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日常食物中的反式脂肪

2021-03-04 營養界

說到反式脂肪,大家對它的公認印象都是——不健康!而且經常與老年痴呆、致癌、不孕症等恐怖的健康問題一起出現。的確,反式脂肪確實可以說是「健康殺手」。但是,你知道怎麼識別反式脂肪嘛?又應該怎麼避免呢?

大家的普遍觀念裡,「天然」的總比「人工」的好;「植物」的總比「動物」的好;「不飽和脂肪」總比「飽和脂肪」好……其實,這些判斷方法很多時候並不正確。

在上個世紀的早期,由於人們很早就認識到「飽和脂肪」對於健康的危害,出臺法令要求所有市售食品,除了標明脂肪含量外,還必須標明飽和脂肪的含量。到了 1903 年,一位德國化學家 William Norman 發明了植物油的氫化處理方法,並且獲得了專利;人們發現,這種氫化植物油,不僅成本低廉、性質穩定、易於長期保存,用來煎炸食物更可以增加其酥脆的口感,最重要的是,氫化植物油屬於不飽和脂肪!

加上那時候,媒體過度宣傳飽和脂肪的壞處,導致氫化植物油一度被認為是飽和脂肪的「健康取代品」;很多餐廳,尤其是快餐店,紛紛把動物油換成氫化植物油,並大力宣傳其健康好處……氫化後,脂肪酸的化學結構會發現改變,這種脂肪被稱為「反式脂肪」。

可惜,好景不長。很快,科學家就發現,反式脂肪,其實比起飽和脂肪,對人體影響更大。除了比飽和脂肪更嚴重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基於每日飲食中攝入的脂肪與碳水比例,每多攝取 2% 的氫化植物油,冠心病的風險便增加大約 2 倍;而多攝取 15% 的飽和脂肪,才能達到類似效果)(1) ,氫化植物油還會誘發老年痴呆、不孕症、以及某些心理疾病 (2,3) 等等。2013 年,美國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確定了:食品中的反式脂肪被認為「不安全」;2015 年,FDA 下令禁止食品添加人造反式脂肪,並希望在 3 年內,完全消除市場上的反式脂肪產品。

可以說,反式脂肪是個危害非常大的「健康殺手」。

說了這麼多,可能很多朋友會對各種概念比較迷糊。用一張簡略圖說明一下各種脂肪的概念吧:

飽和脂肪一定不好,但不飽和脂肪不一定好哦(至於為什麼飽和脂肪沒有順反之分……請翻開高中有機化學書)。

雖然大家都在建議,反式脂肪的攝入越低越好,但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完全避免反式脂肪的攝入,其實是不可能的。食物中的反式脂肪,主要有以下三大來源:

有人會問了:「既然食物中都存在反式脂肪,難道我們只能靠少吃飯來保持健康了嗎?」請看下面的數據 (4):

食物

反式脂肪*

植物油

< 1%

牛奶

1 – 2%

天然黃油

< 4%

動物油

2 – 5%

人造黃油

15%

酥油

15 – 30%

*反式脂肪佔總脂肪熱量的比例;

可以看出,天然存在的反式脂肪,比如人工添加的比例,其實小到基本可以忽略。更直觀一點,以 FDA 建議的「不超過每日膳食總熱量 1%」的標準,假設一天攝入 2000 Cal,來自反式脂肪的熱量最好不超過 20 Cal(1.9 g),你可以吃(數據來源:維基百科):

雞肉:吃到撐(反式脂肪 ≈ 0 g/ 100 g);

牛肉(瘦):吃到撐(反式脂肪 <= 0.2 g/ 100 g);

深海魚:吃到撐(反式脂肪 ≈ 0 g/ 100 g);

豬肉(瘦):吃到撐(反式脂肪 ≈ 0 g/ 100 g);

豬肉(五花肉):950 g (反式脂肪 = 0.2 g/ 100 g);

牛肉(五花肉):170 g (反式脂肪 = 1.1 g/ 100 g);

香腸:135 g(取決於烹飪方式,一根香腸可能含有高達 1.4 - 1.5 g 的反式脂肪);

芝士蛋糕:兩片(取決於烹飪方式,一片芝士蛋糕可能含有大於 1.5 g 的反式脂肪);

曲奇餅乾:30 - 40 g(取決於當地法規,有些餅乾反式脂肪含量可以達到 4 - 5 g/ 100 g);

