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被壓抑的衝突要出現在意識領域時所引發的一種強烈的情緒反應。怎麼消除焦慮,之前廂廂已經相關的文章了,那個是藉助外部力量改善自身焦慮情緒的方式。那麼今天,廂廂想說的是為了消除焦慮,個人本身會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去保護自身不被焦慮情緒所淹沒。
自我在尋求表現的本我衝動與否定它的超我要求之間的衝突時,就會產生大量的焦慮,為了消除這些焦慮保護自身,於是發展出了一系列的心理策略和應對方式,弗洛伊德等心理學家稱之為「防禦機制」。
防禦機制有不同的方式和內容,但是有兩個相同的特徵,一是對現實的否認和扭曲,而是在潛意識中運作,通常是意識不到的。那麼防禦機制有哪些形式呢?一共是有以下7個形式。
否認
否認指的是拒絕承認外部威脅或曾經發生過的創傷性時間的存在,從而不必面對生活中哪些無法解決的問題,以減輕內心的焦慮。
例如掩耳盜鈴,把耳朵捂住偷鈴鐺,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會聽不見,比喻自己欺騙自己,這個就是否認的表現。
壓抑
壓抑指的是將意識中另外不安的事物從意識層面移除,這個是最經常用的防禦機制。但是不安的事物其實並沒有消除,只是被壓抑到潛意識裡,平時察覺不到而已,後面有了一定的契機還是會想起的。
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經常會發現,主角在受到重大打擊之後通常就失憶了,被傷害的那段記憶或者傷害她的那個人就不記得了。例如東宮裡的女主小楓,被男主顧小五滅了全族之後接受不了這個打擊,於是就跳了忘川然後失憶了,但是後面還是記起來了,差不多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反響形成
反向形成是指表現出令人不安的衝動的相反行為。個人壓抑那些感到威脅的衝動,同時以社會所接受的行為去替代他們。
例如有些人特別不喜歡自己的上司,但是迫於是自己的上司沒辦法,在表面上還是需要去維護關係,笑臉相迎。
投射
投射是指將引發焦慮的事情轉嫁到他人的身上。有些人經常有喜歡自我吹噓,過分熱情的行為表現,但是這樣的行為表現是對不善與人交往或者自卑的想法的一些投射。
合理化
指的是通過對引發焦慮的行為重新進行解釋,而使其顯得更加合理,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
例如我們去逛街,在實體店看到了一樣東西很喜歡,然後就花錢買下了。但是後來發現別人也和你買了一樣的東西,並且價格只有你的一半,這個時候你可能就會有些不開心,憤怒的情緒了,有些焦慮。然後合理化的防禦機制就會起作用,你就會想我在店裡買的東西肯定比網上的質量更好,用料肯定不一樣,能用的更久。通過這樣的想法來緩解自己的情緒。
退行
退行是指遭受到挫折之後退回到早期的生命階段,意思就是一個人在遭遇挫折無法應付的時候,就會讓自己退回到兒童狀態,這樣的狀態就可以逃避困難,不去應對。這種情況比較常發生在成人身上。
轉移
轉移是將對某個對象的情感轉移到另外一個對象的身上。例如這次疫情,有很多家庭失去了親人,而且他們會把這種情感轉移到社會工作中,會擔當志願者,去幫助更多的人,這也是一種轉移。
以上就是個人經常會啟用的防禦機制,防禦機制對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它可以起到短期心理緩解的作用。但是,弗洛伊德認為多數防禦機制是對潛意識內容的否認和歪曲,如果經常長期習慣性的使用,就容易造成自我的喪失,引發心理疾病。
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自我覺察一下,是否有啟動了這些防禦機制呢?
我是廂廂,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帶你以不同的角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