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筆者偶爾會想一個問題,就是假如畫畫,而我們所畫的畫的內容是:畫我們自己在畫這幅畫,我們能怎麼畫?
(注意:如果要begin=end,理論上是可以做得到的,但是需要無限的畫面,但意味著我們所畫的畫的內容是:畫我們自己在畫這幅畫是實際上做不到的,因為你不可能做到無限。
正如佛家有一個道理是,我們的現在只是無數的輪迴中的其中一幕,而我們是不知道哪裡是開始,哪裡又是終點。)
筆者曾經試圖淡忘這個問題,因為它是無解的,也感覺不到什麼實用性。後來隨著閱歷的豐富,才發現這個問題是很深刻和殘酷的。
☆當一份工作做久了,人生也開始迷茫了
對話者A :
我昨天和同事談起了工作的事情來,我說自己老是處理那些瑣雜的事情,連打一個螺絲都要一個月時間去搞。我也向同事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同事就說我,「那怎麼還不離開,浪費青春!」我說自己沒有技術在身,出去了,很難有耐心從事技術行業,而且很多企業都很難容納沒有經驗的求職者,最終也是飄蕩來去罷了,不如還是繼續呆著,雖然積累不了技術,至少能存點錢,而且現在對組織多少有點感情。
對話者B :
企業很喜歡對員工進行洗腦,說個人就是集體中的一員。但是他忽略了一個問題,老闆的車可不是員工的,老闆的公司也不是員工的,也就是即使你是很能幹的人,說不定老闆有一天心情不好了,你就得走!
所以集體和個人的發展總是需要分開去想的。這個公司是老闆的,工作比較順利,你高興了,老闆高興了,可這兩者高興是不同的。
你能不能在這家企業做一輩子?當然不能,不現實。在中國,絕大多數企業是短命的。那意味著你必須要有走的一天,到那一天你有什麼優勢?這已經是可預見的未來了,那如今要不要扭轉這可預見的未來就在你的決定。
你現在這個經驗,比如你做線長,幾年過後,你還是一名線長,也就是你現在的能力和資源已經到了飽和了!
也就是假如你現在跳槽了,幹其他事情去了,你的能力和資源才有機會提升。
任何一個職業,都會有發展到了極限的時候,只是時間不同而已。
對話者A:
工作重要的是快樂還是金錢?你覺得呢?
對話者B:
維繫快樂最重要!短暫的激情快樂,很容易。但是要看你想不想維繫它,如果要維繫快樂,有可能你先要不快樂。
談事業很遠,談變數會近些,可以以一個變數換來未來的清晰,視乎你有無強烈感受到未來的狀態而去下定決心。
有些人一工作,就十年了,幾十年了,到最後又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不知道是要往哪邊走,人生開始迷茫……
☆家庭關係上的死局
對話者C:
我們家老爸出軌,兄弟不阻止,奶奶還支持,想趕我們幾母女出門……
對話者B:
那你爸現在有改變不?
對話者C:
他不在家裡住,也就是已經和另外一個女人了,而且有好多個的。但是我爸又不是有錢。現在沒有離婚,因為我們三個要讀書,我們三個是老媽的命根。他外面還有一個孩子,可是跟那孩子他媽玩得不開心,又找了一個,就是又生了一個。
家裡本來就不是特別好,他又這樣,我們就更抬不起頭。
現在他就後悔了,那孩子第一,不聰明,第二,素質很低。但是後悔也沒用,就像是我家一個定時炸彈,以後肯定麻煩。
對話者B:
恨他嗎?那你以後怎麼對他?
對話者C:
嗯,即使再恨,要是他老了,需要人照顧的話我還是會心軟的。說實話,在我家變成這樣前,我們家挺幸福的。
對話者B :
親人的事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矛盾,又解不了。只能說是一種天意——每個人一生下來就有自己的命運。
我有一位朋友,當年父母集體下崗,他爸爸為了得到單位房,所以離婚了,後來又娶了另外的一個,還生了孩子。每當他們相遇或聚在一起,他的心情就非常複雜。
當然這些問題肯定有解法,但是又有問題來了,絕大多數人都存在各種各樣的阻力,還有時間問題!所以到最後,原來的問題多數都是懸著,任由發酵。
☆不死怨結
勸君莫結怨,
怨深難解結,
一朝結成仇,
千日解不徹,
我見結怨人,
盡被怨磨折。
筆者很自然地聯想起一部電影,叫做《咒怨》,也叫做《不死咒怨》。所謂「咒怨」指的是含怨而死的人所下的詛咒,人因為枉死後由內心的憤怒產生的一股強烈怨氣,會在死者身前居住的地方經久不散,形成一種邪惡的帶有詛咒的黑暗力量,在死者生前的居所積聚沖天怨氣,凡觸碰者必死,並產生新「咒怨」,將恐怖死亡不斷蔓延,而「咒怨」就永遠死守兇宅,詛咒每一個來客。
出生在農村的筆者,回家一趟經常會母親說起一些附近的趣聞,比如在2012年的農曆二十八,這本是家人團聚之日,可是一位老父親快要死了,他的三個女兒和三個兒子都不願意看望他,最終經旁人勸說,大家都差不多到齊了,但是老父親最希望見到的大兒子卻沒有到來,來了是他的老婆。那天老父親終於離開人世,不過死後嘴巴張開,眼睛睜大,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死不瞑目」。民間說,一個人離開若嘴巴張開,即是代表這人生前吃不安樂,這時候需要用銅錢放在逝者嘴裡即可,而眼睛睜開即代表此人生前有期盼之念,這時候可以用手抹合,但是如果怎麼抹也抹不合,那意味著逝者的這種念很執著。嚴重的有可能成為一種怨念,糾纏在人間。而這位老父親就是怎麼抹也抹不合,即便請了道士……
如果我們抽象來去想,我們可以使用一個有箭頭的線去思考(注意聯想陰陽流轉一章),再具體化,那麼我們的怨恨,情仇,貪慾,性慾,包括我們的理想,追求都屬於這個範疇。也就是它們會給我們帶來一種結(凝聚點,交集點)。結本無好壞之分,只是結要解的話有難易之分。是結即是局,而且難的是不解,不滅。
不解不滅局是什麼呢?就像傳銷模式一樣,你要跳出這個局,就需要拉很多的人進來,最後你跳出來了,局還在;傳說中找替死鬼,要掙脫那個局,必須找人死去替代你,你跳出來了,但是局還在……不解,不滅!