當然,在歐美國家,隨著法規越來越嚴格,大部分快餐店已經被禁止使用氫化植物油,哪怕是炸雞等食品,反式脂肪的含量都會很低;但是,在國內,還是有很多商家為了節約成本,大規模使用氫化植物油;以及中式烹飪大多數採用煎炸炒等高溫處理方式,都會產生大量反式脂肪。

相信通過上表,大家都能看出規律:加工處理越多,反式脂肪的含量可能越高;甚至,哪怕你因為食用肉類,攝入稍微超標的反式脂肪,也並不一定是壞事:肉類和乳製品中的反式脂肪主要是共軛亞油酸(CLA),其結構中含有一個順式鍵和一個反式鍵,被歸類於反式脂肪,但性質與人造反式脂肪差別很大(有點雙面間諜的意思)。

雖然目前針對人體的實驗很有限,不少科學家提出,其實適當的攝入 CLA,對於防止心臟疾病,可能是有幫助的 (5)。富含 CLA 的肉類(食草動物)往往富含維生素 B12,對於心臟疾病的預防也是有好處的。

世界上已知含有 CLA 最高的肉類是袋鼠肉,不過,住在澳洲以外的小夥伴也不用傷心,牛羊肉中的含量同樣很高(況且,袋鼠肉也沒有很好吃啦~)。

雖然「多吃天然食品,少吃加工食品」的概念,人人都知道,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有很多反式脂肪的陷阱。看看下面的例子,你都中過招嗎?

植脂末:主要成分是氫化植物油、甜味劑,和各種穩定劑;常見於咖啡(主要是三合一速溶咖啡)、奶茶、含乳飲料、冰淇淋、速溶麥片(不是所有麥片都是優秀減脂食物哦)、方便食品、奶油……;

奶精:植脂末的近親;

植物奶油:真正的奶油(cream),是指從牛羊奶中提煉出的脂肪含量較高的乳製品,國內會翻譯成「淡奶油」「鮮奶油」「動物奶油」等;而人造的奶油,主要成分是植脂末,被翻譯成「植物奶油」,聽起來更健康,其實並不然;

植物黃油:同上,植物黃油即為人造,熱量雖然略低於動物黃油(含有的飽和脂肪也更低),卻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

代可可脂:翻翻市場上的巧克力,配料表基本沒有不含代可可脂的(哪怕是純黑巧);

氫化 XX 油:最直白的名字(XX = 棕櫚、大豆、椰子……);

油/ 起酥油:「氫化 XX 油」的別稱;

精煉 XX 油:(XX = 植物名字);

假如某些某些食品中標註的「反式脂肪」含量為 0,也不要太放心:中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規定,如果每 100 g 食品的反式脂肪含量在 0.3 g 以下,即可在商標中標註為 0。

大家平時在逛超市的時候不妨順手看一看配料表,體會一下反式脂肪的存在有多普遍:如某蛋糕配料表「人造奶油」;某速溶奶茶配料表中含有「植脂末」;某粗糧餅乾配料表中含有「精煉植物油」……

近年來,也有很多人提出,不必將反式脂肪"趕盡殺絕";但是大部分邏輯和證據還是不足以使人信服的。

如同上面說的,注意食物來源也同樣重要。雖然肉類中的反式脂肪酸沒有那麼可怕,但往往伴隨著大量的飽和脂肪,對於健康同樣不利;

這麼說有點轉移話題的嫌疑;兩者都需要注意攝入,但飽和脂肪的判斷則簡單得多(主要存在於動物製品中),而且沒有反式脂肪亂七八糟的各種名字;

也許這樣的結果是存在的。但是,只看某一項研究成果,完全無法說明問題。打個好理解的比方:

假如 100 篇研究裡,有 90 篇積極結果,5 篇中性結果(沒有關聯),5 篇負面結果,可以認為,結論基本是積極的;典型例子:肌酸的攝入能否提高運動表現;

假如 100 篇研究裡,有 5 篇積極結果,90 篇中性結果,5 篇負面結果,或者哪怕負面結果和正面結果數量不一致,結論應該是「不提倡,不反對」的態度,而不是輕易否決或者贊成;典型例子:鍛鍊前該不該進行靜態拉伸;

假如 100 篇研究裡,有 10 篇中性結果,90 篇負面結果,結論是:應該避免;典型例子:反式脂肪;

