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留言問團長:你最近「社區」有點過不去哇?
錯了!是一直過不去。團長就喜歡那些大隱隱於市、那些卡卡角角藏到的小店店。這些沉澱了10多年的老店,才是正兒八經的好味道!
今天吶,繼續帶你們探尋蒼蠅館子哦~
聽說這周要升溫到27°!!難怪大家都說成都沒有春天,說不定下周就過度到夏天了(微笑),這種頭頂太陽、卻又涼風習習的天氣,要珍惜啊。
每年到了這種天氣,團長最喜歡的就是要一份紅油拌雞,熬一碗五穀雜糧稀飯,嗯,這種搭配,我可以連吃三碗……
你們想不想感受一盤?
嗯,我把我的「拌雞地」曬出來了!
酸蘿蔔+拌雞最下飯
典型的街邊蒼蠅館子,堂子不大,看起簡陋,但還算收拾得乾淨。是團長一個常「混跡」建設路的小姐姐強烈推薦的。
環境真的不要多要求了,就是一般的小館子,桌子也只有5、6張,往裡走有個壩子,一個超大的鐵鍋裡燉全是血旺。
店裡主要賣各種口味的涼拌雞跟血旺,都是招牌。老闆娘說用的雞都是資格的瓦屋山土雞。
紅油拌雞跟藤椒拌雞最好評,紅油很香,辣而不躁,口味有點偏甜。
雞肉都是按斤稱,現切現拌,拌雞可以選擇純雞肉還是雞雜。要雞雜的話會配雞腸和雞脖在裡頭一起拌,有雞腸的口感會豐富很多,脆脆的,吃著上口。
老闆是直接在吃飯的堂子頭拌菜,每每等的間隙,聞到熟油的香味兒,簡直要吞口水……那股子又香又濃的味兒,光聞聞都霸道!
現切的新鮮雙椒,跟藤椒雞裡的椒油十分夠味兒,口感的話要比紅油拌雞清爽一些。
吃過的都可以確定,確實是土雞的口感,雞皮脆脆的有彈力,雞肉很緊實脂肪少,很有嚼頭。
吃過這家的都曉得這家的雞一定要配起上它家的泡菜吃,才更巴適,那種感覺就跟渣渣面裡要加蘿蔔泡菜一個道理。
蘿蔔酸脆,口感清爽,很是下飯哦,酸、甜、麻、辣、香, 吃了一道想二道!
除了拌雞,還有一些家常川菜,血旺超嫩,一定要嘗試哈!人均也才二三十的樣子,是我的首要推薦哈。
地址:建設西街5號3號
買雞送的雞湯是意外之喜
對於這種敬業到過年都正常營業的店,團長只有好評!
草市街這邊的好幾家店都屬於要排隊買的,而且關門還關的早!
這家也是老店了,在廖排骨旁邊。店裡打理得非常乾淨,透過櫥窗看見店裡所有器具都很整潔!
雞都是現煮出來的,去的早的話還能看到撈出的雞冒著熱氣兒,雞腳、雞雜這些,數量都不多,賣完了事。
招牌寫得十分清楚,雞都是正宗的跑山雞,稍貴,還有一種黃油雞,價格便宜些。
對它家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老闆每拌好調料,就會捻根筍子,裹滿調料遞給你試味兒,味道不滿意的話他再調整,這種服務可以說讓人相當滿意了。
主打青椒雞,買雞還經常送一袋雞湯帶絲,足足有兩斤多,簡直是意外之喜了,雞湯湯味鮮濃,拿回家煮菜、下面,安逸得很。
青椒拌雞的味道hin不錯,不是純粹的紅油味兒,味道不算辣,辣椒油也不像有些涼拌菜那麼膩,屬於清爽的那種。
吃完以後調料千萬不要扔,自己買點藕、土豆……各種素菜,煮熟以後拌進湯裡,還可以吃一頓。
牆上貼著偌大幾個字:「不怕沒味道,就怕你要的味還沒到」,味道是真的沒得說。
地址:正通順街127號
紅油配脆香花生米
是對拌雞的最大尊重
這家就在團長辦公室樓下,所以經常yo起同事去吃,其實是家賣抄手的店,但涼拌菜是每盤的必點,天全椒麻雞更是涼拌菜中的重磅。
小份20元一份,大份40元一份,還可以按斤稱重打包回家,是80元一斤。
雞肉是來自雅安的土雞,肉質細膩、皮脆,全部剔骨切成薄片,容易入味。
拌雞一上桌,兩大勺紅油配上脆香的酥花生米,真的很有賣相,一口雞肉兩顆花生米,真的是絕搭了!
拌雞的椒麻味兒略重,但整體味道偏甜一些。
吃完雞,要把剩在盤子裡的花生顆顆全都用筷子一個個夾來吃完,剩下的紅油都想打包回家下面,巴巴適適的嘛!
感覺,也只有這樣,一碗涼拌雞的價值才算完美利用到。
對咯,還推薦拌黑筍哈,可以喊老闆把筍子直接加拌雞裡一起,吃起hin安逸!
按團長自己的經驗,一個小份酸辣抄手,一個小份拌雞加黑筍是標配。
地址:書院西街38號
連霍建華都點名
要吃的拌雞
雖然是個麵店,但是雞湯和涼拌雞一樣,都是一絕。用老闆兒的話來說就是:不是每隻雞,都有資格涼拌。
除了面,很多人都是為了它家的拌菜而來。這道桌桌必點的拌雞,聽說連霍建華來成都都點名要吃!
份量十分紮實,熟油辣椒決定了味道之巴適,雞肉緊實有嚼勁。
拌雞全是選用一年以上土雞,皮子脆彈。最最點睛之筆就是紅油,貌似還是老闆專門找老師傅學的哦。
拌菜的料必須給重,不然出來清湯寡水,一點兒食慾都沒有!這點,它家做的hin榜樣!
一碗上桌,三分之二都是料,幾大勺紅油和香料幾乎把雞塊全部淹沒,立志讓每一坨肉都能夠完美「沐浴」在紅油中。
地址:十一街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