如果你手裡有點閒錢,你會幹什麼?——房地產。一方面,老百姓痛罵房價高得離譜,另一方面,卻又有非常多的人在投資上首選房地產。因為,房價一直在漲,而且在他們看來今後還會漲,一定會漲,所以老百姓就想了,與其把錢放在在銀行裡「貶值」,還不如拿出來投資房地產保值升值。而這樣,勢必反過來對高房價推波助瀾,繼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的不解局。
這意味著,有相當一部分人剛剛還清了房貸,擺脫了房奴,手裡剛剛有了點閒錢,就極可能再次出發,再次擠進「房奴」大軍的行列,進行買房購房和房產增值的「二次革命」。
而當著房奴,房貸月月來,月月讓你不舒服。不當房奴,有些人怕永遠買不起房,有些人老是擔心,覺得手裡的那點小錢遠不如換成個房子更保值增值,心裡總不踏實。當與不當房奴,都累。
能輕易解此局的人總是一群特殊的集團!
☆守恆不滅
哲學中有這麼一個理念,叫做「物質是不會消失的,它只是將存在的一種形式轉變成另一種形式。」
這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守恆定律。可是我們很多人都局限於我們肉眼所見的。比如一個人去世了,要火化,那麼你可以知道人的肉體轉化為骨灰和一些熱量,可是筆者要是問你,死者的思想呢?
有讀者就說了,「思想是物質嗎?」,那筆者再作個類比問你,「磁場是物質嗎?」,現在任何的科學家沒有辦法直接證明磁場的存在,因為它本身是無形的。通常我們理解不到的,是因為我們僅僅局限於所見,也就是局限於維度,認為物質僅僅就是指可見的三維物體。
所以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理論對這個守恆定律注釋得非常有局限性。因為他們沒有辦法把維度拓展開來,所以很多專家都避談文化,避談一些古怪奇異的事件,避談靈活多變的人的思想。
比方說如下圖人生十二分布圖:
如果有一局出現,就是你的父母影響到了你的兩性(婚姻)再影響到你的錢財收入,繼而影響到你的事業發展,而事業發展又是影響到你的父母。父母的情況又影響到自我,而自我又會影響到什麼呢?筆者不再衍生。這個局相信各位很容易找到例子,上面的例子再補充一些細節就可以完全代入進去。
所謂守恆不滅,在圖中,代表父母這一方的能量一旦有變化,就會轉為為一種能量注入其他宮位。如在「家庭關係上的死局」中,如果這個人的人生(命運能量)十二分布有這個局,如果我們不考慮錢財和事業有太大的變化的話,那麼這個人生活的變化,要麼他父母這一輩去世了,要麼她要嫁人了。我們有很多朋友都有這麼一些感覺,覺得自己娶了老婆之後運氣好起來了,或者運氣一直很黴。
可是不要忘了,我們剛才說的是一個簡單的能量流動關係,如果考慮能量的流動是多向的(完全的流動關係是begin=end,但是需要無限的連結關係,我們是畫不出來的),如:
這時候你怎麼解?!
有讀者說,「你會不會把問題太複雜化呢,我活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考慮這麼複雜的問題,但是依然活得很好呀!」
沒錯,那是因為你很幸運。如果當你遇上「當一份工作做久了,人生也開始迷茫了」類似的問題的時候,你們會不得不想這些問題,從哪一個方面突破困局,在哪個時間行動?——這是生活的現實和殘酷!
我們經常會碰上一些不滅局,如惡性循環:有女士一生氣就想買東西,一買東西就得花錢,一花錢錢就少,錢一少又生氣,如此往返不斷,「生生不息」。
小時候,老師常常讓我們寫命題作文,而我們很多人總是焦頭爛額寫不出來。於是乎,我們會盼望著長大,以為長大了就可以不寫命題作文了,就可以隨心所欲不受束縛了。可是當我們長大之後,我們會發現——原來成長是被框在一個更大的命題當中!最終還是落在命題這個局中……
要完整深入這個能量體系,需要很多的基礎知識,我們將在太極博弈原理第三部中論述。而此文旨在告訴各位:
(1)在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最好在你們的邏輯能力上考慮完整的系統(如人生十二分布),同時考慮維度問題,特別是時間維度!(建議聯繫影響排序性與一念化三千)
(2)如果你實在不能撼動你專注的問題,請嘗試專注其他方面,因為我們曲線可以救「國」。(建議聯繫太極歸宗一章,如可以採用通關的方法化解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