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倍工資挖角怒懟星巴克 瑞幸咖啡究竟是什麼來頭?

2021-01-21 中國搜索

「今天星期X,請你喝杯免費大師咖啡……」

近期,劉女士的朋友圈被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的分享連結刷了屏。

「點進去輸入手機號可以免費領取一杯咖啡,但是需要下載APP才能使用。我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成為瑞幸咖啡的用戶的。」劉女士告訴中新經緯。

△劉女士朋友圈裡luckin coffee的分享連結

2018年伊始,這款由湯唯、張震代言的咖啡品牌,以近乎病毒式的營銷方式迅速攻佔朋友圈以及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的寫字樓。一時間,「小藍杯」爆紅於都市白領間。

日前,更有媒體曝出,號稱要「幹掉」星巴克的瑞幸咖啡,已從星巴克北京市場挖走了大概1/7的員工,並給其中部分重要崗位開出了3倍薪水。

今日,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發布一則公開信,向星巴克正面宣戰。瑞幸咖啡在聲明中指出,星巴克在與物業籤訂的合同中存在排他性條款,並且要求供應商「二選一」。

瑞幸咖啡公開信

瑞幸咖啡究竟是什麼來頭?

攜10億資金入場,要「幹掉」星巴克?

公開資料顯示,瑞幸咖啡由原神州優車集團COO錢治亞創建,2018年1月1日,陸續在北京、上海等13個城市試營業。

今年2月份,錢治亞曾在一個小型媒體會上宣布了自己的咖啡店計劃——於2018年5月之前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開設500家門店。錢治亞透露,她為大肆擴張準備好了10億元的資金。

5月8日,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了首場發布會,宣布正式營業的同時,也公開了試營業期內的部分經營數據:累計完成訂單約300萬單、銷售咖啡約500萬杯,服務用戶超過130萬,完成門店布局525家。

值得一提的是,瑞幸咖啡自入場以來便被外界貼上了要「幹掉」星巴克的標籤,而錢治亞在發布會上也坦言,「超越星巴克,確實是我們這個團隊創業的目標。人總是要有理想的,萬一實現了呢?」

據了解,瑞幸咖啡定位為「新零售專業咖啡運營商」,不僅在價格上低於星巴克,更是放出了「外賣咖啡」的殺手鐧。而這也正應了錢治亞對中國咖啡市場的痛點分析:價格高與購買不便。

「瑞幸咖啡的這種模式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精準的。第一,從門店的位置選擇來說,它並不在最主流的商圈,而是在補充型商圈。第二,從價格方面來說,瑞幸咖啡的價格定位剛好卡在星巴克跟麥當勞之間,這一塊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如是說。

中新經緯走訪發現,瑞幸咖啡的菜單與星巴克相似,除了美式和各種冷熱咖啡,也包括一些輕食、沙拉等。而在價位方面,瑞幸咖啡設置21元、24元、27元三檔價位,明顯低於星巴克30-40元的價位,同時也避開了麥當勞、肯德基20元以下的價位。此外,瑞幸咖啡所有門店均支持移動端點單和外送業務,以門店為織網覆蓋周邊1.5—2公裡區域,並承諾30分鐘內送達。

「隨著西式生活的不斷滲透,咖啡已經成為新生代生活元素中的一部分。因此,從人口紅利以及行業發展活力來說,瑞幸咖啡的這種模式是有一定發展空間的。」朱丹蓬表示。

那麼問題來了,定位「新零售」的瑞幸咖啡會超越星巴克嗎?

「如果從咖啡文化以及隱形價值來說,它是超越不了的。但是,如果從受眾方面來說的話,隨著咖啡消費人群的不斷擴張,它可能會取得比較好的業績回報。不過,綜合產業端和消費端,瑞幸咖啡全面超越星巴克的可能性不大。」朱丹蓬向中新經緯分析。

著名戰略定位專家徐雄俊也認為,瑞幸咖啡超越星巴克的難度非常大,「對於國內消費者而言,喝咖啡的首選仍然是星巴克,這種消費認知是很難改變的。」

以券誘客,瘋狂營銷能持續多久?