對於反式脂肪這種除了提供熱量,完全沒有別的作用的東西(相比之下,飽和脂肪可是有調節荷爾蒙等正面作用的),哪怕和某些疾病的關聯性不大,也應該避免攝入;

在大部分商家能夠自覺準確的標示營養成分之前,還應該採取謹慎態度;

對於反式脂肪,不需要「談之色變」,但還是上面那句話:除了提供熱量基本沒用的東西,少攝取總是好的;

這段描述出自百度百科……但比起天然食物中 1% 不到的含量,氫化過程中哪怕產生了 30% 的反式脂肪酸,這個數據都是很可觀的;

另外一個非常大的原因是,富含反式脂肪的食品,往往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脂肪(以及快速碳水),對於健身,尤其是減脂非常不利。雖然沒有研究表明,反式脂肪比起其他脂肪,對於肌肉增長會起到更多負面作用,但健身的時候,控制「不健康」的脂肪和脂肪總量,同樣重要。


下面是一個反式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清單,看完不要蹲在牆角哭啊:

長時間煎烤、油炸食品,包括各種肉類、油條、薯條、爆米花;

使用「回鍋油」烹飪的產品,比如回鍋肉;

大部分含油脂的烘焙產品,比如羊角包、蛋糕、餅乾(包括所有粗糧餅乾)、曲奇、麵包(原味切片麵包除外);

大部分含有奶油的加工食品,比如蛋糕上的奶油、冰淇淋;

所有奶茶飲料(除了你自己拿紅茶+牛奶衝調的)、咖啡伴侶;

肥肉;

大部分巧克力,以及其他加工糖果;

所有含有「酥皮」的食品;

參考文獻:

(1) Hu, FB; Stampfer, MJ, Manson, JE, Rimm, E, Colditz, GA, Rosner, BA, Hennekens, CH, Willett, WC. Dietary fat intake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wome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7, 337 (21): 1491–1499.

(2) Morris MC, Evans DA, Bienias JL, Tangney CC, Bennett DA, Aggarwal N, Schneider J, Wilson RS. Dietary fats and the risk of incident Alzheimer disease. Arch Neurol. 2003-02, 60 (2): 194–200.

(3) Beatrice A. Golomb, Marcella A. Evans, Halbert L. White, Joel E. Dimsdale. Trans Fat Consumption and Aggression. PLoS One. 2007-01, 85 (1): 231–237.

(4) Trans Fat Task Force (June 2006). "TRANSforming the Food Supply"

(5) Sarah K. Gebauer, Jean-Michel Chardigny, Marianne Uhre Jakobsen, Benoît Lamarche, Adam L. Lock, Spencer D. Proctor, and David J. Baer. Effects of Ruminant trans Fatty Acid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July 2011 Adv Nutr vol. 2: 332-354, 2011.

