爽滑,軟嫩的口感中不乏勁道的口感,當然是比外面賣的麵條好吃了。外面賣的麵條都是機器壓的,含水分少,相對硬些。很多南方的同事不知道怎麼擀麵條,都說想學,給愛吃麵食的孩子們吃。我今天就詳細地貼圖介紹給大家。給小寶寶吃這個手擀麵是最好了,有營養,好消化,能吃輔食的寶寶都可以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