事實上,讓瑞幸咖啡火起來的,除了「幹掉」星巴克的口號外,還有它近乎病毒性的營銷方式。

近期,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這樣一條分享連結刷了屏——「今天星期X,送你一杯大師咖啡……」,其中就包括劉女士和吳先生。

據了解,消費者點開上述連結後,只需輸入手機號,便可免費領取一張體驗券,消費者憑此體驗券可兌換一杯價值24元的大師咖啡,但前提是必須下載瑞幸咖啡APP。此外,當消費者產生消費(包括體驗券消費)後,該連結的分享者可再獲贈一張體驗券。

「簡直太瘋狂了,我已經喝了十多杯免費咖啡了。」劉女士告訴中新經緯。

不僅如此,瑞幸咖啡還在試營業期間推出了飲品「買2贈1」、「買5贈5」等優惠活動,至今仍在繼續。

據界面新聞報導,錢治亞在回答媒體問題時多次強調,前期投入是為了教育市場,並不在乎盈利,她做好了較長時期虧損的準備。

我們不得不承認,瑞幸咖啡靠著這種「燒錢」的模式收穫了不少用戶,但業內普遍關心的是,這些用戶的粘度有多大?當優惠停止時他們是否還會繼續消費?

「瑞幸咖啡的整體口感還行,雖不及星巴克,但它有外賣業務,購買起來比較方便。就算以後優惠力度小了,或者是沒有優惠了,我應該也會繼續喝吧,畢竟市場上既能外賣又能保持口感的咖啡品牌太少了,而我本身又有喝咖啡的習慣。」劉女士說。

和劉女士不同,吳先生對瑞幸咖啡的消費純屬看中了它比較便宜,「瑞幸咖啡的口感與星巴克相比肯定是差一些,但是我買了券,可以享受半價,所以性價比相對會高一些。」

此外,吳先生告訴中新經緯,相比咖啡,他更喜歡喝茶,「我喝咖啡就是湊熱鬧。」

事實上,中新經緯走訪發現,抱著「湊熱鬧」的心態來喝咖啡的消費者並不在少數。於是,一位業內人士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中國消費者們真的需要一杯咖啡嗎?

「根據瑞幸咖啡提供的數據,中國大陸每年人均咖啡飲用量僅 5-6 杯。這個數字可能不到一個咖啡重度用戶一周的飲用量,但是這恰恰說明了,有更多的人其實從未真正地養成日常喝咖啡的習慣。中國白領們需要的究竟是一杯咖啡,還是一杯星巴克?這可能是擺在所有咖啡從業者面前最大的問題。」該業內人士指出。

因此,在朱丹蓬看來,瑞幸咖啡目前面臨的最關鍵問題就是要在短時間內建立起自身的企業文化以及品牌文化,這樣才能根植於消費者心智,「瑞幸咖啡在急速擴張的同時,還要確保產品品質,做好營運模式的升級與創新,給用戶帶來較好的體驗感。」

徐雄俊也認為,單純依賴低價、各種優惠活動來獲得市場,是不具有可持續性的,「『價格戰』長期來看這是一個自殺行為。」

已挖走星巴克北京市場1/7的員工?