相關焦點

  • 0反式脂肪酸=健康?教你如何識別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
    斌姐,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能吃嗎?如何判斷食物中有沒有反式脂肪酸?——網友 22斌姐答疑:22您好!食品中的反式脂肪來源有兩種:一種是天然的,比如牛羊肉和牛羊奶中存在「天然反式脂肪」,它們是反芻動物瘤胃裡的某些微生物製造出來的,含量不高,而且並沒有什麼危害,甚至有動物研究發現對血脂還有好處。
  • 0反式脂肪=健康?先認清反式脂肪是什麼吧!
    炸雞、薯片、可頌、桃酥、蛋糕、曲奇、爆米花……這些又油又香的美食,除了擁有顯而易見的高熱量,還可能隱藏著一種大家非常容易忽視的「危險分子」——反式脂肪。/圖片來源於網絡/反式脂肪在日常飲食中幾乎無孔不入,然而很多人卻並不真正了解它。
  • 反式脂肪
    這些產品還可以與其他配料調配在一起,做成種種口味迷人的食品原料,比如焙烤業離不開的起酥油,比如在各種衝調粉末產品中大行其道的奶精,等等。問題是,如果氫化過程不完全,或者說,產品不是石頭那麼硬,那麼其中或多或少地會含有「反式脂肪酸」,簡稱為「反式脂肪」。 另一類「無意生產出來的」反式脂肪,是在油脂的加工或烹調過程當中產生的。只要是液態的油脂,都富含各種「不飽和脂肪酸」。
  • 反式脂肪成了過街老鼠
    早在1993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衛組織就發表了反式脂肪影響健康的報告,建議標註限制反式脂肪的食品標誌;2003年,又發表報告建議,應儘量控制飲食中的反式脂肪,攝取量最好不超過總能量的1%。2018年,世衛組織推出了「REPLACE」(取代)指導意見,計劃在2023年前全球食品供應中停用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
  • 延年益壽話脂肪系列之反式脂肪篇
    脂肪是許多脂溶性維生素的必須載體,缺乏脂肪,許多維生素就無法被吸收。由於脂肪中脂肪酸的脂肪鏈長短不一,因此形成了飽和脂肪、單不飽和脂肪、多不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四種。在這四種脂肪中,反式脂肪是唯一對人體一無是處的。為了自身的健康,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聊一聊這個「有百弊而無一益」的反式脂肪。
  • 反式脂肪是什麼 ?
    食用反式脂肪將會提高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機率,因為它可令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上升,並使高密度脂蛋白「好膽固醇」下降。《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於2006年刊登了一份反式脂肪相關研究總結報告,指出只要攝取極低量的反式脂肪,就會大幅提高得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風險。
  • 反對 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酸增加了人體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脂蛋白的含量,因為甘油三酯和脂蛋白都與心臟病有關。反式脂肪酸攝入後,會升高對人體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而降低對人體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了患冠心病的危險。過量的反式脂肪酸還會增加人體血液的粘稠度,容易在心臟、大腦及其它地方的血塊中形成結塊,容易導致血栓的形成。反式脂肪酸對生長發育期的嬰幼兒和成長中的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
  • 反式脂肪不得不說的秘密
    反式脂肪酸也只是脂肪酸的一種,因其化學結構上有一個或多個「非共軛反式雙鍵」而得名,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脂肪就叫反式脂肪,為了方便閱讀,本文並未對兩者做嚴格區分。下圖分別是順式和反式脂肪酸的化學結構示意圖。簡單說呢,順式就是「V」字形,反式是「一」字型。 2、反式脂肪從哪裡來的?
  • 植脂奶油與反式脂肪的是非黑白
    植脂奶油,一般指鮮奶油,因為有植物油脂的含量被誤稱為植物奶油,所以提到植脂奶油在許多人的理解中腦海裡第一時間展現的是「植脂奶油=反式脂肪酸」,那麼到底什麼是反式脂肪酸呢?反式脂肪,又稱為反式脂肪酸或逆態脂肪酸,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有以下兩個來源:一是來源於天然食物,主要來源於反芻動物,如牛、羊等的肉、脂肪、乳和乳製品。
  • 視角 植脂奶油與反式脂肪的是非黑白
    植脂奶油=反式脂肪? 植脂奶油,一般指植物奶油,提到植脂奶油在許多人的理解中腦海裡第一時間展現的是「植脂奶油=反式脂肪酸」,那麼到底什麼是反式脂肪酸呢?2%的油脂;這個含量極低,意味著基本不能使用;加拿大、巴西—要求反式脂肪酸含量超過0.5克的食品必須在標籤中標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韓國、新加坡、中國—所有食品包裝要標明反式脂肪含量,要求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必須控制在5%以下。
  • 你需要知道的反式脂肪真相
    反式脂肪酸也只是脂肪酸的一種,因其化學結構上有一個或多個「非共軛反式雙鍵」而得名,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脂肪就叫反式脂肪,為了方便閱讀,本文並未對兩者做嚴格區分。下圖(標題圖片)分別是順式和反式脂肪酸的化學結構示意圖。簡單說呢,順式就是「V」字形,反式是「一」字型。 2、 反式脂肪從哪裡來的?
  • 反式脂肪酸:日常飲食中的定時炸彈,致你肥胖的元兇!
    反式脂肪對我們的健康危害那麼多,必須要知道它藏在哪裡,才能減少甚至杜絕對它的攝入,隔絕它帶來的負面影響。反式脂肪又被稱為「反式脂肪酸」,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天然存在的,一類是由人工製造出來的。天然反式脂肪,存在於反芻動物的脂肪組織及乳汁中,所以在牛羊奶、乳製品和牛羊肉的脂肪中,甚至進食這些食品的哺乳媽媽的乳汁中,都有天然反式脂肪的身影,但它的含量不高,也並沒什麼危害。
  • 「反式脂肪」的前世今生_範志紅
    很多人就想了,人造反式脂肪既然是這麼壞的東西,幹嗎要生產出來啊?天然植物油當中,不飽和脂肪酸佔絕大多數。所謂不飽和,意思是說化學結構當中含有雙鍵,而有雙鍵就有「順反異構」的問題。不氫化技術可以人工控制產品的軟硬度,讓液體的大豆油變成豬油或黃油的硬度,甚至是石頭的硬度。這些產品還可以與其他配料調配在一起,做成種種口味迷人的食品原料,比如焙烤業離不開的起酥油,比如在各種衝調粉末產品中大行其道的奶精,等等。
  • 反式脂肪不得不說的30個秘密
    反式脂肪酸也只是脂肪酸的一種,因其化學結構上有一個或多個「非共軛反式雙鍵」而得名,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脂肪就叫反式脂肪,為了方便閱讀,本文並未對兩者做嚴格區分。下圖分別是順式和反式脂肪酸的化學結構示意圖。簡單說呢,順式就是「V」字形,反式是「一」字型。 2、反式脂肪從哪裡來的?
  • 別讓反式脂肪成為你的健康殺手!
    然而大家似乎忘記,特別的口感多數來自於多種添加物,這不僅讓人淡忘了食物的原色原味,也對健康產生了影響。隱身在許多美味食物中的反式脂肪,其實正悄悄危害我們的健康!而加工過程所產生的,則起源於一般的天然植物油,多是「順式」結構,以液體型態存在;經高溫烹調後,容易產生自由基,會危害人體健康,於是以部分氫化加工技術處理植物油,氫化過程中會改變脂肪的分子結構,讓液態油脂變成半固態狀態,這樣可讓油更耐高溫、增加穩定性,也增加保存期限。不過,過程中同步也產生了反式脂肪,這類的反式脂肪對於人體的影響不容小覷!
  • 「反式脂肪」就藏在你常吃的這幾種食物裡,營養專家教你科學規避
    從一開始發現的喜悅,到發現其危害健康,再到如今「人人喊打」,人們對反式脂肪的反應可謂冰火兩重天。  雖然反式脂肪屢屢被禁,但食物帶來的誘惑力,總能讓你輕易攝取到。蛋糕、糕點、餅乾、麵包、沙拉醬、炸薯條、炸薯片、爆米花、巧克力、冰激凌、蛋黃派……凡是鬆軟香甜,口味獨特的含油(植物奶油、人造黃油等)食品,都含有人造反式脂肪。
  • 人間脂肪 | 反式脂肪的成分和食物清單大全,平時到底吃啥油比較好?
    我們接著說說反式脂肪酸的來源,危害,反式脂肪佔比,反式脂肪成分清單,反式脂肪食物清單,怎麼排出反式脂肪。(1)溫度過高的油在所有反式脂肪酸中,最高的是植物油的使用,約佔50%,因為植物油在高溫中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如煎炸。
  • 反式脂肪是什麼來頭?
    脂肪,人人都想甩掉但是「反式脂肪」又是什麼來頭「世衛組織計劃在全球食品供應中停用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酸」爭取到2023年消除這些有害化合物——2018年5月14日 | 新聞稿 | 日內瓦上文報導提到「有害化合物」大家就能知道是有害物質了人造反式脂肪其實很常見我們經常吃的零食、烘焙和油炸食品
  • 健康 反式脂肪你是誰?該怎樣把你拒之門外
    為什麼很多人拒絕食用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呢?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反式脂肪。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楊任華介紹,反式脂肪又稱為反式脂肪酸或逆態脂肪酸,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  氫化油脂也有多種「馬甲」,比如:氫化植物油、部分氫化植物油、氫化棕櫚油、氫化大豆油、植物起酥油、人造奶油等。
  • 世衛組織宣戰反式脂肪!炸雞、餅乾、蛋糕還能不能吃?真相是…
    1、仔細看食品標籤去超市購買食品時一定要仔細查看食物成分表,看看其中有沒有反式脂肪「trans fat」這個字眼。然而!除此之外,配料表中含有「氫化油hydrogenated oils」、 「氫化菜油hydrogenated vegetable oil」、「固體菜油solid vegetable oil」、「酥油/雪白奶油shortening」的食物也都有可能含有反式脂肪,最好不要買!