據《北京商報》報導,有接近瑞幸咖啡的人士透露,該公司從去年12月開始從對手品牌星巴克挖人,主要招募對象為中高層管理人員,且瑞幸咖啡給出的部分崗位工資超出星巴克同崗位3倍以上。

根據上述人士以及部分星巴克員工的不完全統計,星巴克北京市場約有1/7的員工已被挖走,其中,部分重要門店的高端手衝咖啡崗位員工甚至被挖走了接近1/4。此外,也有一些星巴克員工屬於主動跳槽,曾就職於星巴克的工作人員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主要是由於瑞幸咖啡開出的薪水較高才最終選擇跳槽。

△瑞幸咖啡門店布置圖。來源:瑞幸咖啡官網

此消息曝出後,中新經緯分別向瑞幸咖啡及星巴克進行求證。然而,截至發稿前,中新經緯並未得到瑞幸咖啡的相關回復。

「這個消息嚴重失實。」星巴克中國公關負責人高笑楠向中新經緯回應「高薪挖角」傳聞時如是說。同時,高笑楠提到,夥伴文化和人文精神是星巴克體驗的核心和靈魂,「是不會被輕易複製的。」

至於星巴克在面對瑞幸咖啡的「挑釁」時,是否會上線外賣業務進行反擊?高笑楠稱暫不清楚,「我們5月16日將召開投資者大會,可能會宣布一些未來的發展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星巴克中國區CEO王靜瑛日前曾向媒體透露,星巴克將「推外賣服務」。

來源:中新經緯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任命郭謹一為代理CEO,曾「怒懟」星巴克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郭謹一是瑞幸咖啡的聯合創始人,曾是神州董事長陸正耀的助理,他還曾在深夜「怒懟」星巴克「法庭見」。同樣來自陸正耀神州系在瑞幸咖啡公告發出的同時,網上還流傳著一封內部信。內部信顯示,目前,事件調查仍在進行中,公司將繼續全力配合相關調查。
  • 瑞幸教會咖啡行業的事
    但今天中國人餐飲消費的 20% 花在外賣上,咖啡也變得更加普及。只需要補充咖啡因的消費者,並不需要走進第三空間。瑞幸九成門店是小面積快取店。知情人士稱,瑞幸小店模式在理想情況下,坪效是星巴克大店模式的 20 倍——但這和補貼力度相關。且由於價格不同,利潤率等指標無法相比。加速擴張的對手裡,開小店的極致是成立於 2015 年的本土咖啡連鎖品牌 manner。
  • CEO錢治亞出局 瑞幸咖啡仍難唱定風波
    >今年1月,在瑞幸咖啡戰略發布會上,錢治亞還在向資本市場講述最新的故事——「瑞幸咖啡2019年的目標是全面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北京新世紀跨國公司研究所副所長、全國企業合規委員會專家丁繼華5月13日對時代財經表示,瑞幸董事會調整高級管理層是一個比較積極的行為,但是僅僅停職CEO和COO遠不能結束瑞幸風波,瑞幸的董事會逃不掉對企業的監管責任。「只有完全對瑞幸的管理層和董事會界定清楚責任,才能向外界釋放出一個積極信號,中國企業存在造假行為只是個例,中概股是中概股,瑞幸是瑞幸。」
  • 臨陣「救火」的郭謹一代理瑞幸CEO:懟過星巴克,現也是造假被告一員
    那麼,臨時上場的郭謹一究竟何須人也,他真的能帶領臨危受命的管理層,將瑞幸拉出泥潭嗎?與瑞幸創始人是舊相識郭瑾一,系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專業博士,此次任命前,為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
  • 瑞幸咖啡退市 瑞幸商標和星巴克比一下看看差距在哪裡?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最終將塵埃落定,瑞幸咖啡在6月27日發布了聲明:瑞幸咖啡將在6月29日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停牌,並進行退市備案。儘管瑞幸咖啡在爆出財務造假醜聞之後,股價漲漲跌跌也有所反覆,一則瑞幸咖啡停牌聲明令事件最終走向了退市的命運。
  • 2019咖啡零售大洗牌,連咖啡關店、瑞幸咖啡上市,星巴克轉型
    要知道星巴克在中國20年也不過開了3000多家門店,瑞幸咖啡相當於用一年的時間走了星巴克17年的道路,瘋狂開店、擴張、補貼,一路高歌猛進,並且傳出即將赴美上市,同樣是咖啡行業,同樣走補貼開店道路,為什麼瑞幸咖啡和連咖啡有著截然不同的現狀?
  • 郭謹一接掌瑞幸咖啡7個月後遭高管「逼宮」,大鉦資本尚未表態
    聯名信認為,郭謹一治下的公司戰略和發展模式沒有革新,正在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目前的業務都是在消耗瑞幸咖啡過去多年的積累,如果不及時改變,積累會消耗殆盡。隨後郭謹一發瑞幸咖啡內部信回應,除了指出聯名信為1月3日由陸正耀、錢治亞等組織並主持起草和一些不明真相的員工被裹挾籤字,還第一時間提請董事會成立調查組,對聯名信所述事件和郭謹一本人進行調查,還原事實真相。
  • 憑「接頭暗號」取咖啡?星巴克開了首家「啡快」概念店,離瑞幸自提...
    據說最近去星巴克是這種姿勢:顧客:你好,我要取咖啡,一杯香草拿鐵。店員:你好,你是我想靜靜/拔刀相助/別人家的孩子...嗎?顧客(默默地拿出手機看一眼):對的,是我。據36氪記者的觀察,這家店離瑞幸自提店不過20米,不少業內人士甚至調侃,星巴克和瑞幸咖啡的線上火拼正面開始了嗎?圖片來源:星巴克官方在杭州,打開星巴克APP,「啡快」和「專星送」列於首頁C位,覆蓋杭州絕大部分星巴克門店。
  • 馬雲的星巴克圖標被瑞幸「截胡」:「指鹿為馬」的殺傷力
    昨天,星巴克和阿里合作的事在媒體圈刷屏了。星巴克終於開通了咖啡外賣服務,這對於很多城市的白領來說, 是一個好消息。據說,星巴克為了這次的合作,籌備了很久。就在這個馬雲版的星巴克新logo迅速在朋友圈刷屏的同時,另一張圖片也迅速出現,這就是高手在民間的那張「指鹿為馬」。因為正好瑞幸的logo是一頭鹿,而星巴克的logo換成了馬雲爸爸,所以,「指鹿為馬」的意思是:星巴克被瑞幸逼得很委屈,請來了馬雲爸爸支援。
  • 瑞幸教會咖啡行業的事:開最小門店賺最多的錢
    但今天中國人餐飲消費的 20% 花在外賣上,咖啡也變得更加普及。只需要補充咖啡因的消費者,並不需要走進第三空間。瑞幸九成門店是小面積快取店。知情人士稱,瑞幸小店模式在理想情況下,坪效是星巴克大店模式的 20 倍——但這和補貼力度相關。且由於價格不同,利潤率等指標無法相比。加速擴張的對手裡,開小店的極致是成立於 2015 年的本土咖啡連鎖品牌 manner。
  • 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咖啡連鎖品牌 瑞幸咖啡宣布進軍無人零售
    1月8日,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戰略發布會公布,其直營門店數達到4507家,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累計交易客戶數超過4000萬。按照2019年初瑞幸定下的目標,在門店、杯量方面都超越星巴克。同時,瑞幸咖啡發布智能無人零售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luckin coffee EXPRESS)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luckin pop),進一步密布網點、貼近客戶。
  • 星巴克、COSTA、瑞幸等7種品牌咖啡今天正面PK!但是誰都想不到...
    工作人員購買咖啡的價格分別是:KFC 19元/杯、瑞幸 27元/杯、星巴克32元/杯、可莎蜜兒18元/杯、COSTA 35元/杯、全家(湃客)14元/杯、麥當勞19元/杯。「盲喝」消費者誰來喝咖啡,給這些品牌打分呢?前期,市消保委在官方公眾號進行了測試人員招募,邀請廣大市民自主報名。經過前期報名,挑選了9位消費者參與測試。
  • 星巴克 VS 瑞幸!一場線上運營攻防戰
    現在咖啡市場競爭激烈,雖然都是線下門店,但戰場卻已經達到了線上。在這樣一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咖啡的消費人群基本是以白領為主的年輕人,都是手機重度用戶,所以線上運營對於咖啡行業來說同樣非常的重要。 星巴克、瑞幸作為咖啡零售行業的兩大巨頭,極具行業代表性。
  • 奶茶外賣訂單量三天漲8倍!奈雪、星巴克、瑞幸、小鹿茶……一個都...
    根據支付寶回暖指數顯示,截至3月26日,支付寶平臺上,武漢的奶茶外賣訂單量,三天已增長近8倍。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周,楚河漢街、江漢路、漢正街等小店街區在網商銀行的貸款筆數上升到全國第4,貸款總金額為全國第3。這說明武漢小店正在為復工復產備戰。
  • 從瑞幸咖啡的「營銷騙局」,詳解價格錨定的多種應用
    本文以瑞幸咖啡為案例,分析了價格錨定的原理與應用,並列舉了其他案例做了進一步解釋與分析。為什麼在星巴克穩穩佔領中國咖啡市場的情況下,瑞幸咖啡可以成功突破星巴克的包圍,「殺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一、瑞幸咖啡的「營銷騙局」從「出道」至今,瑞幸咖啡一直花大量的資金在廣告和補貼上面。
  • Tims咖啡:騰訊撐腰,取代瑞幸?
    在加拿大,Tims是市佔率高於星巴克的國民級咖啡品牌,以平價咖啡與甜甜圈聞名,其品牌Logo就是一枚紅色的楓葉,具有強烈加拿大特色。根據統計數據平臺statista的數據,2018年,Tims在加拿大的銷售額是星巴克的4.93倍。
  • 從瑞幸到農夫山泉,巨頭接連跨界咖啡市場,快消咖啡品牌何去何從?
    瑞幸的出現,不單單是多了一個「中國版星巴克」的連鎖品牌,它或將改變整個咖啡市場的消費格局。 瑞幸入局 開啟中國咖啡消費市場新格局 我們先來看幾組瑞幸入局後的數據: (1) 市場規模 數據顯示,自瑞幸2018年飛速布局現磨咖啡市場以來
  • 收購寶沃斷送瑞幸:美式咖啡是如何變成毒咖啡的?
    2020年1月31日,渾水研究(Muddy Waters Research)發布了一份長達89頁的第三方做空報告,指出瑞幸上市後從2019年第三季度起捏造財務和運營數據,並質疑瑞幸商業模式。2月3日開盤前,瑞幸咖啡公開回應,逐條否認渾水報告的所有指控並稱「匿名報告有意誤導和虛假指控」。
  • 實探瑞幸咖啡廈門總部:已不讓記者進入 員工稱工資照常發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今日(4月27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瑞幸咖啡廈門總部——廈門市思明區展鴻路81號特房波特曼財富中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採訪與一個月前的遭遇不同,特房波特曼財富中心大堂管理人員已經不允許記者前往瑞幸咖啡所在的辦公樓層,其向記者表示,需要瑞幸咖啡的工作人員下來接,才可以上去。對於記者詢問不久前還可以去瑞幸咖啡所在的辦公樓層,為何現在不可以,物業人員稱,是瑞幸咖啡向他們提出的要求。
  • 從瑞幸咖啡看資本圈錢收割的幾個套路
    現在就讓我們簡要的來回顧下瑞幸咖啡這些時候究竟發生了些什麼事情。但當時瑞幸依舊嘴硬,試圖自證「清白」,瑞幸的廣大粉絲也「堅定」站在了瑞幸一邊。那為什麼僅僅過了兩個月,瑞幸就要自爆自己作假呢?因為這兩個月裡,發生了三件事。一是集體訴訟:因為股價下跌,投資者蒙受損失,一些律師事務所開始啟動針對瑞幸的集體訴訟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